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46300000032

第32章 跨世纪的葬仪(忆张君秋)(5)

1966年8月23日,首都文化界二三百位名人在太庙受辱--将京剧戏衣集堆点燃,再令名人面火而跪,红卫兵则高举皮带及戏台上的刀枪,肆意抽打其背。苟受辱归来,背上血污一片,碎成丝缕的衬衣难揭难脱。苟止住妻女泣涕,谓日:“每当小将棍棒将下未下之际,我都运气以对,皮肉虽伤,内脏无碍。独怜老舍一介文人,体弱心刚偏又受辱最重,我怕他一时想不开……”(果然,老舍次日便去太平湖自沉)。苟说毕黯然神伤,偶一回首,见东窗外新植之小桃树,也被日前抄家的小将折断一干。长叹一声,半晌无语。苟最后叮嘱令莱“:去找一些小布条,和着泥水将折断处接好缠紧,或许还能活转。”

桃树活了,苟却在1968年底去世。次春三月,一场罕见的冰雹,夹着风刀雨剑砸将下来。院中一株小海棠,枝叶虽伤,但很快复苏,当年还结了果。而同遭厄运的许多老树,却从此一蹶不振。伟君睹此心中感慨“:小树如年轻人,还能抗住灾难活过来;老树则似慧生,一去而不复返……”如今,正院仅存树五株--三枣二柿,伟君遵照当年做法,每秋都将果实分赠苟门弟子及梨园友善。她已无闲情养花,惟独玉簪例外。这玉簪在“文革”中也曾扫地出门,然而移至他处,或死或萎。后有不忍心者,将病残玉簪悄悄送还苟宅,伟君喜接,重植阶下,未曾经意照拂,便于无声无息中还阳转旺,蔚然烂漫。伟君逝后,苟宅一锁封门,准备筹建“苟慧生故居”。正院平时空空荡荡,但玉簪在四个花畦之中,依然郁郁葱葱、青翠可人。每当花发之日,总有苟宅后人开锁而入,将一捧花朵并几枝绿叶,一同供奉于正室慧生遗像之下。

东外外墙(代后记)

父母离开了人世,我不免有些孤独,常常想念自己的来处,自己的老家。父母早年当记者,几年就搬一次家,或者一年就搬几次家。像抗日战争到重庆,日本轰炸一次就搬一回,一点点由城市外围搬向市中心,最后我出世了,家也安定了,好像此后日本也没再炸,家也没再搬。不久前我去了重庆,那所房子居然还在。

解放后,父母定居北京,除了“文革”那些年,其他时间基本在市区,不过从东城搬到了西城。最后,他俩先后又从西城搬到八宝山。是母亲先搬去的,搬进革命公墓的西十三室;八年后父亲跟了去,考虑到要有个永久归宿,便把母亲迁出来,一块儿上了(骨灰)墙。在早,墙是个松快的地界,逝者都不愿挨那个风吹日晒;可如今已经人挤人,层层队队,密密麻麻了。

徐盈、子冈与儿子徐城北在北平合影(1946年)很难再找方向和层次同佳之所,几经权衡,就找了新开辟的位置--东外外墙。于是,这儿就成了我最新的老家。

我时常来,但说不准什么时候来。每年清明那几天我绝不凑热闹。经常是遇到八宝山有活动(比如举行某某人的葬仪)时,我稍微早到半小时,先进公墓缅怀一阵儿,就算尽了心。

我从不宿命,但面对这样的一个事实--母亲在73岁去世,父亲又在84岁去世,只能长久无言。他俩如今一切画上了句号,已然入列。

他俩相识于《中学生》杂志,一南一北通过投稿而开始通信。一位在春节去到苏州看另一位,带去几串北平的糖葫芦,车厢温度高,北边这位的手就一直伸出车厢。这引得南边这位芳心一动--他们结合了,成为后来的我的父亲和母亲。

母亲年轻时很有文学天分,曾在苏州“振华女中”参加《中学生》的全国命题征文。两年三投皆中,第一次得第二,后两次得第一。到北平上大学只读了半年就毅然退学,住在单身女子公寓,当起“文学单干户”,以稿费为生。这显然是很艰难,但她干得虎虎有生气《,中学生》发表过万字长文《子冈论》,评价这个二十刚出头的“公寓作家”。不久,抗战烽火骤起,她再也无法安心去写“公寓文学”,遂进入《大公报》当了记者。

父亲出身北平一个中产家庭,高中一毕业就跑到南京勤工俭学,利用这点收入进入金陵大学专修农林。实习时,曾去陇海铁路两侧的农场和林场做毕业论文。论文都是从很现实的问题出发,带有研究意味,思路清楚,文笔扎实。将毕业时,《大公报》发现了他,要他“一毕业就进报馆”。

