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8300000062

第62章 要摆脱“材料思维”、“文本思维”

在实际工作中,我颇为深恶痛绝、痛心疾首的,就是写文字材料。不是不能写,也不是不会写,实在是因为打心眼里烦这套形式的东西。多年来,我们的工作一直没有摆脱这个“材料思维”、“文本思维”。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材料思维”、“文本思维”是什么?就是靠写材料部署工作,靠写材料推进工作,靠写材料总结工作。效益上不去是可怕的,队伍带不好是可怕的,但要我说:更可怕的是形成这个“材料思维”、“文本思维”的习惯。其实应该提倡有话就说,写材料其实就是说话,你想说什么,就写什么好了。写你所做,做你所写,才是正确的对待文本的态度。缺少实际能力的领导者,往往只注意看材料、看文本,看材料漂不漂亮,看文本整不整齐,甚至看它押不押韵。其实管用的东西、有思想的东西、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东西,从材料上、文本上是看不出来的,只能靠实践经验去看它的生命力、它的可执行性、它的含金量。我们一定要摆脱“材料思维”、“文本思维”。领导应该有现场说话、脱稿讲话这个能力。领导要说话,要说有内容的话,而不只是会议上念念秘书写的材料。我把这叫“读报纸的水平”。现在,到处都是材料,层层都在弄材料。一年到头,功夫都下在“写”上了。实际上是怎么“做”的倒变得不重要了。上级来了,看不到什么真实的东西,看不到第一手的东西,看到的都是加工出来的材料,并且是经过层层领导“把关”的。根本看不到“原生态”的东西。这是自己在糊弄自己,典型的形式主义,是自欺欺人。这个“材料思维”、“文本思维”不改变,这个恶劣的思维习惯不改变,国企难以真正发展。

那次研讨班上曾玉康同志站着讲四个小时,没有稿子,这才叫本事。曾总一开始讲到自己的头发,为什么大家突然间看到他的头发都白了,那是因为过去就花白了,只是一直在染,现在不染了。由白头发作引子,我感觉是隐含了“责任”这个话题,曾总是要让大家清醒地看到现实,将来他退了,换领导了,仍然要靠企业文化、靠会战传统管理企业,更重要的是要靠我们自己“干出来”的纲要指导企业发展。然后曾总与学员互动了一下,问及“科学发展观”、“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概念问题。我想,这种提问强调的还是“责任”二字。什么责任?首要的当然是学习的责任。当前,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的责任很重。

曾总通篇讲话,处处折射出一种学习精神、独立思考的精神、务实的精神。比如他对前面提到的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他讲:“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是信息工业化、工业信息化”,为此企业要努力追求“科技含量高、效益好、资源浪费少、人力资源充分发挥”的境界,“发展重化工工业,促进工业的优化升级,任务十分紧迫,跟不上国际潮流,就要被无情地淘汰”,“大庆油田无论是经济上还是政治上,对国家来讲都十分重要”;他讲:“改革开放后我国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要搞清楚这个沿革、演变、发展历程。搞经济工作,首先要弄懂需求,弄懂需求,才能弄懂供给。要搞清楚消费需求、出口需求,如何拉动投资需求”;强调了“创意经济”,提到“文不及言,言不及义”、“隐性知识”、“冰山”这些隐喻着真意和潜能的概念,谈到“今后的人力资源开发不能只看学历,还要注意人的隐性知识,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是隐性知识。管理绝不是书本上能学来的,不是今天听了课就能行的,我们学到的对我们来讲只是个启发,启发一种思路、一些想法,然后联系自己的实际和想法去形成新的东西,去解决实际问题”;讲“创意经济,就要靠隐性知识和悟性”,“谁有创意谁就是大庆油田未来的主人”;讲“沟通的机制、沟通的氛围、沟通的意愿”;讲“要进行制度创新,要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管理企业”,“国有企业真正要做到的,一是组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形成集中的跨国企业集团,以应对挑战;二是要强化管理,建立约束激励机制;三是要技术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企业要做的就是这三件事”。

