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6400000019

第19章 中正平和才是悟道之本

有一个学僧到法堂请示禅师道:“我常常打坐,时时念经,早起早睡,心无杂念。在您座下没有一个人比我更用功了,为什么就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了一个葫芦、一把粗盐,交给学僧说道:“你拿着这个葫芦,先装满水,再把这把粗盐溶化进去,这样子你就可以开悟了!”

学僧一切照办,过了不多久,跑回来对禅师说道:“葫芦太小,盐块太多了。我装进盐去怎么搅都化不了,我还是无法开悟。”

禅师拿起葫芦倒掉了一些水,只摇了几下,盐块就溶化了。禅师慈祥地说道:“一天到晚用功,不留一些平常心,就如同装满水的葫芦,摇不动,搅不得,如何化盐,又如何开悟?”

学僧问道:“难道不用功可以开悟吗?”

禅师说:“弦太紧会断,弦太松则弹不出声音,中正平和之心才是悟道之本。”

学僧终于恍然大悟:时时刻刻急于开悟的人是永远无法开悟的。

当一个人过分执著于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他的思维就会变得僵化、呆板,不懂得变通,没有回旋的余地,从而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远。这就是所谓的过犹不及。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过路的人大起胆子去问一个卖鬼的人:“你的鬼,一只卖多少钱?”

卖鬼的人说:“一只要 200 两黄金!”

“你这是卖的什么鬼?要这么贵!”

卖鬼的人说:“我这鬼很稀有的,它是只巧鬼。任何事情只要主人吩咐,它全都会做。它又是只工作鬼,很会工作,一天的工作量抵得上 100 人。你买回去只要很短的时间,不但可以赚回 200 两黄金,还可以使你成为富翁呀!”

过路的人感到疑惑:“这只鬼既然那么好,为什么你不自己使用呢?”

卖鬼的人说:“不瞒您说,这鬼万般好,唯一的缺点是,只要一开始工作,就永远不会停止。因为鬼不像人,它是不需要睡觉休息的。所以您要 24 小时,从早到晚把所有的事吩咐好,不可以让它有空闲,只要一有空闲,它就会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思工作。我自己家里的活儿有限,不敢使这只鬼,才想把它卖给更需要的人。”

过路人心想自己的田广地大,家里有忙不完的事,就说:“这哪里是缺点,实在是最大的优点呀!”

于是他花了 200 两黄金把鬼买回了家,成了鬼的主人。

主人叫鬼种田,没想到一大片地,两天就种完了。

主人叫鬼盖房子,没想到三天房子就盖好了。

主人叫鬼做木工装潢,没想到半天房子就装潢好了。

整地、搬运、挑担、舂磨、炊煮、纺织……不论做什么,鬼都会做,而且很快就做好了。

短短一年,鬼的主人就成了大富翁。

但是,主人和鬼变得一样忙碌,鬼是做个不停,主人是想个不停。他劳心费神地苦思下一个指令,每当他想到一个困难的工作,例如在一个核桃核里刻 10 艘小舟,或在象牙球里刻 9 个象牙球,他都会欢喜不已,以为鬼要很久才会做好。

没想到,不论多么困难的事,鬼总是很快就做好了。

有一天,主人实在撑不住,累倒了,忘记吩咐鬼要做什么事。

于是,鬼把主人的房子拆了,将地整平,把牛羊牲畜都杀了,一只一只种在田里。将财宝衣服全部舂碎,磨成粉末。再把主人的孩子杀了,丢到锅里烹煮……

正当鬼忙得不可开交时,主人从睡梦中惊醒,才发现一切都没有了。原来,永远不停止地工作,真是最大的缺点呀!

佛心妙语

世间上的事,都是有一利必有一弊。而一旦把事情做得太过,那就连好事也变成坏事了。所以,保持一颗中正平和的心,顺其自然,反而会得到一种圆满的结局。

我们从蹒跚学步起开始走上人生之路,几十年奔波劳碌,走到白发丛生,垂垂老矣。可是回头远眺,这一路上放在脊背的重物皆如此类:谎言、自责、怨恨、困惑、迷惘……无不重若盘山。这样一来,快乐就成了一座封闭的城堡,无论我们怎样努力也走不进去。其实,快乐并不复杂,只要用一颗积极的心去适当放下,这时再看你的人生,风景如画,美不胜收。

同类推荐
  •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故事(3册)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半路出家

    半路出家

    一个作家、网络红人、编剧、广告策划人、丈夫和父亲,在人生的转弯处遇见佛法,使他有所领悟,决定凿开尘世混沌,放弃一切,剃度出家。本书将分为四个部分来讲述,出家、修行、学佛、感悟人生。为我们开拓出一条探究生命的道路,同时也试图帮助修行者在生活和学修中,让自己的行为来符合佛法,而不是用佛法来解释自己的行为。为所有尘世中“得不到”、“放不下”而烦恼的人;为纷乱世界里,想要回归一颗清贫之心的人,尝试传递一种力量,一种认识,一种态度,一种悟性的心灵小品。
  •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

