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7700000010

第10章 世界传媒大王:鲁伯特·默多克

传奇人物

鲁伯特·默多克

在当今世界超级富豪之中,鲁伯特·默多克 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他从澳大利亚一份地方小报起家,奇迹般地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国际传媒帝国。作为一个全球传媒帝国的“帝王”,他是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的人物,他的世界里没有规则,他的道德就是他的标准。他像打仗一样经营事业,他喜欢制造争端,喜欢煽风点火,然后在乱世中突围而出。也许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这个冷酷、狡猾却天生应该成为传媒巨子的老人,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否认,默多克性格中的种种激进因素,造就了其传媒集团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所向披靡。

人物简历

1964年创办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

1968年迈步进入英国舰队街,收购《世界新闻报》。

1996年7月,默多克的新闻公司收购美国新世界通讯集团。成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

2007年5月1日,新闻集团斥资50亿美元获得了美国百年财经大报《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集团。

传奇语录

“从根本上来说,最成功的商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投机,你必须学会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迅速采取行动。”

“任何社会或者机构,若期望辉煌的过去仍能保障他们不受科技演进逼迫,其命运只有失败并遭淘汰。”

“我为自己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但是,这是一条漫长而又崎岖不平的路,当然,也是很伟大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除了勤奋,除了把握机会,除了发挥优势,没有任何别的捷径可走。”

“伟大的坏人”

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新闻业的伟大人物时,人们从来不会把新闻集团主席兼CEO鲁伯特·默多克 与约瑟夫?普利策、凯瑟琳?格雷厄姆等人一起谈论。尽管默多克在传媒领域取得的商业成就比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高。在传媒圈,他是一个令人恨得掉牙的人,他的“媚俗化”的商业理念和利润追求方式不断受到人们的指责和讨伐。在很多人眼中,默多克是一个多少有些“无耻”的报业投机商,他离高尚报人这一目标还相去甚远。然而不管怎么说,默多克都已经改变了新闻行业、好莱坞,乃至整个媒体世界。不仅如此,那些曾经对默多克大加鞭笞的竞争对手们最终都成了他的模仿者,默多克就是这样一个难以定位的复杂人物,他同时拥有“全世界最显赫的传媒巨子之一”和“魔鬼”的称谓,被誉为现代传媒业的拿破仑——“伟大的坏人”。

童年从剥削自己的姐姐开始

鲁伯特·默多克 1931年3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他是4个孩子中唯一的一个男孩。默多克的父亲凯思?阿瑟?默多克爵士是一名战地记者,拥有澳大利亚4家报纸。默多克小的时候,凯思爵士经常带他到弗林德尔大街《论坛报》的办公室去玩,默多克每次都很兴奋。每当回到家,默多克就向他的姐妹炫耀他的经历,眉飞色舞地描述报社的情景,并充满向往地说:“出版商的生活是全世界最好的生活。只要小孩子接触它、了解它,无疑都会被它所吸引。”

默多克小时候最亲密的朋友是姐姐海伦,他们俩总是形影不离。默多克和海伦整天忙于骑马或是捕捉兔子和水鼠。默多克将这些动物的毛皮卖掉。水鼠皮最值钱,但也最难捉。他们小心翼翼地从倒下的树上过了河,寻找水鼠的洞穴,轻轻地安放好用线编织的套子,拿出一小块肉,放上一些茴香子。准备工作完成后,两人静静地躲藏在附近。香味把水鼠吸引出来,而肉使水鼠落入了事先下好的套子里,当然不是百发百中。一看到水鼠落网,他们立即出现,从套中取出水鼠,再剥水鼠皮。如果说捉水鼠是最难的,剥皮则是最不好玩的,默多克总是叫海伦干这活。他拿皮去集市上卖,每张皮卖6 个便士。尽管海伦不得不干脏活,而且尽管她是姐姐,默多克每张皮仍只给她1 便士。

初战悉尼,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1952年秋天,突发心脏病夺走了老默多克的生命。作为唯一的儿子,默多克从英国牛津大学回到澳大利亚,继承父亲的产业。那一年,默多克才21岁。在管理方面,初出茅庐的默多克却不因循守旧。鉴于父亲留下的几家报纸都陷于财政危机,默多克转让了两家报纸,只保留了《星期日邮报》和《新闻报》,并亲自担任出版人。默多克拼命工作,事必躬亲。当年在他手下干活的编辑都说:“默多克一工作起来就发疯,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马达。”默多克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办报,有时还不顾董事会其他成员的反对,甚至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几年之后,他将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兼并到《星期日邮报》旗下,并使《新闻报》盈利。事实摆在眼前,那些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继续为他打工。