曾总讲的这些,充分展示了他深刻的观察能力、综合的分析能力、出色的判断能力,这些都来自他日常的学习、思考和深厚的实践,更来自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他讲:“中国人总是习惯往后看,不愿往前看,所以总是觉得过去好。我们现在的电视节目,大量反映的都是明朝、清朝的事,一会儿‘正说’,一会儿‘戏说’,都是过去的东西。而美国人喜欢往前想,想未来的事,电影演的都是《星球大战》等科幻片。这就是观念问题。我们一些人也有这个问题,体制上总往后看,不往前看,总觉得过去的好。如果我们往前看,思想上想不通的都会想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能再靠减员下岗,减员不是主要方式,有本事要把人养活起来,能带动社会就业,那才是有本事的企业家,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

我想,能够讲出这样的话,才无愧于一名国企领导者。与其说这是责任感的问题,还不如说是感情的问题。责任感从哪儿来?从感情上来,从人性上来,这是人性的光辉。他讲:“我们的人力资源,在今后选人、提拔干部的时候,要多考虑实用性,要多选拔一些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激情、有创意、有灵感的人”,“下一步我们在研究高新技术时,如果搞研发的高级人才不愿到大庆来,可以考虑带他到山清水秀的地方去搞研发,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创意”。

听了这些讲话,我觉得,我们是要好好反思一下,认真琢磨一下,比如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如何传承下去?二是如何按照纲要的指引谋求企业发展?三是如何才能高度认识到大庆油田的地位、高度认识当前形势?四是如何解决当前“忙于无用功”的工作状态?曾总说:“大家在实践中不要小看自己的理论,不要小看自己的实践”,“我们《二次创业指导纲要》中的观念一点也不比请来的专家讲的观念差”。他讲:“要挤时间来多读些书,我在来北京的飞机上看了一本书,是《戈尔巴乔夫回忆录》。戈尔巴乔夫说他非常钦佩邓小平,非常佩服中国的改革,同时他认为社会主义国家不能急于搞民主,如果过度搞民主必然是苏联那种悲惨的下场,他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还有《国富论》,曾总也提到。他还讲了“体验经济”、“虚拟经济”等一些概念,讲马克思阐述的共产主义是一个“自由人的联合体”,等等。特别又讲道:“局机关,抓制度落实了没有?遇到矛盾绕着走,执行太差,缺乏奖惩激励”,“信息不灵,视野不宽,创新不够,运转不畅,执行不力,赏罚不明”,“有些团队为什么那么厉害?原因就是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要“进行智力修炼、耐力修炼、魄力修炼、合力修炼”,等等,讲的都是切中要害之处。

总的我感到,曾总的讲话充满一种激情,通篇讲话长达四个小时,声音一直铿锵有力,且发自内心,表达了内心的坚定信念和充沛的感情。尤其在最后,曾总对“责任”二字进行了解释:“责任是对任务出色地完成,是对职责忘我地坚守,是人性的升华”,“如果一个人没有责任感,他就没有必要在社会上存在,也就失去了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有了责任,就有了激情,有了激情,就有了创意。可以说,责任重于能力”,“责任感可以给提升能力提供平台”,“对那些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企业和社会对他的回报就是让他不断地承担更大的责任”,“有责任感的人,能够不断地焕发激情”。

记得这个录音的这一部分我反复听了五遍,大有同感。一次谭主任对我说:“曾总的这些话特别像你平时说的一些观点。”有一次我在内部业务学习时谈过对责任心的解释:“责任心是品德的现实表现,是能力的不竭之源,是学习的根本动力,是业绩的最佳保障,是职务晋升的基本资格。”我是在什么情况下听的录音?从北京赶回来,在吵闹的火车上几乎一夜没有睡,下了火车就到办公室来听这个讲话录音,整整四个小时,连中午饭都没吃,老婆孩子都没见一面,而且那天是周六。要我说,责任感也好,激情也好,其实就是在小事上的点滴表现。这些表现虽然并不起眼,却往往决定未来。

同类推荐
  • 西方思想史

    西方思想史

    全书始自希腊的古典时代,而膈追循西方思想发展的主脉展开叙述,最后归结到当代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及其前景的思想理论问题的深层根源。在横向展开上,一方面注意精英思想家和社会思潮并重,另一方面以政治、经济、法律、伦理思想为主,适当顾及其他思想,并在必要的地方指明思想发展的动力。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推动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深入研究。
  •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每天学点中国哲学

