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29200000020

第20章 国民性批判与近代思想史上制度变革的主线(2)

五四那一代启蒙知识分子,很少直接批评西方国家和文明的负面特征,因为国内的保守派喜欢以此作为中国不应该向西方学习的借口,启蒙知识分子只能不失时机地强调西方文化中胜过、超过中国固有文化的那些优点。因为他们的目标是借助西方文化中的优点,来改造中国文化中的缺陷。这是一代精英人物对于西方历史、现实及其文明状态的叙事策略。

胡适是这种叙事策略的典型代表。胡适很少发表对西方社会文化的缺点予以揭示或者表示反感的言论,但是有时候还是会偶尔承认西方社会文化也有极为恶劣的一面,而且常常是作为退一步讲的论证方法而使用的。比如,胡适曾说:“十五、十六世纪的欧洲国家简直都是几个海盗的国家,哥伦布、马汲伦、都芮克一班探险家都只是一些大海盗。他们的目的只是寻求黄金,白银,香料,象牙,黑奴。”

胡适论及这些海盗文明的时候,并不是要批评西方文明也有罪恶昭彰的一面,而是意在表明:退一步讲,即使西方文明如何如何罪恶,也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这里他对海盗文明的描述,就是这种论证方法的一部分。他的用意是:退一步讲,即使西方文明在基因构成上是不道德的,可是它们最终创造了最为道德的人类文明。他接着上述材料论证道:“然而这班海盗和海盗带来的商人开辟了无数新地,开拓了眼界,抬高了人的想象力,同时又增加了欧洲的富力。……人类的同情心也逐渐扩大。这种扩大的同情心便是新宗教新道德的基础。”

这种论证是为他以下结论服务的:西洋“近世文明不从宗教下手,而结果自成一个新宗教;不从道德入门,而结果自成一派新道德”。所以,中国人不要急于攻击近世西洋文明的罪恶,而要不遗余力地输入之、学习之。

这种论证未必完全合理,但是此中说明胡适对于帝国主义的掠夺性质不是没有明确认识。他如此义无反顾地主张学习西方文化,是因为改造中国腐败社会和固有文化的任务过于急迫。而改造中国腐败社会和固有文化的任务之所以过于急迫,固然因为其具有自求新生的内在动机,然而也包含着急于自奋其力以与西方帝国主义强盗相抗衡的强烈愿望。

在另一些场合,胡适明确表述过这种唯恨中国不能迅速自奋其力的怨愤之情。

他说:“鸦片固是从外国进来,然吸鸦片者究竟是什么人?何以世界的有长进民族都不蒙此害,而此害独钟于我神州民族?”

他还说:“帝国主义者三叩日本之关门,而日本在六十年之中便一跃而为世界三大强国之一。何以我堂堂中华便一蹶不振如此?此中症结究竟在什么地方?岂是把全幅责任都推在洋鬼子身上便可了事?我的主张只是责己而不责人,要自觉的改革而不要盲目的革命。在革命的状态之下,什么救济和改革都谈不到,只有跟着三尺童子高喊滥调而已。”

可见,胡适对于帝国主义用鸦片毒害中华的罪行,对于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其他一切伤害,不是视而不见,其愤恨之心绝不少于那些坚决反对和控诉帝国主义的爱国人物,只是他提出的解决路径不一样。他的意思是:我们不要止于控诉,我们学习人家的长处,迅速强大起来,以免永远受制于人。

由此可见,主张“全盘西化”、“充分世界化”的胡适,虽然很少批判帝国主义的罪恶,甚至总是免不了用帝国主义的文化眼光来看待中国文化,甚至主张用帝国主义的文化标准来改造中国文化,可是他的主张的背后,依然是希冀中国摆脱帝国主义的掠夺、毒害与控制。

胡适要学习的是帝国主义的科学技术、精神文化、社会政治制度;他要摆脱的是帝国主义的权力,当然也包含着摆脱国内独裁权力的企图。只是这种背景非常深远,常常让人一眼看不出来。他经常强调说:“我的主张只是责己而不责人”。

这里“人”与“己”的界分,非常接近“敌”与“我”的界分。这种界分里面,就包含着他对帝国主义的警惕、拒斥和抗争。只是他的表述过于含蓄,常常让人一眼看不出来。

这样的现象在鲁迅的着作中同样明显,当鲁迅批判“国民劣根性”的时候,有人认为鲁迅专跟国人过不去,其实他的每一句话都在诅咒压迫国人的权力,当然包括对帝国主义强盗权力的诅咒。

