登陆注册
1751100000029

第29章 美军军衔最高的克格勃间谍

第二十八章 美军军衔最高的克格勃间谍

乔治·特洛菲莫夫每年领取高达7万多美元的退休金,过着悠闲安逸的生活。但他做梦都没有想到东窗事发,25年前从事的隐秘活动,会在自己古稀之年大白于天下。

在美苏两国几十年明争暗斗的间谍史中,乔治·特洛菲莫夫上校至少创造了三项之最:一是向苏联出卖情报时间最长;二是美军有史以来军衔最高的克格勃间谍;三是年龄最大,被捕时他已有74岁。

老朋友出面招募

乔治·特洛菲莫夫出生在德国,父母是俄罗斯移民,他小时候随父亲迁居美国,1951年成为美国正式公民。他接受的是美国教育,身上却承载着俄罗斯血统,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特洛菲莫夫后来为苏俄效力,出卖美国国家机密,固然有贪图金钱的成分,但不可否认还有情感因素。

1953年特洛菲莫夫参加了美国陆军,3年后退役。1959年,他再次加入军队,在美国陆军后备役情报中心工作。由于工作出色,1969年他被派往西德纽伦堡,在美军驻西德纽伦堡联合审讯中心美国陆军分部工作。他干得很顺利,职位得到不停的升迁,最后做到联合审讯中心的主任、美国陆军上校,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25年,直到1994年离开西德回国。

“冷战”期间,联合审讯中心的主要工作是专门负责审讯从苏联及华沙集团其他各国跑出来的难民,以及叛逃到西方的政府官员、克格勃军官;搜集苏联和华约成员国相关情报,分析估测这些国家对美国情报了解的程度。作为“联合审讯中心”的最高长官,特洛菲莫夫上校有权随意调阅发到该中心或者由该中心发往美国陆军总部所有的绝密情报和保密文件。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位置。

早在1969年,特洛菲莫夫刚刚调到西德美军纽伦堡联合审讯中心克格勃就注意到了他。克格勃西德情报站分析,根据特洛菲莫夫当时的状况极有可能愿意为苏联服务,是“可争取的最好对象”。克格勃对特洛菲莫夫进行了综合考虑,认为特洛菲莫夫是俄裔人,父母是俄罗斯移民,身上流着俄罗斯人的血液,所以对俄罗斯民族和国家有一定的感情。他少年时代生活在德国,俄裔的德国好友不少,而在美国几乎没有亲密的好朋友。一个外来移民在美国没有什么根基,家境并不宽裕,尤其是特洛菲莫夫本人对金钱看得比较重。这些都是争取他的有利条件。

克格勃西德情报站将对特洛菲莫夫的策反报告上报了总部。不久,克格勃总部指示,特洛菲莫夫有权接触大量的绝密情报,通过他这条渠道可以为克格勃弄到对苏联造成潜在威胁的情报,要将特洛菲莫夫列为重点招募对象。

当时,克格勃派一个名叫伊格尔·苏斯米赫尔的间谍招募特洛菲莫夫,伊格尔的公开身份是德国东正教神父,曾先后在维也纳和奥地利做过东正教主教。这种安排是经过精心考虑的,因为他们都是苏联移民,从小都生活在西德,两人曾是孩提时代的同学,而且关系非同一般。

一天,特洛菲莫夫收到当地一个知名社团的邀请到一家酒店参加一个宴会。在克格勃的精心安排下,特洛菲莫夫与伊格尔“无意中”碰面,老朋友见面自然格外亲切,很快约好了下一次会面的时间和地点。对方是自己少年时代的朋友,又是一个知名的神父,特洛菲莫夫对重逢的旧友不仅毫无防备之心,还把伊格尔当做值得信赖的老友倾诉自己的心里话,公开流露出对美军薪水制度的不满,埋怨自己手头拮据,钱一直不够用。

一次,伊格尔邀请特洛菲莫夫来喝茶,他说自己收藏了一些地道的俄罗斯红茶。在静谧的书房里,弥漫着温馨的茶香,他们谈起了俄罗斯的风物人情,谈起了白桦林。当时,特洛菲莫夫流露出浓重的俄罗斯情结,伊格尔意识到自己的策反计划能成功。

伊格尔将与特洛菲莫夫几次交谈的情况迅速向克格勃西德情报站负责人汇报,克格勃总部下令,可以向特洛菲莫夫摊牌,不惜重金招募。

他们再次见面时,伊格尔直接表示希望特洛菲莫夫能与他合作,他愿意出大价钱收购联合审讯中心的审讯资料,及其所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当时特洛菲莫夫没有表态,看得出他内心震动了,他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沉默地看了看伊格尔。伊格尔温和地笑笑说,如果特洛菲莫夫不愿意的话,就当他什么都没说。

