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7300000009

第9章 揭开学习的神秘面纱(6)

信息接受阶段。信息接受也可以称为感觉登记。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主要是借助听老师授课或看书阅读来实现的,而且,只有学习内容在大脑神经系统产生刺激,进入感觉登记,外界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初步印象时学习才算发生。如果学生没有参加听课,事后也没有对该课程进行自学研习,没有进行感觉登记,学习就没有发生。假设,一个新生婴儿,一出生就让他与外界隔绝,只给他提供必要的营养品,周围人不与他进行语言和肢体交流,不让他接触其他任何复杂的情境。除了吃喝之外,大脑没有受到任何刺激,一片空白,没有形成其他任何印记,十年数十年后,他仍然学不到任何东西,智力上,不可能有丝毫长进,不会说话,没有复杂的思维,也不会发生认知和行为能力上的实质性变化,日后注定成为一个白痴。英国有一项对不同阶层的3岁孩子掌握词汇量的调查显示,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父母日常生活中与他们交流的平均词汇比普通工人、农民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一,比靠社会救济过活家庭的孩子高出三分之二。显然,后者白白地浪费了与孩子交流的机会,在孩子智力开发上存在严重缺失,十分可惜。因之,现代社会很多年轻父母已经或正在认识到启发式学习对幼儿智力开发的现实意义,经常与宝宝进行眼神和语言交流,通过对神经系统刺激开发大脑,促使他们持续专心地分析思考问题,搜寻合适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意思,达到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的目的。

信息接受阶段是学生能否学得进去的第一道门槛,学习的内容是否登记成功,不但要看个体是否参加了听课或看书学习,关键还要看思维能否牢牢地专注于学习(刺激)的对象,并与刺激形成一一对应的联结。假如,听课了、看书了,但思维专注程度不够,老师授课、看书的内容没有在视觉、听觉器官上留下印象,大脑受到相关内容的刺激不够强烈,或者说没有进行感觉登记,学习只是过了一下脑子,与没有学不无二致。也就是说学习唯有全身心地专注于老师讲课所传达的每一个信息,而不是关注老师穿什么衣服、留何种发型,方能把授课内容的精髓在自己的大脑神经系统打下深深的烙印,否则,就谈不上真正的学习。思维不够专注的学生,注意力像天上的浮云忽来忽去,永远处在飘移不定的幻想之中,遇到什么新鲜刺激就追求什么。漫无目的胡思乱想,学习积极性再高,决心再大,由于注意力飘忽不定,对学习对象的关注时断时续,表面上也在听课,但似听非听,学习的内容没有或只有部分进行了感觉登记,没有留下太多的印记,只能了解个皮毛,不能够很好地领会掌握学习内容的完整意义及其深刻内涵,如此糟糕的学习能力,别指望他们有好的学习成绩。

早些时候我在机关工作时,参加某一次会议,事前,按照领导要求要把会议某个重要讲话的主要内容记录下来(没有带录音设备)。尽管带着任务我一边听一边用笔做速记,但由于领导讲话语速快还是遗漏了一个小问题。会后,我找同行的其他几位同志帮我补充一下,遗憾的是先后问了四位同事,得到的共同答复是:没记住。后来,我才知道,这些空话、套话,若不是带有任务性地记录,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不会对大脑产生太深刻的刺激,也就进入不了感觉登记。很多知识枯燥乏味,若没有专注的思维,当然无法透彻理解掌握学习内容。

同时,思维专注还有个持续时间长短的问题,思维可控性强、专注时间长的学生,整个听课、阅读过程中,能够长时间专注于学习内容,保证听课、看书能够全面完整地进行感觉登记,形成完整的故事情节。否则,听课看书获得的信息断断续续,也就无法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

理解加工阶段。听课作为感觉登记只是学习的第一步,并不是学习的实质性阶段,学生只有理解学习内容、了解其社会意义,并将相关内容牢记在心,才算得上是真正地学习。因此,教育心理学一直把理解和记忆看作是学习的两个最核心的阶段。在理解加工阶段有两项任务,其一,是把老师的授课或阅读内容理解并融会贯通,搞清楚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然后将这些知识与以往的经验进行联结,建立起该学科的知识体系,转化成为学生的经验和知识技能的组成部分;其二,把感觉记忆变成短时记忆。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只是一种瞬间记忆或工作记忆,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只停留0.25秒~2秒时间,几乎是一晃而过,很容易消退或遗忘,需要在对老师授课的主要内容以及阅读的每句话进行理解、加工编码(《学习论》布鲁纳:对信息进行分类组合)的基础上,然后把这些知觉信息贮存在短时记忆里,便于将习得的知识“迁移”过去解决其他问题,学习的目的才算达到。靠自学走向人生辉煌的着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把读书“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两个过程作为自己的学习经验。这种“由厚到薄”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分析理解的加工过程。

