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4900000053

第53章

1928年的一个湿热夏天的早上,弗莱明像往常一样,准时走进圣玛丽医院那阴暗的实验室。在打开一个培植葡萄球菌的玻璃器皿时,他发现器皿的边缘又产生了灰绿色的霉菌层,他培植的细菌已经腐烂。显然,霉菌孢子在他上一次工作时落入了器皿,毒杀了葡萄球菌。这种情况在实验过程中经常发生,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但这一次,弗莱明没有像往常那样把器皿里的东西全部废弃掉,而是好奇地观察了起来。他发现,当培养基的整个平面被葡萄球菌布满时,霉菌周围仍旧没有细菌。这就是说,霉菌阻止了细菌的蔓延,并把它加以消灭。为了对眼前所看到的一切进行确认,弗莱明重复实验,结果证明了他在那个湿热早晨观察到的现象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的。这种能够杀菌的物质是否对人体有害呢?弗莱明先用兔子做实验,又用白鼠做试验,结果非常好:这种神奇物质能杀死细菌,但对人体不会造成伤害。

至此,弗莱明终于找到了他的同行们长期寻找的物质。由于这种霉菌外表看起来像毛刷,弗莱明就称之为“盘尼西林”(Penicillin),意为“有细毛的东西”。由于它是由青霉菌产生出来的,又称之为“青霉素”。

接下来的工作是提取青霉素,制成“治疗剂”,体现这一研究成果的实际利用价值。为此,弗莱明不顾老师赖特的怀疑,夜以继日地进行提取青霉素的试验。他一再申请得到研究助手,并努力寻求经济上的支持,但遭到英国政府的拒绝。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工作不得不停顿下来。弗莱明只好把到当时为止他所取得的全部研究发表在一篇概括性的文章《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里。

在弗莱明发现盘尼西林10年之后,分离青霉素的工作才重新被人拾起。1939年,法国微生物学家杜伯克分离出最早的抗生素短杆菌素(又名杜波克酶)。尽管其抗菌作用是微小的,但这一发现使人们对沉寂了10年的弗莱明的研究成果重新有了兴趣。与此同时,牛津大学的哈维教授和柴恩博士运用不为弗莱明所承认的“冷冻干燥法”,成功地析出当做钠盐的青霉素。1941年,青霉素第一次使用在一个被葡萄球菌传染的人身上。这个病人的病情逐渐好转,不幸的是,由于仅有的3克青霉素已经用尽,病人死去,试验前功尽弃。但在接下来的试验中,哈维和柴恩增加了青霉素的剂量,终于取得了成功。

青霉素的神奇疗效引起了全世界的惊叹。许多过去被认为是致命的疾病,如肺炎、梅毒、腹膜炎、破伤风等,在青霉素面前迎刃而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给予受伤者及时治疗,美国和英国的38个研究小组加紧改进青霉素的制造方法,青霉素药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医院,无数生命得以延续。作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很高兴地看到他的研究成果给人类带来了福音。1942年,弗莱明打电话给牛津大学的哈维教授,请求出让10克青霉素,给一位患重病的朋友治病。当时,青霉素十分昂贵。在得到允诺之后,弗莱明说,这是他生活中最幸福的一天。

弗莱明没能在提取青霉素的研究中续写辉煌,但这丝毫无损于他在抗生素研究领域中的至高地位。如果没有他那神奇的发现,哈维与柴恩提取出青霉素的时间也许会无限期地推迟。1945年度的医学和生理学奖由弗莱明、哈维、柴恩分享,是合情合理的。如果承认启发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无比重要性,就应该承认,弗莱明的功绩决不仅仅限于他发现了抗生素的一种---青霉素。青霉素的问世,必然会启发其他科学家去发现其他抗生素。20世纪40年代,美国的瓦克斯曼从入射状菌类中的灰色链霉菌中分离出起抗结核作用的链霉素;50年代,具有多方面用途的四环素也被发现了。从弗莱明发现青霉素以来,数千种不同的抗生素进入了人类的视野。人们也许数不清到底有多少种抗生素被发现,但有一点不应该忘记:青霉素是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抗生素,发现者是亚历山大·弗莱明。

