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300000018

第18章 悠悠天地两书人(忆黄裳、姜德明)

天地悠悠,书人何处?书人几多?倘仅有二,岂不天地太大、书人太少了么?我这里讲的,并非一般的”读书人“或”写书人“,而是指爱书成癖、并且倾尽一生精力收藏、钻研之人。这样,天地越大和书人越少,反倒相映得越发成趣了。

不知您注意过上海黄裳先生的文章没有?他最得意也最拿手的,就是类如发表在《读书》杂志”书林一叶“的专栏文章。他可以从追寻某种善本书籍的由来始末,或考证,或书怀,或评论,或比较,总之,在一般读者不知道他准备发表什么高见的时候,他的高见就已油然而生,并让你拍案叫绝了。他年龄大约长我25岁以上,但他的学问恐怕就长我半个世纪。因为本来该我念书(特别是古书)的时候,偏偏赶上了”文革“,我没“掉”成书袋。我深切感到,自己和黄裳先生的差距太大,并且大到无可挽救的地步--当我不能不混迹于京剧伶人之间的时候,黄依然静坐于他的书斋,或者静静地走访苏州的旧书铺子。但是,我终于找到了丽条可以和他对话的途径。一是他谈南明人物(如钱谦益、柳如是等)的文章,这些史料我研究过,并有写成京剧剧本的打算。二是他很能谈戏,四十年前他曾约请梅兰芳写《舞台生活四十年》,曾追随过盖叫天一个时期;显然,这和我近十年间所作所为很有类似之处。这两条通道的发现,让我的确高兴了一阵子。

后来,我受《团结报》之约,为他们主编了几期副刊。我采取的是旧时文人编副刊的办法--每期都由自己设计一个总体规划,然后分别约稿(同时限定字数),等稿子来了,大致看一下,就划一个版面示意图,把稿子交给报社的责编--我的工作也就到此为止。这是当年沈从文、萧乾相继主编《大公报》副刊的一贯做法,沈生前和我谈过,萧在回忆录中也说过。我作为晚辈,就很想借用《团结报》给我的这个机会一试。于是,我写信给黄裳,请他撰稿。他很快回了信,并如期写来了稿件。从此,我就获得了和他书信往还的机会。当然,没事儿时我是绝不去麻烦他的。

他的字写得漂亮,连稿纸都是自备的--上有“我的稿纸”四字,据说是在香港印制的。见字思人,见稿纸同样思人。我盼望能见到他,能亲耳聆听他的高见,亲眼目睹他的风采。后来去上海出差,我终于在约定的时间敲开他家的大门。那是一栋很古老的洋房,螺旋形的楼梯旋转上去,让我迷失了东西南北。他的房子很高,仿佛只是很大的一间,有双人床,有吃饭的桌子、椅子,临窗有一个小巧的书桌,有一般随处可见的家具,并且家具之间有一般家庭很难得见到的“空当儿”。然而很遗憾,我没有看见书架,只在大衣柜的顶端看到一捆一捆的线装书。我琢磨着,书摆得那么高,怎么往下拿?马上,我又想起了聂绀弩和金克木,家里都不怎么见书,但文章里的“书意”特强。原来,书都在他们的肚子里。想来,黄裳亦如是。

和黄谈话真难。我不发话,他就沉默。这一点,又让我想起北京作家冯亦代。我每每于此际感到了尴尬。而对长辈文人,总不能像和京剧伶人相处时那样吧--见面就熟,熟了就要高声儿,高声儿了就想唱,一唱就得站起来比画,一比画就嫌我们家地方(也就是家具当中的“空当”)小……文人和伶人,实在是不一样啊。