为克格勃效劳

几天后,特洛菲莫夫约伊格尔在一家俄国餐厅共进晚餐,像往日一样谈得很融洽。分手时特洛菲莫夫拿出一个大纸袋,说里面有些文件,让他回去看看是不是他们需要的。伊格尔欣喜若狂,连忙说:“会的,他们会感兴趣。”

特洛菲莫夫挺认真地说:“你们要开出合适的价钱。”不久,特洛菲莫夫收到克格勃第一笔钱,他觉得很满意。

就这样,特洛菲莫夫开始为克格勃服务,成为一名隐藏极深的苏俄间谍。在此后为克格勃猎取情报的行动中这只“鼹鼠”行为诡秘,做得天衣无缝,从没失过手。他与伊格尔也成为间谍界一对“完美”的搭档。克格勃先后为特洛菲莫夫取代号“安特伊”、“马基慈”和“科苏尔”。伊格尔用“埃克尔”的名字与特洛菲莫夫联系。克格勃定期给特洛菲莫夫发活动经费、情报奖金和特别奖励金。特洛菲莫夫工作更加卖力了。

特洛菲莫夫将联合审讯中心的审讯材料偷偷带回家,夜深人静时拉上窗帘进行拍照,然后将胶卷经过伊格尔交给克格勃。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他向苏联提供了几千页的情报资料,为此他从克格勃那里得到了差不多30万美金的报酬。

特洛菲莫夫在25年的任职期间提供给克格勃的情报不仅仅是联合审讯中心的文件,可以说,只要克格勃需要他无所不卖。比如,美国设想向苏联发动战争的计划,美国军备需求的高度机密以及美国情报机构侦察目标的相关文件,美军掌握的苏军和华沙集团的军队作战指令,苏联、华沙成员国和其他国家生化战汇报资料和情报,美军驻德情报信息报告等。所有的这些情报都是美军战略性情报,涉及美军在欧洲的战略企图和情报目标,这些情报的泄露无疑将危害到美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行动。

这些被特洛菲莫夫“返销”到克格勃的情报至少有两个作用,一是帮助苏联人摸清了自己有多少情报落入了美国人手里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对情报了解的深度,克格勃为此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二是克格勃反间谍特工以这些情报为线索追查到泄露者,逮捕了不少潜伏在苏联和其他华沙国家境内的美国和北约的情报人员。负责此案的美国佛罗里达州检察官坦言,任职期间畅通无阻地可以接触重要情报使得特洛菲莫夫成为“精美绝伦”的超级间谍。

克格勃非常欣赏特洛菲莫夫的工作业绩,由于他出色的表现,克格勃总部为他颁发了最高荣誉的红旗勋章,还专门邀请他到专供克格勃享用的奥地利度假村消遣。

1994年,因伊格尔疏忽大意出了一些问题,德国当局曾以间谍嫌疑逮捕了特洛菲莫夫和伊格尔,德国反间谍机构怀疑特洛菲莫夫从事“与身份不符的间谍活动”。 特洛菲莫夫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对德方的指控坚决给予否定。由于美军在德国的特殊地位,加上德国反间谍机构拿不出特洛菲莫夫在德国进行间谍活动的确切证据,不得不马上释放了他,但德国人对他很不信任,宣布他5年内是“不受德国欢迎的人”。特洛菲莫夫平安无事,躲过了一劫。5年后伊格尔病逝,特洛菲莫夫所进行的间谍活动已死无对证,他彻底放松了,以为再不会有人找他的麻烦。

特洛菲莫夫在德国是不能继续待下去了,美国军方为避免特洛菲莫夫再带来麻烦建议他退出现役。1994年,特洛菲莫夫正式退役,军衔是上校。他回到了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帕塔,过着平静的晚年生活。长期生活在德国的特洛菲莫夫虽然一生结过5次婚,但晚年的家庭生活依然平静和睦,退休后他一年可领取7万美元的退休金。平时他还干了一份零活儿,在当地的一个食品店里帮顾客打打包。

