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8300000001

第1章 序言1

与作者相识二十余年,交往颇深,若说相知,亦不为过。从道理上讲,为《思维创新》这样的书作序,本应以学术评价为主,但自知功力不足,难以从更高角度或更深层次解读作者的思想。好在自己亲身经历了书成始末,大略记之,或许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新视角。

作者任大庆石油管理局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时,两个规定动作必做:其一,一项工作完成后,必须集体总结;其二,外出培训考察,所闻、所见、所想,必向团队汇报。经验教训、信息知识,团队内都要共享。2006年,作者到北大培训三个月,期间和随后一段时间,陆续给我们讲了几次收获和体会,系统化之后,在油田一些培训班上做了多场专题讲座,《思维创新》从一篇讲义,几经完善,逐步成为一本受人欢迎的专著。

坦率地讲,从作者第一次讲座到《思维创新》第一次出版,我始终是两种心态并存:一是震撼,二是疑惑。震撼也好,疑惑也罢,都源于观念上的碰撞、思想上的冲击。以我的直觉来判断,相信会有一批读者与我感同身受:有些观点精妙绝伦,让人豁然开朗,而有些观点则颠覆了我们固有的常识,它们究竟是对是错?

这几年,我多次翻阅《思维创新》,渐渐地,我感到就观点谈观点是消化不了《思维创新》的。无论是震撼,还是疑惑,甚至是自己目前还不能接受的观点,都给了我很多启示与帮助,原因何在?思来想去,我最终的答案是——在于实践!作者从来都是从实践的角度来看问题的,经世致用,这是他一以贯之、从不动摇的立场。就《思维创新》来讲,三个方面的特征是非常明显的:

第一,这本书的源头是实践,是基于企业管理实践的思考。我始终认为,本书的作者不是学者,而是一个实践者(以我的标准也可以称为实践家)。尽管《思维创新》大量引用了专家学者的观点,但根本上讲,引发他思考的,还是实践。这里所说的实践,一方面来自他直接从事的工作,另一方面来自油田广大管理者的实践,来自他在干部考核中对企业管理者及其管理活动的深入了解、持续观察与价值判断。比如,书中所讲的思维创新的第一个取径——“超前的思维”,以及第五个取径——“敏锐的思维”,最初都是在干部考核工作中提出来的。当时他强调的是,直觉是职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识人要培养直觉,敢于假设。有人会讲,这不是先入为主吗?准确来讲,“先入”是一定的,但不一定“为主”,直觉、假设仅仅是第一步,接下来要做的,就是长期地、全面地、深入地求证,不断地修正,这样才能在考核实践中把“点”上的突破与“面”上的认知结合起来,久而久之,识人的能力,包括识人的效率与深度,就都能提高起来。当年李鸿章请曾国藩在用人上帮助把把关,一走一过之间,曾国藩即断定某人不可用,某人适合做军需,某人适合带兵。这个适合带兵的人,就是后来在危难之际担任台湾巡抚的刘铭传。这种迅速的判断是什么,我们只有称之为直觉。直觉一定是人人有的,做到准确,才是能力。我认为,对很多职业或事业而言,灵敏、准确的直觉,一直是一种非常必要而又非常稀缺的能力。书中所讲的第八个取径——“如水的思维”,最初也是在干部考核中提出的,只不过最初讲的是“谈”无定式。一般而言,考核谈话需要一定经验和技巧,但最大的技巧是没有技巧,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胜过所有的技巧。这其实是需要我们从修德做起,无厚德则无以载物,对方认为你是一个可以信赖、可以依靠的人,自然会对你讲真话。实际上,这本书中的绝大多数观点,都能在实践中找到类似的影子,可以说,它是作者对多年来实践的一次系统梳理和总结,当然也是一种升华。

