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5800000007

第7章 书之礼赞(2)

斯密斯先生在《我的书橱中的一格》里谈到他所喜爱的书,这在我也是颇有同感的。他说:“读弥尔顿的诗就好像和一群帝王们一起用金盘进餐,很华贵,很庄严,却不觉诚惶诚恐……我每次放下他的书时总不觉使我对一些渺小点的人物更加喜爱-也总是感到像出席盛宴归来,放下了庄严的姿态,脱去了一身礼服,钻进了穿惯的衣裳,趿着拖鞋坐在躺椅上那样的舒服。”那么他喜爱的又是哪些呢?其一就是霍桑的《旧闻录》。作者自己也说他说不清为什么他对霍桑这早年的著作比对他后来一些像《红字》等那样更成熟的著作更为爱好,和世人的评价相反。他说这可能是由于小说是写给世人看的,而这些故事好像是为自己写的,接着他还另有一番评述。由于对斯氏的欣赏,在大学时代我也对此书读过一下,在我过去的写作中还引述过两次,又译过该书的序言,但是否买过这本书和是否认真地读过就记不很清楚了。这书中斯氏特别欣赏的文章据他说的是:《在家里的星期天》、《夜间杂记》、《海滩上的足迹》和《七个流浪汉》,这些题目都是很吸引人的,所以从80年代生活安定以来,我就一直在搜寻这本书。《旧闻录》里的故事虽然也有些收在一些选本中,全本的《TwiceToldTales》现在已很难看到。斯氏说的几篇,几乎所有的选集中都没有选。由于斯氏的东方气息,我就对这几篇不为西方选家所看重的小文更感兴趣了,并且像一个好奇的小孩,越是看不到的越想看。

书即本人

〔法〕雨果

著作家无不写书,写成以后,书即本人。不管自己知道不知道,愿意不愿意,事情就是这样。任何作品,较差的或是杰出的,总会显示出一个面貌。如果它是伟大的,那就是给作者的酬报。

我们读特洛伊之围,就看见阿希尔、赫克托耳、于利斯、阿雅克斯、阿伽门农,我们觉得整个作品雄伟壮丽,那就是著作家的雄伟壮丽。左伊尔有没有著作,留下些什么?我们找一找。他是语法家、评论家、注释家,字里行间都显示出:左伊尔。《伊利亚特》展开在你眼前时,你会听到诸世纪的声音说:“荷马”。

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希罗多德、平达、忒俄克里托斯、普拉图斯、维吉尔、贺拉斯、朱韦纳尔、塔西佗、但丁……亦是这样出现在我们面前。大作家的情况与此相同,又何必枚举?

一部书自有它自己的生命。这是著作家所赋予的。它是历史、哲学、史诗,它登上艺术的高峰,或停留在低处,它总是它,它用不着干预,在它旁边不知不觉地、无可避免地站着它投射的影子,即作者的面貌。

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生辛勤劳动,饱经风霜,完全献身于思想与行动,最后才明白这些真理、责任感,作为自由的不可分离的侣伴出现了,这个,作此序言的人懂得。他很安静。在永恒面前虽然如此渺小,却并不觉得惶惑不安。对未知的事物可能产生的种种问题,他只有一个回答:“我是良心。”这个回答,谁都能做,或者已经做了。如果是襟怀坦白,带着赤子之心做了的,这就够了。

至于他,体弱、无知、见识不广,但是既然他自己愿意,并且想去做有益的事,他便泰然向无边的阴影,向未知的事物,向神秘,说:“我是良心!”而在最深奥的事物面前,十分镇静、朴实地回答时,他似乎感到天地万物的纯一。

有一种无上的礼品往往来自自身,并不需要其他什么,它有时候是不显露的。正因为越是隐秘,才越有力。这种礼品,便是尊重。

关于在这里公诸于世的全部作品的价值,让未来作出判断。但是确信无疑的,自现在起使作者感到欣慰的事,那就是,在我们这个时代,在意见分歧、互相争吵中,在各持己见、唇枪舌剑中,不管是什么样的激情、愤怒和仇恨,都不会有一个读者-无论什么样的读者,如果他自己是值得尊重的-在拿书放书的时候,对本书的作者不会不表示尊重。