收拾完自家的“烂摊子”,默多克又开始向悉尼乱糟糟的报界宣战。当时,悉尼的报业由三个家族把持着——经营《太阳晚报》和《先驱早报》的费尔法克斯家族、拥有《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的帕克家族、掌管《镜报》和《星期日镜报》的诺顿家族。默多克通过一步步吞并,逐步收购了这几家报纸,还买下了多家印刷厂,最终一统澳大利亚的报业市场,确立了自己的“盟主”地位。对此,默多克的一个朋友感慨地说:“默多克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1964年7月14日,默多克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在首都堪培拉,经过两次转手的报社终于发行了由他开办的第一份报纸——《澳大利亚人报》,它也是这块大陆上第一份全国性日报。在报纸的形成过程中,《澳大利亚人报》就已经对澳大利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始从各方面改变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

抢滩英伦,借小报打入不列颠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畅销报纸。从1890年以来,它一直属于卡尔斯家族。到上世纪60年代,《世界新闻报》的利润开始下降,股价开始下跌,公司主席威廉?卡尔斯爵士先卖给英国工党议员、拥有出版公司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大批股份。然而,他很快意识到,此人不可信任,不能依赖他在股东大会上投票赞成自己。他只得又找新投资人。

就在这时,卡托找到了默多克。默多克说,他想控制整个《世界新闻报》公司。卡托赶紧警告他说:“你可要小心从事,不要吓坏了威廉?卡尔斯爵士!”于是,默多克夫妇先请卡尔斯爵士的儿子、侄子夫妇在伦敦最昂贵的饭店吃饭。然后,又来到卡尔斯爵士的豪宅,与卡尔斯爵士本人共进早餐。卡尔斯爵士对默多克的母亲一向怀有敬意,这使他认为他可以信任她的儿子。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他们终于达成协议。他们同意,将以发售新股方式,使默多克拥有该公司40%的股份。这样,他们两家将可以控制一半以上的股份。默多克还答应,他不再多买进股份。卡尔斯爵士则支持默多克和他的侄子一起,担任公司总经理。

1968年10月24日,消息一公布,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大为愤怒。他要求伦敦的接管办公室推翻这一协议。接管办公室命令公司在1969年1月2日举行股东大会,对此协议进行表决。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提出,在争议发生后买进股票的股东没有投票权,接管办公室同意了。这意味着,默多克没有投票权。形势对默多克和卡尔斯爵士十分不利。当时,卡尔斯家族仅拥有38%的股权,马克斯韦尔则拥有32%的股权,其他30%是小股东。小股东们到底赞成谁,很难讲。卡尔斯家族全体出动,尽了最大努力说服小股东支持他们。1月2日的股东大会,卡尔斯家族盛装到场。当卡尔斯爵士进入大厅时,全场热烈鼓掌。这种气氛正是投票需要的。果然,投票结果一边倒,以299票对20票,通过对卡尔斯家族吸纳默多克的支持。默多克抢滩成功,赢得打入英国传媒市场第一仗。

过了不久,卡尔斯家族的亲戚杰克逊教授急于将手中的股票脱手,默多克不守诺言,立即一举买进,因此掌握了49%的股份。卡尔斯家族大呼受骗,却无计可施。默多克步步进逼,利用总经理职位,大刀阔斧地干预报社的编辑管理工作。此时,年事已高的卡尔斯爵士身体越来越坏,默多克要求他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他意识到,让默多克进来犹如引狼入室,默多克比马克斯韦尔危险十倍。然而,他已无力与默多克争斗。1969年6月,卡尔斯爵士辞职,默多克被选为董事会主席。

转战美国:“恶魔的力量”席卷美利坚

早在50年代,默多克就发现,美国是一个将要在未来40年中统治世界的国家,所以他决意在这个国家留下他最坚实的脚印,把主营方向转向美国,然而美国社会似乎并不欢迎这个澳大利亚来的野心家,他在美国曾被视为办低俗小报的异族头子,被人叫做“灾星”、“强盗”、“臭东西”,他的《纽约邮报》被贬称为“恶魔的力量”。别人评价说,他是继赫斯特之后在媒体巨头中最有争议的人,他影响数百万美国人的观念,毫不掩饰自己想对美国文化施加影响的企图。

