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6200000017

第17章 组织(2)

此外,还有大量的位于劳合社市场之外的为各类客户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纪人、保险代理人。劳合社的业务运营模式,是由代表投保人需求和利益的保险经纪人、代理人和承接保险业务的“辛迪加”机构在互动过程中促成保险交易。劳合社作为一个保险市场这种独特的组织形式,在1871年英国议会通过法案后正式得到了法律上的认可。目前在伦敦这个保险中心市场上,劳合社承保人牵头的保险业务约占2/3,其保费收入1997年约合128亿美元,2002年达到180亿美元左右,超过了1991年170亿美元保费收入的历史最高纪录。

劳合社本身不从事承保业务,而主要是向其社员提供交易场所和有关的服务。据1996年统计资料,劳合社旗下共有34000名社员,其中英国26500名,美国2700名,其他国家4000多名,并组成了200多个承保组合。劳合社由其社员选举产生的一个理事会来进行管理,下设理赔、出版、签单、会计、法律等部,并在100多个国家设有办事处。该社为其所属承保人制定保险单、保险证书等的标准格式,此外还出版有关海上运输、商船动态、保险海事等方面的期刊和杂志,向世界各地发行。

劳合社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市场,其承保的业务包罗万象,承保险种包括财产损失、一般责任、汽车、轮船、意外事故与健康、在途货物、财务损失、寿险等。其业务格局大体是:海上保险占30%、航空保险占10%、其他险种占60%。这么庞杂的业务,在劳合社内部是如何组织的?本案例的分析,主要围绕“承保”与“理赔”两项工作的组织来进行。

对保险业而言,承保是该行业中得到公认的主体业务,因而负责承接保险的机构常被视为是其业务运营的“前方”(Frontoffice)单位。作为一个社团组织,而不是一家保险公司,劳合社自身并不设立任何从事承保业务的机构,而是在旗下联合了一大批拥有相当业务能力的承保人作为社团的成员。据统计,加入劳合社的承保机构历史上共有124家之多,20世纪90年代经兼并、变动后缩减到71家,“9·11”事件后因业务萎缩进一步减至目前的50家。这些承保机构在英国被称为“辛迪加”,顾名思义,它们并非“公司”或“合伙企业”之类的法律实体,而是由提供资本的投资者组成的联合体。

参加辛迪加的成员最初只是个人,他们只对以自己身份承保的那部分风险负责,对其他成员不负连带责任。20世纪90年代后,劳合社对其业务经营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整顿和改革,允许接受有限责任的法人组织作为辛迪加成员,并允许个人成员退社或合并转成有限责任的社员。改革后的劳合社,其个人承保人和无限责任的特色逐渐淡薄,但这并不影响劳合社在世界保险业中的领袖地位。到1998年,劳合社的投资者中,公司成员提供的资本占到总资本的60%。在资本增加的同时,劳合社削减了辛迪加数目,增强了各辛迪加的资本实力,增强了客户对其的信心和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劳合社的业务经营过程,概括起来就是:个人成员与公司(法人)成员共同出资组成不同的辛迪加;然后由辛迪加先派承保人与代表客户利益的经纪人洽谈承保条件;在承接保险的时候,各家辛迪加以承保成员的名义各自进行承保;但在客户申请索赔的时候,由劳合社统一安排理赔,而不是由各家承保人独立负责。

二、劳合社总部的理赔服务及其费用中心体制

劳合社对于作为其社员的承保机构,除了提供必要的交易场所外,还提供了全方位的“后方”(Backoffice)服务,包括保险政策管理、理赔要求处理以及IT系统支持等。具体在保险理赔要求方面,劳合社不仅设计了由辛迪加保费信托基金、劳合社成员基金和中央基金共同组成的连环安全体系,为应对理赔之需准备了充足的偿付保障金,同时还不断地改进其理赔运作的程序与体制。如在1992年,劳合社将原来分别受理海险、航空险及其他险种的三大理赔机构合并为一,在伦敦保险市场中心地带外围设立了拥有140名工作人员的专门的理赔办公署(LCO),实现对客户的“一站式”

服务。只要经过牵头承保人和理赔办公署的首肯,客户的理赔款项就会通过劳合社统一的中央会计系统划转到经纪人账户,从而大大简化了理赔手续,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对于国外的理赔,只要双方无争议,就可由遍布世界各地的400家劳合社代理与索赔人直接办理,而无须经纪人的介入。