就此而言,陈独秀、鲁迅、胡适那一代人,他们的思想背景,他们进行思想启蒙的动力,在血脉上跟魏源那一代刚刚“睁眼看世界”的先知先觉者,是息息相通的。

国民性批判的政治制度指向

在回应西方列强抢掠与屠杀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精英人物最早重视的是如何通过学习侵略者的技术而拥有抵御侵略的能力,后来这种思路发展为旨在富国强兵的洋务运动。今天的学者习惯于批评这些人思路狭窄,意思是他们不知道从事制度的变革和文化的改造。这种评价乃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在“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时代,那些先知先觉者对制度问题已经有朦胧的意识。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军方震惊于英国海军的船坚炮利,曾经一度从事英国军舰的仿造。这本来是“制夷”的一个重要措施。可是,由于军方控制的官办工业制度僵硬、执事官员贪污腐败等原因,造出的军舰达不到技术要求,无法实现预想的航海能力和战斗力。当此之时,先知先觉者魏源就提出,应该严格限制官办军事工业的发展,严格限制官员参与经济活动,主张让民间力量从事造船工业。魏源指出,我们需要的不只是军舰,我们还可以建造远洋轮船从事航海运输,随着民间海洋贸易的发展,造船业将会前途无穷。

魏源的主张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工业生产中限制官权、扩大商权(民权之一部分),二是迅速发展中国的海上军事力量与贸易能力,并将二者统筹考虑。这两点不但关系到整个经济制度的调整,事实上也关系到政治制度的调整。在着名的《海国图志》中,魏源大致准确地介绍了英国、美国、瑞士的民主制度,论及西方的富强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内在联系,对中国无可摇撼的君主专制制度充满怀疑和愤恨,对中国君王予以激烈的批评。

魏源式的制度关怀和焦虑在中国知识分子身上延续了几十年,后来的洋务运动之所以困难重重,无法发扬光大,主要原因就在于制度的束缚。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当今中国社会发生了多方面的变革,依然无法挣脱制度的瓶颈。

可以说,中国近代以来的先知先觉者,在应对西方列强的思想和实践中,从一开始就意识到了制度的调整乃是中国的重要课题。只是由于国家权力的限制,他们一直无力解决制度问题。直到康梁变法时代,精英人物为了解决制度问题而决意奋力一搏,最后依然遭到惨痛失败。

五四时贤虽然选择了文化领域作为他们改造中国现实的着力点,而没有选择制度改造作为着力点,这一点似乎与前辈思想家之间出现了某种断裂。但是他们的选择背后依然充满了制度关怀和焦虑,这一点与他们的前辈一脉相承。

所谓制度改造,主要指政权主体及其结构的变革、政治运作程序的变革、社会组织模式的变革。凡是对这三方面的关注、研究、阐述,都是他们制度关怀与焦虑的表现。

鲁迅一直热衷于批判中国文化的吃人本质,可是他并不认为仅仅通过文化批评或者国民性批判就能改造这种文化。改造的力量来自哪里?他认为来自社会制度的变革。在《灯下漫笔》的结尾,向来不敢以青年导师自居的鲁迅竟然颇为自信地对青年人发出了一种号召:“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而“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的工作显然都不是文化批评和国民性批判之类的工作,而是制度建设的工作。

鲁迅对于文化批评和制度改造的不同作用及其分工,具有清醒的认识。他曾说:“便是悲壮淋漓的诗文,也不过是纸片上的东西,于后来的武昌起义怕没有什么大关系。”1927年4月8日,在黄埔军官学校讲演时,他还说:“中国现在的社会情状,止有实地的革命战争,一首诗吓不走孙传芳,一炮就把孙传芳轰走了。”在这里,鲁迅对直接诉诸社会政治制度改造的革命战争予以了充分的肯定。

在讨论五卅运动时,他沉痛指出:“我们的市民被上海租界的英国巡捕击杀了,我们并不还击,却先来赶紧洗刷牺牲者的罪名。……张着含冤的眼睛,向世界搜求公道。……公道和武力合为一体的文明,世界上本未出现。”很显然,在鲁迅看来,“武力”是左右社会政治的主要力量,“公道”只是一种意识形态,是文学、文化之类。

同类推荐
  • 中华对联大典

    中华对联大典

    对联是由两串字数相等、句式相同、平仄和谐、语意相关的汉字序列组成的独立文体。对联多用来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对联扎根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中,融《诗经》的对偶规范、诸子百家的学说、辞赋的修辞文采、骈文的对仗声律、唐诗的风范格韵以及民间的桃符形式为一体,题材丰富、风格多样,集情意韵形之美,收雅俗共赏之效。对联历经千余年不衰,深受社会各界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成为文艺百花园中的奇葩。
  •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传统宗教(卷十)

    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藏族的聚居地以青藏高原为主,分布于我国西藏自治区、四川、青海、甘肃和云南等省。另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印度和不丹等国境内也有藏族人居住。藏族也是居住地海拔最高,距离太阳最近的民族。藏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献典籍的种类之繁,数量之多,内容之丰富,在我国各民族中仅次于汉族,位居第二。公元22世纪中叶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后,藏民族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个成员,与各兄弟民族生死相依,荣辱与共,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之旅

