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9600000107

第107章 谈界限

任何事都有一个度,即界限。真理有界限,真理向前走一步就会变成谬误;严肃与谦逊也是如此。马克思在《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中说:“过分的严肃就是最大的滑稽,过分的谦逊就是最辛辣的讽刺”。在日常交往中,例如到别人家做客,过分礼貌,处处谦让,过火了,主客两方都不安。所以,中国人说“客随主便”,这是非常智慧的生活哲学。礼貌过了界,就会变成虚假。而虚假的客人,是最使人难受的。《论语》中记载了孔子的一段话,“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表面上恭恭敬敬、装作谦虚,可内心却虚假,这是最令人讨厌的。做人要老实,老实就是讲礼而不过分,真诚而不虚假。

讲到界限有个问题无法回避,这就是如何评价孔子的“中庸之道”和毛泽东的“矫枉必须过正”,因为它们都涉及界限问题。“中庸之道”作为人的行为和认识的规范来说有其合理之处。毛泽东承认它是辩证法的一个构成要素。例如,子贡曾经问过孔子,子张与子师谁更优秀?孔子回答:“子张太过,子商又过于谨慎。”子贡说:“是不是子师好点?”孔子回答:“过犹不及。”过与不及都不好,这就是辩证法。

在涉及社会变革的问题上,“中庸之道”就不能被奉为规范。因为按照“中庸之道”,永远只承认量变而不承认质变,即不承认社会变革需要超过原来的量的界限,或者说需要过“度”,需要越过界限,不准越限,就没变革。因而,革命往往要超出原来的社会设定的界限,这种超越界限与认识的片面性和真理的越界是不同性质的问题。

“矫枉必须过正”是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针对农民运动中的所谓过正行为说的。革命是一种大的变革,不可能那么中庸、雅致、从容不迫。对几千年的封建势力的反对,必须用大力气,毛泽东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矫枉必须过正”。这是对反对农民运动的一种回答,而不是鼓励做任何事情都过正。我们不能脱离特定语境和对象,把“矫枉必须过正”作为人类行为和认识的通则。

真理是具体的。在认识范围,在人的行为的合理性范围,主张“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是合理的,但在社会革命问题上一味倡导中庸,则会阻碍变革。同样,在大力反对某些年深日久积重难返的旧事物、旧弊端,以“矫枉必须过正”来反对旧势力的指摘,有其合理性,但“过正”不是目的,“矫枉”才是目的。“过正”是特定时期特定问题达到矫枉的一种方式。“正”才是目的。从目的来说,“过左”“过右”都不正确,而“正”在不左不右之间,即适度。如果不问条件、不问问题,不问纠正何种错误,一律都要“矫枉过正”,就已经“过正”了,变成了谬误。

同类推荐
  •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马克思问我哪里痛

    华服出席喧嚣的派对,只感受到一群人的孤单;曾经亲密的恋人,分手却仿佛在两人之间筑起了高高的藩篱;即使亲近如父母家人,也总有难以启齿的时刻……在当今社会,此类哲学中称为“异化”的现象成为青年人无法回避的痛点,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纷沓机遇的同时,也用满载物欲的价值观对其施加控制,使之疲于奔命、不断迷失。作者柳东民富有创见性地运用马克思哲学理论,对日常生活中诸多“异化”现象进行逐一解读,超越政治层面,从爱与人性的角度,清晰而精准地展现了一个富于人情、浪漫的马克思及其核心思想——他已卸下教科书赋予的身份标签,只想面对面地与你聊聊,那些生活中别人不懂的苦痛。
  •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孔孟之说—孟子说处世

    孟子,被后人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书是《孔子说为人》的姊妹篇,作者通过对孟子思想的潜心修炼,联系现实,采撷了一些对人生具有指导意义和警惕句进行哲理性阐述,富含诸多的自我修炼的法门和为人处世的智慧。本书作者在阐述先哲慧语时,谨慎而又随性所致文中哲理性语言读之如醍醐灌顶,古今中外故事巧妙穿插,让你读来恍若与密友窃窃私语,与挚友亲切交谈,于随意中获益匪浅。
  •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基本观点研究”课题的根本任务是,立足当代中国和世界发展变化的新实践,忠实于经典著作的原意,科学地、完整地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基本观点;结合新的实际,通过理论创新,深化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努力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引导干部群众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本册为全国马克思主义论坛丛书第1辑,主要探讨马克思主义与科学发展观。
  •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中国传统哲学导引

