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32500000011

第11章 坛经(2)

神秀思惟B11: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B12,流传供养B13。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身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

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着,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

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B14,不合得法,圣意难测B15。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注释

①生死苦海:佛教认为人都处于天、人、阿修罗、饿鬼、畜生、地狱等六道迷界中生死相续、永无穷尽的轮回中。与“涅盘”相对称。生死苦海,指各种苦难的世界,亦即生死轮回之三界六道。众生沉沦于三界之苦恼中,渺茫无际,犹如沉没于大海难以出离,故以广大无边的海来比喻。

②般若:又作波若、般罗若、钵剌若。梵文音译。意译为慧、智慧。明见一切事物及道理的高深智慧,即称般若。

③偈(jì):译为颂。颂者,美歌也。泛指一种略似于诗的有韵文辞,不问三言四言乃至多言,通常四旬一偈。通用于佛教经律论。

④衣法:指衣与法。禅宗传承,师传法于弟子都以付授的袈裟为表征,传衣即传法之义。内传心法以印证宗门的佛心宗旨,外传僧衣以表示师承的信实无虚。衣,指出家人的袈裟。法,正法,指传正法之信征。

⑤思量即不中用:表明禅宗认为若要明白本心,通过思考分析是没有用的,是不能达到的。思量,即思虑度量事理的意思。

⑥轮刀上阵:指上阵作战,舞刀飞转如旋转的车轮一般。

⑦澄心:使心绪澄静平定,集中凝虑。

⑧神秀上座:唐代禅僧(605-706),五祖弘忍弟子之一。汴州尉氏人,俗姓李。身长八尺,龙眉秀目,有巍巍威德,少览经史,博学多闻。至蕲州双峰东山寺,参谒五祖求道。弘忍深为器重,令为教授师,因居五祖门中第一位,有神秀上座之名。弘忍示寂后神秀师迁江陵当阳山传法,道誉大扬。禅门中将之与惠能称为“南能北秀”。禅宗北宗,与南宗的“顿悟”说不同,其教法力主渐悟之说,故而禅史有“南顿北渐”之称。神龙二年(706)神秀示寂,寿一二,敕号“大通禅师”,为禅门谥号最早者。上座,指寺院僧职的名称,唐以前上座是寺院之首,唐以后上座为禅宗寺院住持之下的职位。

⑨教授师:是专门负责教授弟子威仪、作法的轨范师,专门给受具足戒的僧人教授有关行住坐卧等威仪的作法。

⑩依止:即依存而止住的意思。一般指依赖于有力、有德者之处而不离,亦称为依止。

B11思惟:即思考推度。思考真实的道理,称为正思惟,系八正道之一;反之,则称邪思惟(不正思惟),乃八邪之一。

B12供奉:官名。指被朝廷或皇家聘用的官员,多为擅长文学、美术等各种技艺的人。楞伽经:为佛教经典,全名《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或《入楞伽经》,四卷本,南朝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六册。楞伽,山名;阿跋多罗,“入”之意思。意谓佛陀入此山所说之宝经,本经宣说世界万有皆由心所造,人认识的对象不在外界而在内心。《楞伽经》对中国禅宗的影响颇大。变相:指依经典之记载,描绘佛的本生故事,或净土庄严、地狱相状等图画,用以宣传教义。又作变像、交绘,略称变。变,乃变动、转变之意,即将种种真实之动态,以图画或雕刻加以描绘。

B13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惜、爱护的意思。又作供、供施、供给、打供,意指供食物、衣服等予佛法僧三宝、师长、父母、亡者等。供养初以身体行为为主,后亦包含纯粹的精神供养,故有身分供养、心分供养之分。

B14宿业障重:又称宿作业。佛教说宿业是指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因。障,指烦恼,烦恼能障碍圣道,故名障。“宿业障重”即指过去世所作的恶业烦恼深重,影响人认识本心。

B15圣意:这里指弘忍的心意。

译文

一天,弘忍大师召集所有的弟子,说:“世人如何解脱生死是很重要的问题,你们整天只知持戒修善追求人天福报,而不知修慧,脱离生死苦海。你们自我本有的佛性如果迷失了,做功德、求福田又哪里能救你们脱离苦海呢?你们各自回去,运用自己的智慧观照本心自性,各自做一首体认佛法的偈来送给我看。如果有谁能明白佛法大意,我就传给他衣钵和教法,他将成为第六代祖师。你们赶快回去做,不得迟缓拖延。费心思考分析是没有用的,因为能体认自我本心、识见真如佛性的人,只言片语就能显现出。像这样的人,即使在战场上将刀挥得如轮子飞舞似的刹那瞬息之间,也能见悟得悟。”

众人听了吩咐后,退回来相互议论道:“我们这样的人,没必要静心思索花费心力来作偈,呈给大师看了,有什么用处?神秀上座现在是教授师,第六代祖师之位一定是他的;我们这些人冒昧轻易地作偈实在是白白浪费精力。”大家听了这话,都打消了作偈的念头,都说:“我们以后追随着神秀禅师就行了,何必费心作偈呢?”