第二,这本书的指向是实践,直接触及企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所谓文如其人,正像作者在思维创新第二个取径——“实际的思维”中所倡导的那样,他本人的的确确就是一个具有强烈问题意识的人。我们常讲,要善于发现问题,但对于作者来讲,这样说,程度明显不够。实际工作中,他不是发现问题,而是时刻在挖掘问题。对任何一项工作,他都在不停地想:问题在哪儿?他不仅相信问题的存在,更相信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即便是开一个无关紧要的会,别人走神儿,他也在考虑这个会怎么开才能开出效果来。他是一个对所有实践都感兴趣的人,从根本上讲,他的思考不是为了学术,而是为了实践。比如他在书中讲,“学历教育对企业来讲,远不如培训重要”,事实上,自从他意识到学历培训对企业培训资源的浪费后,就一直在推进淡化学历培训的实践,特别是任高级人才培训中心主任后,仍在推进这项工作——要知道,学历培训也是高培中心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淡化了学历培训,等于加大了高培中心的经营难度。再如,书中多次讲到内训师队伍建设,于他来讲,不是原则性的倡导,而是长期不懈的实践,他在这方面的付出,至少在我所认识的人中是无人可比的。本书讲的是思维,于我看来,本质上讲的都是实践。

第三,这本书的逻辑是实践,主张按照实用管用而不仅仅是理论上正确的方法解决企业管理中的问题。与作者稍熟的人都知道,他最讨厌的就是绝对正确而绝对无用的观点。尽管作者在书中系统阐述了创新的初始性、科学性、应用性、人文性、相对性,但核心的思想还是应用性,所谓“企业管理不是科学,只是实践,并且全部是实践”,“学习就是实践”,“‘做实’了就是功夫”等等,他所强调的,都是用实践自身的逻辑去解决实际问题。举一个本书之外的例子,或许能更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思想。一次,他列举了我的一些缺点,然后说:“如果你认为自己有这些问题,你就去改;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这些问题,你要反思:为什么会给别人这样的印象?只有这样考虑问题,对自己才有帮助。”我当时很震惊,怎么可以这样想问题,太主观、太绝对、太苛刻了吧?然而,静下来越想越觉得有道理:要改变别人的评价,只有改变自己,至少要改变我们影响别人的方式,这就是我们工作的逻辑、生活的逻辑。当然,我们也可以不去这么做,但是一旦它成为某种特定职业的特定需要,从业者就必须这样去想、这样去做。可以想象得到,书中的很多观点,可能让我们很不舒服,但它们能启发我们正确地思考,能让我们刻骨铭心,更能让我们受益。

还有一条更为关键,就是《思维创新》开篇讲到的,“原创的价值不尽在于其正确性”,那么价值在哪儿呢?我认为,原创的价值,更主要是在于对实践的推动。《大国崛起》是这样叙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为了开辟与印度的海上贸易通道,当时的第一强国葡萄牙的策略是越过好望角,经非洲向东航行。哥伦布提出,向西航行也能很快到达东方。然而这个建议遭到长达六年的冷遇,航海知识丰富的葡萄牙专家们认为:向西航行到达东方的实际距离,将远远超过哥伦布的预测。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判断,但正是这个正确的判断,使葡萄牙丧失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将哥伦布“送”给了西班牙。更让人感慨的是,哥伦布至死都认为他到达了印度,而事实上,他到达的既不是印度,也不是东方的任何一个国家,而是一块欧洲人从来都不知晓的新大陆。严格来讲,哥伦布“正确”过吗?然而正是他完成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地理大发现。

这也许就是原创的价值吧!

2013年10月7日

同类推荐
  • 菜根谭(第三卷)

    菜根谭(第三卷)

    本书是明还初道人洪应明收集编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世集,成书于万历年间。作为一部富有汉民族生活伦理思想的著作,它深刻的体现了汉族传统道德生活化的倾向。儒家通俗读物具有儒道真理的结晶,和万古不易的教人传世之道,为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 老子大智慧

    老子大智慧

    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本文从做人准则、处世准则、做事之道、修身养性四个方面对老子处世之道进行了较为透辟的分析,以古今中外一些经典事例为背景,采用了浅显易懂的文字进行叙述。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每天读点《道德经》

    每天读点《道德经》

    《道德经》(又名《老子》)一书分为81章,由“道经”和“德经”两部分组成。尽管全书只有五千余字,但从古至今,研究《(道德经》的文字已经有几千万字之多,注解《道德经》的名家也有数十家。可以说,《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最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著作之一。本书从《道德经》中挑选出近百个影响深远、富有哲理的句子,分为人生之道、处世之道、修身之道、成功之道、社交之道、管理之道、谋略之道、思辨之道等章节,其中既有原文、译文,还有后人评注、人生感悟,能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老子有关治国、为人处世和个人修身方面一系列的观点。若能把它用于实践,希冀能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完满的人生。
  • 伦理学概论