《大公报》老板对记者颇“放任自流”,只要大方针不违背报社宗旨,只要不给报社捅漏子,尽管撒开手干。干好了提职加薪,干不好卷铺盖走人。

母亲是做政治和文化新闻采访,兼写一点社会新闻。她曾对“陪都”民生百态做了真实描绘,但重庆的新闻检查厉害,于是就把这些篇章寄到桂林《大公报》发表,后来新闻界称之为“重庆百笺”。还有一篇《毛泽东先生到重庆》,那是在1945年的重庆九龙坡机场,一百多名中外记者都在“抢”共产党领袖来渝参与重庆谈判的“镜头”。母亲凭着一颗地下共产党员的炽热心情,凭着她那支生花妙笔,直觉地写出毛“像一名来自乡野的书生”,更跟踪到张治中家的客厅,披露出毛“不习惯这里的广漆地板,不小心打碎了一只盖碗茶杯”的细节。

父亲走的则是另一条记者之路。他在十多年的采访生涯中,几乎跑遍了整个国统区。他广泛而有计划地报道了若干领域(石油、机械、化工)的实业家的艰苦劳作,按照三轨并行(一轨写实业后的国计民生大背景,一轨具体写实业,一轨写干实业的人)的原则,使自己的采访形成为一个严密而周详的系统。他特别敬仰那些学者型的实业家,访问前要阅读对方的全部著作,采访中单刀直入,头一句话就触到对方正在做的事情。对方惊讶他的诚恳和他的功夫,大多和他保持了终生友谊。父亲还在这种充满友谊的气氛中,为党做了一些统战工作。

父母都成了名,但并不孤立。当时《大公报》内外有许多记者都干得十分出色,并各有特色。比如范长江、徐铸成、萧乾、杨刚、浦熙修、赵超构、陆诒、孟秋江……这种从新闻界“爆”出的文化现象,值得做进一步的研究。

我把目光凝聚在骨灰墙上。人生经历真是不能预料,他俩的后半生一晃即逝。历史和后人能够记住他们的,仅是他们的前半生。那是一个风云际会的年月,更是一个严峻和艰苦的时代。父亲挨过国民党的抓,母亲敢于也乐于面对面和国民党上层人物“斗”口舌。他俩在地下党的领导下,心气儿也高,结果一昂然一进取,不仅事业有成,人也“出来”了。他们勇敢“向前看”,就果真“看”出了结果。与他俩同期的那一批记者,大多也都入列--进入到自己应该占有的历史位置。

金克木先生对我说过“:你母亲是个作家(诗人)型记者,你父亲则是学者型记者。”金先生是在闲聊中评说的,却顿时揭开我久久迷漫着的心理迷雾。我曾用心研究过母亲,也涉及到对父亲资料的占有。我很想以一个“后(来的文化)人”的角度,写一部《大公报畅想》。把父亲的研究功夫用在前边,然后用母亲那种随意的笔触挥洒开来。我实在敬仰三四十年代的那批记者,他们年轻时很勇敢很灵巧地那么“一机灵”加“一奋斗”,结果就出来了,一批人纷纷入列--入到历史之列。所以,我作为这个系列集体的一名后人,也时常思考如何才能继承他们最宝贵的精神遗产?

三思后我认为,似乎就是要在自己还有劲头、同时外界也给这种劲头以可能的时候,猛“一机灵”再猛“一奋斗”,好让青壮年的年华迸发出属于历史的宝贵光芒!如果每个人都这样做,那么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就会大成,人们也纷纷入列--同样是入历史之列。这样,岂不是一切都太美好了?我为之高兴得不知所措。对比之下,世俗的金钱、级别、房产什么的,就实在没什么意思了。

大写的人的后代,第一重要的,就是要竭尽一切努力,使自己也成为大写的人。实现大写,是有经验和条件的。前辈的经验值得后辈借鉴,但由于条件不同,未必能在同一个环境“出来”。这无所谓,只要努力到了,也就算是完成了“大写”。我每去一次东外外墙,归来就要做一次“大写”的梦。直到如今,这梦也还没醒。

东外外墙,不仅是我父母一辈人的归宿,也是我这辈儿人的最终老家。

同类推荐
  • 纳兰容若词传

    纳兰容若词传

    容若的一生,仿佛是一个纯真的孩子,赤身露体地走在命运的丛林里。终其一生,他都在实践孩子的艺术:放弃理智与逻辑,忽视人类社会道貌岸然的生存规则和价值观,听从感觉的蛊惑,让心灵成为指引。不要蔑视曾经幼稚的自己,就算对过去的天真无法欣赏,至少可以怀着凭吊的心情。
  • 枫叶红了的时候

    枫叶红了的时候

    十二月份的雪愈加厚了,漫天皆白。在一片白中豁然而开的雪岭煤矿的坑口,不语而威。清晨,坑洞前的雪野,早被民工笑笑他们蹚出一条小路,小路蜿蜒南去,连着炊烟乍起的山村……
  •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世界最具感悟性的哲理美文(3)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文学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园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