1973年,默多克第一次在美国收购了三家报纸,分别是一份快报,一份晚报及一份星期天报,总计支付1970万美元。这次收购让他获得了在美国发展的立足点,尽管所费不菲,却还是值得的。他坚持用自己的办法改造新收购来的报纸,以观察家的视角和意见作为取舍标准,使呆板的变灵活起来,使冒进的变平稳下来。增加了爆炸性新闻的报道,补充了琐细的端枝末节,使报纸增强了可读性和商业气息。他依旧大搞促销活动,通过电视作广告和其他报纸搞竞赛,争取读者青睐。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晚间《新闻》的销售量由12000份提高到76000份。虽然美国读者不像英国读者那样愿意捧场,但他的晚间《新闻》和早间《快报》还是日益走俏,到1983年的时候已经把利润定在500万美元,晚间《新闻》也早超过了赫斯特公司的晚间《光报》。与此同时,他开始准备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美国之星》就是由他创办的一份文摘小报,他模仿《美国求索》的样式,把太空旅行、健美及美容,还有好莱坞明星们的私生活作为报道内容,终于使其兴旺起来,最后还成为新闻帝国中赢利最多的报刊之一。到1980年初期,其销售量达到400万份,销售额达到1200万美元。1976年底,默多克买下美国的主流报纸《纽约邮报》,确立了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地位。

征服全球:传媒帝国的破竹之势

太平洋地区是默多克向全球扩张的战略重地。1963年,他买下了香港一家杂志社《亚洲》杂志有限公司28%的股份。1986年底,他花2.6亿澳元战胜对手《财经时报》的出版商而购得《南华早报》,这是香港最有利可图的日报。

亚洲是资本扩张最快的地区,默多克在中国、日本、越南等地寻找自己传媒的合适位置。伴随着电视行业扩张的无限机遇,默多克为建立以福克斯广播公司和英国天空广播公司为基础的全球性电视网而支付了5.25亿美元,从李氏家族手中买下了香港卫视64%的股份。对默多克而言,问题之一是政府的怀疑和限制,而怎样创建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是另一个问题。默多克渐渐懂得,泛亚洲市场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当地的电视节目才是最关键的。

2001年12月19日晚上,默多克的小儿子杰智?默多克以STAR(天空卫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在北京宣布,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STAR集团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广东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当天签署了相关协议。根据该协议,STAR将于2002年初通过有线系统,向广东地区播放一个全新的24小时包括娱乐、音乐和影视剧的综艺频道,作为对等条件,STAR集团的姊妹公司福克斯有线网将安排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CCTV-9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播出。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将有线电视网落地权授予一个境外专门针对中国观众播放的全新频道,具有历史意义。

默多克的真正野心是创建一个世界性的信息与娱乐王国,在这个巨型公司里,软件和流通体系分布在市场中,他的一生追求就是让这个传媒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真正的媒体巨人鲁伯特·默多克 ,人们看到现代资本的最佳走向,个人如何影响世界,第一力量如何造就,全球媒体霸业如何尽在掌握。

从传媒业拿破仑到“全民公敌”——何去何从?

从一份小报起家,媒体帝国辗转三大洲,74岁进军互联网行业,并购之路延伸半个多世纪,拥有百亿身家,倾力于报业变革,周旋于政商是非,平衡于家族争斗的传媒大亨,如今却成为了“全民公敌”。新闻集团主席兼CEO鲁伯特·默多克 一直凭借他人的丑闻而获得财富。如今,80岁高龄的默多克发现自己深陷于一桩不断蔓延的丑闻当中,使他拥有的市值400亿美元的全球传媒帝国岌岌可危。

让默多克和《世界新闻报》陷入如此地步的就是“窃听门”。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曝料,默多克旗下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扰乱警方破案。消息一出,举国哗然。随后,更多深水炸弹被引爆,《世界新闻报》窃听阀门被彻底打开,丑闻如洪水涌出,在英国掀起惊涛骇浪。