读书与书籍

〔德〕叔本华

愚昧无知如伴随着富豪巨贾,更加贬低了其人的身价。穷人忙于操作,无暇读书无暇思想,无知是不足为怪的。富人则不然,我们常见其中的无知者,恣情纵欲,醉生梦死,类似禽兽。他们本可做极有价值的事情,可惜不能善用其财富和闲暇遥我们读书时袁是别人在代替我们思想,我们只不过重复他的思想活动的过程而已,犹如儿童启蒙习字时,用笔按照教师以铅笔所写的笔画依样画葫芦一般。我们的思想活动在读书时被免除了一大部分,因此,我们暂不自行思索而拿书来读时,会觉得很轻松,然而在读书时,我们的头脑实际上成为别人思想的运动场了。所以,读书愈多,或整天沉浸于读书的人,虽然可借以休养精神,但他的思维能力必将渐次丧失,此犹如时常骑马的人步行能力必定较差,道理相同。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闲空就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会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又如,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若吃得过多,则反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精神食粮”如太多,也是无益而有害的。读书越多,留存在脑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他的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黑板一样。读书而不加以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以人的身体而论,我们所吃的东西只有五十分之一能被吸收,其余的东西,则因呼吸、蒸发等等作用而消耗掉。精神方面的营养亦同。

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所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作家们各有其所专擅,例如雄辩、豪放、简洁、优雅、轻快、诙谐、精辟、纯朴、文采绚丽、表现大胆等等,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读他们的作品就可学得来的。如果我们自己天生就有着这些优点,也许可因读书而受到启发,发现自己的天赋。看别人的榜样而加以妥善的应用,然后我们才能也有类似的优点。这样的读书可教导我们如何发挥自己的天赋,也可借以培养写作能力,但必须以自己有这些禀赋为先决条件。否则,我们读书只能学得陈词滥调,别无利益,充其量只不过是个浅薄的模仿者而已。

如同地层依次保存着古代的生物一样,图书馆的书架上也保存着历代的各种古书。后者和前者一样,在当时也许曾洛阳纸贵,传诵一时,而现已犹如化石,了无生气,只有那些“文学的”考古学家在鉴赏而已。

据希罗多德(Herodotus希腊史家)说,薛西斯(Xerxes波斯国王)眼看着自己的百万雄师,想到百年之后竟没有一个人能幸免黄土一抔的厄运,感慨之余,不禁泫然欲泣。我们再联想起书局出版社那么厚的图书目录中,如果也预想到十年之后,这许多书籍将没有一本还为人所阅读时,岂不也要令人兴起泫然欲泣的感觉?

文学的情形和人生毫无不同,不论任何角落,都可看到无数卑贱的人,像苍蝇似的充斥各处,为害社会。在文学中,也有无数的坏书,像蓬勃滋生的野草,伤害五谷,使它们枯死。他们原是为贪图金钱,营求官职而写作,却使读者浪费时间、金钱和精神,使人们不能读好书,做高尚的事情。因此,它们不但无益,而且为害甚大。大抵来说,目前十分之九的书籍是专以骗钱为目的的。为了这种目的,作者、评论家和出版商,不惜同流合污,朋比为奸。

因此,我们读书之前应谨记“绝不滥读”的原则,不滥读有方法可循,就是不论何时凡为大多数读者所欢迎的书,切勿贸然拿来读。例如正享盛名,或者在一年中发行了数版的书籍都是,不管它属于政治或宗教性还是小说或诗歌。你要知道,凡为愚者所写作的人是常会受大众欢迎的。不如把宝贵的时间专读伟人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只有这些书才是开卷有益的。

不读坏书,没有人会责难你,好书读得多,也不会引起非议。坏书有如毒药,足以伤害心神---因为一般人通常只读新出版的书,而无暇阅读前贤的睿智作品,所以连作者也仅停滞在流行思想的小范围中,我们的时代就这样在自己所设的泥泞中越陷越深了。

有许多书,专门介绍或评论古代的大思想家,一般人喜欢读这些书,却不读那些思想家的原著。这是因为他们只顾赶时髦,其余的一概不理会。又因为“物以类聚”的道理,他们觉得现今庸人的浅薄无聊的话,比大人物的思想更容易理解,是以古代名作难以入目。

我很幸运,在童年时就读到了施勒格尔的美妙警句,以后也常奉为圭臬。“你要常读古书,读古人的原著:今人论述他们的话,没有多大意义。”

买书又有读书的时间,这是最好的现象,但是一般人往往是买而不读,读而不精。

要求读书的人记住他所读过的一切东西,犹似要求吃东西的人,把他所吃过的东西都保存着一样。在身体方面,人靠所吃的东西而生活;在精神方面,人靠所读的东西而生活,因此变成他现在的样子。但是身体只能吸收同性质的东西,同样的道理,任何读书人也能记住他所感兴趣的东西,也就是适合于他的思想体系,或他的目的物。任何人当然都有他的目的,然而很少人有类似思想体系的东西,没有思想体系的人,无论对什么事都不会有客观的兴趣,因此,这类人读书必定是徒然无功,毫无心得。

RepetitioestMaterStudioun(温习乃研究之母)。任何重要的书都要立即再读一遍,一则因再读时更能了解其所述各种事情之间的联系,知道其末尾,才能彻底理解其开端;再则因为读第二次时,在各处都会有与读第一次时不同的情调和心境,因此,所得的印象也就不同,此犹如在不同的照明中看一件东西一般。

