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2300000114

第114章 附录五 袁宝华:赤臣谋国志不休

袁宝华,生于1916年,河南南召人,历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国家经委副主任兼物资管理部部长、国家计委副主任、国家经委主任,并曾兼任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他还是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中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的创建者与主要领导人,是中共第十二届中央委员,十三大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袁宝华文集》四卷、《袁宝华经济文集》、《袁宝华教育文集》、《袁宝华访谈文集》、《偷闲吟草》(诗集)等。

30岁:革命劬劳亦乐事,暇日把杯祝丰年

记者如约而至北京百万庄袁宝华的家中,秘书说,袁主任已早早地在客厅等候了。这位被同事、下属都以“宝华”相称的93岁老革命和蔼亲切。“你问什么?我答什么。”他说。言简意赅。

在几十年经济工作中,袁宝华就是靠这种认真与简洁,成为我国管理科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是他的不懈努力,让我国企业拥有自主权,把中国名牌推向世界,培养出一个又一个企业家精英人才。

“非一日之功。”袁宝华说。说起自己的革命经历,可以说由多个3年开始:入北大3年,在那里参加“一二·九”运动,入团入党;七七事变以后,他回到河南老家做了3年地下工作;后来,国民党点了他的名字,组织上把他撤到延安,在中央学校短暂学习后,调中央组织部工作3年;日本投降,他随大批干部去东北,任乾安县委书记等职,又干了3年地方工作;1949年调到东北工业部工作,3年后,他调任国家重工业部钢铁局副局长,从此开始从事国民经济的组织与领导工作。

袁宝华说:“1945年从延安到东北,我已经30岁了。3年地方工作,对我个人提高很明显。为什么我们能很快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是因为我们把大批干部派到基层去。当时东北局派干部深入群众、发动群众。群众通过斗争,得到了实际利益,特别是分到了土地,反过来支援你。乾安县人口不过10万,参军就有上千,没参军的就出担架、出人力支援前线。另外,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培养了大批干部,因为外来干部毕竟还是少数,需要大量地方干部加入。我们不光是抓运动、抓斗争,还不忘抓生产,在兵荒马乱的年代,把生产搞起来,群众有了饭吃,我们的政权就稳固了。”

这位北大才子不忘用诗情画意记录下当时情景:亲自动手渡难关,也为群众减负担。挈畚积肥踏春雪,驱车采薪入莽原。耕耘以时足自给。纺织惟勤宜偷闲。革命劬劳亦乐事,暇日把杯祝丰年。

50岁:此生以身许党,壮怀慷慨激情

袁宝华调入北京,是1952年随周恩来一起去苏联谈判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援助项目后。“对我们来说,整个谈判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等于上了一个经济培训班。”袁宝华说。

不久,重工业部撤销,袁宝华任新成立的冶金部办公厅主任,后提做部长助理,天天下去了解情况,回来提出意见。袁宝华说:“1958年,在北戴河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毛主席找我们谈这钢铁翻番的问题,钢铁大省的负责人都拍胸脯说可以。毛主席问到我,说我是干什么的,我说我原来是搞计划的,现在搞生产。他说行不行?我琢磨了一下,说钢铁企业有一系列的新技术,这些新技术能够落实了,能够推广了,翻番就有可能。毛主席很赞赏我的话。”

钢铁翻番一经报纸公布,冶金部的后院也在用土炉子炼钢。广西人在山沟里炼钢,炼出的都是渣子,冶金部有个副部长去那儿,人家问这些是不是铁,他认为不能给群众泼冷水,说这就是铁。袁宝华说,后来毛主席醒悟了,让陈云同志了解究竟能生产多少钢,最后把钢的指标压下来了。

袁宝华叹道:“3年‘大跃进’后,开始进行3年调整,让我们真正认识到生产科学化。不采取科学的态度,不采取科学的方法,不能真正完成任务,不能真正达到你的目标。”

1960年下半年袁宝华调到经委做副主任,抓物资管理工作。“文革”中,他“靠边站”。这时全国生产乱套了,周恩来找到物资部军管会主任,说:我现在急需用人,袁宝华我在延安就认识他,他的历史比较简单,学生出身,参加革命,你要把他解放出来。袁宝华说:“我被解放后,到新成立的生产组,组长是军代表,我是副组长。生产组名义由计委管,实际上是国务院直接领导,一共只有20多个人,基本一个人管一个部,因为各个部工作都停了。”

没有煤,电停了,铁路也断了,袁宝华都要去协调。整个“文革”期间,袁宝华就是生产上的“救火队长”,哪里有事,哪里都要他管。

“这几年工作之所以能够维持下来,一方面大家有这个需要,再就是国务院抓得紧,有时候是总理亲自抓,还有就是‘四人帮’,特别是上海需要我这个生产组,他们虽说有时候批评我,说我抓生产压革命,有时候还得支持我。”