这一报道发生在距离新闻集团全面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4天前,在负面舆论的压力下,新闻国际公司中断120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全面控股计划。并且关闭了《世界新闻报》,这份报纸是默多克在英国的第一次收购,也是丑闻的核心发源地。默多克在英国的一批高层已遭拘捕,两位英国高层执法官员相继辞职,默多克媒体军团的美国高管也已辞职,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启动初步调查,了解该组织是否违反了美国法律。

从“窃听门”中还会涌出什么,谁也无法预料。但不论事件向哪个方向发展,“窃听门”事件已经严重地败坏了默多克本人以及他所掌管的新闻集团的声誉,而且也使他的政治影响力大大削弱。反对者们往往把默多克的新闻理念简单归结为“结果至上”或“唯利是图”,但几十年如一日坚定守护着他的传媒帝国的默多克,心中的信念未必是简单的“金钱”二字所能概括。

传奇人物

鲁伯特?默多克

在当今世界超级富豪之中,鲁伯特?默多克是无可争议的世界传媒业的龙头老大,他从澳大利亚一份地方小报起家,奇迹般地建立起了一个空前的国际传媒帝国。作为一个全球传媒帝国的“帝王”,他是一个让人难以琢磨的、复杂的人物,他的世界里没有规则,他的道德就是他的标准。他像打仗一样经营事业,他喜欢制造争端,喜欢煽风点火,然后在乱世中突围而出。也许现在有很多人不喜欢这个冷酷、狡猾却天生应该成为传媒巨子的老人,但是却没有人可以否认,默多克性格中的种种激进因素,造就了其传媒集团在全球信息产业中的所向披靡。

人物简历

1964年创办澳大利亚第一家全国性报纸《澳大利亚人报》。

1968年迈步进入英国舰队街,收购《世界新闻报》。

1996年7月,默多克的新闻公司收购美国新世界通讯集团。成为美国最大的传媒公司。

2007年5月1日,新闻集团斥资50亿美元获得了美国百年财经大报《华尔街日报》母公司道琼斯集团。

传奇语录

“从根本上来说,最成功的商业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投机,你必须学会在机会出现的时候迅速采取行动。”

“任何社会或者机构,若期望辉煌的过去仍能保障他们不受科技演进逼迫,其命运只有失败并遭淘汰。”

“我为自己感到非常骄傲与自豪。但是,这是一条漫长而又崎岖不平的路,当然,也是很伟大的一条路。在这条路上,除了勤奋,除了把握机会,除了发挥优势,没有任何别的捷径可走。”

“伟大的坏人”

当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新闻业的伟大人物时,人们从来不会把新闻集团主席兼CEO鲁伯特?默多克与约瑟夫?普利策、凯瑟琳?格雷厄姆等人一起谈论。尽管默多克在传媒领域取得的商业成就比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都高。在传媒圈,他是一个令人恨得掉牙的人,他的“媚俗化”的商业理念和利润追求方式不断受到人们的指责和讨伐。在很多人眼中,默多克是一个多少有些“无耻”的报业投机商,他离高尚报人这一目标还相去甚远。然而不管怎么说,默多克都已经改变了新闻行业、好莱坞,乃至整个媒体世界。不仅如此,那些曾经对默多克大加鞭笞的竞争对手们最终都成了他的模仿者,默多克就是这样一个难以定位的复杂人物,他同时拥有“全世界最显赫的传媒巨子之一”和“魔鬼”的称谓,被誉为现代传媒业的拿破仑——“伟大的坏人”。

童年从剥削自己的姐姐开始

鲁伯特?默多克1931年3月11日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以南30英里的一个农场,他是4个孩子中唯一的一个男孩。默多克的父亲凯思?阿瑟?默多克爵士是一名战地记者,拥有澳大利亚4家报纸。默多克小的时候,凯思爵士经常带他到弗林德尔大街《论坛报》的办公室去玩,默多克每次都很兴奋。每当回到家,默多克就向他的姐妹炫耀他的经历,眉飞色舞地描述报社的情景,并充满向往地说:“出版商的生活是全世界最好的生活。只要小孩子接触它、了解它,无疑都会被它所吸引。”

