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3900000013

第13章 学术批评

学术批评:有规矩而无定式

学术批评要守规矩,但却不能有定式。不仅批评的形式不能模式化,而且批评的角度、内容和对象也不能强求一致。

学术批评在形式上不能有定式,这不难理解。在过去政治运动挂帅的年代,对一个人或一件事进行评价,总要首先辨清正确与错误、主流和支流、成绩和不足到底是“三七开”还是“七三开”,确定“九个指头和一个指头”的关系。这是一种做政治鉴定的模式,不宜用于学术批评,原因很简单:学术批评并非为某人做全面鉴定,套用这种模式未免使人有杀鸡用牛刀之感。如果报刊上所有的学术批评都遵循这种模式,那么我们所读到的将只会是千篇一律的八股文章。这肯定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

学术批评的角度、内容和对象也不能有定式。一些学人可能会有这种忧虑:倘若有众多的“行外”人士从“外行”的角度出发对一部学术成果进行批评,就会造成批语只纠缠旁枝末节,或对新见解、新学说一味求全责备,从而损害了学术的发展。换言之,批评的角度、内容和对象应有一定限制,或有一定之规。这种担心虽然有一定的道理,但从大的方面看,学术批评的角度、内容和对象不应该有定式,这是因为:

首先,在学术批评中,批评者确有“行内”和“行外”之分,但批评则无“外行”与“内行”之别。在学术分工高度发达的今天,学科确实不少,分支也越来越细。但我们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的存在,并不依研究者视角的差异而改变。因此对同一对象的看法,从来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严格说来,由于所有的看法都只是从某一角度来观察、分析某一对象,因此没有任何一种看法可以说绝对地全面和正确。在此意义上可以说,尽管从个人的角度来看有“行内”和“行外”之别,但从总体的角度来看却并无“外行”与“内行”之别。

分化和综合是相辅相成的。发达的学科分工,带来了今天不同学科交汇和融合的趋势。在今天,一部真正有影响的学术成果,大多总会涉及不同的研究领域。因此不同的读者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学术批评,乃是必然之举。在此情况下,“外行”与“内行”的界限,当然也就更难划分了。譬如说一位经济学家(例如安古斯·麦迪森)写了一部经济史著作,虽然他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问题,但是既然已经涉及了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范围,那么从历史学和其他学科的角度出发对该著作所做的批评就不能说是“外行”的批评了。事实上,从不同专业领域出发对某一学术成果进行批评,乃是学术批评的生命力之所在。吴承明先生指出:“按照辩证法或系统论的原理,一个系统中如不含有异质的东西,它就不能进化”。学术也是如此。如果批评者都是在某行“行内”、由“内行”来进行批评,那么其结果是不难想象的。

其次,学术批评的内容,可有侧重点的不同,但没有“旁枝末节”之说,对于来自“行外”人士的批评,“行内”人士往往感觉这些批语看不到主要方面,而是仅仅纠缠于细节问题,是只见“旁枝末节”而不见主干,所以这种批评没有多少意义。然而情况果真是如此吗?

由于各个学科的侧重点不同,同样一个事物,某一学科的学者视为不重要,对于另一学科的学者却常常十分重要。例如对于一部经济史研究著作,一些经济学家可能会认为最重要的是运用了什么理论,提出了什么模式,进行了什么阐释。至于对所用具体史料的订正,似乎可以说是“旁枝末节”。但是对于历史学家来说,情况可能相反。余英时先生指出:“史学论著必须论证(argument)和证据(evidence)兼而有之,此古今中外之所同。不过二者相较,证据显然占有更基本的地位。证据充分而论证不足,其结果可能是比较粗糙的史学;论证满纸而证据薄弱则并不能称其为史学。韦伯的历史社会学之所以有经久的影响,其原因之一是它十分尊重经验性的证据。甚至马克思本人也仍然力求将他的大理论建筑在历史的资料之上。韦、马两家终能进入西方史学的主流,决不是偶然的”。在科学研究中,任何理论和方法的运用,都只能以翔实充分的事实为基础。方法再好,如果依据的史料不可靠或不准确,也不能得出令人信服的结论。史料的考订决非“旁枝末节”。