    《与火车有关的事》收入宋烈毅近年来创作发表的62篇散文,精短的散文笼罩着诗意的光芒,同时这些文字浸透了一个诗人对生存的观察、沉思和内省。沉郁冷静、思辩而不失热烈的叙述风格使得这些散文更像是漫长岁月深处的一支深沉的歌。
热门推荐
  • 断刀之光

    断刀之光

    公元2100年,一股从地心爆发出来的未知能量,促使了自然界的基因突变,使人类进入了史上最艰难的时期,称为末元纪。异兽的侵袭,人类的抵抗,为人类生存的而战,为自己的一腔热血而战,异兽战士,唤醒你体内强大的异兽血脉吧!
  • 绝宠杀手医妃

    绝宠杀手医妃

    她,是杀手,是神医。一手银针救人于生死,一手银针杀人不见血。他,是王爷,是恶魔,杀人不眨眼,他人生死只在一念之间。她穿越时空,扮猪吃老虎,竟不知何时招惹了他?他当朝王爷,人人见了绕道而行,唯独她胆大包天无视他。
  • 妃祸天下:血嫁宫庭

    妃祸天下:血嫁宫庭

    为了报复,我做了他父皇的贵妃。“太子殿下,信不信我能让你叫我一声母后!”不相见,别亦难,再见时,已成仇!没有听说过被雷劈了,还能穿越的吧,我就是那个倒霉蛋!帅哥很帅,但是带刺啊!莫名的怀疑我,关押我,对我用刑,算了,不就是痛嘛,晕过去不就没感觉了!我忍!将我贬为贱奴,强占了我,却还要鄙弃我,说我是荡妇,剿了我的头发,没事,短发不也挺流行,在我身上私密的地方刻上他的字,也不要紧,全当纹身好了!我想离开,他却又用孩子做借口栓住我,囚禁我。
  • 腹黑五师妹玩转江湖

    腹黑五师妹玩转江湖

    她,是上古世界强者紫燃捡回的弃女,从小,她与几个师兄师姐一同生活在那个世界,没有师姐的偷逃,她也不会出去,一场意外,她遇见了他。“师夫说,这个世界有一种毒药,那种毒药,无药可解,但有一种是活在幸福中,而令一种,却痛苦万分……”“我中毒了……中的……是你的情毒!所以……你休想甩开我独自去死!”他,是想让天下合二为一永无战争的魔帝,本该与她没什么瓜葛,但,遇见她时,他的心,乱了。
  • 青楼霸唱:皇后娘娘也下堂

    青楼霸唱:皇后娘娘也下堂

    三流码字工穿越成家破人亡的下堂皇后,好姐妹背叛,皇上无情,很好,天骄别的不会,各种宫斗宅斗陷害智谋可是前生吃饭的本事,辅佐明君一统江山,霸唱天下,只是……为毛他要连自己都一并收了?
  • 别惹女生

    别惹女生

    本书是快乐少年第四辑之整蛊校园之一,是一部全面反映小学生校园生活的小说,生动有趣描述了小学生的成长经历,肖小笑,“铁三角”中的老大,班长,学习好,头脑灵活,是谋划把老师搞掂的主谋,还有“铁三角”中的唯一女生田田和军师范弥胡,当严肃可爱的老教师石老师碰上这群捣蛋鬼时,她该如何接招?本书生动,幽默,情节简单,适合广大青少年读者。
  •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甜蜜再恋:我的老婆是公主

    她是娱乐圈的当红新星,出淤泥而不染的清纯玉女。他是国际连锁集团的行政总裁,叱咤商界的风云天才。大学时的契约婚姻到彼此相爱的信任相属,羡煞多少旁人。他们的故事,成为T大流传的童话。毕业后,属于他们的故事正在延续,属于他们的生活正在开始。。。。。。
  • 妖孽夫君:拐个王爷回现代

    妖孽夫君:拐个王爷回现代

    这是一个坑她有着双重身份,一是现代神级别的武痴外加神医,二是叶家千金,订婚当日她从楼上跳下,本来已经算准了着地,但这突如其来的光是怎么回事,醒来后身上的凤冠霞帔又是怎么回事?太子?这么肥也能当太子?真是去一桩婚又来一桩……诶,那个王爷,对,就你,本小姐看上你了。从此她展开了一场追夫路,可是为毛他无动于衷!啊摔!谁说的女追男隔层纱!出来,本姑娘保证不打死你!丫的,无动于衷是吧?本姑娘还就不追了!终于有一天某王爷冷着脸走到她面前把她打横抱起,“唉唉唉,你干嘛?”“你不是说喜欢我吗?当然是成亲”什么!她有没有听错,这千年寒冰终于是被她融化了吗,太太太激动。
  • 小青梅

    小青梅

    顾苒和陆元皓是一对青梅竹马,在一起是众望所归,不在一起是天理难容。背负着强大的外界压力,陆元皓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吗?
  • 彼岸花复仇公主

    彼岸花复仇公主

    彼岸花公主归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呢?他又会如何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