大意中圈套

其实,美国联邦调查局早在1992年就盯上了特洛菲莫夫,此后一直没有放弃对他的调查。事情的起因是当年一名克格勃军官米特罗欣叛逃英国,在他携带的几大箱克格勃机密情报资料中,有不少涉及克格勃安插在英美等国的间谍活动情况。英美等国的情报机构组织人员对这些情报进行了仔细研究,一个化名叫“马基慈”、“科苏尔”或者叫“安特伊”的人引起反间谍专家的注意,此人经常向克格勃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情报。从这些情报的保密级别来看,这名间谍并非一般工作人员,显然只有级别较高的军官才有权接触这些文件。

英美德等国情报机关联手开展调查,花了几年时间才发现这位具有几个化名的克格勃间谍实际上接受一个名叫伊格尔的德国东正教神父领导。伊格尔神父其实是克格勃在德国的情报人员。此外,这名间谍恰巧也在特洛菲莫夫任主任的美军驻德纽伦堡审讯中心工作。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伊格尔神父与特洛菲莫夫有着频繁的接触,他们两人曾是孩提时代的同学,而且关系非同一般。美国联邦调查局推测这位有几个化名的克格勃间谍就是特洛菲莫夫,但联邦调查局追查到伊格尔时,此人已病逝。虽然美国联邦调查局并没有放松对特洛菲莫夫的监视,但一直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

美国联邦调查局联合美军方情报部门组成了一个实力雄厚的调查小组,前后花了八九年时间,也未把这只隐藏极深的“鼹鼠”挖出来。直到1999年,联邦调查局实施了一个“引蛇出洞”的计划,才让特洛菲莫夫自己钻了进去。

一位装扮成俄罗斯特工的联邦调查局密探来到佛罗里达州的帕塔,他找到特洛菲莫夫,用联络暗号与特洛菲莫夫接上头。此人能说一口流利的俄语,自称是俄罗斯对外情报局的特工,公开身份是俄罗斯驻美大使馆官员。他对特洛菲莫夫说,希望能确定特洛菲莫夫曾为克格勃效力过的事实,如果身份得到肯定俄罗斯很想继续招募他。第一次见面,特洛菲莫夫疑心重重,表现得非常谨慎,他说听不懂“俄罗斯外交官”说的话,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美军退役军官。第二次约见他时联邦调查局的特工担心会遭到拒绝,不料,特洛菲莫夫爽快地同意了,他反复盘问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许多问题均得到满意的答案。对方拿出几张苏联间谍的照片让他辨认,特洛菲莫夫都能叫得出这些间谍的名字。

特洛菲莫夫的疑心彻底消除了。联邦调查局特工哄骗特洛菲莫夫说,俄罗斯对外情报局准备还清拖欠他的一些情报经费,此外,决定对他们这些曾为克格勃情报事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补偿。听到这些话特洛菲莫夫精神大振,感谢俄罗斯没有忘记他,立刻滔滔不绝起来。

面对着联邦调查局的特工,特洛菲莫夫开始绘声绘色地大谈自己的间谍经历,为表示对俄罗斯的忠诚,他将手放到自己的胸前低声对联邦调查局的特工说:“我不是美国人。”他还吹嘘说,自己曾如何将文件带回家拍照,然后将胶卷交给克格勃。这一切都被事先埋伏好的联邦调查局特工的摄像机清晰地录了下来。

联邦调查局认为已有证据充分证明特洛菲莫夫的间谍罪成立,决定以间谍罪将他逮捕。扮成俄罗斯特工的联邦调查局探员又约特洛菲莫夫见面,声称过来送钱给他,特洛菲莫夫愉快地答应了。当他高高兴兴地赶到接头地点,联邦调查局特工早已埋伏在那里,等待他的不是钞票而是冰凉的手铐。

2000年6月15日,美国佛罗里达州中部地区司法办公室向媒体发布消息,退役陆军上校特洛菲莫夫因从事间谍活动被逮捕。消息传出,许多美国人感到很意外,“冷战”结束快10年了,克格勃已成为间谍故事片的素材了,现实生活中竟然仍存在克格勃间谍。周围熟悉他的人根本不相信特洛菲莫夫是苏联间谍,他们都认为一定是联邦调查局搞错了。特洛菲莫夫在德国服役时的同事沃尔特·巴格尔说:“特洛菲莫夫当年在陆军对苏联政权简直恨透了,他的祖辈曾遭到过布尔什维克的清洗,所以,他的父母才流亡到德国。他与苏联有着深仇大恨。因此,他决不会向苏联出卖情报。”

2000年6月25日,佛罗里达州检察机构以间谍罪起诉特洛菲莫夫。美国助理检察官在起诉书中指出,特洛菲莫夫是美国间谍史上军衔最高、隐藏最深、向苏联出卖情报时间最长的“至善至美”的间谍。特洛菲莫夫站在美国佛罗里达州法庭的陪审团面前,接受向苏联出卖情报的犯罪调查。由6名男性和6名女性组成的陪审团听取了特洛菲莫夫和他的律师丹尼尔·赫南德的辩护。

