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9300000083

第83章 敦煌莫高窟能否延年益寿?

石窟衰老,文物多病

敦煌莫高窟,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历经十六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和元代,经过上千年连续不断开凿,形成了长达1700多米的石窟群,保存至今的洞窟共有735个,其中有彩塑、壁画的洞窟492个,共有彩塑2000多尊,壁画45000平方米,此外,藏经洞还出土了5万余件文献。它既是规模宏大的文化遗存,也是绵延千年的艺术画廊。

然而,这些令无数人折服、赞叹的彩塑、壁画,都是用泥土、木材、麦草和普通颜料制成的,极为脆弱,极易破碎、断裂、脱落、变形、褪色。有些彩塑、壁画,经不起一点儿磕碰、损伤。

以泥草为主要材料制成的艺术品,能以较好的面貌保存千余年,已是个不小的奇迹了。但是,风沙的侵蚀、雨水的渗入,加剧着石窟的衰败;盗窃、刻画、居住、烟熏等人为破坏,使塑像、壁画惨遭蹂躏。最近100多年,随着自然、人为破坏的加剧,莫高窟崖体侵蚀、洞窟坍塌、塑像断裂、壁画脱落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壁画的脱落、起甲、酥碱、疱疹、空鼓、霉变、褪色,已成为久治难愈的顽症。到现在,莫高窟的所有洞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各种病害。尽管专业人员坚持不懈地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治理,也挽救了大量彩塑、壁画,但是,石窟整体衰老的大趋势难以逆转。

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最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用脆弱材料制成的脆弱艺术,要实现永久保存是很难的。它就像一个人一样,有生有死。我们所能做的,只是使它延缓衰老、延年益寿,尽可能完整、真实地传给子孙后代。

游客猛增,威胁加剧

莫高窟的名气越来越大,到敦煌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其中许多人千里迢迢甚至不远万里慕名而来。自1979年对外开放以来,国内外游客逐年增长:1984年突破10万人次,1998年突破20万人次,2001年突破30万人次,2004年达到43万人次,2005年又增加到47万人次!迄今为止,莫高窟共接待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总数已经超过400万人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的扩大、交通条件的改善,到敦煌旅游的人还会继续增加。

监测表明:由游客参观造成的窟内温度、湿度以及二氧化碳的变化,打破了洞窟原有的恒定环境,已经成为导致壁画病害的重要原因。敦煌研究院曾在体积为143立方米的第323窟作过一个试验:40名学生在窟内滞留37分钟,呼出的67%的水汽、52.3%的二氧化碳留在了窟内。窟内二氧化碳因此升高了5倍,空气相对湿度上升了10%,空气温度升高了4℃。而这些都会侵蚀壁画,使病害加速发展。

游客参观对洞窟的不利影响已被科学试验所证实。而参观的季节性、时段性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这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游客的过于集中,使一些洞窟常常处于过度“疲劳”状态。据统计,游客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3个月的游客,占全年游客的65%左右。旅游旺季,日接待游客有三五千人,“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则要超过5000人。一天当中,又集中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那有限的几个小时之内。

那么,莫高窟是否有这么大的接待能力呢?在有彩塑、壁画的492个洞窟中,面积在1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洞窟只有18个,83%的洞窟面积在25平方米以下,容量十分有限。

这也难怪,古人开凿这些洞窟是用来礼佛的,而不是供人参观、发展旅游的。作为遗址博物馆,它们又不具备现代博物馆应有的功能。

这么狭窄的空间,一下子塞进那么多游客,怎么受得了?

就这样,游客一拨拨进去,一拨拨出来,室内温度、湿度、气体常常处于变化之中,洞窟难得有“喘息”的机会,对彩塑、壁画的潜在威胁难以排除,实在令人担忧。

有人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年游客将超过100万人,游客日流量也会超过万人。需求与可能之间的矛盾会更加突出。

莫高窟现在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五十个地方”之一,但是,对于不堪重负的莫高窟来说,实在无力再敞开胸怀,来者不拒了!