    伦理学概论

    本书作者以中国传统伦理学的研究思路为逻辑依据,从人性问题开始探讨伦理学何以必要和何以可能的问题,在经过对道德起源、道德本质和道德修养等诸问题的探讨之后,以理想人格的塑造作为理论的逻辑归宿,其理论显示了相当的完整性与独创性。
热门推荐
  • 和公主一起逃亡的日子

    和公主一起逃亡的日子

    穿越的孤儿,亡国的公主,光明的教会,黑暗的主神,不计其数的人们,构成了这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 白牙

    白牙

    《白牙》讲述了狼狗白牙的一生,从出生到被人收养,从孤儿到所向无敌,从仇恨到忠诚,直至最后白牙安享晚年。作者以独特的笔触,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了一只个性孤僻的灰毛狼狗形象,以及它从冷漠残酷到学会爱的过程。
  • 宇宙时代简史

    宇宙时代简史

    人类终于有能力探索无穷的宇宙,并有机会揭示生命本初的三大谜题:从何而来,往何处去,生存的意义是什么。想要真正搞清楚这个问题,就要搞清楚我们身处的宇宙;想要搞清楚我们身处的宇宙,就要跨过它的边界。那里存放着生命存在的真实奥义。故事从地球时代开始,人类的文明就像一列徐徐开动的火车,从慢到快,然后呼啸着冲向远方。
  • “谜”的妳

    “谜”的妳

    你就像那谜一样。或许妳不是妳,但我就是迷你。
  • 一念扣仙

    一念扣仙

    成仙难,路上多枯骨。大道艰,血泪伴红颜。一世念,我定要成仙。
  • 堕落天使,冰封的记忆

    堕落天使,冰封的记忆

    陌幽,掌控万物生灵的神。大战中因被出卖背叛导致本体冰封,记忆缺失。再世睁眸,一眼万年。遇上他……是她最大的劫。再度相遇,她……亦不再如往,零碎记忆重叠,突然发现她与他已相识多年……当恢复记忆解锁本体回归原来的自己时,她和他又该何去何从?世界的结局是毁灭还是重生……
  • 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场域的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电视新闻的改革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近年来,也出现了了一些从不同角度进行的研究,但罗列现象的较多、深中肯綮的少见,运用前沿理论进行分析阐释的寥寥可数。本书另辟蹊径,将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比较成功地运用于当代中国的电视新闻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最要创新,达到了同类研究中国内的高水平。作者的观察和批评比较尖锐,分析也相当具有新意,是一本住学术上有重要创见的优秀著作。
  • 异能教皇

    异能教皇

    异能这东西到底怎么出现的,没有人知道。但这对林城而言,异能就是他从一场又一场游戏里获胜后,所得到的一个个小礼物……
  • 仙侠派

    仙侠派

    在修仙的世界里,修奇门遁甲者,被称为仙侠派。方起被师傅捡回师门,身为正派弟子实力却低弱得被人嘲笑,而方起为了关心他的人,用心刻苦修炼。一次却偶然在后山得到神秘珠子,此后看透绝世神功秘籍,强化以及领悟。什么!神功心法、大仙医术、论经宝典,经过他手都会让其绽放惊艳。实力变得强大了起来,可是一个惊天内幕将他逼得无奈,原来他是十几年前女娲石的转世,不管是正派邪派神秘组织都想找到他。隐藏了十几年的身份泄漏,师傅为了保护他,将其赶出回首峰。从此方起浪迹天涯,在惊心动魄的求仙学道下生存,无意之中再次卷入这场纷争,而他战天斗地,只为保护相近之人。“欺我之人,以血战血还,欺我相近之人,以血溅封喉,欺我爱人,以血染天下。”*书友群:231998677
  • 首席律师:老婆有我在

    首席律师:老婆有我在

    在经历家族巨变,生死劫难后,由衣食无忧的千金小姐变成一无所有的她,一次又一次的绝地逢生,如沙漠里的仙人掌艰难的活着。“我可以帮你!”当她因为他挡住了她的去路而感到愤怒时,却听他平淡如斯的将一句如同救命稻草的话说的如此轻松。他点亮了她本以为就此黯淡无光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