要判特洛菲莫夫犯有间谍罪也并非是容易的事,特洛菲莫夫当庭拒绝接受上述指控,否认自己犯有间谍罪。对此,法庭还传讯了一名前几年叛逃到美国的克格勃间谍奥莱格·卡卢金。卡卢金当庭作证说,他曾与特洛菲莫夫在德国和奥地利讨论过他如何为克格勃工作的事情。特洛菲莫夫对陪审员说,这纯属是一种受想象力影响的假设。特洛菲莫夫坚持说,他不是间谍,而只是因为太想钱做的白日梦,想象成为间谍可以搞到很多钱。当时,他的钱不够用,非常需要钱。当问及怎么能认出那些苏联间谍,他说那完全是一个巧合,就像做猜谜游戏一样。

最后法庭拿出铁证,出示了那盘1999年特洛菲莫夫与那名假扮的俄罗斯特工接头的录像带时,特洛菲莫夫立即进行了反驳。他说,他当时完全是开开玩笑的,生活单调无聊,吹吹牛想找点刺激而已,他举了个例子:“就像有人问你愿不愿意出售布鲁克林大桥似的。”他很有说服力地反问法庭:“如果你说可以,那是否意味着桥就被卖掉了呢?”检察官指责特洛菲莫夫曾在德国任职期间将美国向苏联发动战争的计划、美国军备需求的高度机密以及美国情报机构侦察目标的相关文件出卖给了苏联及其他华约国家。12名陪审员在观看了有关特洛菲莫夫从事间谍行动的录像带后都认为特洛菲莫夫犯有间谍罪。当地法官苏姗·巴克卢宣读陪审团对特洛菲莫夫的裁决时,特洛菲莫夫笔直地站着,面无表情。而他的妻子失声痛哭。

美国佛罗里达地区法院对特洛菲莫夫进行最后宣判,他的余生将在牢狱中度过。佛罗里达地区法官苏姗·巴克卢在评论特洛菲莫夫一案时说,此案的审理与判决就是对那些被政府委以处理重大国家机密的情报人员的警示,一旦他想出卖情报,危害美国国家安全,那么,必将遭到法律的严厉制裁。

同类推荐
  • 大家小集:冰心集

    大家小集:冰心集

    本书精选冰心1919年至1993年间所创作的最具代表性的小说、散文等作品。
  • 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第三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

    《第3条道路》21世纪中国第一个诗歌流派,收集了诗歌、将要或正在进行转换时,我们必须警惕纯粹的技术。打个比方吧:当我们在思想的大海里邀游时,最好是脱掉学术的外衣。“我们并不是生就做学者的,而且说不定正是对我们器官机能的一种滥用,才使我们变成了学者;而对这一点国家是应该负责的,国家豢养了一批四体不勤的人,而虚荣又美其名为哲学家。”
  • 启蒙与格物

    启蒙与格物

    近几年来,编者闲暇无事,先后浅读了一些古今中外的经典著作,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视点,选择了一些名段和警句,写下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然后又分门别类地进行归纳整理,找到所需内容,将它分为圣贤论“立志”、“成业”、“治学”、“修身”、“齐家”、“处世”、“为政”、“人生”、“养生”共九个部分,编纂成册,约达30万字,以便自己经常温习,并与亲人好友共勉。
  • 沉酣一梦终须醒

    沉酣一梦终须醒

    本书的编纂收录了《红楼梦》研究史上非常有影响的学者胡适、唐德刚、高阳等“红学”研究大家关于《红楼梦》研究的经典论述,对与20世纪以来关于《红楼梦》的研究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解析,从研究的流派上来分包括“索隐派”“新红学”“评论派”等,让读者对于《红楼梦》有一个全面地,多角度、多侧面的了解,对于《红楼梦》书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和文化背景等有一个深入的了解是一部难得的佳作。
  •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马头墙里的向阳花

    她出生8个月大时,因小儿麻痹导致残疾,恶劣的病情使她生活都无法自理,只有两个食指可以活动。一本古典词集让她找到了心灵的方向,从此走上了诗词文学之路,并有所造诣,被誉为“词界升起的新星”。她勇敢地在网上征婚,寻找自己的爱情,并与一位内蒙小伙子相约,生死与共。为救治患癌症的父亲,她顶着巨大压力,卖词救父,筹集治疗费。她被中央文明办授予孝老爱亲“中国好人”称号,其自强不息的经历被媒体赞誉为“安徽海迪”。本书讲述了这位重残女孩的心灵、勇气和勇敢追求爱情的故事。
热门推荐
  • 超级通信