    本书是面向理工科类院校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素质教育而专门撰写的哲学类教科书,是作者在开设“中国传统哲学”选修课近十年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全书共分八章,概要叙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哲学的主要流派儒、释、道及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一一进行梳理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就这些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分析,力图使学生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梗概和脉络全面了解和把握,并体会其中的辩证智慧和人生智慧。
  • 易经智慧吉祥书

    易经智慧吉祥书

    本书解译了《易经》中启迪人生的道理,从易经来谈吉祥,帮助读者趋吉避凶。
热门推荐
  • 忆君颜:予你一世无忧

    忆君颜:予你一世无忧

    一柱“忆往昔”,可忆起三生三世。一柱“忘昔年”,可忘却三生种种。……她本想报了血海深仇之后,安生留在圣羽殿。可他用生命告诉她,那很难。当血葬花盛开时,那一地纯白色被染成血色时,谁在叹红颜逝?又是谁在叹我与君绝?然而再次睁眼,她却忘记一切,依靠忆往昔想起记忆的她,能否与他成眷属?【本文故事纯属虚构,与历史无任何关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开天之路在何方

    开天之路在何方

    穿越了,也许叶云动根本没想到,更没有想到的是居然穿越在人家女孩子洗澡的地方,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从此不得不走向一条悲剧之路。从开始就注定不会有好结局的爱情就这么来的。为什么人家穿越都三妻四妾的,而叶云动的却是痛苦。爱的太痛苦了,又割舍不下呢?没有神马,没有搞笑。绝不太监的书,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新人。
  • 历史快餐.六世纪:封建时代

    历史快餐.六世纪:封建时代

    6世纪是中国历史上,由大分裂时代走向大一统王朝的世纪。北朝的相对稳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环境,而南方在经过了“侯景之乱”后,社会生产遭到了极大地破坏,最后由北方的隋王朝统一了整个中国。6世纪中国民族融合成功,封建制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并且当时的列国争霸情况,要求各个政权尽可能集合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参与,最后不得不削弱宗教势力。到隋王朝统一中国后,政府新体制开始出现,揭开了一个全盛的封建时代的序幕。这个时代也是中国自耕农经济的时代。在这个社会进步、民族融合的大时代里,时代奇书——《齐民要术》应运而生。
  •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人道主义的教育

    学生德育是指学校按照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学生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使广大学生形成社会所需要的道德品质。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学校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
  • 仙修日常记事

    仙修日常记事

    休闲的生活被一而再再而三的打破,被魔修逼到悬崖边上的莫婉玉毅然决然地投入了仙修的怀抱,努力地炮灰掉敌人。原本以为这样大约就是结束了,谁曾想到这远远只是个开始。从她踏入禁地的那一刻,设定好的生活就已经像彻底脱缰的野马一样一去不复返了。现实告诉她,原来她那么甜……
  • 豪门婚宠契约新娘2

    豪门婚宠契约新娘2

    “你的昨天遗憾错过,今天的你注定与我同行。答应嫁给我,承诺一生相守不相离,我必用命守护你。“男人用严肃的声音宣誓着。邱天见夜如斯一脸认真地看着自己,暗骂他伪君子。明明是契约婚姻,干吗要弄得这么正式。四目交错后,自知拗不过他,附声道:“你若相守不相离,我必生死永相依。”
  • 医道无疆

    医道无疆

    他时刻谨记入学时庄严的宣誓: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勇挑太子爷,狠批院主任,这个小人物究竟有什么大背景?是什么支撑着他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美,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护士、老师、医生各色美女纷至沓来,谁又是他的真命天女?
  • 我的邻家老板

    我的邻家老板

    在这个崇尚打工甚至以打工为人们本命的世界里,18岁尚在读高中的少女翎浦雉奈,临近一学年毕业的最后一日早晨,被父亲叫唤着睡梦中迷糊醒来,即将迟到的路上险些丧命,却遇到了一位身着几分特别的男青年并被其所救。他到底是谁?为什么能够拥有那样敏捷的身手和速度?而雉奈却并不知道,这位男青年的出现,正渐渐地开始使她的生活发生了奇妙的变化……而所有的所有,都只为了一件有意义、为他人的幸福而努力奋斗下去的事情——“打工”!
  • 鲜血与荣耀

    鲜血与荣耀

    距海加尔山圣战已经过去了七年,部落与联盟之间脆弱的和平协议早已荡然无存。如今,震天的战鼓再次响起!
  • 清影年华行星闪耀

    清影年华行星闪耀

    她,普普通通的不追星女大学生,却因机缘巧合,抽中了万千少女梦寐以求的大奖!与EXO同宿?“嗯?EXO是谁?”且看少女如何与十二欧巴演绎青春年华的闪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