神秀心中思虑:大家都不作偈呈交大师,是因为我是他们的教授师,我则必须作一首偈呈交师父。如果不作偈呈交,五祖大师怎么知道我对佛法的见地是深还是浅。我作偈呈交五祖,如果是为了求法,那就是好的,如果是为了获取六祖的位子,那就不对,同凡夫俗子的费尽心机去谋求圣位有什么差别呢?但如果不作偈呈交,终究不能得法,真是太难了,太难了!

五祖大师的堂前有三间走廊,本来准备请供奉卢珍在这里画《楞枷经变相》和《五祖血脉图》,用来永久流传、受人供养的。神秀作好偈以后,好几次想呈送给五祖,一走到大堂前,就紧张得心中恍惚,全身流汗,想呈交偈子总不成功。前前后后过了四天,共十三次想呈送,都始终没有勇气交上去。

神秀心中又想:不如我把所作的偈写到堂前走廊里,任由五祖大师看到,如果猛地称赞这个偈好,我就出来向五祖大师致敬行礼,说明这是我神秀作的。如果五祖大师说这个偈实在不行,那就算我白白在山中修行这么多年,枉受大家礼敬,还再修什么道呢?

当天夜里三更时分,神秀不让别人知道,悄悄地自己持着灯烛,将作好的偈子写在南廊的墙壁上,表明了他对佛法的体认。偈是这样说的: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神秀写完偈,便回到自己的房中,全寺上下都不知道这件事。神秀又想:明天五祖看到偈后,如果心生欢喜就说明我与佛法有缘。如果说实在不行,那就是我自心仍迷,前世罪业太过深重,不该得到佛法,五祖的圣意真是难以预料。神秀在房中思考,坐卧不安,一直折腾到五更时分。

原文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①。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②。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③,尽诵此偈,即得见性。

门人诵偈,皆叹善哉④。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

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⑤,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⑥,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⑦,于一切时中⑧,念念自见⑨,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⑩。如如之心,即是真实B11。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萨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复两日,有一童子B12,于碓坊过B13,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

童子曰:尔这獦獠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

惠能曰:我亦要诵此,结来生缘。上人B14,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B15,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已,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

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

注释

①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出自《金刚经》,意为世界上一切现象都是虚幻不实的。相,指能为人们所感觉到的一切有形体的事物和现象。虚,即无实。妄,是不真。虚妄即虚假、非真实的意思。

②恶道:为“善道”的对称,与“恶趣”同义,即指生前造作恶业,而在死后所去往的苦恶处所,主要指地狱。在六道之中,一般以地狱、饿鬼、畜生三者称为三恶道,阿修罗、人间、天上则称为三善道。

③炷香:即烧香、燃香。礼敬:又作敬礼,即礼拜恭敬的意思。

④善哉:称赞之辞,为契合我意的称叹之语。古印度在开会议决之际,表示赞成时皆用此语;又释尊或其他诸佛在赞同其弟子的意见时,也发此语。

⑤慈悲:与乐目慈,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拔苦曰悲,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二者合称为慈悲。佛陀之悲就是以众生苦为己苦的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因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

⑥无上菩提:指至高无上的觉悟。菩提有三等,佛、缘觉、声闻,各于其果所得的觉智,称为菩提。此中佛所得的菩提,无有过之者,为无上究竟,故称无上菩提。

⑦不生不灭:生灭,指生起与灭尽,与“生死”同义。离因缘而永久不变的常住存在为无为法,无生无灭、不生不灭。依因缘和合而有,叫做生;依因缘分散而无,叫做灭。有生有灭,是有为法,不生不灭,是无为法。“不生不灭”乃“生灭”的相对词,是常住的别名,也是永生的意思。凡佛经均不外此意。

⑧于一切时中:指在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时间,即时时刻刻。一切时,指从无始以来相续无穷的时间,称为一切时。无论何时,包括过去、现在、未来所有的时间,都称为一切时。

⑨念念自见:佛教认为事物和现象变化之迅速莫过于人的心念的起灭。念念者,刹那的意思,意谓极其短暂之时间。

⑩万境自如如:万境,指一切的境界,即人们感觉和思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如如,即“如于真如”。是不动、寂默、平等不二、不起颠倒分别的自性境界,即如理智所证得的真如,故而称如如。万境自如如即指万事万物都真实平等,没有分别。