理赔是联结承保人与投保客户之间的一个重要接触点。理赔处理方面的服务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家保险机构的声誉和形象,影响其对未来客户的吸引力。因此,劳合社理赔办公署配备了计算机化的理赔协议支持系统(CASS),还力图实现理赔及保费的日结算,并将结算资金划拨时间缩短至3天以内。与此同时,理赔办公署实行了由专家建议与处理理赔案的体制。在2001年8月,理赔办公署经由专家评审的理赔案超过31000例,更新“理赔处理专家评审系统”数据近13万次。

如前所述,劳合社旗下的各辛迪加承保机构都被毫无例外地要求使用理赔办公署所提供的理赔服务,这种从保证理赔服务工作的一致性与质量角度考虑而采取的措施,在运作过程中也逐渐地暴露出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因为理赔办公署的服务属于垄断性专家服务,各部门通常作为费用中心来运作,这种组织体制渐渐地导致工作人员产生一种自满与自傲的情绪。在富有进取心的年轻人辞职现象不断发生的情况下,理赔办公署的员工队伍逐步老年化,以致被戏称为“大象的坟地”。前来应聘的人员也大多将理赔办公署视为退休前的理想工作场所。由于人才和投资的匮乏,理赔办公署的工作绩效在不断下降。劳合社高层经理人员认识到,尽管理赔办公署的工作不尽如人意,但是理赔工作成为保险业务“战略差异化”因素的潜力是很明显的:只要劳合社培塑起“杰出的理赔处理”声誉,整个社团就能保留和吸引更多的客户。劳合社的高层经理人员认为,实现这一理念的唯一可行途径,就是将理赔服务从“后方”单位转变为商业化运作的“前方”

企业。其首席执行官N.Prettejohn这样指出:“我认为,使理赔成为战略差异化因素的目标,可以通过创设出一种新的体制来得到最好实现。在这种新体制中,理赔被作为一项创造利润、生成价值的活动。依我看,我们只有通过创设使业务单位将为自己‘创造价值’作为其业务目标的体制,才有可能实现这类的战略变革。”

根据英美学者莱茜绨等人的个案研究(Lacity犲狋犪犾.,2004),劳合社在理赔服务商业化运作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匮乏;缺乏领导力;员工激励不足;缺乏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意识;流程周期长,官僚习气重;技术落后且未能集成。如何将低绩效的“后方”部门转变为有活力的能够创造利润的“前方”业务单位,这是劳合社将理赔工作“商业化”所要实现的目标。

实际上,在理赔工作改制前,劳合社已经将“保险政策管理”从总部中剥离出来,与Xchanging联合成立了LIS保险服务公司。理赔服务怎么改制?

劳合社的经理人员认为,鉴于现有机构运行的历史惯性、投资缺乏和对理赔案的关注不够等,简单地引入“服务收费”体制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商业化运作的前提是必须引入新的文化和外部合作伙伴。

三、全新合资企业的创设与公司治理安排

2001年夏,劳合社伦敦理赔办公署(LCO)开始物色合作伙伴。他们希望这样的合作伙伴一方面有意投资于劳合社的理赔业务,另一方面又具有使“后方”办公室彻底转型的能力。在10家投标企业中,劳合社选择了其中3家候选企业,经过进一步的权衡比较,最后选中了Xchanging公司(以下简称X公司)。

作出这一决策之前,他们有两个担心:一是X公司在2001年以前从未涉足保险业,缺乏行业领域的专门知识;另一是X公司已在半年前与劳合社就“保险政策管理”服务工作合资建立了LIS保险服务公司,他们担心进一步将理赔服务交给同一家公司,会导致理赔服务附属于保险政策管理的局面重新出现。不过,X公司以令人信服的理由和应对之策打消了劳合社方面的疑虑。比如,对于行业专门知识缺乏问题,X公司建议以全部接收理赔办公署现有员工及资产的方式解决理赔专家来源及知识转移问题;对于理赔服务业务的独立运营问题,他们最后达成了50%对50%的联合持股方案。在股权均等的前提下,劳合社方面同意由X公司掌握新公司的日常业务运营权。

在谈判成立合资公司(名为“Xchanging理赔服务公司”,简称“XCS”)的过程之中,X公司聘请麦肯锡咨询公司协助进行了理赔服务市场的调研与测试,提出了新业务运营的商业计划书,经过劳合社伦敦理赔办公署与X公司管理当局双方磋商后,在最终于2001年10月签署合资协议时对新公司业务发展规模有了初步的共识,即XCS的营业收入在未来五年时间内将依次达到1230万欧元、1320万欧元、1460万欧元、1580万欧元和1730万欧元(如表31第二行所示)。预计到公司运营的第五个年头,即2006年,将有近2/3的营业收入来源于基准服务之外的新业务(如表31第四行所示)。