默多克小时候最亲密的朋友是姐姐海伦,他们俩总是形影不离。默多克和海伦整天忙于骑马或是捕捉兔子和水鼠。默多克将这些动物的毛皮卖掉。水鼠皮最值钱,但也最难捉。他们小心翼翼地从倒下的树上过了河,寻找水鼠的洞穴,轻轻地安放好用线编织的套子,拿出一小块肉,放上一些茴香子。准备工作完成后,两人静静地躲藏在附近。香味把水鼠吸引出来,而肉使水鼠落入了事先下好的套子里,当然不是百发百中。一看到水鼠落网,他们立即出现,从套中取出水鼠,再剥水鼠皮。如果说捉水鼠是最难的,剥皮则是最不好玩的,默多克总是叫海伦干这活。他拿皮去集市上卖,每张皮卖6 个便士。尽管海伦不得不干脏活,而且尽管她是姐姐,默多克每张皮仍只给她1 便士。

初战悉尼,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1952年秋天,突发心脏病夺走了老默多克的生命。作为唯一的儿子,默多克从英国牛津大学回到澳大利亚,继承父亲的产业。那一年,默多克才21岁。在管理方面,初出茅庐的默多克却不因循守旧。鉴于父亲留下的几家报纸都陷于财政危机,默多克转让了两家报纸,只保留了《星期日邮报》和《新闻报》,并亲自担任出版人。默多克拼命工作,事必躬亲。当年在他手下干活的编辑都说:“默多克一工作起来就发疯,就像一只停不下来的马达。”默多克坚持以自己的方式办报,有时还不顾董事会其他成员的反对,甚至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满。但几年之后,他将最大的竞争对手《广告报》兼并到《星期日邮报》旗下,并使《新闻报》盈利。事实摆在眼前,那些不喜欢他的人也不得不继续为他打工。

收拾完自家的“烂摊子”,默多克又开始向悉尼乱糟糟的报界宣战。当时,悉尼的报业由三个家族把持着——经营《太阳晚报》和《先驱早报》的费尔法克斯家族、拥有《每日电讯报》和《星期日电讯报》的帕克家族、掌管《镜报》和《星期日镜报》的诺顿家族。默多克通过一步步吞并,逐步收购了这几家报纸,还买下了多家印刷厂,最终一统澳大利亚的报业市场,确立了自己的“盟主”地位。对此,默多克的一个朋友感慨地说:“默多克总是能够利用别人口袋里的钱把事办成。” 1964年7月14日,默多克迎来了他的辉煌时刻。在首都堪培拉,经过两次转手的报社终于发行了由他开办的第一份报纸——《澳大利亚人报》,它也是这块大陆上第一份全国性日报。在报纸的形成过程中,《澳大利亚人报》就已经对澳大利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始从各方面改变澳大利亚人的生活方式。

抢滩英伦,借小报打入不列颠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历史最悠久的畅销报纸。从1890年以来,它一直属于卡尔斯家族。到上世纪60年代,《世界新闻报》的利润开始下降,股价开始下跌,公司主席威廉?卡尔斯爵士先卖给英国工党议员、拥有出版公司的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大批股份。然而,他很快意识到,此人不可信任,不能依赖他在股东大会上投票赞成自己。他只得又找新投资人。

就在这时,卡托找到了默多克。默多克说,他想控制整个《世界新闻报》公司。卡托赶紧警告他说:“你可要小心从事,不要吓坏了威廉?卡尔斯爵士!”于是,默多克夫妇先请卡尔斯爵士的儿子、侄子夫妇在伦敦最昂贵的饭店吃饭。然后,又来到卡尔斯爵士的豪宅,与卡尔斯爵士本人共进早餐。卡尔斯爵士对默多克的母亲一向怀有敬意,这使他认为他可以信任她的儿子。经过激烈的讨价还价,他们终于达成协议。他们同意,将以发售新股方式,使默多克拥有该公司40%的股份。这样,他们两家将可以控制一半以上的股份。默多克还答应,他不再多买进股份。卡尔斯爵士则支持默多克和他的侄子一起,担任公司总经理。