年迈的石窟,衰变的国宝

1000多年的沧桑岁月,莫高窟蒙受了过多的苦难。它就像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已经进入垂暮之年,再也经不起任何磕碰、损伤了。

对莫高窟的任何破坏,都将是毁灭性的,而自然的破坏往往是在悄悄进行的。敦煌研究院的专业人员曾将1908年、上世纪40年代、最近的照片与洞窟文物比较,看到壁画的衰变,无不感到惊讶。第156窟前室北壁曾有墨书《莫高窟记》,专业人员在20世纪60年代抄录时还清晰可见,现在已经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了。第3窟东壁的“施财观音”,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依然清晰,如今已经漫漶不清了。第259窟是北魏时期雕凿的,其中的一尊彩塑面露含蓄、迷人的微笑,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有人把它的微笑比做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而实际上它的创作年代要比蒙娜丽莎早了近千年。就是这尊彩塑,膝盖部分的泥土已经剥落,草坯也露出来了。它的微笑还能保持多久,谁也不敢断定。第285窟中有一块题记,记载了洞窟的开凿年代,是莫高窟最早的明确纪年,极为珍贵,但现在有一半文字已经消失。类似这样的衰变,在很多洞窟的很多彩塑、很多壁画上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

而让这些疾病缠身的洞窟再对游客开放,就像让病入膏肓的病人做剧烈运动一样危险。但是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管理部门又不得不勉为其难。

莫高窟的洞窟虽然为数众多,但是,既有代表性,又有观赏性;既可反映不同时代艺术风格,又具备开放条件的洞窟并不很多。有些洞窟是游客非看不可的,又不能不开放。这样,有一些洞窟由于过度利用,长期得不到“休息”,其“身体状况”尤其令人担忧。

保护文物与旅游开发的矛盾,鲜明地摆在人们面前。

依法管理,科学规划

对洞窟及彩塑、壁画的变化,有关部门给予了密切关注;对影响这些变化的原因,有关部门进行了分析研究。就连窟区停放车辆增多、排放尾气增加、人员活动产生震动等因素对洞窟的影响,也被注意到了。

最近20多年,莫高窟的保护进入科学保护阶段。在危崖加固、壁画病害机理研究及修复技术、环境监测、风沙治理、壁画数字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樊锦诗院长告诉记者,经敦煌研究院建议并协助,甘肃省人大常委会于2002年12月审议通过了《甘肃省敦煌莫高窟保护条例》,从2003年3月1日起施行。这是甘肃省第一个保护文物的地方性专项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敦煌文物保护、管理迈上了法制化轨道。

此外,敦煌研究院还与国内外研究机构合作,编制了《莫高窟保护总体规划(2006~2025)》。未来20年,莫高窟的保护、研究、利用、管理都将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

所有这些举措,对莫高窟的保护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保护与利用:如何兼顾

莫高窟面临两难境地:既不能以牺牲文物为代价换取旅游业的发展,又不能因保护文物而将远道而来的游客拒之门外。

如何才能将有效保护与合理利用结合起来?樊锦诗院长认为,莫高窟的开放,要体现科学、合理、和谐、适度的原则。

为此,敦煌研究院有针对性地采取了许多相应对策:

参观实行预约、预报,分时段、有计划地接纳游客,科学疏导分散游客,防止无序涌入,降低洞窟利用强度。在旅游旺季,如果没有预约,将不能如愿参观石窟。

对开放洞窟实行“轮休”制度,给开放过度的洞窟提供“喘息”的时间。

增设旅游线路、景点,合理安排参观时间,分流游客,避免游客过于集中、拥挤。

采取措施尽可能减少游客在洞窟内的停留时间。

……

据介绍,莫高窟现已开辟了藏经洞陈列馆、陈列中心,还准备开放北区僧侣居住、修行的洞窟,将上中寺辟为院史陈列馆。这些措施将分散部分游客,减轻洞窟拥挤压力。

在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政协委员樊锦诗提出了“建设敦煌莫高窟游客服务中心的建议”。按照设想,这将是个功能齐全的服务中心:里面有序厅、影视演播厅、洞窟虚拟漫游厅、展示陈列厅。游客到了这里,可以全面了解莫高窟乃至整个敦煌地区的历史文化,通过虚拟漫游的方式观看典型洞窟,掌握比一般参观更加丰富的信息。在这里参观之后,游客再去参观洞窟,只需较短时间就可以满意而归。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保护与开放的矛盾。