    胡适成名作,在北大讲义内容基础上,胡适经过一年的删补修定,写成《每天学点中国哲学》(原书名《中国哲学史大纲》)。它在中国哲学史,甚至在各种专史和通史的研究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具有开创意义的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辉煌成果。作为一部划时代的巨著,绝对是中国哲学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

    《以意逆志与诠释伦理》研究以意逆志诠释学的开创、拓展、限定、转换与重建的历史,力图重返中国传统视野寻求其汉语诠释学的特质,并总结其诠释学方法效应以实现中国现代文艺基础理论创新。源于儒学主题与方法的孟子以意逆志之学,奠定了汉语诠释的本体思想、方法观念与实践品质。以意逆志的汉语诠释学限定了西方诠释学的边界,开启了诠释伦理的问题意识与论域空间。以意逆志是中国传统诠释学的核心范畴与基础命题。在历代论者理解与运用的历史中出现了以意逆志诠释的种种差异,也正是在这种诠释过程中生成了以意逆志诠释学传统。
  •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人本关爱铸造师魂

    “教”意味着用文化渗透的方式让接受者“孝敬父母,忠诚国家”。“育”则意味着“成才”非一日之事,需要日积月累而成。爱是教育永恒的主旋律,作为教育执行者的老师本就应是爱的源泉。爱心的日渗月透,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这颗希望之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正是基于对“渗透爱心”的朴素理解和切身践行,便有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成人、成才的成长经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孩子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素白悲歌

    素白悲歌

    她的童年是悲剧,她的坚强是努力,当17岁的他遇见15岁的她,缘分注定。却因上天开了个玩笑,而………
  • 一念一凡尘

    一念一凡尘

    沉睡的记忆,是该苏醒了。这个世界谁又是王者
  • 盛隋风云

    盛隋风云

    历史进程悠悠,千古多少离愁。不知黑白颠倒,只是一味荒谬……是谁,解危势于倒悬?是谁,拯万民于水火?是谁,舍身家于济世?往事如烟,虽随清风荡尽,但却总有丹青妙笔,将往昔峥嵘岁月.
  • 镇仙之路

    镇仙之路

    修行的意义是什么?对陈青来说,修行就是走上一条长生不死的不归路!在这条路上,人挡杀人,佛挡杀佛,魔挡诛魔!就算是满天仙神,如欲阻挡我的长生路,亦当一体镇之。这是一个凡人艰难修行的不凡故事,他带着一只可以无限还原功能的匣子,笑傲诸天,仙镇万古……
  • 归源路

    归源路

    修仙界的无名小卒杨琴因为种种机缘巧合,获得了曾经争“天”失败的道“元道”的传承。从此踏上了一条斗天的路,他要样战胜强大的敌人呢?他要怎么走上永生呢?
  • 妖孽小姐

    妖孽小姐

    传越王牌特工,成为废柴小姐惨遇腹黑魔界大人。
  • 第三天子

    第三天子

    藩镇割据,攻伐不断,重生为大唐嫡长孙的李纯,怎能甘心命运被他人所握,权柄被他人所窃,李唐王朝最后的挣扎,是沉沦毁灭还是中兴再创盛唐?
  • 总要学着说再见

    总要学着说再见

    客厅和厨房隔着一堵墙,隔着我和夏悠悠,隔着我和夏悠悠的这几年。我开了电脑,看了她喜欢看的电影。那是王家卫的电影,重庆森林。如果我有一张船票,你会不会和我一起走?这句台词我很喜欢,夏悠悠也很喜欢,不过那部电影的名字不是重庆森林,是梁和张的花样年华。虽然导演是一个人,说的却是两个人的故事。
  • 重生:QQ炫舞之tfboys

    重生:QQ炫舞之tfboys

    王俊凯和欧阳紫梦穿越到了现代,并爱上了QQ炫舞,会发生什么?
  • 捕妖族

    捕妖族

    古有捉妖师,沿袭千百年,今天一样有捕妖族。你以为钢筋铁柱的大石灰块能抵挡妖兽吗?你错了!妖依然存在。只是,繁华的世界,已让你失去了,辨别的能力。二叔最近很奇怪,追了半天的狼妖竟然是雪域王子,转校生身上带着抑制器。原以为是个白痴的童年战友,竟然能在几天之内学习完所有的科目……雨馨姐姐的来访,同时到来的,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