【余论】作为青霉素的发现者,弗莱明谢绝了亲友的劝告,没有向英国政府申请会给他带来滚滚财源的专利,而是希望自由制造,大量生产,多挽救一些生命。这种无私奉献精神与他那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研究成果一样,值得后人敬仰。

(赵凯)

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

(1930年~)

【传略】袁隆平,世界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1930年9月生于北京,1953年毕业于西南农学院农学系。20世纪80年代初期赴美任国际水稻研究所技术指导。1982年回国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目前他还担任着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袁隆平院士为我国粮食生产和农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杂交水稻的研究、应用与推广方面。70年代初,袁隆平利用助手发现的天然雄性不育的“野稗”作为杂交水稻的不育材料并发表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观点,打破了世界性的自花授粉作物育种的禁区。70年代中期,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培育成功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现我国杂交水稻的各个优良品种已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50%,平均增产20%。此后,他又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概念,国家“863”计划据此将两系法列为重要项目,经项目组科技人员6年的刻苦研究,已掌握两系法技术,并推广种植,现占水稻面积的10%,效果良好。1997年,他在国际“超级稻”的概念基础上,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在实验田取得良好效果,亩产近800公斤,且米质类粳稻,引起国际上的高度重视。为进一步解决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难题奠定了基础。

【影响】袁隆平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但他对水稻的种植却始终痴迷。他6岁的时候在一次郊游中为此打下了基础。农田里的桃、葡萄等水果在他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使他梦想投入农村的怀抱。然而,现实并非想象般浪漫。从西南农学院毕业分配到湘西教书的袁隆平亲眼目睹了3年自然灾害,这就更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必须走水稻高产之路。

1964年,袁隆平第一次提出杂交水稻的概念竟引来嘲笑和讥讽。按当时全球的普遍观点,水稻作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没有杂交优势,所以任何实验都毫无意义。但袁隆平不信这是禁区。

从此,袁隆平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经过反复探索,袁隆平提出:杂种优势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至于自花授粉作物与异花授粉的区别不过是繁殖方法上的不同而已。30岁出头的袁隆平向传统的遗传学理论发出了挑战。9年后,世界第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喜获成功,单产比常规水稻增产20%还多。杂交水稻迅速推广到全国,取得了非常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袁隆平的成功轰动了世界,甚至有西方媒体说他掀起了全球“第二次绿色革命”。

从这出发,他培育成功了三系杂交水稻,也因此被全世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没有骄傲,更没有止步,他感到三系法虽然大幅度地增产,但也存在着配组不自由,种子生产环节多等不足,他决心开展新的攻关,提出了育种方法从三系向两系再向一系迈进的战略设想。这又是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两系法研究是一项我国独创的高新技术,是世界作物育种上的重大革命,它不仅简化了种子生产的程序,降低了种子成本,而且可以配组自由,大大提高了选育优良组合的几率。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开始大面积生产应用,到2000年全国累计推广面积达5000万亩,平均产量比三系增长5%~10%,续写了“东方魔稻”的新篇章。

当全国农业界的兴奋还没有离开两系法时,袁隆平又提出了更高的奋斗目标---研究超级杂交稻。把杂交水稻育种方法与常规稻发展优良株叶提高光合作用等育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这一大胆设想得到了党和国家的极大支持,被列入国家“863”计划。经过5年的攻关,终于在2000年达到了农业部制定的第一期目标,共有数十个百亩片和数个千亩片亩产700公斤以上,突破了日本科学家估算的水稻的理论极限产量。这一成果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在农业部颁布的稻米品质的9项主要指标中,超级稻有6项达到一级优质米标准,3项达到2级米标准,被全国400位院士评选为“2000年中国十大科技进步”的第一项成果。

超级杂交稻的研究论文再一次在国际水稻学术会议上引起轰动,各国专家纷纷走到台上,向袁隆平表示祝贺,称赞:“中国人,了不起!”