当然,XCS成立之初的主要业务还是立足于对劳合社内各社员辛迪加提供的理赔服务。XCS对劳合社市场现有客户服务的收入,以新公司成立前LCO提供的服务项目为基准,并按服务合同签订之初的收费约定来估算,合计约为1094万欧元。将该数值与劳合社总部机构(LCO)提供相应服务的预计经费开支相比后的节约额(如表31第五行所示)。可以预计,理赔服务剥离后将给劳合社带来逐年比例递增的成本节约(具体各年节支比例如表31第六行所示)。

新公司商业计划在得到合资双方认可后,他们着手建立合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包括(Lacity,2004):

1.设立XCS股东委员会,负责解决与股东权益有关的问题,并批准200万欧元以上的借贷、15万欧元以上的项目和200万欧元以上的资本投放,以及年均500万欧元或累计1000万欧元收入的服务协议,并且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评价公司的总体业务状况。X公司和劳合社的首席执行官双双都参加了XCS股东委员会,但约定由X公司方任命XCS公司首席执行官和管理班子。从形式上看,X公司在合资公司中处于控制的地位,但公司章程规定,合资公司股东委员会要以协商一致的方式作出决策。

2.成立XCS服务评审委员会,负责批准服务合约并按合约规定监控服务工作,批复服务合约及收费标准的变更,以及协调公司与劳合社市场的关系。服务评审委员会由来自劳合社市场的3名委员和XCS公司内部的3名员工组成,每季度召开一次会议。

3.成立XCS公司董事会(亦称理赔服务董事会),负责依照既定商业计划来管理整个公司。董事会对公司运营负有全责。董事会成员包括X公司方派出的3名执行董事(分别担任XCS公司首席执行官、战略部经理、资源部经理之职)和劳合社方派出的2名非执行董事(其中1名担任XCS公司董事会主席,另1名为一般董事)。董事会每季度开会一次,通过公司落实商业计划的短期业务目标与方案,批准对商业计划的修改以及10万欧元以上、15万欧元以下的项目,并且对照计划和预算进行绩效评价。

四、新业务能力的培塑与“第三方”理赔服务商地位的确立

在新成立的合资公司中,X公司被要求以现金投入的方式持有XCS公司50%的股权,相应地,为劳合社市场提供基准服务所节约的费用以及增加新的服务项目和开发新的客户所创造的收益,也将按50%比例在两大股东之间分配。

X公司积极投资于这家与劳合社合办的合资公司的目的,是想将XCS最终办成它旗下的一个从事理赔服务业务的战略经营单位。因此,按照最初的承诺,X公司将在合资公司成立后两年时间内向新公司注入150万欧元的资金。其中,将X公司专家调到XCS公司中任职,折合投资65万欧元;建立新办公设施、推行新IT技术,累计投资60万欧元。同时,双方同意将XCS公司第一年营业所创收入的10%(大约15万欧元)用于公司头两年执行任务的开支。劳合社方面,则向新公司提供150万欧元的流动资金。

同类推荐
  • 企业领袖教练

    企业领袖教练

    本书作者运用系统的丰富的理论知识,配以大量实践经验,通过借鉴跨国公司在培训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结各个企业付诸实践且行之有效的培训需求分析工具以及培训效果工具,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领袖教练术。什么是教练技术?教练技术是一门通过完善心智模式来发挥潜能、提升效率的管理技术。本书中,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
  • 美容化妆品热销有绝招

    美容化妆品热销有绝招

    本书作为美容化妆品企业内训与经销商大会王牌课程“美容化妆品销售实战情景训练”的完整教材,针对美容化妆品销售中每天都会遇到却又难以应对的问题,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完全量身定做,极具操作性,是美容化妆品导购、店长及销售主管、经理、加盟商必备的实战宝典,更是馈赠员工和经销商的最佳礼物。 全书每节分为六大部分,其中“销售情景”让人明白是什么;“常见应对”诊断分析为什么;“引导策略”教人应该怎么办;“话术范例”授人以鱼;“方法技巧”授人以渔;“举一反三”教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读者每天只需花上几分钟,学会三五句销售妙语,每天多卖三五件美容化妆品,3天内成为销售高手,妙语连珠、业绩飙升!
  •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巴菲特最有价值的11种投资智慧