B11真实:离迷情、绝虚妄称为真实。与“方便权假”对应。身口各异,言念无实,称为虚伪。若表里如一,更无虚妄,则为真实。

B12童子:对寺院中尚未正式出家的青少年的称呼。

B13碓坊:舂米的房间。

B14上人:上德之人。是对智德兼备而可为众僧及众人师者的高僧的尊称。《释氏要览》卷上谓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众人之上者为上人。后逐渐成为对出家僧人的尊称。这里是惠能对童子的尊称。

B15别驾:官名。汉代设立,为州长官的辅佐。因随从州官出巡辖境时,别乘驿车随行而得名。

译文

五祖本来已经了解神秀是还未真正人道,还不能识见自心自性的。天亮后,五祖请来供奉卢珍,带到南边廊下,准备请他绘制壁画,猛地看到神秀书写的这个偈,便向卢珍宣称道:“供奉,不用再画了,劳驾你远道而来。佛经上说:凡是一切有形体相状的东西都是虚幻不真实的。只留下这首偈,让人们念诵持奉,依照这个偈去修行,可以避免坠入恶道;依照这个偈的道理去修行,会有很大的利益。”于是,五祖让门下弟子们焚香敬礼,都来念诵这首偈,可以识见自性。

弟子们依照五祖大师的话去念诵这个偈,都心生欢喜称赞不已。

五祖当天夜里三更时分把神秀叫到堂上,问道:“偈是你作的吗?”

神秀回答道:“确实是神秀我作的,不敢奢望求取第六代祖师的位置,只希望师父发发慈悲,衡量弟子我是否还有一点智慧?”

五祖大师说:“你作的这个偈,还没有认识到本性,你只到了门外,还没有登堂入室。依照这样的见解,要想获得无上的觉悟,是不可能的。所谓无上的觉悟,是必须当下识心见性。认识到本心佛性没有生起和毁灭,于任何时候、在每一念中,即时时刻刻、在在处处都能清楚明白地了知。一切事物现象相互融通而无滞碍,事物本性真实因而一切万法真实不虚,如实呈现。体现真如佛性,自心如实呈现,就是真实。如果有了这样的见解就是体证无上觉悟的本性。你姑且先回去再思考一两天,作一个新的偈给我看。如果重写的偈表明你真的入门了,我就将衣钵传给你。”

同类推荐
  •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安心——济群法师讲禅修与调心之道

    心的本质,即是宇宙的本质。禅的本质,是觉醒的心。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开发觉醒的心。唯有找到内心深层的宁静,你才有能力面对自己,享受安静。放慢脚步,此刻,让我们一起聆听自性花开的声音。本书收集了十余篇法师对观心、修心的禅修开示,从禅修的方式观照内心。修心是修行的核心,调适内心的贪嗔痴,方能从生活中各种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达到净化心灵的目的。本书以通俗易懂的言语讲述人生快乐的源泉来自于净化的心灵。
  • 花花世界不染尘

    花花世界不染尘

    当一朵花映入眼里,你看到了什么?一位真正的禅者,拥有比一般人更敏锐的触角、更犀利的观察力,能轻易遁入内心的各个角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芸芸众生的悲欢离合看得清清楚楚。本书作者正是这样的一位禅者,他以一篇篇抒情短文,和我们分享他在这精彩世界的所见与体会。书中文字或许如作者自己所说,代表一个清理、重建内在花园的过程,又或许它们只是单纯的一杯好茶,等待有心人来细细品味,感受“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快意游走于花花世界的自在与潇洒!
  •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讲话

    《六祖坛经》原典凡两万余字,以禅宗六祖惠能的生平活动为序,述其形迹、说法及与弟子的机锋对答,共分十品。主旨在宣称人皆白性清净、本有佛性,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主张自悟自修、无念无住;力倡顿悟说。是禅宗最主要的思想依据;对人们对佛学的诸多困惑予以坚定明确的开释。
  • 满船空载月明归

    满船空载月明归

    书精挑细选了或者有名或者有趣的禅诗,有些禅诗的创意、发想令人拍案叫绝!期望读者在诗偈文学语言中,在美的抚触里,悄悄被禅无声无息溜进你的心里。
  • 佛家智慧一点通

    佛家智慧一点通

    生活在纷乱繁杂的世界里,整天就是房子、车子、面子、票子;使我们难以认识真实的自我,倾听内心的声音;所以迷失于大千世界。本书通过佛教智慧为读者阐述生活的真谛。
热门推荐
  • 机甲兵传说