当时全国企业乱七八糟,基本上没有管理,邓小平复出抓整顿,袁宝华借这个机会,搞了一套企业整顿的意见,很快就传达下去,企业开始有了好转。

年过半百,焦头烂额,但袁宝华一颗为党为国之心始终不渝。他在《西江月·斗室书怀》中写道:此生以身许党,壮怀慷慨激情。迅雷烈风自从容,四卷朝夕与共。放眼五洲云天,触目西山雪晴。无边思绪任汹涌,一片丹心如镜。

70岁:革命半世纪,未曾解征衣

改革开放初期,袁宝华到日本、美国、西欧考察。日本人说:“中国没有企业,也没有企业家,因为中国企业不是独立核算,不是自负盈亏。”这些话对袁宝华触动很大。他说:“过去我们企业只能算是政府的附属物,企业的所有利润全都收到财政部去了,你要用一分钱都要向上面报告,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1979年中央工作会议之前先念同志找我,提出来怎样把企业放开,扩大企业的自主权。我就提了10条意见,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发给大家讨论,得到大家赞成,财政部就根据这个意见,提出把利润留一部分给企业。这时候,赵紫阳在四川进行企业自主权的试点,用事实说明好处在哪里。”

企业有了自主权以后,中央又从立法上肯定了企业的改革。袁宝华说:“《企业法》是小平同志很早就提出的,我们用了10年,直到1988年才把它搞出来。现在看它远远不够了,可在当时,只有《企业法》才把企业推到市场当中去拼搏,去锻炼。所以改革开放30年,它起的作用至关重要。不仅提升了中国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在袁宝华坚持不懈的推动下,我国有了现代化的企业;他提出加强职工教育,企业得到发展;他发现企业家修养需要提高,随后我国培养出一大批现代化企业的企业家,培养了大批企业经营人才。

这一年,袁宝华正好70岁。他用《七十自勉》提醒自己:人生不满百,已得十之七。革命半世纪,未曾解征衣。思想勿离退,始终须如一。不信步履老,前程似朝曦。

正因为袁宝华在主持我国经济工作几十年中取得的成就,2005年,由中国企业管理科学基金会设立以他名字命名的“袁宝华企业管理金奖”,用以表彰在管理创新中涌现的优秀人才。宝钢集团公司总经理谢企华、民营企业家常青树鲁冠球、茅台酒厂董事长季克良等一批优秀企业家榜上有名。

90岁:手脚要动,头脑要用;不要摔跤,不要感冒

“我离开一线是国家经委撤销,那一年我73岁。辞掉中国企业管理协会会长那一年是84岁。”说起晚年生活,袁宝华说,“小平同志有很大功劳,是他取消了干部终身制,我们才能度过晚年平稳的生活。我的养生标准就是六个字:两坚持,两避免。”

“两坚持”就是手脚要动,头脑要用。袁宝华每天要出去散步。因为住在楼上,他每天爬楼梯不要人扶,自己能动手的事从不要别人帮助。每天两个钟头的读书看报时间都是固定的,国家发改委的简报,企业管理协会的文件,文献研究室的资料,外加15份报纸,18份杂志。

袁宝华说:“我自己订了3份杂志,《求是》、《新文学史料》、《书法》,我喜欢诗词,有6份诗词杂志。”袁宝华的记忆在老同事当中为人称道,青年时代记下的唐诗三百首,现在张口就能背出来。

“两避免”就是不要摔跤,不要感冒。袁宝华说:“人一老,骨头就疏松了,一摔跤就骨折,不能活动了,人的生命延续就成问题,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老人一感冒就是肺炎。只有坚持两条,避免两条,晚年生活才能平稳度过,有了好身体才能发挥余热。”

低调又平易近人袁宝华,生活简单,一日三餐都是家常便饭。早上一杯牛奶,一个鸡蛋,中午吃点肉,晚上喝点粥,一杯酸奶,也不服什么补品。袁宝华说:“我能吃能睡,体重70多公斤,体检时医生说不要再增加了,还得控制一下。”

袁宝华80岁寿辰时,作一首《八十述怀》,表达自己“垂暮犹存报国心”,许多老友都以诗唱和庆寿,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也和诗一首:奉天初识韩荆州,亦师亦友五十秋。廉颇跨鞍情未老,赤臣谋国志不休。忠诚练达功绩著,公正廉明口碑留。我学袁公高格调,无愧于心复何求。

在东北工业部时,朱镕基曾是袁宝华的部下。对老首长如此评价,袁宝华的人格魅力,尽如诗言。

同类推荐
  •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有一种责任叫教育

    本书从教学方面讲教师的责任讲学生道德的培养教学生为人处事的技巧讲学生交友之道注重学生的心理等六个方面,阐述了作为一位教师如何更加完善教育。
  • 社会文明学导论

    社会文明学导论

    本书试图在对人类社会文明进行总体统观、系统反思和价值判断的基础上,构建社会文明学的理论体系,决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当今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文明实践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特别是消解一系列文明危机和矛盾的学理呼唤。从研究难度来看,本书所涉及的社会文明的本质与特征问题,社会文明结构及其运行机制问题,社会文明的形态及其转型问题,社会文明主体及其构建问题,社会文明交往与借鉴问题,社会文明的规律与趋势问题,社会文明的范式与走向问题等,都是哲学研究的前沿性问题,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 精典教育-爱弥儿

