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19600000056

第56章 谈历史的尝然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必须承认历史事实的客观性。如果历史根本无事实,只有各自的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就无立足之地。不承认历史事实的历史唯物主义,怎么能被称为唯物主义呢?

针对日本某些政治家以侵略无定义否认日本侵略史的观点,韩国总统朴槿惠说,日本与韩国一个是侵略者、一个是被侵略者的历史,一千年也不会改变。冯友兰先生也说过,历史中的事皆一往不再现,而却非无有,不但非无有,而且不可改易,对过去和现在亦非无力。事物之过去者皆成为历史中之事物,皆是《墨经》中所谓“尝然”。“已然则尝然,不可无也。”例如中日甲午之战已成过去,已不存在,但曾经有过中日甲午战争之事实,即中日甲午之战的“尝然”,则仍然存在,而且永远存在。不但此事实、此“尝然”存在,而且中日甲午战中之任何一事,无论其为若何微细的事,虽现在不存在,然而曾经有其事之事实,即其事之尝然,亦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如李鸿章之人已成过去,已不存在,但曾经有李鸿章这个人之事实,即李鸿章之人之尝然,则存在,而且永远存在。历史是客观的,是曾经存在的事实。一个严肃的史学家应该承认历史的客观性,否则就没有历史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对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有什么必要进行研究呢?

我们不仅要承认历史事实,而且要弄清事与理的关系。我们常常听到对一些人的评论,说某人不知事理。不知事理,是说既不知事,又不知理。不知事,是不了解情况;不知理,是即使他知此事,也不一定知道事中之理。这说明事与理是有区别的。事是个别的,变化的;理则是贯穿于事中的普遍性。不可离事而言理。理在事中,无此事则无此理,可理又不完全随事亦步亦趋。可以有千年不变之理,但没有千年不变之事。因此,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事与理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我用三句话来概括:第一,不能离事而言理,理在事中;第二,事变理可不变;第三,事与理相互作用,理随事变,因理成事。

不能离事而言理,无此事即无此理。这是从理的产生和根源说的。没有君臣关系,当然没有如何处理君臣关系之理。没有夫妻关系,当然没有处理夫妇关系之理,先有夫妻关系才产生夫妻之理。没有国家关系,当然没有处理个人与国家关系之理。没有兄弟关系,当然没有处理手足关系之理。所谓理,就是规则。总是先有此事才有关于此事的规则。如果说理在事外,理在事先,那就是说世界上没有产生一夫一妻制,先有一夫一妻之理;没有国家,没有君臣,先有君臣之理;没有建立学校或没有师生关系,先有师生关系之理。这种说法不可理解。有此事,才有此理。理源于事,这是唯物主义观点。如果没有事先有理,理何所依载,何所存在,除了说它是“天理”以外,别无他说。理源于天,“天理”当然是唯心主义宇宙观。天,作为自然存在来说,除了天体运行规律外,并没有任何道德的承载。

可以说,无千年不变之事,有千年不变之理。事是具体的、个别的、历史的、变化的。个体的君臣关系是可变的。每个王朝有不同的君、不同的臣。即使同一王朝,不同皇帝继位有不同的君臣关系。夫妻关系也是如如此。没有不死的夫妻,总是一代一代的不同的夫妻。这叫没有千年不变之事,岂止千年,百年会变,十年也会变。可在长期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之理不变。臣要忠君,服从君,君上臣下从不会变。夫妻关系也是如此。具体的夫妻关系是可变的,可封建社会中夫权制关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的原则没有变。这就是事可变,理未变,理比事长久。因为事是具体的、个别的,而理则具有普遍性、规范性。这样,才会产生董仲舒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哲学思想,产生“三纲”是天理不可变的思想。这都是把事与理相隔离的结果。任何理,一旦从事中抽象出来,就会成为独立自在、僵死不变的范畴。

我们还要注意一条,这就是理随事变,事随理变。事与理是辩证关系。从理的产生看,理在事中,无此事则无此理。因此,归根结底,事变理也会变。时代变化,社会变迁,理也在变。封建社会的君臣之理,随着封建社会的灭亡而结束。社会主义社会的上下级关系,不是君臣关系,不能实行君臣之理;干部与群众关系不是官民关系,不能官贵民贱。夫妻关系也是如此。社会主义中夫妻关系不能是男尊女卑、出嫁从夫的关系,而应该是男女平等、互敬互爱的关系。所以,事变理也应该变。如果社会主义处理人际关系行封建社会之理,那么当然行不通。这是一方面。我对于现代有些人狂热地要恢复古礼,感到有点滑稽可笑。另一方面,理又不是消极地跟随事变,毫无作为。而是随着新的关系确立产生新的理,这些理能够促进新的关系的发展和完善。例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上下级关系不是君臣关系,在工作上是上下级关系,存在服从与执行的关系,但在生活中是同志关系、朋友关系。这种良好关系并不是很快能建立的,可能要经历一个过程,调整和完善的过程。而且对某些领导来说,始终无法建立这种融洽的关系。正如夫妻关系,虽然男女平等互敬互爱之“理”出现了,但未必人人能建立这种良好关系。这就是事随理变,但理也起着规范生活和行为的作用。我们要重视事,也要重视理。“不讲理”是不行的。一个人被归为不讲理的人,就是牛二卖刀式的人物;一个国家被视为不讲理的国家,就是霸权主义国家。这种人,这种国家,从长远来看,终究难以立足。中国人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同类推荐
  •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智慧活学活用