作品是作者精神活动的精华,如果作者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那么他的作品常比他的生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或者大体也能代替他的生活,或远超过它。平庸作家的著作,也可能是有益和有趣的,因为那也是他的精神活动的精华,是他一切思想和研究的成果,但他的生活际遇并不一定能使我们满意。因此,这类作家的作品,我们也不妨一读。何况,高级的精神文化,往往会使我们渐渐达到另一种境地,从此可不必再依赖他人以寻求乐趣,书中自有无穷之乐。

没有别的事情能比读古人的名著更能给我们精神上的快乐,我们一拿起一本这样的古书来,即使只读半小时,也会觉得无比的轻松、愉快、清净、超逸,仿佛汲饮清洌的泉水似的舒适。这原因,大概一则是由于古代语言之优美,再则是因为作者的伟大和眼光之深远。

陈晓南译

书之礼赞

〔奥〕茨威格

当我试着要将书籍和文化,在知识上,在经验上,在使我能超越我一己范围的能力上,所给予我的一切除去时,它便立时溶解消失了。无论我的思想转向何处,每一种物件,每一种环境,都与和书籍有关的回忆和经验联系在一起,而每一句话也涉及和我所读过的所知道的无数有关事件。举例说,当我念及我是在赴阿尔及尔和突尼斯的途中,立时有几百种有关联的事情从我心上闪过,明澈得像水晶一样,不自主的联系阿尔及尔这个字---迦太基,拜火教,萨朗坡,利夫的作品中所描写的迦太基人、罗马人,互相有柴玛的战斗,同时又是格里尔巴齐尔戏剧断片中的场面:这上面又再加上一帧特拉克洛作品的色彩,一篇佛洛贝尔的自然描写。在查理五世,在阿尔及尔的进攻中,塞凡提斯的受伤,以及其他千百种事情,都古怪地重现在我的眼前,当我说及或仅是想到阿尔及尔和突尼斯这简短的名字时,两千年的战争和中世纪的历史,以及无数其他的事件从我记忆的深处涌了出来。想到一个没有书的人的世界将是如何的狭隘,我真禁不住惊异。更有,我能具有这种思想,能够为了奇奥凡里缺少来自一个广阔世界的知识这件事而深深的感动-我的这种能为了一个陌生人偶然的命运而深深的感动的能力,不就是出于我所读阅的想象的作品之所赐吗?因为当我们读书时,我们除了在生活旁人的生活,用他们的眼睛观察,用他们脑筋思索以外,还有旁的什么呢?从这生动的可感谢的一刻起,在愈加生动和更大的感激之下,我记起了无数次的从书籍中所领受的赐予。像天上的星群一样,一件一件的出现了,我记起了将我从愚昧的狭隘界限中引导出,将新的价值显示给我,虽是在童稚时代,能给予我扩大我的存在的感情和经验的那些确定的时刻。书籍给与我关于这广阔无垠世界最初的景象,以及想要浸润其中的意念。我愈想到这些事情,我愈加了解一个人的思索世界包括千百万单纯的印象元素,这其中仅有少数是他本人观察和经验的结果:其余的一切-那紧要的综合的群体-都来自书本,来自他所读阅的,间接的学习。

任何地方,不仅在我们这时代,书籍正是一切知识的泉源,各种科学的开端。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亲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是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同类推荐
  • 青藏高原汽车兵

    青藏高原汽车兵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经济服务的、是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的。
  • 中华国学经典(小窗幽记)

    中华国学经典(小窗幽记)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

    《世纪回声》内容简介:中国巨轮,乘风破浪,高歌猛进,短短六十载,已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成为人类文明史的一个伟大奇迹。中国文学,风起云涌,蒸蒸日上,流派异彩纷呈,名家力作迭出,同样令世人瞩目。为庆祝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我社启动“共和国作家文库”大型文学工程,力图囊括当代具有广泛影响力的重要作家的代表作品,以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和文学价值观上的人民立场,展示东方文明古国的和平崛起、历史进程、社会变迁与现实图画,表现中华民族的艰辛求索、勇敢实践、创新思想及生存智慧。
  •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以徐志摩平生经历为经,以徐志摩的诗文为纬,带领笔下最纯净的自由、爱和美。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剖开诗人矛盾杂糅、繁复瑰丽的内心世界,触碰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飞扬与坠落中冒险的灵魂,感受他在如火的激情和如水的温柔交织中颠簸挣扎着的心灵。
  • 新揭“红楼”隐密

