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讲的工作者第一种思维是将工作视为对幸福的描绘。前面讲了工作的概念,但工作究竟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但这只是类的划分。工作的本质是什么?英国思想家波特乐说:“每个人的工作,不管是文学、音乐、美术、建筑还是其他工作,都是自己的一幅画像。”按照这个说法,我们这些工作者都是在做什么?都是在给自己画像,通过工作在给自己画像。认真工作,就是认真画像。给自己画得一团糟,就代表没有好好工作。美国有个记者,叫格雷森,他说:“我发现,辛勤工作的报酬几乎总是幸福。”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既丰富又稀缺的资源。你有能力收获幸福,那幸福就是个丰富的资源,你没有能力获取幸福,那幸福就是个稀缺的资源。收获幸福的最高能力,不是挣钱升官的能力,而是驾驭自己心灵的能力。我们说幸福是个既丰富又稀缺的资源,面对这个资源不开发、不劳动就不会得到幸福——创造幸福远比享受幸福更幸福。一些“富二代”往往体会不到创业者的幸福,他们可能活得百无聊赖,才会因为空虚而去做一些刺激感官的事情。
工作是人类谋生的载体,也就成为创造幸福的主要手段。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欧洲的良心”。他说:“工作能够撵跑三个魔鬼:无聊、堕落和贫穷。”英国作家塞尔斯说:“为什么工作竟然是人们获得满足的如此重要的源泉呢?最主要的答案就在于,工作和通过工作所取得的成就,能激起一种自豪感。”居里夫人说:“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至美,它给予人的报酬就是愉快,所以我在工作里面得到了快乐。”
1999年9月,英国广播公司在全球互联网上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马克思名列榜首,爱因斯坦名列第二。同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中评选“千年第一思想家”,同样是马克思名列榜首,爱因斯坦名列第二。2005年英国广播公司又评选“古今最伟大的哲学家”,马克思还是名列第一。那么,马克思是为什么而工作的呢?马克思说:“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他年轻时候的誓言,事实上正像他说的:“我是世界的公民,我走到哪儿就在哪儿工作。”他回答女儿“对幸福的理解”时说得很简洁:“斗争。”他一生被多个国家的执政者所驱逐,生活十分贫困,但他工作的目标却是为了全人类的幸福。
被称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管理学家、“大师中的大师”的德鲁克,他有一系列经典之问:你是谁?什么是你的优势?你的价值观是什么?你在哪里工作?你属于谁?是决策者、参与者还是执行者?你应该做什么?你如何工作?会有什么贡献?你在人际关系上承担什么责任?你的后半生的目标和计划是什么?细想一想,这些问题问得够狠,认真回答起来常常会使人汗流浃背,甚至羞愧不已,会觉得自己活得既不清晰又不尽力。
我们看看“杉杉控股”首席执行官胡海平是怎么回答的。“我是一个企业人。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是我跟同龄人相比最大的优势。我出身贫寒,我时刻牢牢记住自己是靠共产党读的书,这使我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以及感恩之心。少年时代的贫寒造就了我坚韧不拔的毅力,也造就了我不屈不挠的性格,任何困难对我来说都不算困难,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的价值观是希望我的存在能够为社会带来增值,我的存在能够让周围的人感到愉快并且带来实惠,带来利益。”“我在‘杉杉控股’工作,我的位置是执行总裁,是执行者。但我又是股东之一,所以我也是一个决策者,我处于决策和执行两者之间。”“我应该把我所在的企业经营好,让我们的员工能够安居乐业,能向国家缴纳更多的税。我努力勤奋地工作,注重方法、注重过程、心态平和。我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在企业创业、企业管理方面有一些独特的见解,或者有一些理论性的东西能够给别人以启发。”“我首先是起到一个协调的责任,第二是展现自我,如果你没有能力,自然赢不到社会对你的尊重,也无法承担企业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我的后半生目标是让我所在的企业能够成为国际一流的企业,在某些领域成为国际单打冠军,成为让大家尊重的一家企业。个人作为主要的一个成员,也能够成为被社会尊重的一个人。同时,家庭生活、人际关系和工作都更加和谐。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要组建一个非常强大的团队,要有宽阔的胸怀,要引进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才并肩作战。”
我们每个人真的得好好想一想,工作究竟是什么?说“工作就是上班”,甚至说“工作就是遭罪”,这是一种被动意识,抱这种意识的人不会有出息,当然也不会幸福;说“工作是促进效率”,这是一种被迫意识,但要比前一种意识好一点,也会得到一点小幸福;说“工作是使自我升值”,这是主动意识,抱这种意识的人会有一点出息,会有多一点的幸福;说“工作是学习”,这是更为主动且更为理性的认识,这样的人肯定会有出息,会收获很多幸福;说“工作即娱乐”,这是丰田公司的口号,这才称得上是真正上层次、上境界的认识,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干工作“有瘾”,不但会有出息,还一定会收获更多幸福。所以,我要说的工作者的第一种思维就是认同“工作即娱乐”——上升至奉献层面的娱乐,换句话说,工作就是对幸福的描绘。
如果一个人能够以爱好为职业,那就是最幸福的工作。多数人因机缘的问题,不能以爱好为职业。那怎么办呢?那就要“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工作中体会生命的意义,学会体验工作中的生命意义,认识到岗位是人生最好的舞台,岗位是修炼人生的最好场所,岗位上的修炼是最好的修炼,在岗位上修炼自己是最高的现实选择,因为这关系到他人,在岗位上修炼自己才是真本事,岗位就是你修炼自己的最佳道场。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们在岗位上做出成绩,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比尔·盖茨已经捐款250多亿美元,他还宣布将其400多亿财产全部捐献出来用于研究疾病疫苗及改善贫困国家的状况。2006年6月,巴菲特宣布将370亿财产捐献给盖茨的慈善基金会。润丰集团董事长陈水波说:“做人要有良心,要知道反哺社会,不能光想着自己。你从社会获取财富,就应该把财富反过来再奉献给社会。你做了,社会不会忘掉你,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工作是我们获得奉献这种至上娱乐的源泉,我们要通过工作描绘自己的幸福及幸福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