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8900000015

第15章 山里的花儿开

(外二篇)

古原

两个人背着黄挎包,行进在荞麦花盛开的山里,这是一种浪漫的事情。

挎包里有笔和纸,还有几本诗集。在上个世纪80年代,这同样是一种浪漫的事情。

那时我大约十九岁,初秋,和朋友火会亮被文学的力量牵引着,竟不顾割麦后的疲劳,从西吉县城出发,沿西吉通往白崖的公路东进。刚一上路,两个人都有一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无畏气概,直至在下一陡坡时,火会亮所骑自行车车闸失灵,在惊呼声中从车上跃下,一个前滚翻化险为夷后,两个人才较为稳重起来,不敢目空一切了。

在白崖乡羊圈城,我们遇上了一位放羊的老人,遂上前向老人问好,老人把鞭杆抱在怀中和我们说话。我请老人给我们说个“曲”,就是讲民间故事,随即掏出本子做记录状。老人看这架势,来了兴头,就和我们坐在了草坡上,只是仍然将鞭杆抱在怀中。他给我们说了个“曲”。现在回想起来,大意是附近山里一对青年男女历尽磨难后,终成眷属。但当时置身金秋八月的山野,回味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还是让人心情激动浮想联翩。

告别了老人,翻越了羊圈城,我们来到了火石寨的云台山。

云台山的荞麦花开得正好。

四周石山相连,中间荞麦成片,荞花绚烂。坐在高处,就面对了一个巨大的花盆。

我还没有见过这么多的荞麦,还从来没有闻过这么香的荞麦花,花香扑鼻。荞麦在山坳里起伏,成为花海,每一株荞麦都显得风姿绰约,让人心里很清爽很开朗。令人铭刻在心的一种感觉是,那一刻,头脑很清晰。仿佛有一种神性的力量,让人感受到了那一瞬间的空灵,并且有了一种模糊的激动。有一缕一缕带有荞麦花香的风从头里头吹了进去,很柔和地停留在里面。借助这些芬芳纯净的风,头脑得到了一次洗涤,一些杂质随风而去,一些质朴广大的事物被记忆下来。比如这山里的花儿,比如这山野的景致。

看着那些惹人的荞麦花,粉红的荞麦花,我们互相看了一眼,又分别看看四野,然后,像英雄一样呵呵呵笑了。

如今,过去了那么多年,想起火石寨的荞麦花,我就忍不住想唱上一声:

山里的花儿开——

我唱了这么一句,嗓音嘶哑。我摇摇头笑了,我的声音实在不好。

黄土墙上的月亮

那墙应该是苏麻家的院墙。

苏麻是我儿时的伙伴,后来在新疆沙湾卖大盘鸡,有了发展,就将家中老人接了去。老院子原来说是要卖掉的,不知什么缘故,终于又没有卖,于是年复一年的,就那样遗弃着。站在公路边的水渠畔上,能看见院子里的一片草,夏天绿着,冬天黄着,草的茎秆一年一年地茁壮了,只是门上永远挂着一把大锁,锁和院墙一样厚重。

多年的一堵老墙,墙上现在也长着几根细草,白天看上去显得很破败。土墙的右首是一道红砖砌成的墙,砖墙和土墙夹成了一条小径,土墙到砖墙是四五步的距离,感觉上却如同相差半个世纪。

月亮却升起来了。

月亮升起来,悄无声息地站在墙头。月亮很圆很亮,土墙显得黄灿灿的。月亮将墙上的细草照得很有些意境。土墙在月亮的光辉里,显出了黄铜般的颜色。

那天,回到老家,在夜晚的村子里走动,不经意间,忽然就面对了黄土墙上的月亮。

月光洁净、慈祥,如同我的去世了的祖母、外祖母的脸,充满柔情地看着你,那些黄亮的清辉如同老人的手抚摸着你。在这样的抚摸中,江湖上的恩怨是非变成了相逢一笑,那些城市楼群下的人流滚滚,那些匆匆的脚步……有人这样说过,一个时代总是将它自己显现在它的精神信仰、制度形式里。最清晰的是,还显现在同时代人的情感里。沿着这条线索,我们很容易就看到一个在技术和物质上不断强大,在情感和心灵上却节节败退的人类。这两者的冲突日益尖锐起来,到现在,只要是一个真正卷入当代社会的人,都会发现,经过商业主义和身体哲学的改造,我们所生活的物质世界和情感世界业已发生巨大的变化,这变化在人类的内心悄悄地进行。变化显现着时代的进步,但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仍然闪耀在乡村古老的土墙上,还有土墙上的那个月亮。那个恬静而又深邃的月亮,将人的心灵的每个角落一一照亮,让人变得柔软起来,变得善良起来,似乎包容一切,一个笨拙的躯体里似乎跳动起了一颗充满爱的心。