通常说,理解领会了学习的内容等于学习任务完成了一半,一点也不过分。假如,我们对老师授课、看书的内容没有搞清楚,对这些信息只是进行了简单而机械地累积,很多问题似是而非,不但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成为过眼云烟,也会因为该知识环节没有理解掌握好,而给下面的学习、阅读造成障碍,学习看书就无法继续下去。同时,在这个阶段,进入感觉登记的信息包括有用信息和无直接作用的信息,要求学生在全面理解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选择性知觉,对注意的内容进行认知筛选,过滤忽略掉无关紧要的信息,认真理解加工有用信息,并将它纳入短时记忆范围,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知识体系。

理解加工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越是理解得深刻透彻的学习内容,特别是顿悟得来的知识,不仅有助于与自己原有的经验形成联结,自如地迁移出去解决其他问题,更有利于把这些知识和技能恒久地贮存在记忆里。皮亚杰认为,只有在学生仔细思考问题时才会形成有意义学习。在理解加工阶段,思维专注,上课专心听讲,反应机敏、理解速度快的学生,思维会更多地集中于有用的信息,忽略掉无关信息,把老师讲课的内容完整地领会下来。思维不专注的学生,老师讲课津津乐道,他们脑子里正在想别的事,距离老师的授课内容十万八千里,或反应迟钝,跟不上趟儿,无法全面领悟到授课内容。纵然学习的对象已经进行了感觉登记,由于理解不深,无法与原有知识进行联结,大脑神经接收到的信息,左耳进、右耳出,很快就会遗忘,难以达到令人满意的学习效果。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一堂课45分钟,老师要简单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讲授本课的新知识,中间可能还会回答解释某些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可能要纠正个别学生的不良行为,讲个笑话、来个小插曲,说两句与课内无关的话,帮助学生们把情绪调整好,尽可能地让大家稍微放松一下,然后把注意力和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能够驾驭自己注意力的学生,当老师讲到学习的重点内容时,他们的思维与老师的授课高度契合,会紧紧地跟着老师移动,直到把老师所讲的每句话、每个知识点的精髓吃透。当老师话题转到与学习无关紧要的话题时他们也不会闲着,不是跟着去瞎凑热闹,而是抓紧点滴时间反复理解深入思考那些重要的问题。偶尔有点疑难问题,及时找老师解疑释惑。思维一直忙正事,知识掌握非常系统,学习上很少留死角。

毫不夸张地说,思维品质好是众多优秀生的共同特质,这些学生的聪明之处在于他们非常推崇意义学习,因为,从理论上把所学知识的基本原理和深刻内涵搞懂弄通是学习之关键。反过来讲,没有理解,就谈不上记忆,更别说运用它去解决其他类似问题。为此,学习中,在理论知识没有搞清楚之前,他们轻易不去做练习。有一名高考状元把发现学习这一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视为自己成功的一条经验。每次上新课前,都要提前对学习的章节进行阅研预习,了解学习内容的大意,发现重点难点问题,适当加以内化,形成初步印象。对于理解不了的疑点问题反反复复多看几次,直到看懂为止。实在搞不懂的地方会标注出来,上课时有意识地听老师讲解,或课后找老师同学释惑,保证每堂课的学习内容当堂理解消化,不欠账,也就没有知识的盲区。可见,能够自始至终把精力集中在学习内容的理解加工的过程中,是学习丝毫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

阅读对思维的品质也有非常高的要求,思维专注的学生,阅读过程中眼睛浏览着书上的文字,大脑即刻呈现出由文字表达出来的情景画面,这些感觉印象加深了学生对阅读素材的理解,形成完整的情节链,阅读才能够顺利进行。如果学生在看书过程中思维不专注,眼睛瞅着书,心里想其他事,把一段文字草草地浏览过去,没有明白所阅读内容的大意和深刻内涵,或者对阅读的内容一知半解,看了半天书没看出所以然,书中的故事情节抓不住心,成为无效阅读,很多学生出现阅读障碍概因如此。不能在读书学习中摄取人类思想的精华,当然建构不了智慧的大脑,想取得惊人的成就只能是痴心妄想,这样的无效学习是学习兴趣的最大杀手。由此可见,思维专注程度如何、反应的快慢,直接决定着理解加工的深度,影响学习和阅读质量的优劣。

过去有些书没看明白,我常常认为是因为内容太深奥,或作者表述不够翔实,要么觉得自己很笨。可当我回过头认真看第二遍时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除去再次看书时掌握阅读内容的梗概后,承上启下,便于系统地理解全部内容。仔细回想一下,刚才阅读该段落时思想开了小差,在想其他问题,没有把阅读内容完全理解吸收进去。同样的道理,对于听课时,大凡没有听懂的环节,有时候可能属于相关知识基础差,认知准备不够,但多数情况下还是因为思想开了小差,思维发散,没有把老师所讲内容听进去,当然理解消化不好。