    余秋雨,他学贯中西,推动了当代中国散文的发展,被誉为“余秋雨现象”。他的近十本“文化散文”著作,自上世纪90年代初出版至今,频频刷新销售排行榜,且拥有了无数读者,创造了出版界的奇迹。本书作者以鲜活的语言为针脚,所穿之线是余秋雨的“读书生活”。作品清晰地再现了余秋雨的成长之路,使读者从这位文化大师身上,领略到了作为一个人生存奋斗、发展完善的方向。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奥地利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谚语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

    《谚语歇后语(最新图文普及版)》是百姓语言中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们经过千百年的流传、使用和锤炼,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谚语在古代也称为“俗语”,《礼记·大Q学》释文:“谚,俗语也”。谚语、歇后语都是定型语汇,谚语在表义功能上相当于词。它们通俗浅易,流传广泛,简练深刻。歇后语通常由两部分组成:前半截是一种比喻,后半截是这个比喻的揭晓。无论口头还是书面使用,都可以“歇”去后半截,以前半截示意。歇后语也有叫做“俏皮话”的,它与谚语比较,更突出的特点,是它的含蓄、幽默而饶有风趣。由于歇后语的比喻部分取材丰富、具体、形象、奇妙,因而许多歇后语读起来乐趣无穷,久而不忘。
热门推荐
  • 玄灵大乾坤

    玄灵大乾坤

    叶玄一个普通的乡村小子,因为一场剧变使得叶玄成为了孤儿,为了复仇,,拥有最强体质先天灵体的叶玄走上了强者之路,在不断地血战拼杀,任何的机缘,都要在自己争取,唯有血战,在强者中杀出一条血路,踏着血与骨,走上巅峰,玄灵之战。
  • 无极变

    无极变

    从小被一对强大武兽收养的猿天,在养父母的教导下喜欢上修炼、领悟魔武。
  • 辗转仍是你,默然心安

    辗转仍是你,默然心安

    萧彦:我一直爱你,从未改变,可你身边总有那么多的“他”,在你心里,是否真有过我,还是只是一时心动?静书:我一直爱你,可是……你从未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在意和照顾,在你心里,我又算什么?我等着你的关心,等到我关上了心。
  • 重生之我是总裁

    重生之我是总裁

    不想当好学生的人不是一个好总裁,重生一世改变世界。
  • 元婴之路

    元婴之路

    讲述土生土长的一个少年在奇幻的大陆中登上元婴的故事。初次写书请多多关照
  • 落魄嫡女升职记

    落魄嫡女升职记

    她知道妾是不能扶正为妻的,可是她就想小妾翻身,颠覆这个规矩!看罪臣女如何翻身。
  • 冷血公主的王子殿下

    冷血公主的王子殿下

    她们四个人有着天使的容貌,魔鬼的身材,是魅惑酒吧的神秘老板。因为复仇而跑到圣羽贵族学院读书。而四位男生正好是噬灵阁的首领。她,时而冰冷,时而可爱,孩子气;她,高贵,善解人意;她拥有火爆的脾气,她,可爱,拥有清纯的外表。他,时而冰冷,时而霸道,孩子气;他阳光,他火爆,他温柔,花心,可自从遇见她,只忠于她一人。神秘无常的她们,遇到绝世美男的他们,他们之间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会谱写一段怎样的故事?
  • 触摸生活

    触摸生活

    女子的成长,就像一条河的流淌……安静、清幽、流畅……时而溅起光晕,泛起波纹……
  • 棋子殇

    棋子殇

    他,姿傲凡俗,一袭白裳何等脱俗于乱世。他曾认为,翱翔于蓝天碧海间会是他今生所求,直至,她淡漠的眼眸映入他的心扉。她,清雅绝世,一身紫衣如何倾国倾城了繁华。她本就是如同那秋兰一般的神邸,淡雅的气息萦绕间,她身上背负的高贵血脉曾让她认为此生隐忍而去才是最好的归宿,直至,他修长指尖落下的白羽沾染上她的发丝。乱世之中,本该为敌的他们是否真的能够发现心中那一丝暖意?又是否,真的能够携手逍遥天地间?此生,我唯一诉求,便是同你,共享那江山如画、水墨年华。(此文为秦时明月凤司-白凤和少司命的同人文。)
  • 绝世倾城:废材九小姐

    绝世倾城:废材九小姐

    【花珉工作室出品】楚昕薇,堂堂21世纪的全能高手,因偶然获得神胧戒,遭同父异母的姐姐和男朋友的背叛,偶然获得的神器给她带来了惊喜和很多的暗杀。把她当成亲身姐姐的楚昕薇突然听到姐姐楚莎娅的心声,原来事实是这样。全能高手,但是却命苦的穿越到了异世界,在这个以武为尊的地方,她虽是小姐,没有了绝世倾城的容貌,还没有一个普通人高贵。真是笑话,你们的眼睛都瞎了吗?废材算什么,她照样倾天下。事实证明她虽然是天才,她却知道了一个惊天的大秘密,她不是小姐,她是被那个已经离开的娘亲扔在楚府门口,是现在娘亲的嬷嬷在门口捡来的,她会怎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