袁隆平深知,科技创新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需要千万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精诚团结与合作。他不计名利,甘当人梯。从一开始杂交水稻的研究,他就努力培养年轻人,如今他的第一代学生李必湖、周坤炉、尹华奇都已成了农业科学专家。他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奖金和美国水稻技术公司的顾问费100万元捐献出来,设立奖励基金和科研基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资助和培养中青年科技人才。

福建农业大学的一位博士后,开展多倍体水稻育种的探索性研究,但苦于经费不足。袁隆平得知后,非常支持,专门拨出一笔科研经费,鼓励他取得成果。湖南省溆浦县有位高考落榜的女青年,摸索种桃树的新技术。她在研究中遇到了难题,就给袁隆平写信求教。袁隆平看了她寄来的资料,认为她的研究有前途,就热情写信予以指导。女青年在他的帮助下,终于培育成被专家誉为“天下第一桃”的新品种。

袁隆平非常善于接受新生事物,注意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他认为,未来的农业科技光靠常规技术必将落伍,而必须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甚至深入到分子技术领域,才可能占领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要应用高精尖技术,就必须拥有高精尖的人才。为此,他不遗余力地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现在,他的研究中心已形成高水准的梯形队伍,高级研究人员超过30名,占科研人员总数的一半。他先后推荐300多名国内杂交水稻科技人员到国外大学和科研机关进修深造。

目前,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几乎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它吸引着众多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投身这一领域。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杂交水稻科研队伍能与中国的这支队伍相提并论。

1999年10月,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批小行星命名仪式。其中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是创新精神使他放射出如此夺目的光芒!自从成功发明杂交水稻技术以来,以他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创造并一直保持着这项领先世界的成果。袁隆平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聘为该组织的首席顾问,7次赴国际水稻研究所开展合作研究,十几次赴印度、越南、缅甸等国指导发展杂交水稻,还在国内多次举办杂交水稻国际培训班,为20多个国家培训了数百名技术人才。目前,越南、印度已成为大面积生产应用杂交水稻的国家,菲律宾、缅甸、孟加拉等国家试种获得了成功。袁隆平的成果和精神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

袁隆平非常热爱祖国、品德高尚。他的成就和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粮农组织等多项国际奖励。他最大的心愿是利用基因技术育出亩产800公斤的超级杂交稻,在最短的时间内实现大面积推广。至今他仍然活跃在科研与生产实践的第一线,从不间断地进行着研究、实验与应用。牵动他的心的东西,只有水稻。

【余论】科学研究离不开灵感,但是不要指望躺在床上就能获得灵感,也不要指望苦思冥想几天就能获得灵感。培养灵感就是靠知识加汗水。知识、汗水、灵感、机遇,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基本因素。知识是基础,没有好的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另外,还需要实践,要实干,要真的流汗。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思索综合在一起升华的产物,是以某一个偶然因素为诱因突然碰出的火花,来无影去无踪,所以必须重视灵感,抓住思想火花。再有就是机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些都是袁隆平给予我们的启示。

(刘伟)

同类推荐
  • 大唐女人

    大唐女人

    为了权利,本性刚强果断的媚娘武则天变得丧心痛狂,毫无人性残忍至极。先是把自己的亲姐姐韩国夫人当成了美丽的诱饵,以迷惑皇帝无心于政事……
  •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全书(第七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诸门无所不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
  •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文武仁义之帝:赵匡胤

    本书内容包括:乱世出英雄、驼峰山义结十兄弟、陈桥黄袍加身、建霸业南征北战等。
  • 中国十大皇帝

    中国十大皇帝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十大名帝的故事,包括秦始皇、刘邦、唐太宗、武则天、赵匡胤、朱元璋、康熙、乾隆等。
  • 哲学超人——尼采