练习强化阶段。学习获得的一些新概念、原理大部分进入短时记忆,或浅记忆,停留时间短,一般只能保持1分钟左右的时间,且记忆的容量、范围非常有限,约为7±2个单位。以记阿拉伯数字为例,我们看一眼一般只能记住5~9个数字。学生上一节课、阅读一本书,会接受大量信息的刺激,即便有些学习内容已经完全理解并融会贯通,但这些信息如果仅仅停留在短时记忆阶段,不再回忆、复习强化,过不了多久习得的知识就会部分或全部遗忘。因此,要把学习的新知识、阅读的新内容变成自己知识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回忆、精细复述、做作业、复习、考试或提取部分信息解决其他类似问题等强化练习。再经过继续不断地对重要信息进行联想、加工编码,借助长时记忆把这些新的信息同化到已有的认知图式(《学习论》皮亚杰理论:个体对世界的知觉、理解和思考方式识架构),并与以往的知识重新组合完形(《学习论》韦特墨:把知觉到的东西用最好的形式呈现出来),不时地重复强化,使之永远保持下来转化为长久记忆,在头脑中生根发芽,变成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才算得上是完整而有效的学习。

学习需要强化,更离不开强化。但是,强化不是机械地重复,是在理解基础上的强化,而理解的本身是在思维专注的情况下的一种认知过程,思维品质不好无法全面深入地理解学习内容,作业困难,很难达到强化目的。我上小学时,那些很业余的老师经常让学生把一个生词抄写三五十遍,但考试时还有人重复这些低级的错误。原因很简单,这样的练习只是简单机械的重复,没有心理主动参与建构进行内化,抄写几十遍仍然记不住就再正常不过了。对于用心学习的学生,遇到一个生字、词,非常认真地去翻字典,学它的发音,了解它的意思、出处,有什么典故,通过积极参与构建,将这个字的相关信息其本身内涵形成刻骨铭心的理解和记忆,和其他信息一起同化到自己的认知图式(知识体系)中去,折腾这一次就会终生不忘,这样的学习才是真学习。

心理学有个实验,让两个组的学生背30个单词,要求第一组记住单词,以后要复述的;第二组则要求他们用每个单词造句。两天后测验,第一组平均只记住50%的词汇,而第二组则能够复述其中95%的单词。第二组的记忆效果之所以好于第一组,关键在于其通过造句,提取其他熟悉的词汇与其联结,加深了对单词词性的理解。如果没有理解学习内容的意义,去死记硬背各种毫无关联的知识,这种机械记忆得到的信息只是简单地加进一些新痕迹,是孤立的,对事物的知觉还处在未分化状态,看不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只能应用于非常具体的情境和类似问题的解决。

同类推荐
  • 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不可不知的80个常识

    少年儿童安全成长不可不知的80个常识

    家是我们遮风避雨的港湾,它承载着我们很多欢笑和眼泪;它留藏着我们很多希望和憧憬。如果你珍视这个家,那就一定要关注安全,因为安全是家庭幸福和谐的保障。
  • 我就是最大的金矿·认识自我

    我就是最大的金矿·认识自我

    本书是一本高考学生心理辅导书。指导高考学生揭开自我的面纱,认清自己,了解自身具备的宝藏,然后有效地运用这些宝藏。认识自己是高考成功的关键,不了解自己,就难以明白自身到底具备什么样的优点和盲点,如何进行人际交往;不了解自我,就难以明白自身的学习潜能优势到底在哪里?难以明白学习成绩无法突破的瓶颈在哪里?难以明白高考最适合自己的专业是什么?难以明白未来的人生之路该通向哪里?全书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以心理学基本常识为指导,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帮助方法,和一些心理辅导的操作手段,通俗易懂,富于启发性而且很实用,是一本适宜学生阅读并实践的高考心理指导性书籍。
  • 2~3岁宝宝教养全程宝典

    2~3岁宝宝教养全程宝典

    本书以365天一天一读的形式,对2-3岁幼儿的生长发育、合理喂养、智力开发、日常照料、疾病防治方面的知识进行讲解。
  • 孕期红绿灯

    孕期红绿灯

    280天的怀孕历程,既是幸福的,也是漫长而又艰辛的,孕妇在从准备怀孕到受孕至临产这一段时间,肯定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惑和烦恼,为此,编者急准妈妈、准爸爸们之所急,对孕前准备时期、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四个时间段中的妊娠安全问题做了详细分析,明确指出了哪些事情该亮红灯,应当刹车禁行;哪些事情可以亮绿灯,能够安全前行,以解释她们的困惑与烦恼。本书通俗易懂,观点明确,指导性、实用性,适合孕妇及家人阅读。
  • 好父母好方法:孙晓云23年家教精华