1968年10月24日,消息一公布,罗伯特?马克斯韦尔大为愤怒。他要求伦敦的接管办公室推翻这一协议。接管办公室命令公司在1969年1月2日举行股东大会,对此协议进行表决。罗伯特?马克斯韦尔提出,在争议发生后买进股票的股东没有投票权,接管办公室同意了。这意味着,默多克没有投票权。形势对默多克和卡尔斯爵士十分不利。当时,卡尔斯家族仅拥有38%的股权,马克斯韦尔则拥有32%的股权,其他30%是小股东。小股东们到底赞成谁,很难讲。卡尔斯家族全体出动,尽了最大努力说服小股东支持他们。1月2日的股东大会,卡尔斯家族盛装到场。当卡尔斯爵士进入大厅时,全场热烈鼓掌。这种气氛正是投票需要的。果然,投票结果一边倒,以299票对20票,通过对卡尔斯家族吸纳默多克的支持。默多克抢滩成功,赢得打入英国传媒市场第一仗。

过了不久,卡尔斯家族的亲戚杰克逊教授急于将手中的股票脱手,默多克不守诺言,立即一举买进,因此掌握了49%的股份。卡尔斯家族大呼受骗,却无计可施。默多克步步进逼,利用总经理职位,大刀阔斧地干预报社的编辑管理工作。此时,年事已高的卡尔斯爵士身体越来越坏,默多克要求他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他意识到,让默多克进来犹如引狼入室,默多克比马克斯韦尔危险十倍。然而,他已无力与默多克争斗。1969年6月,卡尔斯爵士辞职,默多克被选为董事会主席。

转战美国:“恶魔的力量”席卷美利坚

早在50年代,默多克就发现,美国是一个将要在未来40年中统治世界的国家,所以他决意在这个国家留下他最坚实的脚印,把主营方向转向美国,然而美国社会似乎并不欢迎这个澳大利亚来的野心家,他在美国曾被视为办低俗小报的异族头子,被人叫做“灾星”、“强盗”、“臭东西”,他的《纽约邮报》被贬称为“恶魔的力量”。别人评价说,他是继赫斯特之后在媒体巨头中最有争议的人,他影响数百万美国人的观念,毫不掩饰自己想对美国文化施加影响的企图。

1973年,默多克第一次在美国收购了三家报纸,分别是一份快报,一份晚报及一份星期天报,总计支付1970万美元。这次收购让他获得了在美国发展的立足点,尽管所费不菲,却还是值得的。他坚持用自己的办法改造新收购来的报纸,以观察家的视角和意见作为取舍标准,使呆板的变灵活起来,使冒进的变平稳下来。增加了爆炸性新闻的报道,补充了琐细的端枝末节,使报纸增强了可读性和商业气息。他依旧大搞促销活动,通过电视作广告和其他报纸搞竞赛,争取读者青睐。经过两年多的时间,晚间《新闻》的销售量由12000份提高到76000份。虽然美国读者不像英国读者那样愿意捧场,但他的晚间《新闻》和早间《快报》还是日益走俏,到1983年的时候已经把利润定在500万美元,晚间《新闻》也早超过了赫斯特公司的晚间《光报》。与此同时,他开始准备创办一份全国性的报纸。《美国之星》就是由他创办的一份文摘小报,他模仿《美国求索》的样式,把太空旅行、健美及美容,还有好莱坞明星们的私生活作为报道内容,终于使其兴旺起来,最后还成为新闻帝国中赢利最多的报刊之一。到1980年初期,其销售量达到400万份,销售额达到1200万美元。1976年底,默多克买下美国的主流报纸《纽约邮报》,确立了在美国新闻界的重要地位。

征服全球:传媒帝国的破竹之势

太平洋地区是默多克向全球扩张的战略重地。1963年,他买下了香港一家杂志社《亚洲》杂志有限公司28%的股份。1986年底,他花2.6亿澳元战胜对手《财经时报》的出版商而购得《南华早报》,这是香港最有利可图的日报。

亚洲是资本扩张最快的地区,默多克在中国、日本、越南等地寻找自己传媒的合适位置。伴随着电视行业扩张的无限机遇,默多克为建立以福克斯广播公司和英国天空广播公司为基础的全球性电视网而支付了5.25亿美元,从李氏家族手中买下了香港卫视64%的股份。对默多克而言,问题之一是政府的怀疑和限制,而怎样创建市场并满足市场需求是另一个问题。默多克渐渐懂得,泛亚洲市场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有当地的电视节目才是最关键的。