    机甲兵传说

    他是星际中的无名小卒。他被拉入莫名空间。他以为自己看到了传说中的傀儡师。他获得了不属于地球人种的能力。这就是我们的男主角,一个对敌人冷酷无情,但是杀死人后却愿意帮对方合上双眼的男人。我的朋友,会得到宇宙中最强大的保护,我的敌人......我没有敌人了,他们都死了。PS:本书过于血腥暴力,极其容易上瘾,读者小心阅读,单身MM需在作者陪同下方可阅读,切忌切忌。本书更新时间,每天晚上七点,夜晚十二点零一。
  • 我师傅是孙悟空

    我师傅是孙悟空

    左臣——山村里的孤儿,准备到城市里面去见识一下,谁知遇到了被压在擎天龟壳里面的孙悟空。从此拜孙悟空为师,学到一身至高无上的法力,竟然无法找寻到人生的目标。法力高强,却又被红尘俗世束缚。从迷茫到开通,从感悟到奋斗。看主角一点点的成长,尽在《我师傅是孙悟空》……
  • 洛天武神

    洛天武神

    武道大陆,宗门林立,强者为尊,杨洛天带着他的超级系统如何称霸武道。
  • 凤凰的眼泪

    凤凰的眼泪

    成长路上,不幸的流浪儿郝思楠历经挫折,一路坎坷,挣扎在人生漩涡中的她始终没有屈服,最终踏入娱乐圈,完美蜕变,成为备受瞩目的大明星。错综复杂的娱乐圈较量,情敌的设局,爱恨两纠葛。秦阳的温纯,小诺的凛冽,面对两个深爱的好男人,她会如何抉择?还有他们各自谜一般的神秘身世,在亲情,友情,爱情的碰撞中,又会擦出什么样的火花,演绎何种惊心动魄的故事,曲折离奇的情节,环环相扣的故事,迷雾重重下抽丝剥茧慢慢展开……
  • 总裁老师的校花女友

    总裁老师的校花女友

    两年前被女友抛弃,他隐藏总裁的身份,做起了大学老师;而她是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他人妇的孤女,但也是大学里的校花学生会主席,莫名其妙地成了他的私人导游,共度了一段美好时光。后来他回国继承爷爷的家族事业,她却插足他姐姐的政治婚姻,让两人之间的感情变得剪不断理还乱。
  • 如何科学栽培银耳

    如何科学栽培银耳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科学栽培银耳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读者如何种殖出优质的银耳。
  • 一舰倾星

    一舰倾星

    上过学堂进过班房,发过传单摆过地摊,炸过油条拉过皮条,脚踏N船却船船皆翻。大战过后,星际世界人类对于未来走向趋于迷惘,我们是谁,要去向何方?但谁也没想到,引领新世界方向的,竟然是这样一个来自异世界的无良灵魂?一舰倾星,天下无双。
  •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秋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秋季我们在饮食上要多吃酸类食物,秋天气候干燥,温差不定,身体的肝脏功能需要保护。在饮食上要“增酸”,以增强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侵入。中医认为,秋季是夏冬两季的过渡时期,气温由热向寒转变,养生也应从“养阳”转向“养阴”。凉爽的秋意慢慢来临。但是健身运动是一年四季都不能停歇的。运动专家建议,健身者可根据自己的体质和爱好,选择慢跑、爬山、球类运动等比较适合在秋冬进行的运动。秋冬运动量与夏季相比可适当增大,运动时间可加长,但要注意循序渐进。
  • 官运之左右逢源

    官运之左右逢源

    苏扬车祸后拥有可观人气运吉凶的双眼,官场的美丑,人心的善恶,魅力四射的官场生涯,每一次面临抉择和困境,每一次对抗贪官和恶势,苏扬利用他的神奇之眼逢凶化吉、左右逢源、除贪官、杀恶人,凶狠的手段令敌人颤抖,飞扬的激情令爱人们败服,随着级别的提升,主角将手握重权、指点江山、扭转乾坤、大杀四方,展开双翼冲上云宵,YY原来也可以有内涵!(情节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
  • 第一宠妃

    第一宠妃

    她是现代顶尖杀手之王,一朝穿越,却成了大楚国人人皆知的丑女,最明显的标志就是脸上那暗红色的胎记!他是一国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独独对她情有独钟,是万幸,还是不幸?“雪儿,让本王给你松松筋骨!”温柔的声音能滴出水来。“那远滚哪去!”一道清冷的女声恶狠狠的回应。“雪儿。”一个大男人妩媚动人的抛了个媚眼,身边的鬼影一阵恶寒,急忙有多远逃多远,看多了怕长针眼。墨楚寒心想现在也是没办法,凰北雪油盐不进,想要将她吃下去还要多费一些功夫!眼底的痴迷更深,继续望着那一袭白衣,妩媚却不失冰冷的倩影,久久不曾离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