    《法眼宗研究》论著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中国佛教文学

    中国佛教文学

    本书分为9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佛教的产生与基本要义、萌芽期——汉魏六朝佛教文学、发展兴盛期——唐宋佛教文学、衰变期——元明清佛教文学、余响期——佛教与近现代文学
热门推荐
  • 踏星空

    踏星空

    一天,小高的出远门,要邻居小蒜帮忙照顾好家里的藏獒和乌鸦,并且告诉他,藏獒叫‘白点’随便逗,但是乌鸦是异种,脾气不好,千万不要逗。小高走后,小蒜逗了藏獒好久,什么事也没有,看到乌鸦,心想;‘凶猛的藏獒爷都逗的起,哪只傻鸟怕什么???当下,去逗了乌鸦,这时乌鸦大怒,猛然凶恶说话了;“唉我操,你他娘的撩骚是不???白点,上!咬死他!”??????小蒜,享年23岁?????
  • 下一站,我会找到你

    下一站,我会找到你

    最青涩的校园爱情,简单而美丽,仅以此纪念自己已逝的青春
  • 太虚幻镜

    太虚幻镜

    仙山浩渺,云海无边。仙门之中,仙人正在给晚辈讲道。师祖,当年你是怎么开始修仙的?呵呵,当年啊,那是多少年前呢,当年一个跑堂的小厮偶然碰到了一只破烂的铜镜,我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终极替身情人

    终极替身情人

    怎么会有这样的学校?!在ST学园,学生每天学的都是易容、忍术、表演艺术甚至是恋爱心理课程!经受失恋、破产打击,从普通学校毕业的苏兮兮对此感到极度不适,但更让她迷惑的是容清濯、夏曜辰,这两名谜一样的美丽少年——他们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偶像明星,也不是五大三粗的替身保镖,而是无所不能的全能ST,能根据不同的任务,改变自己的相貌、性格和行为,在现实中扮演各种角色!可为什么,两人会在她身边演出一场荒诞不经、又催人泪下的感情剧?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到底谁是谁的替身?究竟哪张脸才是终极恋人真正的面孔……
  • 凝重的大树

    凝重的大树

    窈窕高知少妇未婚,却有一仙女般的女儿;市长候选人被举报“包养女人”,仕途夭折。“那女孩子呢?那个年轻女孩是谁?”省委副书记用气得发抖得手指着年轻女孩的照片。“没有那种关系?没有那种关系哪来的女儿?”……“人家王博士明白是赵姨没看上他,就迅速告辞了。”——他给她做媒不成啊……“等!等!我和妈妈等了你半辈子了,至今是无限期限。最起码孟宏达还给了我期限!你呢?你给了我妈什么期限?”美少女诘问道……郝雨儿是借酒装醉,醉给方晓松看的。她就想以这种自虐的方式,把他折腾过来,再看看他因心疼她而流露出的表情。——看这一锅粥儿搅得,真是乱了套了……大唐宰相婚恋三部曲之一。现实主义当代题材。山东省2016重点扶持提名作品。
  • exo边伯贤之孝莉

    exo边伯贤之孝莉

    我的小说写的是exo和女主角从认识到交往的过程大家快来看一看吧
  • 半开荷塘寄浮生

    半开荷塘寄浮生

    前世受尽侮辱的她被自己最亲的人陷害致死,可是……死了就算了为什么又是穿越?!穿越也就算了,为什么还穿到一个不受宠的小姐身上?不行不行,前世已经苦逼到极点的她怎能再次受人欺躏!懦弱妹子修炼成女汉子的路途才刚刚开始,可是就在这时,上天赐予了她一个神奇却又可怕的开挂技能——预判生死。而美貌与智慧并存的三阿哥又强势的进入了她的生命里,朝夕相处下爱的种子慢慢在双方心里发芽,在爱情与友谊之间,她,到底该选择谁?
  • 异世之无上帝朝

    异世之无上帝朝

    一块九龙玉佩,一场意外。让情场失意,事业低迷的李问天穿越到地元大陆的一个小国王子身上。地元大陆小国遍布,大国林立,十六王朝称雄,四大皇朝争霸,更有门派领风骚!经历过一个世界的人情冷暖的李问天,会如何打开已经封闭的心门!打破地元大陆万年前的封印,在玄元星上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无上帝朝,成为至尊大帝!
  • 万界重生

    万界重生

    渡六九天劫成功,却被仇家围杀,不得不自爆元神。谁知他大难不死,在异世界借体重生,重临天地。天地万界,殊途同归,等到破三宫,去异族,站在世界顶峰,才发现成仙仅仅是一个开始。
  • 一世妖颜

    一世妖颜

    我命由我不由天?可笑。这世道,为何总是,人恶惧之,妖恶杀之?感谢腾讯文学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