    好父母好方法:孙晓云23年家教精华

    天下父母都想成为好父母。好父母都想寻找到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以现代成功教育理念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先生告诉你,找到好方法,成为好父母,其实并不难。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青少年教育和研究成果结晶,共分为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健康的心理三大部分,15章,从青少年成长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出发,以大量来自实际生活中的生动鲜活的个案,深入浅出的文字,科学的分析和理性归纳,为天下父母亲讲授如何学习和掌握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用性,深受广大师生家长的欢迎,是一本适合广大父母和教师阅读的优秀读本。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农妇的幸福日子

    穿越之农妇的幸福日子

    沈雪带着奇异空间穿越到了中毒的绝世美女身上,本来贵不可及的千金小姐,却遭狠毒的二娘暗害,深重奇毒,流落他乡。穿越而来的她欣然接受了突然冒出来的丈夫,打算做个地主婆,种种田,经经商,可是眼前一看就是20年后的我是怎么回事儿啊???谁说自古红颜多薄命,且看她如何在这异世混的风生水起。女主腹黑、男主对女主宠上了天。
  • 最佳教师

    最佳教师

    十个三等功、五个二等功、三个一等功,两次被评为全国优秀警官,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同时摘获二十多个各式各样的处分。他是警界的传奇人物,却被派往高中卧底担任窝囊的任课老师。从此,蘑菇头、蛤蟆眼镜、还有一直挂在那的傻笑就是他的标志。嗯,这是一个很嗨、很热血、不搞笑的喜剧故事。
  • 冷漠公主:倾心之恋

    冷漠公主:倾心之恋

    :她,从小缺少母爱和父爱,被奶奶抚养长大。奶奶过世后,她才被接了回去。缺失了童年的关爱,风舒妍究竟能否释怀。邪魅如他,从来不让女生近身的他,竟然爱上了风舒妍,可风舒妍究竟是否爱他。他,阳光温柔,也不可置否的爱上了风舒妍。可当他要向风舒妍表白时,一个惊天的秘密击溃了他。循环终回到原点,他们,又能否延续-----------------
  • 君侠

    君侠

    少年一路痴情愿,奈何宫阙似天高。诉说少年明羽,为君为侠的曲折经历,最终明白何为君和侠的故事。
  • 化作光也要守护你

    化作光也要守护你

    一场意外的车祸让主人公赵成与女友阴阳相隔,但这奇异的遭遇却揭开了海鱼和天使的一段千年恋情。海鱼之眼视暗,天使之眼视明,相守一生,却终生不能相见。他们能否打破诅咒,成就一段美好姻缘呢?
  • 媚徒妖妃

    媚徒妖妃

    25世纪第一杀夏云岚,一朝穿越,背着伤风败俗的罪名嫁入祁王府。面对夫君无情、妾室斗法、庶妹陷害、权利阴谋……曾经称雄黑道的她,即使失去了绝世武功,也不是容易给人欺负的。醉凝眸,慵语笑,步步惊心,步步惊魂,步步为营。重重杀机下,现代科技与古代刀剑的较量,现代思维与古代思想的碰撞……多少阴差阳错,多少死里逃生,多少啼笑皆非,又多少妙趣横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不可思议死亡案件

    不可思议死亡案件

    几百年前神秘的仪式,几百年后什么的死亡案件,一个家族的故事,一个关于爱的故事,一个让人陷入圈套,无法逃脱的故事。
  •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百战奇略(中华国学经典)

    《百战奇略》是一部以论述作战原则和作战方法为主旨的古代军事理论专著。不仅继承和发展厂我国古代的军事思想,而且搜集和存录了大量古代战争战例资料。它搜集了自春秋迄五代1645年间散见于21种史籍的各种类型的战例百则,并且这百则战例,大多都有战争发生的时间和资料来源,为后人检索战争资料,研究中国古代军事史,提供了极大方便。
  • 冷颜公主的黑色爱恋

    冷颜公主的黑色爱恋

    她,永远都是冷漠如冰的性格。她,永远还是活泼可爱的生活着。但两人内心永远有道划过的伤口。那就是仇恨。
  • 那雪

    那雪

    那雪月明风清、男孩杜赛唇红齿白、朗如皓月,那雪却与那个有名气有人脉,历经沧桑,为人处世游刃有余的中年男人孟世代云里雾里就同处一室了。等那雪终于离开孟世代而倒在了杜赛的怀里,突然一天杜赛却莫名其妙地不辞而别,黄鹤一去不复返。那雪从一个小村庄到京城读书,一直读完研究生,身份改变了却不能左右生活。梦里怀乡醒来一切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