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细节组成的,认为某些细节可以忽视的看法,并不可取。严格地说,在科学研究中,并没有什么东西是无关紧要的“旁枝末节”。例如一般而言,社会风俗的变化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某个具体年代在社会风俗变化的研究中似乎并不重要,但是在某些情况下,某个具体年代(如1911年、1949年、1979年等)对于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一项研究来说,如果忽视具体年代的正确与否,也会是一种严重的错误。

再次,任何学术成果在学术批评面前应当一律平等。学术批评的对象,没有新、旧、中、外之分。因此对于引进新说的批评,也应一视同仁,“求全责备”。

今天,各学科的交融已成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任何一门学科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从其他学科引进新理论、新方法。在这种引进的起始阶段出现若干差错是必不可免的。对于这些差错,我们应当持宽容的态度,斥之为“伪学术”是不妥的。但是这种宽容并不等于不应对这些尝试进行认真的学术批评。只有对新理论、新方法“求全责备”,使大多数学者看到这些理论方法的成就与不足,才能使这些理论方法的合理部分凸显出来,在该学科的改进方面起到积极作用。否则,新理论、新方法中的合理内容必将受其缺陷之累,反而会影响人们对它的接受态度。

对引进的新理论、新方法进行认真的学术批评,对于今天我国文科学坛尤为重要。余英时先生指出:在西方的多元史学传统中,任何新奇的观点都可以觅得容身之地。近年来西方学界涌现了各种新理论方法,包括许多有悖于主流的“异义怪论”,例如德里达、福柯、哈贝马斯等人的理论系统。不过“这些‘异义怪论’是否都具有普遍的有效性,尚远有待于事实的证明”。但是“最近海内外中国人文学界似乎有一种过于趋新的风气。有些研究中国文史,尤其是所谓思想史的人,由于受到西方少数‘非常异义可怪之论’的激动,大有走向清儒所谓‘空腹高心之学’的趋势”。特别是“在古典文字的训练日趋松懈的今天,这一新流派为中文程度不足的人开了一个方便法门。因此有些人可以在他们不甚了解的中国文献上玩弄种种抽象的西方名词,这是中国史研究的一个潜在危机”。虽然“到现在,这一流派在美国绝大多数史学家眼中尚不过是一种‘野狐禅’”,但是对青年学生却有严重的消极影响,“有志于史学的青年朋友们在接触了一些似通非通的观念之后,会更加强他们重视西方理论而轻视中国史料的原有倾向。其结合则将引出一种可怕的看法,以为治史只需有论证而不必有证据”。因此,为了使鉴别能力有限的年轻一代能够更好地对待引进的新理论、新方法,对这些理论方法从各个方面进行学术批评,“求全责备”,就更有必要了。

同类推荐
  • 我能修改三国了

    我能修改三国了

    罗凡被电脑炸死,然后重生到了三国,并且获得了一个牛逼的系统,从此开始修改三国
  • 三国之开创世界

    三国之开创世界

    带着地球文明闯三国。坑刘备,义结关张,败董卓,干曹操。收卧龙,伏兵江东,征南蛮西羌,服山越东倭。看主角引领一窝逗逼小弟,吵吵闹闹,走出大地改变世界格局。
  • 教父外传

    教父外传

    故事延续了《教父》中的元素,是《教父》的继承与改编。故事略有不同,如有不足,敬请指正,不胜感激。
  • 宋之歌

    宋之歌

    宋亡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如果有选择,他一定不会来到这个朝代,如果可以选择,他最想回到的是他金榜题名那天……
  • 怒海

    怒海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穿越后的吴凌风,有过迷惘,但很快就意识到,这是老天给他的一次天大机遇——历史的转盘就摆在了他的眼前!他能推动这一个沉重的转盘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西元十五世纪末,明朝弘治年间,正是大航海时代的开端。窃琉球、占台湾、据东海、霸南洋、灭倭国、图中原,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大时代里,从一个小小的半吊子海商,成长为翻手为云覆手雨的枭雄!————————————————————书友群:30709126
热门推荐
  • 紫藤架下