我被那黄亮的月光包裹着,胸腔里面充满了对生活的赞念。

在月光里,走在老家的黄土墙下,村庄的深处传来老人的咳嗽和孩子的笑声。

白雪覆盖的村庄

冬天的一场雪后,我回到了老家,我们的庄子被白雪覆盖着,村庄显得很诗意,很美。我非常愿意我们的庄子是这样一种样子,具有这样一种沁人心脾的气息。

我坐在老家那盘大炕的炕拐角里,手里拿着张承志的散文集《清洁的精神》,炕烧得很热,坐炕拐角的好处是背能靠在墙上,背能吸收上土墙里的热量。炕拐角本来是父亲坐着的,我一回来,父亲就将炕拐角让给了我,他则坐在炕的另一头,戴着一副石头眼镜,将头埋在一本又大又厚的经典上。父亲说,固原这两年建设得很好了,怕都不比银川差。我的父亲没有去过银川,但固原是一年至少要来一趟的,他对我居住的这座山城常常发出由衷的赞叹。

我说,好是好了,但比银川还差一些。然后看手中的书。父亲想想,不说话,低下头去,戴着石头眼镜的眼睛关注地盯着面前的经典。

炉子上的水轻轻响着。母亲将案板搁在炕桌上,给我们做饭。在同心阿语学校上学的妹妹给母亲摘菠菜。

我从窗子上望出去,一只鸽子伏在我们老院子的墙上,牛拴在木桩上,站在那里默默反刍。院子的周围,有大片大片的积雪。后来,老院墙上又飞来了一只鸽子,接着,又飞来了三五只鸽子,它们站成一排,咕咕咕咕地唱起来。鸽子的声音轻柔、舒缓,那是一种让人内心平静的声音,一种让人心灵纯洁起来的声音。

后来,母亲做的洋芋臊子面熟了,一张红色的小方桌放在了炕上,接着,一碟腌韭菜摆在了桌子上。这碟腌韭菜,在这个白雪的冬日显出了别样的意义,翠绿的韭菜上面撒着红如火焰的干辣椒丝,绿意盎然又热情高涨。我非常喜欢母亲腌的韭菜,这是没有浇过水的旱韭菜。虽然纤细,但带有来自山野的不可替代的泥土香气。母亲也深深记住我的这种喜好,每年秋天,总要精心将那些旱韭菜摘好,腌在我们家的一个黑瓦罐里。冬天,我一回到家,饭桌上即使有炒菜,但少不了这样的一碟腌韭菜。

情形往往就成了这样,我因为喜爱如此碧绿的腌韭菜,吃的时候,我只用筷子夹上一点点,小口地吃。在我的面前摆着一碟绿色植物,这样使我看到了冬天里的春天,体味着我的宁静内心里的一丝绿意。我是不愿意在白雪茫茫的冬天,几筷子将小小的一碟腌韭菜一下子吃光的,而是将它摆在桌子的正中,坐在桌子周围的人从不同的方向看着,吃着自己碗中的饭,让那碟腌韭菜在每个人的心中绿着。

这时候,再次从木格窗子上看出去,屋瓦上、山坡上,乃至老家后面那座黄土大山的山顶,正厚厚实实地覆盖着一层洁净的白雪。

《朔方》2008年第5期

同类推荐
  •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

    岁月如歌,让我们点燃记忆之灯;蹒跚学步到懵懂无知,从初入社会到感慨万千,人生的每个阶段,我们都有无数的感悟,感悟真情,感悟智慧,感悟人生,感悟生活;分享感人的故事,咀嚼震撼的心情;品位优美上进的文章,体验别样精彩的人生。感悟系列丛书用不一样的感动,带给我们一样的感悟,直接撞击我们的灵魂深处,激励我们奋发图强,铸造我们的高尚人格。《感悟心灵——滋养一生的85个记忆》,催人泪下的感人故事,震撼心灵的世间真情,刻骨铭心的温馨感动!
  •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面包与盐

    中国现代文学经典收藏馆-面包与盐

    中国一世纪的经典绝唱震撼几代人心灵的不朽篇章,作者包括鲁迅、朱自清等作家,丛书包括:茶杯里的风波、沉郁的梅冷城、春风沉醉的晚上、春风回梦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三生命、丰收、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荷塘月色、红烛、狂人日记、等文章。
  • 水房子

    水房子

    其实,作为演练,我在大学就已开始(如果中学地区作文比赛获奖不算的话),那时候,母校有个《三原色》诗刊,一些圆园世纪愿园年代上学的青年人主办,记得有西北师大张子选,张中定等,我记不大清楚,我是诗社的成员之一,都是以文学青年的面目出现的,在师大算是很活跃。后来,毕业了,我偶尔看见书店里有卖《师大校友诗选》的,里面的名字,也有认得几个的,但与我的生活已经很远了。圆园世纪愿园年代后期到圆园世纪怨园年代末,兰州的诗人有一批坚持写作的,像著名的九叶派诗人唐祈先生,他的得意门生我们学校的韩霞(葛根图娅,蒙古族),还有商院的,党校的,兰州师专的等。后来,经济气候变了,人们不再热衷于写诗,走的走了,散的散了。
  • 化蝶