从上海回到北京,没半个月就又去天津“。由头”是我的一篇散文在全国评比中获奖,到天津是为领奖。将近中午,车到天津。一出火车站,忽然看见攒动人头之上,有一块纸牌子--上书“姜德明、徐城北”六个大字。说时迟,那时快,忽然发现姜德明先生就在身边。姜在《人民El报》编了三十多年副刊,出了十几本散文集子。一问,原来他作为特邀专家,也赶来祝贺这一盛会。接站的同志把姜和我让进汽车,在车中告诉姜--此次也邀请了黄裳,黄已于今天一早儿到津。知道您俩“好”,所以安排住在一屋……我听了由衷地高兴,知道他俩都是积攒、研究书的专家,共同语言必然很多。这一次,我一定要把握好机会,把他俩给“盯”紧了……午饭后,他俩决定去“逛”唐山道的“古玩旧物市场”,我立刻报名随行。姜是天津人,黄早年读中学在南开,可俩人多年没来,认路的本事似乎赶不上我,于是左弯右拐,带路的“活儿”撂在我肩膀上了。姜说,北京的一些古董商常来此“趸货”,然后拿回北京高价卖给“老外”。后来“老外”得知,不甘受此盘剥,便直接来此进货。没想到这一来,便把这里的“行市”给抬高了……黄只是听,听得高兴时也只是笑。我的一个新发现是,范曾的字大量涌现,一个条幅才十块钱。假的是肯定了,但假的依然摆出来,用低价仍然可以大量倾销,这当中似乎又很能说明些问题……我高兴上来,禁不住滔滔不绝于口,忽然发现黄裳不感兴趣,便赶快闭上了嘴。

事后我问姜,为什么总见不到黄侃侃而谈的场面。姜答,他不是你们梨园行的人,哪能整天眉飞色舞的?再说,他年纪毕竟是大了些……后来,他俩抓空去参观古文化街中的旧书铺,我又报名随行。我知道机会难得。俩人都嗜书如命,但又同中有异。黄钻研的是线装书,姜研究的是民国以来的铅印书。天津方面还派了一名“内部的人”作为向导。车开到古文化街外边停下,我们四人一路行来,最后连连穿越几层街面,走进一个很旧很旧的楼里,一连进了几个办公室。主人找他的“熟人儿”,问谁谁摇头,被问的人无精打采、爱搭不理的。最后被逼得没有办法,主人只好当众“亮”出黄、姜大名,这才引起一时兴奋,于是有人带路去开库房大门。门一开,一股霉味儿扑面而来。开锁者先报告线装书的一般情况,说了半天,黄裳无动于衷,一再摇头。

开锁者见“没戏”,便领姜向另一间屋子走去。同样是灰尘蛛网,不可触摸。开锁者夸了几种又拿出几种,姜翻阅着忽然眼睛亮了,指着其中两本问多少钱。开锁者狡猾地挤挤眼睛“:我们这行如今是惨透了,外边是另一个世界,里边的人想到外边去,领导不批准。可里边有什么?不就是这几本破书?谁认识它?谁懂得它?眼下,只有您二位了。俗话说--货卖行家,我们要是多跟您要钱,就太没一点职业道德了。这么着,这两本,您给三十五就行了。”姜惶惑了,但暗暗咬了咬牙,还是掏出钱来付了款。在回去的道儿上,他一直没言语。我猜,他脑子里或许正在盘旋着“卫嘴子”这个名词,而偏偏又发生在他的故乡……我有点遗憾,心想这次又没能给他们二位显露个人最光彩性格的机遇。

两年还是三年之后,香港萧铜先生来京治病,顺便想走访文化界的一些朋友。他跟我说,想见一见姜,参观一下敌伪时期的藏书,并一再声明,他只是想看看、谈谈,绝对没有借的意思。我听了很高兴,因为在此之前,我只知萧是京剧方面的写手,没想到他还如此关切文化之书。同样在此之前,我虽多次去过姜的办公室,但聊天也仅仅限于京剧而已。他的藏书我没见过,他是怎么研究起鲁迅来的经历,我也同样稀里糊涂。我想借助这一次见面,见到他们二位的“其他方面”。

当我引见二人握手之后,萧铜如数家珍般报出一系列书名,姜则不断声地回答“:我有,我有,我有--”萧铜也一迭声地高呼“:了不起!了不起!”姜随即打开书柜,指着那一摞摞的纸色发黄的书籍和杂志,介绍着它们的名称和年代。萧铜沉醉了,疯狂了,他回述着tl己昔日拥有它们又失去它们的惨痛经历。