莫高窟可以延年益寿吗?人们都会提出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可以说:当各种有效措施落实到位,莫高窟就可以延年益寿。而要让莫高窟延年益寿,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樊锦诗院长对记者说,对莫高窟等珍贵文物的开发利用,决不能竭泽而渔。在保护好的前提下才能利用。而要把它完整地、真实地交给子孙后代,我们这一代人责任重大。

(原载2006年9月20日《光明日报》,被光明日报评为好稿)

同类推荐
  • 翻书偶记(《花园丛书》)

    翻书偶记(《花园丛书》)

    书话一词的历史不能算长久,人们写作书话的历史却不能说不长久。手边有两篇宋人关于《陶渊明集》的,第一篇的作者是苏东坡:余闻江州东林寺有《陶渊明诗集》,方欲遣人求之,而李江州忽送一部遗予,字大纸厚,正可喜也。每体中不佳,辄取读,不过一篇,惟恐读尽后无以自遣耳。
  •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散文精选

    苏雪林原名苏梅,字雪林,笔名绿漪。一生跨越两个世纪,杏坛执教50载,创作生涯70年,出版著作40部。她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沪江大学、安徽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后到台湾师范大学、成功大学任教。她笔耕不辍,被喻为文坛的常青树。她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戏剧、文艺批评,在中国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研究中成绩卓著。《名家散文经典:苏雪林散文精选》收录了其创作的散文随笔作品。
  •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生活情趣

    一生必读名家精品——生活情趣

    集中外名家美文之精粹,好书是来自伟大心灵的宝贵血脉,让我们的精神生命得以延续更生。在人生无以反复的过程中,只有那些历史上最具天赋的作家才能使我们的灵魂受到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只有那些超越了时空的经典文字才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我们,指引着我们远离浮华虚空。
  • 读者精品——青春有约

    读者精品——青春有约

    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凡自以为识路者,总过了“而立”之年,灰色可掬了,老态可掬了,圆稳而已,自己却误以为识路。假如真识路,自己就早进向他的目标,何至于还在做导师。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热门推荐
  • 高冷总裁很霸道:转身遇见你

    高冷总裁很霸道:转身遇见你

    初见,他救了她,却冷冷的看了她一眼,转身,头也不回的走了。之后,她在他家住了三年,由于他的各种高冷,他们三年只见过一次面,她便离开了。再见,她是他手下最优秀的人才,她帮他打理着整个商业帝国,成为了他之下最高的集团掌权者。后来,他想尽各种办法、找尽各种借口,在她家蹭吃蹭睡,死皮赖脸不肯走,只为了多看她一眼,多相处一会儿。他腹黑、霸道、高冷;她清冷、淡漠、无心。当她遇上他,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那以后,两个本不想干的人彻底紧紧的缠绕在一起。
  • 金主大人,套路深呐!

    金主大人,套路深呐!

    “鹿然然,你死心吧,你肚子里块肉,没人敢动!”他势力滔天,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打个喷嚏都能让青城抖三抖。游轮盛宴,绑架事件,她招了,惹了,上了,就是这富可敌国的‘冷面阎王’!“我没钱没权没势,我配不上你!”“我名下大部分企业和不动产财产都归到你名下,你现在够格做我女人!”……“那我能不能不生?”刑骁北冷眸睨着,一身倨傲及霸气,“你说呢?”
  • 太子的现代宠妃