2001年12月19日晚上,默多克的小儿子杰智?默多克以STAR(天空卫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身份在北京宣布,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STAR集团与中国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广东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当天签署了相关协议。根据该协议,STAR将于2002年初通过有线系统,向广东地区播放一个全新的24小时包括娱乐、音乐和影视剧的综艺频道,作为对等条件,STAR集团的姊妹公司福克斯有线网将安排中央电视台的英语频道CCTV-9在美国西海岸地区播出。这是中国政府第一次将有线电视网落地权授予一个境外专门针对中国观众播放的全新频道,具有历史意义。

默多克的真正野心是创建一个世界性的信息与娱乐王国,在这个巨型公司里,软件和流通体系分布在市场中,他的一生追求就是让这个传媒体系变得越来越庞大。一切都是因为这个真正的媒体巨人鲁伯特?默多克,人们看到现代资本的最佳走向,个人如何影响世界,第一力量如何造就,全球媒体霸业如何尽在掌握。

从传媒业拿破仑到“全民公敌”——何去何从?

从一份小报起家,媒体帝国辗转三大洲,74岁进军互联网行业,并购之路延伸半个多世纪,拥有百亿身家,倾力于报业变革,周旋于政商是非,平衡于家族争斗的传媒大亨,如今却成为了“全民公敌”。新闻集团主席兼CEO鲁伯特?默多克一直凭借他人的丑闻而获得财富。如今,80岁高龄的默多克发现自己深陷于一桩不断蔓延的丑闻当中,使他拥有的市值400亿美元的全球传媒帝国岌岌可危。

让默多克和《世界新闻报》陷入如此地步的就是“窃听门”。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头条曝料,默多克旗下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在2002年非法窃听失踪少女道勒及其家人的电话,扰乱警方破案。消息一出,举国哗然。随后,更多深水炸弹被引爆,《世界新闻报》窃听阀门被彻底打开,丑闻如洪水涌出,在英国掀起惊涛骇浪。

这一报道发生在距离新闻集团全面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4天前,在负面舆论的压力下,新闻国际公司中断120亿美元收购英国天空广播公司的全面控股计划。并且关闭了《世界新闻报》,这份报纸是默多克在英国的第一次收购,也是丑闻的核心发源地。默多克在英国的一批高层已遭拘捕,两位英国高层执法官员相继辞职,默多克媒体军团的美国高管也已辞职,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在启动初步调查,了解该组织是否违反了美国法律。

从“窃听门”中还会涌出什么,谁也无法预料。但不论事件向哪个方向发展,“窃听门”事件已经严重地败坏了默多克本人以及他所掌管的新闻集团的声誉,而且也使他的政治影响力大大削弱。反对者们往往把默多克的新闻理念简单归结为“结果至上”或“唯利是图”,但几十年如一日坚定守护着他的传媒帝国的默多克,心中的信念未必是简单的“金钱”二字所能概括。

同类推荐
  • 向前进

    向前进

    这是一个关于理想、奋斗和成长的故事。“傻根”“阿炳”“许三多”,谁才是真正的王宝强?一个农村孩子八岁时的梦想,在十六年后变成了现实。这不是传奇,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少林寺学艺六年。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北影厂的门口蹲候三年,只为有一个说台词的角色。为了这个梦想,他在工地上搬砖、运沙,挥汗如雨。为了这个梦想,他和所有一样有梦想的年青人一样,离开家乡,走在奋斗、成长的路上。他用十六年,完成了这个青春时代的奋斗史。他用不抛充不放弃的精神制造了一个喧器时代的梦。每个梦想皆能成真。王宝强独家陈述关于命运,关于机缘,关于成长,关于情感,关于亲情的全方位思考。
  • 记取明媚时光

    记取明媚时光

    作者以雅致艳丽的文字讲述了51位明星的故事。从谢贤、狄龙、汪明荃到范冰冰、大S、小S,从上世纪60年代到新世纪,几十年的娱乐圈的人生沉浮跃然纸上。他们的爱与痛、喜与悲、繁华与苍凉,浸透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
  • 雷锋

    雷锋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直到今天,雷锋的名字依旧响亮,雷锋精神依然感动和影响着我们!
  • 雷锋