    精典教育-爱弥儿

    本书共分为5卷,每一卷的儿童年龄都各不相同,并根据儿童的年龄总结出了相应的教育原则和内容。第一卷,卢梭以小于两岁的婴儿为教育对象,告诉父母怎么进行恰当的体育教育第二卷,卢梭以2-12岁的儿童为教育对象,建议父母重点对儿童进行感官教育第三卷,卢梭以12-15岁的青少年为教育对象,可以进行相应的智育教育第四卷,卢梭以15-20岁的青年为教育对象,此年龄段的孩子开始逐渐接触社会,德育教育是最为关键的教育第五卷,卢梭重点论述对女孩的教育,他以10岁为分界点,分别论述10岁前和10岁后的女孩应该如何教育。
  •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

    《教育漫话》是英国哲学家洛克的教育代表作,集中反映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的教育观。本书分为上下两篇,包括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从孩子的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再到他们的学习成长,都有着详尽的叙述。为了将作者的本意更好地传达给读者,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本书在语言润色上做了一些调整,以符合现代人的阅读要求。在书的最后,还加上了洛克的经典教育格言,以供读者学习。书中对教育力量所持有的深刻信念、对父母的教育责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视以及具体教育工作的见解,在今天还是能带给人们很大的启迪。
  •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信用知识宣传手册

    个人无信则不立,企业无信则不兴,政府无信则不威。提高诚信江苏建设水平,必须从加强诚信教育入手,大力培育诚信意识,弘扬诚信文化,在全社会倡导重诺守信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营造“守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诚信氛围。
热门推荐
  • 武神小农民

    武神小农民

    一个神秘强者的出现毁了他的家族……意外穿越了现代农村,校园修武路上,一切的装比都将被打脸,且看小农民如何让华丽丽的蜕变成就武神。他要报仇只有变强才能回到自己的世界,弓无名······
  • 地狱萝莉使者

    地狱萝莉使者

    尉池晓晓,一个现代白领,因失足而死。最后却被误认为是自杀。她以为死就可以一了百了。她以为18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殊不知,自杀的人既不会上天堂,也不会下地狱,只会成为那个狭小空间里的一屡孤魂。等待她的将是百千年的孤寂亦或是?
  • 鸿玄

    鸿玄

    天机不可泄露,如欲纵横天地,请点击“阅读”。
  • 主神成长史

    主神成长史

    我有一个梦想:我要创建一个包含混沌世界各个体系,各个种族的伟大的后~宫,虽然现在只是刚刚起步,11里面也就十几万人,还是太弱啊。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统治的区域包含无数的位面、世界,成为混沌世界数一数二的大势力,虽然现在才完成了一小部分。我有一个梦想:成为强者,成为混沌世界的至强者,乃至突破混沌世界到底另一个未知的地方,虽然我现在还很弱小,但这不能阻挡我的梦想。当经历无数劫难,站在至高的位置上,整个混沌世界随着我的念头转动。…………………………………………QQ读者群:68562301
  • 西使记

    西使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EXO之重生成丑女

    EXO之重生成丑女

    她是魔主拥有一切,却很孤独,她唯一的朋友不忍心看她这样,便将她的灵魂移入到一位女孩身上,却阴差阳错的到了一位丑女身上,她不怕,经过减肥保养她变成了一位冷血无情的美女,遇见了他们,她的心慢慢被感化,慢慢接受了他们,可就在她决定永远和她们在一起的时候,她的身份被别人发现,他们还愿意和她在一起吗?
  • 检察官系统

    检察官系统

    侦探带着系统穿越成为检察官的故事。这里没有送你上天的系统,只有随时可能让你脑死亡的巨坑。
  • 火车上的中国

    火车上的中国

    本书作者留学英伦,在毕业与求职间这段“空窗期”,决定以铁路环线旅游的方式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眼中的中国。一节火车车厢,就是社会的一个缩影,作者在旅途中遇见了形形色色、揣着各种各样目的的人,或亲切,或憎恶,或喜悦,或悲愤,或开朗,或阴郁,或成功,或失意。本书以火车上的真实故事为背景,特地选取了18个城市或地区的18辆火车,通过平实的语言,以期向读者反映和呈现一个真实的中国,启发更多的中国年轻一代学会独立思考,了解什么是民主和科学,团结起来去为改变我们的国家尽心尽力。
  •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人生要找到踏实的感觉

    本书内容涉及为人处世、工作生活中如何施以包容的心态,获得快乐与幸福感,将各种故事与现实生活紧密衔接,给人以精神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
  • 术道唯一

    术道唯一

    降临金庸群侠世界,看一个江湖小虾米如何成长,是成长为魁首,还是成长为掌门,是追求武道,还是追求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