    紫藤架下

    传说,青花瓷中最难烧制的釉色是天青色。传说,只有在雨过天晴时才能烧出真正的天青色的瓷器。天青色,是无法自己出现的,它必须耐心的等待一场不知何时会降临的雨,才能够在积云散去的朗朗晴空以天青的颜色出现。日复一日烧制着瓷器的人,要等多久才能在釉色成形的时候遇上雨过天晴呢?而一个人又要等多久,才能在对的时间遇上对的人?在上元节,她的一颦一笑都在他的眼中;在御花园,千古一帝茅塞顿开,逐渐欣赏起这个小姑娘;在乾清宫,她洁身自好,从不招惹是非,但在忍无可忍之下,出言讽刺,惊起大浪。谁又是她的真命天子?推荐《笑看大清》http://novel.hongxiu.com/a/75838/《扑流萤(清穿)》http://novel.hongxiu.com/a/80707/
  • 阔少独宠:你是我的小野猫

    阔少独宠:你是我的小野猫

    “放着极品帅哥老板,我不要,放着青梅竹马大暖男,我还不要,就一门心思只想做你的小野猫,你要不要对我好?”“小野猫,我,非你不宠”
  • 眸略

    眸略

    俗话说得好“人心隔肚皮”!!!!而在冷星辰这里,这却都不是问题,反正能够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什么事还能够难倒他呢,敬请大家关注,一样的“谋略”,不一样的“眸略”!!!ps:绝对爽文,绝对值得一看!!!!
  • 鬼武战神

    鬼武战神

    ====================================================================陈冲穿越了,还没开始享受他的异世逍遥路,就被人灭了满门;刚有些天才资质要崭露头角之际,又被人捣碎丹田成为废人;别人穿都是美女江湖,他做个备胎也就罢了,却还成了精神病患者。“狗屁老天!”陈冲骂道,“你故意让老子穿过来被你整蛊的吧!”====================================================================
  • 幻渺录

    幻渺录

    你我之间是一份万年不弃的契约。你在那边,我在这边,转眼间,相隔千年。
  • 拓

    拓者,开拓也。拓即是一种新的修真世界观。人们最初对其的认知即是——修真始祖盘古是最大的邪恶之源。远古争斗的真想竟然是这样!混沌无边的世界中,他这一缕清风却成了一具玩偶,然而也是那最后的生机与希望!
  • 为何家会伤人

    为何家会伤人

    本书为经典畅销书《为何家会伤人》的全新升级版。该书出版七年来,在读者中引起持久的震荡,好评如潮。在本书中,作者作了全新的修订,并新增六万字内容,细致入微地揭示出中国家庭的运行机理。作者用最温暖有力的文字贴着当下读者的心,凭借十年行业经验,带领为家庭关系所困的万千读者一起踏上自我治愈与寻求幸福和自由的旅程。
  • 战八荒

    战八荒

    破土重生,世间早已历经沧桑!曾经的无上皇族,早已没落在尘埃之中!一颗诡异的心脏,一部无上的功法,一道永恒不灭的灵魂,伴随着他踏出了云海,破入九天苍穹。
  • 借个新娘惹出祸

    借个新娘惹出祸

    一纸协议,他与她假结婚,却恋上她的柔情无法自拔;一句笑言,他替友照顾娇妻,却相遇梦中爱人情根深种。两段感情,三人纠葛,在这灯火迷人醉的都市会演绎怎样的童话传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谢谢你曾爱我

    谢谢你曾爱我

    “什么!你是乔汐,那我是谁!?”“臭流氓,怎么又是你,快走开...”“我到底会有多少男人...”......曾经她偷吃禁果,引上帝的诅咒百世流传。今生,她单纯,她阳光,她可爱,她是大家的宠儿。但她的命运难道真的就如此的简单?幸福的背后,父亲的被抓,母亲的隐瞒,朋友的陷害,爱人的离开。她渐渐明白,这是属于自己命运的棋盘。想做命运的主人,就得将上帝的诅咒破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