    新揭“红楼”隐密

    本书作者以《红楼梦》文本和史料为基础,以独特事件为切入点,将《红楼梦》文本中的“真事隐”难题视作“红学”中的“哥德巴赫猜想”,推理、论证、揭示、破解了这一“猜想”,部分破译、解读了曹雪芹的写作密码。
热门推荐
  • 痴情帝王之沉鱼美人

    痴情帝王之沉鱼美人

    我是夷光,人称西施。范蠡是我的青梅竹马,一场战争,为了国家,他亲手将我送到了夫差的身边。★“夫差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夫差搜刮民脂民膏,百姓怨声载道。”“夫差酒池肉林,奢靡无度。”★这是范蠡告诉我的夫差,可事实却让无可奈何……★“夷光的容颜真是让鱼儿都无法靠近,真乃是沉鱼之容”“夷光,从今以后我保护你,做噩梦不要怕。”“夷光,孩子没了可以再有,你还有我,不用伤心”★夫差说过太多太多温柔的话语,仿佛是在范蠡一而再的娶亲之中给我的未及。可,当勾践处心积虑的胜利,原本计划削发为尼,可我却又一次进入了冰冷的王宫,面对着的下一个胜利者,勾践……★曾经嬉戏过的溪流,却成了我最后丧生的地方。后宫的嫉妒,王权的蛮横,冰冷的河水,让我,与胎儿一起消失,我似乎看到了天堂之中有人在与我挥手相望……【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遇一知心人,足矣——施夷光】【夷光,若有来生,我不做帝王,许你四海为家——夫差】【如若不是我的软弱,当初便带你离开,或许,平平淡淡,了无牵挂,才应是我们的结局——范蠡】
  • 怎么办我爱你:左转就是爱

    怎么办我爱你:左转就是爱

    半醉半醒半浮生。半倾半城半余梦。她和他青梅竹马。她和他欢喜冤家。她和他命运宿敌。她和他默契组合。他和她亲朋挚友。多年后他们卷土重来。她薄情。他邪魅。他冷傲。他霸道。他淡漠。他强势。神秘二人两位降临。她究竟如何选择···
  • 妖怪都市之妖怪学院

    妖怪都市之妖怪学院

    这个世界人类已经销声匿迹,完全成为了妖怪的天下。
  • 小农民闯都市

    小农民闯都市

    我零八年六道的坏蛋是怎么样练成的年从东哥的神墓长生界不死不灭遮天到完美世界我吃西红柿的盘龙三少的斗罗大陆酒神耳根的我欲封天还有很多都市小说等等看了那么多却发现各有各的风格。我写这本小说我本人的经历与自己的想象写到里面贴近社会吧!主要还是我想写一本搞笑的小说让读者们看了能开怀大笑,大鱼大肉吃多了野菜根也有独特的风味。
  • 幻灵天问

    幻灵天问

    偏武侠风的异界小说,文笔尽量不小白,情节尽量不老套,顺便夹带私货。天缺帝子,飘零江湖。紫薇星主,逆道改命。我不欲世人尊我惧我,世间红尘却需我涤荡寰宇。我不欲称王称尊,莽莽天下却无人能居我之右。
  • 血色折舟

    血色折舟

    曾载着记忆的折舟,还能否带我略柳荡波?米嫣身边的人一个个死去,在青平湖死的人都像是脱水干枯而亡。谜底谜底等你来揭开!
  • 末日浮华

    末日浮华

    一场恶魔实验开始,致使末日钟声敲响,一天之内整个城市沦为死亡地狱。死去的人活了过来,而活着的却在慢慢死去……这是一场死亡游戏,赢的人继续活着,输的人沦为丧尸食物。落入圈套的锦白不断的挣扎不停的逃脱,可是网缠的太紧他逃不掉了,他是选择在亡友留下的文件中找出真相,赢得这场游戏拯救他的朋友。还是宁愿成为这场游戏的牺牲者?
  • 都市逍遥巫医

    都市逍遥巫医

    新书《天才木匠》上传,还望支持,拜谢!
  • 绝色狂妃:凤傲九天

    绝色狂妃:凤傲九天

    21世纪杀手之王穿越到废柴小姐身上,呵,笑话,这苍天让我再来一次便是为了让我掀起另一场腥风血雨;从我今日来到你身体中,我就是你,你就是我,欺负你便是欺负我夜南蕴,欺负我夜南蕴我便置那人于万劫不复之地。“本王不想管什么天下、什么皇位,本王只想要她一人,她若是真的殒命,本王定要杀了今日所有害她之人,本王不介意将人间化作血池,用所有人的命来祭奠她。”
  • 周公带孔子来了

    周公带孔子来了

    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周公带着孔子穿越来到了二十一世纪,带着历史使命而来,他能如愿吗?故事有一点无厘头,还有一点小专业,玄学与禅味,也许是伴你茶香的一道甜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