    哲学超人——尼采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热门推荐
  • 清风鸣蝉:银川六中学生作文集

    清风鸣蝉:银川六中学生作文集

    该书是银川市六中学生作文集,内容分为初中卷和高中卷,生动的记录了小作者们最珍贵的青春,最精彩的记忆和许许多多感人的校园故事。
  • 婚后盛宠:闪婚娇妻太迷人

    婚后盛宠:闪婚娇妻太迷人

    邱青青喜欢了四年的男人给她送了喜帖,婚礼上喝多了的她却把心上人的小舅子给睡了。邱青青:“都是成年人了,就当玩玩行不行,你别再缠着我了!”颜东辰:“那是我的第一次,你得对我负责。或者,我可以告诉我的姐夫,你有多么喜欢他,喝醉了叫的是他的名字。”邱青青:“……”爱上一个霸道不讲理的男人怎么办?还还用问,当然是嫁给他啊!
  • 我们伤了青春辜负了年华

    我们伤了青春辜负了年华

    苏念8岁那年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意外发生,她迫不得已的和爸爸一起离开了家乡林城来到了R市,可是机缘巧合下当她再次碰到了她的姐姐,她的生活终于再次被打乱了。
  •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

    《黑白之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从本体的语言学诗学与外国的文化研究两个视角剖析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电影叙事与意识形态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本书第一、二两章以本体研究为主,从语言学诗学角度出发,探讨民族化的意识形态对中国电影的叙事形态、叙事方式、叙事图景(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乃至叙事类型的变迁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发挥了怎样的影响;第三章则开始从本体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探讨电影叙事的话语权争夺,揭示各个意识形态团体如何通过电影实现自己的意识形态利益,而意识形态话语又是如何渗透到电影的叙事话语之中。
  • 三国之傲世军阀

    三国之傲世军阀

    何谓乱世?人性?博弈?阴谋?战争?五个热血青年,来自世界知名的侨乡,福清。带着这片土地特有的狼性,铺洒东汉末年的傲世之路。一段金戈铁马的历史,一群患难与共的兄弟,一个所向披靡的军团。一群即将被推倒的女人...群雄逐鹿的时代,血染征袍的岁月,烟消玉殒的年华。他们,必将把酒话天下。神经昔签约编辑力荐。
  • American Civil War

    American Civil W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做人要有原则,做事要有方法全集

    本书通过具体事例和精辟说理,揭示了古人的成功智慧和今人的处世风采,阐述了原则是立世之本,方法是成事之源,要善于把握做人和做事的关系,即做人要坚持原则,做事要讲究方法,旨在让读者领悟到“原则、方法=成功”的处世真谛。
  • 盘古剑

    盘古剑

    在这个世界里有一个诅咒,所有窥视到某个天机的人,一夜之间都会化作一具白骨。唯有练就绝世的武功,拥有至尊神兵利器,方能在参悟天机时免于厄难。于逶迤山川、千军万马中,痛快厮杀,风云叱咤,振臂一呼,应者云集!走遍天南沼泽、登上通天雪巅、潜入神农墓冢、陷落于十恶大败、腾挪于昆仑蓬莱,更不可或缺的是形形色色的美女,无不倾心于我……
  • 包子之总裁大人爱不起

    包子之总裁大人爱不起

    “总裁,我爱不起!”“爱不起也得爱!”“爸比~爹地~你们在玩神马?”这是一篇文笔欢快小白文!改甜会甜,该虐会虐!开头微伤感。
  • 学神的象舞之年

    学神的象舞之年

    一届学神加高智商还有神秘身份的范琳夕总认为学习很轻松简单,在林宇祺的出现前次次全年级第一,可是当林宇祺到来时,第一名成了林的宝座,枯燥简单的学习生活和平凡无味的16岁出现了新的转折点,他们究竟会成为竞争对手还是要好的朋友亦或是更加神秘的关系呢?(文章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我写不到的,敬请期待本座的高能量爆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