    道家的智慧,对中国历史文化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并且浸透了中国人的思维。除了儒家智慧,道家智慧又是一股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强大的精神力量。即使到了高科技发展的今天,我们还在否定之否定、背叛与反背叛中接受它的影响与推动,获得重新思考生命、世界乃至宇宙的激情。
  • 孔子智慧讲堂

    孔子智慧讲堂

    本书通过对孔子思想的了解,亲近和掌握传统文化,更能理解和感受孔子思想的魅力,对如何调整好自己的人生会有所帮助。
  • 存在即关系

    存在即关系

    你所能见到的都是不真实的,只有你所感悟到的才有可能是真实的——这肯定是宇宙中最为奇怪的事情之一。
  • 大学全鉴(第2版)

    大学全鉴(第2版)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两千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由此登堂入室以窥儒家之学。《大学》详细地归纳了先秦儒家的伦理、道德和思想,系统地讲述了儒家安身立命的原则和方法,对现代人做人、做事、立业等均有深刻的启迪意义。本书以《大学》中的至理名言为导言,从处世经验和人生励志的角度出发,阐发蕴藏其中的智慧,并以历史中的经典案例加以印证,帮助读者深刻理解《大学》这一传世经典中所包含的智慧。
  •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这年头一定要会点博弈学

    领悟博弈真谛,启发博弈智慧,掌握博弈技巧,提升博弈能力,成为博弈王者。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我们的每一次抉择都决定着未来的走势。有时候我们需要判断社会和竞争的大趋势,然后结合自身状况进行理智的抉择:有时候我们需要放手一搏,可能大获全胜,也可能一败涂地。人生没有常胜将军,但却可以在博弈中抢占先机,面对命运,是屈服,是抗争?这年头,你该想想清楚。
热门推荐
  •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对一个死者的审判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念代凰

    念代凰

    网络歌手苏念,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偶然机会带着250系统穿越到了一本小说里,从此开始了斗倒玛丽苏的旅程。
  • 我們的青春:我的青春

    我們的青春:我的青春

    我的青春,我一直想要留下的人、保护的东西……我现在唯一的努力便是在岁月的海啸面前奔跑……于是,我不想停下来。
  • 龙魂魔界

    龙魂魔界

    与我为敌,定当这般生不如死。我天资平庸、受人耻笑,却有一群心之所向的族友,与你共勉。魔尊灿目当立,翱翔三界之外,永恒修炼次元,踏足六道轮回,论我是一族领袖,我笑而答之:“吾乃魔界之子魔尊矣,谁奈我何?”三界当中,唯我独尊,羽翼归来。
  • 噬血情歌

    噬血情歌

    一剑刺中,隔世的恩怨,爱恨交缠的时光......风停,雨停,心动,情动......
  • 冰封末日

    冰封末日

    末日,只是我的训练场,丧尸只是我的修炼目标......
  • 人在途中

    人在途中

    名曰《人在途中》,这是意韵深长的,这是一次人生旅程,也是一次诗创作经历的回眸。回眸是一种对生命无声的拷问,有深切的眷恋,有难以割舍的岁月印记,无法留住的时光的爱恋和无尽的思念会涌上心头。时光已经远去,然而踩在时光脊梁上的脚印会永存。重温那些值得回時的岁月和留在岁月上的情感烙印,会使内心充满月色般的柔情。令人心醉的回眸.是为了未来梦幻般的向往,是生命为了新的创造远景的倾诉。
  • 师徒二人的修仙物语

    师徒二人的修仙物语

    某个人在假期脑洞大开的产物。一个进阶无望,修为只有筑基期,人称“修士之耻”的师父。一个天赋异禀,骨骼精奇,修仙之路一片光明的徒弟。师徒两个人的修仙经历。
  • 触不到恋人

    触不到恋人

    八零后“沪漂族”曹百万在来沪几年后,青梅竹马的老婆意外怀孕,为了不让老婆再次忍受堕胎之苦,在条件还不成熟的时候,决定要生下这个孩子。于是开始承受巨大压力买房子,最终生下孩子,随之而来的问题是谁来带孩子。几位老人走马灯式的轮换,最终也没有照顾好小孩,孩子遭到了绑架,受到了伤害。在所有人准备放弃的时候,曹百万的事业却突然有了起色,不曾想更大的灾难接踵而至,孩子意外中毒,双目失明。最后在小孩的周岁生日宴会上,积聚已久的矛盾骤然爆发,导致了三个家庭两死两疯一瘫痪一坐牢的悲惨结局,孩子“蹬倒山”被自己的亲生母亲扔下楼去……
  • 奇效简便良方

    奇效简便良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