    超级通信

    通信专业的苏文亮,机遇偶然激活了人体通信潜能,从此改变了一个普通的人生。什么现在的做工细腻品质卓越的进口货?在苏文亮超级通信帝国的绝对技术代沟面前,都是渣渣。什么中日友好和睦相处?不可能吧?什么修炼升级?很容易吧。什么古老预言?很简单吧。什么美女如云?很轻松吧。
  •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佛说毗沙门天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从教师到销售

    从教师到销售

    路上,我们走得很匆忙,停下来,回首一瞥。然后,把过去打个包,放起,继续新的旅程。时间是记忆可怕的杀手,往事越来越朦胧,那个曾经的自己逐渐变得陌生,伴随着那个时代离我们远去。转眼已是而立之年,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望过去,感怀青春流逝,感叹岁月蹉跎,那些一点一滴的经历,捏在手里,没有从指缝里流走的,只有湿漉漉的一把,于是就形成了这部流水账式的作品。《从教师到销售》,命题朴素,情节普通,过程平常,不是商海巨贾的传奇,不是故弄玄虚的悬疑,不是跌宕起伏的故事,更像一个身边真实的朋友,诉说一段经历,分享一些经验,如果能产生些许的共鸣,这些文字,就不算白码了。
  • 爱的深度

    爱的深度

    爱的深度又名妈妈大我十岁在银河系外的苍穹星系有个星球叫紫域,那里一样又大不一样。没有超能力,没有特异功能,也没有金手指,因为这个小说就是最大的粗大腿。一个出生18天的宝宝,有成年的身体和智慧,有个爱他的妈妈,有个家庭医生叔叔的朋友。他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了,由广大读者说了算。
  • 韩子辰大传

    韩子辰大传

    道化千万,万千证道。或为巫,以身为本,超越自身,求证大道。或为仙,以天为本,参悟自然,求证大道。或为妖,非人万物,为避三灾,求证大道。或为魔,无法无天,无善无恶,求证大道。或为学,把握真理,学术通天,求证大道。或为佛,普济天下,积德行善,求证大道。…………一化万道,道道不同,殊途同归,化而为一。九州纷乱。百家争鸣,乱世历劫,证道沧桑。
  • 烧饼萌妃

    烧饼萌妃

    她是烧饼吃货安九九,他是魅王楚玥霄!玥霄被追杀,倒霉的却是安九九,看着被砸烂的烧饼扁担,安九九抓狂发飙,硬是把高富帅变成苦逼萌仆!九九烧饼店生意兴隆,靠的却是他的脸!砍柴、烧火、捡芝麻、摊烧饼,恢复记忆的楚玥霄,想起自己在九九烧饼店的悲惨经历,暴跳如雷、咬牙切齿,“来人,给本王砸了九九烧饼店!”安九九被捉进玥王府,成了楚玥霄的专属厨娘,同时,倒霉的事件接连不断!看烧饼吃货安九九,如何从小厨娘摇身变王妃!
  • 相府表小姐

    相府表小姐

    她在现代是个孤儿,重生到古代,弟妹各二,尚且年幼,父亲老实巴交卧病在床,还有一位冷艳继母……面对种种艰辛,各种困难,她迎难而上,一一化解。中毒、暗杀、陷害接踵而来,她也无所畏惧,总是坦然一笑:活着就好,加油!卿云。
  • 重生之武道至上

    重生之武道至上

    他穿越了?前世连名字都没有的他,竟穿越到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不!还不算美满,因为……他是个纨绔!连最基本的修炼都不能进入!不要急嘛!他可是主角,怎么会没有金手指呢?重生的他,拥有龙族血脉和青龙武魂,猝炼身体无坚不摧!让我们跟随他走上人生的巅峰!
  •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田园宠婚:天价小农女

    不就是碰巧看到伯母的不该看见的事情嘛,恶毒的奶奶骂她贱人,狗仗人势的大伯母来她家抢东西,狠命的爷爷要拿把卖钱补贴家用,然而却不知许月弱小的身躯下早已不是当初的弱懦女子任他们欺凌,她纤手翻云覆雨,扭转乾坤!
  • 正好是你真好

    正好是你真好

    这是bl,bl,bl,,,,,莫名其妙被上了?莫名其妙上错了?莫名其妙的离不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