    沃伦·巴菲特于1930年8月30日出生在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奥马哈市。他从小就对数字非常敏感,而且极具投资天赋,十几岁的时候,对股票的敏感程度就超过了他的父亲——一位非常富有经验的股票经济人。19岁时,沃伦·巴菲特遵从父命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后考入哥伦比亚大学金融系,在这里·他找到了自己:真正:的老师——著名投资学理论家本杰明·格雷厄姆。1956年。巴菲特回到家乡创办自己的公司:巴菲特有限公司:1962年,巴菲特与人合伙的公司资本达到了720万美元,其中有100万美元日疋巴菲特的私人资产。1964年,巴菲特的私有资产已经是400万美元,而此时他掌管的资金已高达2200万美元。
  • 轻松回款47招

    轻松回款47招

    本书47个催款绝招是商场催款高手的经验总结!催款这份差使是足够苦的,但催款人也并不是催告无门。俗话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欠债人这几招虽然够狠,但也不至于坚不可催,仔细揣摸,倒是处处有机可乘,有隙可钻。只要对症下药,找准突破口,全力攻之,还怕欠债人不乖乖就范?
  •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

    通过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通过“关公战秦琼”的故事,讲述企业管理中的基本道理。如果你想要马上赚钱,这本书也许帮不了你!如果你想让你的企业基业长青,永续发展,也许,你该看看这本书。趣味中,提出了令人深思的问题;古怪里,透着企业管理的哲学!
热门推荐
  • 只是不想自己太狼狈

    只是不想自己太狼狈

    幻想家,是我曾经想出来的几个笔名之一。就是幻想有个家的意思。这篇微小说就写了个开头。今天翻出来看到,就试试看能不能完成。毕竟已经是很久以前的灵感了,当初是想着怎样往下写的,都已经全部忘记。不知道续写能否完美.........
  • 恋爱西游

    恋爱西游

    老版西游记看厌了,想来点新鲜的?没问题,来看这个西游!且看邪魅狂拽的孙悟空和娇小呆萌的女版唐僧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 枪神再临

    枪神再临

    一个在《枪神纪》中被称为“第十三圣徒”的男人当面对超出了游戏的各种恐怖变异生物,武装到极致的敌对势力,他,还能再重拾枪神这一称谓?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敦煌文物流散记

    敦煌文物流散记

    震惊世界的大发现、千载谜谁解说、丝路文物被盗的历史背景、斯坦因敦煌劫宝藏、“汉学大师”取菁华、姗姗来迟的橘瑞超等内容。
  • 新纪元:破灭

    新纪元:破灭

    普罗大众恐怕做梦也想不到,异能者竟真的存在于这个世界之上。而少女更加想不到,有朝一日自己竟然能加入这样一个以保护世界为己任的异能者组织。但这一切却是因为一个误会。面对诡异的恶灵、凶残的恶魔、邪恶的异能者罪犯,弱小的少女将引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亦或是……死亡?!不过她身边站着的领路人,那个正在叉腰大笑的家伙,却好像并不把这些危险放在眼里……
  • 青涩爱恋之竹马归来

    青涩爱恋之竹马归来

    一次不算正规的聚餐,让他们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原来是好朋友,而他们,更是从小就订下了的娃娃亲!从此,他对她及尽保护,而逗她,也成了他的一大乐趣。四年的相处,他们已经习惯了彼此的存在,中考的到来,却让他们忽然分开。考试失利,他选择了去当兵,圆自己儿时的梦想。却不想,五年后归来时,当年的小青梅,早已不在原地等候!看腹黑小竹马归来后的,漫漫追妻之路
  • 六零九的风花雪月

    六零九的风花雪月

    通过609宿舍里发生的爱恨情仇,描绘青葱少年在恋爱中成长,在迷茫中前行的图景,撩动永不冥灭的青春情思。
  • 灵界警探

    灵界警探

    一个普通的初三学生一场离奇的车祸灵界之主的委托成为灵界警探
  • 墨色错爱

    墨色错爱

    爱—是一个古老而无解的命题情—又是可遇不可求的初心我们的青春终究逃不过懵懂的心动和最深刻的懊悔就像老师说的:这种感情又有谁和谁可以一直走下去爱与被爱,转身和离开,这一切是谁对谁的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