    雷锋

    1940年12月18日,距湖南省城长沙以西15公里的望城县,隐没在山坳里的小山村简家塘,诞生了一个小生命,乳名庚伢子。陈抚生编著的《雷锋》内容介绍:庚伢子嗓音特别响亮,几乎整个简家塘都能听见他“呜哇,呜哇”的大声哭叫。这一年,他的爷爷雷新庭57岁,父亲雷明亮33岁,母亲雷一嫂30岁,哥哥再伢子8岁。一家1人难得有这样的好心情。雷新庭把家里一只下蛋的老母鸡炖了,请来为雷一嫂接生的六叔奶奶、儿子的好友、后生子彭德茂,庆贺了一番。六叔奶奶说:“恭喜贺喜,你雷家人丁兴旺,再伢子的名字起得好,元满又生了个伢崽!”彭德茂才24岁,是条走南闯北的汉子。
  •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

    《稻盛和夫全传》是从稻盛和夫的童年时光开始追忆,讲述了这位被称为“经营之神”的日本企业家领袖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大学生走向全球著名企业家的全过程。
热门推荐
  • 没有任何借口行动手册

    没有任何借口行动手册

    公司管理者绝对拒绝爱讲借口的员工。我们每个人都喜欢自己留下许多借口,但不允许别人保留借口;那么不倒过来想一想自己呢?只有把借口从自己的身边赶走,你就会懂得永远向前、永不放弃的成功之道。本书的主题就是告诉每一个员工一定要把拒绝借口摆在首位,这样才能专心致志地为公司工作,并在上司面前证明自己是一个完全主动、积极工作的忠实员工!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从优秀到卓越的捷径,任何人要取得哪怕一点点成就,首先都是不要找借口,先后不折不扣地付诸行动。
  • 拉克丝的贴身护卫

    拉克丝的贴身护卫

    试想《英雄联盟》中的英雄踏足地球会怎样?光辉变成霸道总裁、波比变萝莉、暗夜猎手维恩是位拉拉你还信?你又可知她为何总是带着墨镜,真以为她是在装酷吗?
  • 祭义

    祭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始之初

    天始之初

    天始之初,大道无形。混沌欲开,淤泥化人。宇宙中,茫茫三千世界,便在那最不起眼的凡界中,诞生了漠视一切的道!此道,为天!——————天始之初官方群:513612776
  • 官场红狐

    官场红狐

    夏媛,美貌的芭蕾舞明星,跟腱断裂,前程会毁掉吗?答案——不!奇遇,让她步入“官场大舞台”,善舞长袖挥洒媚情,男人是她手里的红绸,随心所欲舞动……更有诱惑力的世界向她展现!尽毁她的魅惑人生向她招手!(万分感谢密友曹汐制作的漂漂封面)
  • 赤火天尊

    赤火天尊

    他叫晨霜,只有一个梦想,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可命运弄人,他白白修炼十年,沦为废柴,家道中落,尝尽人间冷暖。可是他毅然决然的走上了修行这条道路,即便是要吃比别人千倍万倍的苦,他也绝不退缩。刀山,爬过去,火海,淌过去。不要有数不尽的财富,他只要实力,从人练气,凝气成丹,去凡胎,造仙骨,再化神,终封尊,止拜祖!天下混沌,百姓凄苦,他作为一腔热血男儿,当一手持灭世赤火,一手持吞天符箓,扫清世间垢污。
  • 疾风剑鬼

    疾风剑鬼

    萧羽莫名其妙的重生之旅,本想超神,却无奈超鬼。。。
  • 男女恋爱季

    男女恋爱季

    美妙的暑假来临了,我们的探险队又一次出发了,我们首先来到了第一个地方--沙漠的陵墓——龙蚯石窟,在那里我找到了一件友间的宝物非常珍贵,后来出发去了另外的一个地方——沙漠王国,我和沙漠王子谈了一场恋爱,又去了另外一个地方——海底之城,这里实在是我的末日之城,经过了这些旅程,暑假结束了,可是寒假我们会去哪儿、尽请期待!可是有一个人说:“若依,你今生今世也逃不出我的王宫,乖乖的做我的王妃吧。”
  • 我的妖魂不可能那么可爱

    我的妖魂不可能那么可爱

    已修改,等待重新发布。。。。。。。(为什么非得20字以上。。。。。)
  • 穿越之盛世山庄

    穿越之盛世山庄

    一场情伤穿越到了不知名朝代的乡下农人家,虽然贫穷好在父慈母爱,整理心情带着全家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