    化蝶

    邵焕芬,天津海韵诗社会员,天津滨海新区汉沽作协会员,曾作为新生代作者被推荐给《天津日报》,擅长诗歌和散文。曾先后有诗歌发表在《天津日报》文艺周刊,也曾有散文发表在《天津日报》满庭芳栏目。诗歌散见于《中国文学》《蓟运河》《诗文杂志》《直沽文化》等刊物。
  •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东线:决战第聂伯河

    《东线》系列书是一套表现苏德战场的纪实军事文学作品,书中展示了苏德战场上的浴血搏击和攻防力量的大转换。本册展示了苏德战线上第聂伯河决战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天佑唐族

    天佑唐族

    我是不是穿越了?不知道。这里是哪里?不知道。我为什么会到这里?不知道。我只是知道,我到了这里,就必须活下去,我怎么才能活下去?不知道。我只有一个钥匙环。大哥,想让我活下去,给个菜刀也好呀,不能就给个钥匙环吧?
  • 天涯海角有穷时

    天涯海角有穷时

    为了他而殉情,却在另一时空活了过来,可是,谁终将与我并蒂花开。如果不能简简单单过活,那只有扑身谲诈,谁终将站在权利顶峰。有美男,有阴谋,有激情,有种田,值得挑剔的亲来看一看。评价是我的动力,收藏是我的支撑,票票是我的全部,五月PK,紧张中。。。。。。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鞠躬感谢!!!
  • 观色、观行、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观色、观行、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本书剖析各种环境背景下的心理现象,揭示背后的原因和根源,阐明在社交、生活、爱情、商务等方面需要具备的“读心术”,内容包括:“学点读心术,瞬间读懂人心”等。
  • 现实与幻想的碰撞:青春的葬礼

    现实与幻想的碰撞:青春的葬礼

    哪年杨小雅幸福的投入朱辰的怀抱!朱辰推开她转身消失在街头,留她独自站在原地忧伤,这场风雨兼程的岁月里,她忘记了成长。哪年徐慧站在楼顶天台哭着说:秦哲你这个王八蛋,我爱你与任何人无关。从此那份爱情在车祸的永生中延续到永恒国度。听过这句话的那个男人或许还会想起,或许早已忘记。哪年所以的故事里只留下杨小雅用眼泪来祭祀哪些回忆!听过的人送了它一个好听的名字《青春的葬礼》
  • 龙凤宝宝:爹地追妻路漫漫

    龙凤宝宝:爹地追妻路漫漫

    三年前,你能逃出我的手掌心,三年后我就是你的如来佛祖,小悟空接招吧~
  • 你我她的三叶草

    你我她的三叶草

    我,家境贫穷,成绩优异,样貌一般;你,家境贫穷,成绩中等,样貌出众;她,家境一般,成绩中下,样貌出众,混血出身……
  • 鬼王邪妻:谜一样的王妃

    鬼王邪妻:谜一样的王妃

    本是普通中学生一枚,却偏偏穿越成大家闺秀,幸好自己在府里的地位也算高的,当她十三那年,却发现自己的身世绝不止这么简单,还没来得及理清,又被一张圣旨拦下,被赐与当今风华绝代却有着冰山性格的鬼王,她云舒华一定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这辈子才落在手里。她真是一刻也不想和这座大冰山多待啊~看来,一辈子都要被他掌捏了,不过,这也是属于她的幸福。
  • 邻家小哥哥,等等我哒

    邻家小哥哥,等等我哒

    此书暂停中,不喜勿喷,希望大家多多包涵,谢谢!七岁时,她与他相遇。十岁时,她与他同桌。十三岁时,她与他分班。整整一年的分开,让她意识到她喜欢上了他!十四岁时,他们再次相遇在同一个学校,可是却不同班!好!既然山不过来,那我就过去!从那以后黎晓就开始了追小哥哥的心酸路程,并且一去不复返!小哥哥,你到是等等我呐!
  • 活跃10班

    活跃10班

    这是非常活跃的十班。,每个人都是一个个活宝,里面有开心的不开心的难过的不难过的,这是作者亲身经历过,里面每个人都是作者的同学哦!因为快要毕业了,我写了一本这样的书,几年过去,依然记着那些同学们。不容错过哦。
  •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

    有人曾这样评价说:胡适是水,鲁迅是酒。酒虽好,有时却容易醉人;水虽淡,却又必不可少。纵观整部现代史,无论是文学变革还是北大复兴,胡适都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可以说,正是有了胡适这汪源远流长的水域的灌溉与滋润,北大方才成为今日的北大。《前生今世,何处适之:胡适传》作者一路寻访胡适曾走过的足迹,在时光的荒野里捡起了他留下的点点滴滴,重新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胡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