姜也说,自己本来收藏会更多,但两度tl我毁掉许多。第一次在1957年初春,报社一位领导在讲话中,不点名地批评了自己“:有的从事文化工作的同志,年纪只有二十几岁,偏偏对30年代甚至更早的书本杂志,那么爱惜、那么留恋,这是一种什么感情?”自己觉得不无道理,为了“清洗”自己的癖好,便主动清理掉不少,拉了几平板车,运到废品站给卖了。第二次是“文革”爆发前夕,报社的气氛空前紧张“,摧枯拉朽”之火即将燃烧,姜于是又自己烧了不少……姜谈到自己的收藏的起因--50年代报社在王府井,中午吃了饭没事儿,就往东安市场的旧书摊上遛弯儿。那儿总有一个柜台摆满刚刚收进来的旧书,价钱也不贵,许多渴望已久的书,往往不费吹灰之力便唾手可得“。淘书是一种乐趣,得自己投时间、投精力去找,最后找到了,也就会认真阅读。读后如果觉得不一定非要自己收藏,便又可以拿回书店,交给老板,去换其他自己需要的书。这样周而复始,只要自己投人一定的资金,这个淘书又换书的圈子就运转起来,自己就会不断有新收获。淘书、换书是一个世界,包括所有的书人,甚至也包括书店的老板……”

我听了不禁有所联想:今天也有不少书人,他们也注意收藏,但大多是要,是设法白拿。拿总比掏腰包要容易,来得容易便也去得容易。是否认真看了呢?恐怕未必。他们也讨论,也研究,但议论的中心是书的“行情”--看哪些是“门面书”,看哪些是“赚钱书”。前者对上有“交代”,也供自己收藏(未必能认真看);后者是专门供应少文化或没文化的读者的,只要上面抓不住把柄,只要能大把大把进钱,就算完成任务。显然,这是以生意人的眼光在打量图书世界。显然,这和姜德明当年进入图书世界的起因是不一样的。姜当年在天津上中学,下午常常逃学逛天祥市场,那里二楼是个外人很少涉足的“死角”。但是,他从这里读到了鲁迅和新文学运动的全体作家,这无意中对他后来的一生定下了基调……书人,和书应当同生死、共命运。一起萌生,一起成长,一起坎坷,一起经磨历劫,最后又一起分享创造后的光荣。书事的全部,大约也就在其中。

我为自己能够悟到此处而骄傲。但我也有遗憾,对于另一位书人黄裳,我怕是没有机会寻访了。不仅是地理上的遥远,更因为年龄上的差距,还有,是整个社会传媒实体变化太大--书,不再具有昔日的重要和惟一。现代人传递思想、感情的方式很多,甚至连积淀、升华它的办法也多了起来。所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往真正意义上的“书”,不会再那么多了。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书人和书事自然也就会濒临灭顶。对此,我实在不知该说什么,是悲哀呢?是欢迎呢?还是听之任之?

同类推荐
  • 最后的圣土

    最后的圣土

    朱法元喜欢思考。不论走到哪里,见到哪里的山水景观、人文故旧,总得引发一些联想,发一番感慨。究竟孰是孰非?也想作为引玉之砖,抛出来供读者朋友们批评。
  •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

    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既是两浙文化精神在20世纪激变动荡的社会形势下所孕育的文学成果,又与世界文学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密切相关。《世界文学与浙江文学批评》对王国维、夏丏尊、王任叔、冯雪峰、梁实秋以及王元骧这六位在20世纪浙江文学批评发展史上取得了较高理论成就的杰出文学批评家、文学理论家,本书从中外比较诗学、比较美学的角度入手,尽可能地揭示了他们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研究是如何在两浙文化精神的制约下,接受世界文学的影响,来推动浙江地域文学批评的发展的。
  • 解放西双版纳

    解放西双版纳

    经过半个多月的征战,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终于全部彻底地消灭了国民党残留在西双版纳的部队。从此,西双版纳解放了!千百年来套在边疆各族人民身上的枷锁被打碎了!一个被封建领主、土司头人和国民党反动派蹂躏得千疮百孔的西双版纳获得了新生!
  • 一个孩子的战争