    太子的现代宠妃

    一朝穿越,前世今生,萧雅的爱恨情仇,面对作古的冷酷太子,该何去何从。被利用,身世揭穿,忍了,可是自由却是不可忍受被束缚的,要离开,皇宫不是最后的归属。尽管有着十世的情债,萧雅依然是萧雅。最后两人竟然还是天上的仙子和神君,这是什么样的概念,性格的转变,心境的改变,但是爱不会改变,在这样瞬息万变的天下最后竟然引出一连串的爱恨情仇,万年的阴谋。冷无情,一代君主,天上神君,爱,就跟着来……一路的狂奔,尽管速度飞快,但是丝毫不影响那俊美的身姿,身上洁白的绸缎没有一个污垢,依旧是神采飞扬,衣袂飘飘。
  • 异世戮神

    异世戮神

    我若灭世,谁人阻拦,天若有怨,葬之何妨?世间毁誉,与我何干?执守本心,持三尺青峰,快意恩仇,掌天控地,脚踏九天,神挡戮神,天挡戮天。一代强人穿越异世,看其仗剑屠出通天大道,搅动天下风云,踏临异世巅峰,成就一代戮神!
  • 清江贝先生诗集

    清江贝先生诗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你是水瓶,我是鱼

    你是水瓶,我是鱼

    这本书讲的都是我自己的故事,它是对于青春的一段回忆,其中讲述了我这十一年经历的种种开心或不开心的故事,有关于爱情,友情,亲情的故事,这其中的酸甜苦辣,分分合合是我这辈子都会铭记的。写这本书不是为了向谁诉说些什么,而是为了纪念逝去的岁月和对青春易逝的感叹。我想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能够拿出这本书对她说:“你知道吗?我差一点就要错过你!”想对自己说:“看,还好你不曾辜负青春”
  • 原谅我的无心

    原谅我的无心

    抚养自己的爷爷去世,赵惠环被托付给了他的儿子周正,生活中一直以他为主体的赵惠环,习惯了照顾他,也习惯在他的照顾时小小的发个呆,当她自然而然的呵护住这层层的小秘密时,一个女人当面揭穿了它,该怨她还是继续无视她……面对神经大条的周正,她又该怎么办?新环境新事物,她又遇到了一群很有特色的新同学,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小故事,她要选择当个旁观者,还是无辜的受害者(好像由不得她)?或是成为朋友或是走在两条平行线的路人?
  • 邪魅魔女冷血王爷请接招

    邪魅魔女冷血王爷请接招

    曾几何时,她为他,金盔银甲,征战沙场,一统天下;曾几何时,她为他,凤冠霞帔,抛却执怨,贵为国母;他说:念依,等孤一统天下,定许你一世荣华。她说:陛下,我只愿与你,白头偕老,生死不离。菩提树下,许了三生。连就连,你我相约到百年,谁若九十七岁死,奈何桥上等三年。岂料,她为他挡下那致命毒剑,命丧黄泉。离别之际泪涟涟,孟婆面前哀戚泣。孟婆终是另她看清这不堪一击的爱。看她卷土重来,和冷血王爷嗜血联盟。
  •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

    息除中夭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重生之纵横天下

    重生之纵横天下

    【起点编辑部第五组签约作品】【起点分类强推作品】【质量、速度保障作品】恭请阅读。重生之纵横天下,智者的游戏。一个重生的人,他以餐饮业起家,在16岁的时候从徐州开始,逐渐的走入商途,逐渐的涉足官路。想知道他是怎么成功的吗?想看一看他的人生轨迹吗?想知道到底发生在他身上有什么传奇吗?想从中吸取一些人生的经验吗?请阅读本书。人生的轨迹,徐州--莫斯科---北京---非洲、澳大利亚、墨西哥----华国{新建}。特别感谢留言的朋友。节假日两章到三章,平时一章,字数在3000-6000字之间,希望大家支持,喜欢,和我一起努力。做人要厚道,看书要投票。这个地球人都知道。好友新书,《三界佣兵》大家鉴赏一下,存稿很多,文笔不错,希望大家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