    一个孩子的战争

    我们不仅仅是为儿子写,也是为与儿子同龄同代的孩子写,为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几千万个中国家庭写。从表面看,儿子从一个优秀的学生滑落到“另类学生”只用了短短两年的时间,而实质是,由于我们的种种失误,这种滑落从儿子出生不久就开始了,无数失误的因累积成了“问题”的果,认识到这一点,我和妻子用了十六年的时间。什么时候,中国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阻遏住了“重点”、“示范”的泛滥,什么时候废除了各自为政自立标准花样百出的金钱择校,废除了学生人格的分级、分层,才算真正实现了教育的公平与正义,中国的教育改革才会有根本性的突破。
  •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坟——鲁迅作品精选

    感悟文学大师经典——坟——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热门推荐
  • 溪水照流年

    溪水照流年

    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 波娜

    波娜

    一个来自宇宙中的能量奇石,投胎到地球的四维空间里成为一个天族女孩,因为翅膀不能伸缩来到三维世界的天灵山修行院进行修行治病,由于与生俱来的能量,加上天医法师的特殊指导,她能否成为天族、灵族、人族中最为神奇的金刚法师么?她的感情最后能花落谁家呢?魔龙少年是魔还是真龙呢?敬请关注!
  • 位面游戏商

    位面游戏商

    新书《异界之混乱附体者》已经上传希望各位读者大大继续支持小豆腐
  • 挽歌

    挽歌

    曾经的曾经,他爱上了她他想就这样一直爱下去,直到以后的以后。可是,这样的他怎么有资格去爱慕那样的她,所以,他选择了静静的看着她,就那样,静静的
  • 坏蛋阔少,别碰迷糊妻

    坏蛋阔少,别碰迷糊妻

    “啊!唔!”莫笑笑生生的把自己的尖叫声,给吞了回去,谁能告诉她现在是什么情况?她不是应该和媚儿在酒吧喝酒的么?为什么身边是一个男人,嗷!难道自己把人家给?称他还没有醒过来,留下毛爷爷做补偿赶紧溜吧!“莫笑笑起床了?”某个穿着小围裙的小美男,拿着锅铲叫着自家的老妈!唔……嗯……”翻身继续睡!“莫笑笑赶紧起床,你要迟到了。”某小美男皱起了好看的眉。“你怎么不喊我……”“你可不可以不要喜欢我啊,我都是孩子他妈了!”莫笑笑苦着一张脸,看着自家帅得人神共愤的BOOS。苏凌晟邪魅一笑道:“那敢情好,买一送一,连生孩子都省了!”
  • 极品穿越之路

    极品穿越之路

    逗比的大学生莫名其妙的来到未知的楼兰国度,看他如何安于乱世,嬉戏万花丛中。
  • 恶魔的真实游戏

    恶魔的真实游戏

    在虚拟游戏普及的时代,虚拟游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欲望。一款神秘的游戏悄然潜入世界。一款充满诱惑的游戏,金钱、权利、美女、地位、名誉都能满足的游戏。凡是玩过游戏的人,都会无缘无故的消失,游戏的秘密永远都只有玩过的人知道。神秘的游戏被无数人追寻,好像上帝的禁果,只要咬一口......就让人欲罢不能!
  • 仙人执

    仙人执

    “我不是输给了你与她的千年的情意,我输给的是命,她终究是为你死了不是?毕竟我钟银做不到。我也不屑于去做。”“恨?这这有什么可恨的?本来就是我的一厢情愿,如今作茧自缚也算合理。我钟银既然爱了,便能潇潇洒洒的断干净!”“这颗心就算捂得再热,我也是该还给你的。霸着这么久。我也真是……真是恬不知耻。”“倘若你没有遇见过我,那该有多好,你也不至于如此的。”——我这一生,做过最后悔莫及的事便是负了那样美好的一个人——
  • 来到未来世界

    来到未来世界

    二十一世纪一个退伍特种兵来到两百年后的未来世界这个时代的人能够永生?特种兵在这里只是普通人?人类是银河系统治者?星际文明,机甲科技,一扇神奇的大门向他打开且看江凡一步步从地球一座小城,破开重重迷雾,走向宇宙……
  • EXO之双面女孩

    EXO之双面女孩

    一个女孩有着倾国倾城的脸,还有疼她的哥哥和妹妹。有两面性格,活泼的一面只有一个人见过,在遇见EXO后不知道是为了什么事,改变了她的性格!第二次写小说了,如果有什么不好的地方,请大家见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