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站在广阔的沬邑郊外采摘女萝,心中思念着一个人,是谁呢?正是那楚楚动人的孟姜。我们相约在桑树林里,她邀请我去欢会的祠庙,然后我们在淇水之上分别。
我站在广阔的沬邑之北采摘麦子,心中思念着一个人,是谁呢?正是那楚楚动人的孟弋。我们相约在桑树林里,她邀请我去欢会的祠庙,然后我们在淇水之上分别。
我站在广阔的沬邑之东采摘芜菁,心中思念着一个人,是谁呢?正是那楚楚动人的孟庸。我们相约在桑树林里,她邀请我去欢会的祠庙,然后我们在淇水之上分别。
这是一首典型的约会诗,男子心仪的女子邀请他相见,一个简单的事情,却充满了男子的欣喜之情。这是他们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怎能不高兴?在这个什么都讲求快的年代里,难得的就是那份闲情逸致,爱情的启示录里没有速度,激情倒是常常存在,现代人常觉爱情难求,也许并不是缺乏对爱情的渴盼,而是没有主动去爱上别人的勇气与力量。倘若人人都抱存着这样的思想,那么恐怕这世间是没有为爱留存的空间了。所幸,儿女情长还是最能让人从繁杂的生活琐事中寻求一点安慰,唏嘘之余自己也想体验一把,凡人的七情六欲不过如此。
也许,埃里希·弗洛姆的《爱的艺术》能为我们提供一些看清自己与他人面对爱情的参考。弗洛姆假设,如果爱是一门艺术,那就要求人们有这方面的知识并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它的青睐。但很明显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爱仅仅是一种偶然产生的令人心荡神怡的感受,只有那些足够幸运的人才可以坠入情网。但这大多数人决不认为爱情可有可无,相反他们向往爱情。悲欢离合的爱情电影,百无聊赖的爱情歌曲,像戒不掉的瘾。但没有人认为,爱是可以学会的。通常,男子以名利和权力展现雄风,而女子则是以身段和服饰打扮使自己富有魅力;事实上,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人所理解的“值得被人爱”无非是赢得人心和对异性有吸引力这两种倾向的混合物。人们认为爱的问题是一个对象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爱本身十分简单,困难在于找到爱的对象或被爱的对象。
不得不说,即使放在爱情自由开放的今天,弗洛姆对爱的分析也是至情至理,现如今社会风潮之下的大批剩男剩女的出现就是明证,不是不想要爱情,而是找不到可以去爱的对象。物欲横流,谁的脚步都是匆匆而过,再不找不到那个幽静小路上的丁香姑娘了。爱情被商品化了,各种物质条件的匹配,褪去华丽的外衣,剩下那个纯粹的灵魂再也找不到了。貌似我优秀了就自然有人会来爱我,甚至有人撰文写平庸者不配得到别人的爱,殊不知,爱与不爱岂能用如此的条条框框来限定?
或许只有在最天真烂漫的年纪才能体会人与人之间那种最单纯的好感,情窦初开的爱情结不出甜美的果实,但却最真诚,人在变,感情也跟着变,曾经的曾经就是那么简单,见上一面,郊游一次,就心满意足,心神驰荡。虽然这根本算不得什么爱,只是朦胧的一点对异性的感觉,就让很多人误以为好感就是爱情,欣赏就是爱情,怜悯就是爱情,从此走遍天涯,想要曾经的感觉,却汲汲营营一生无果。爱情真的很难得,原因在于没有人愿意学习如何去爱,那些沉默的大多数都在等待别人首先去爱他。虽然这与人的性格也有一定关系,有人天生就喜欢被动,被爱了再作出回应,但从整体的社会思潮而言,爱情就是花非花雾非雾,存在于人们的憧憬中,却始终走不到发送信号的服务区内。
一度让无数人羡慕的三毛与荷西的爱情,抛开了地域国界、年龄悬殊、时间考验、空间阻隔,他们自成一段佳话,如果光靠感觉,他们的爱情就不会有如此的传奇色彩。“某些人的爱情,只是一种‘当时的情绪’。如果对方错将这份情绪当做长远的爱情,是本身的幼稚。”三毛对爱情的的理解如是,“爱情,如果不落实到穿衣、吃饭、数钱、睡觉这些实实在在的生活里去,是不容易天长地久的。”一个至情至真的女子对待爱情也是如此以诚相待,她与荷西生活的点点滴滴看似平常,这些事情在她一颗热爱生活的心中却是无比奇特,在她笔下,每一天的生活都充满了新奇,有待她与爱人一起探寻,这样的感情不单单要靠相互的扶持与赞赏,更需要心灵的默契,而所谓的默契不过就是学会了爱情的要则,不会在平淡生活中产生厌倦,也不会在一时激情中迷失。即便是这样的女子,还要说,“爱情有若佛家的禅——不可说,不可说,一说就是错。”
爱情需要学习,爱情更需要付出,因为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说到付出,总会在头脑中想到西方教堂中的婚礼誓词——我愿意她(他)成为我的妻子(丈夫),从今天开始相互拥有、相互扶持,无论是好是坏、富裕或贫穷、疾病还是健康都彼此相爱、珍惜,直到死亡才能将我们分开。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让相互结合的两个人心弦叩响,也让在座的亲朋好友默默地祝福。因为爱情而结合为夫妻,这是爱情的最好归宿,也是爱这门艺术不惧怕时间的磨砺的最好佐证。
别再问苍天爱是什么,天若有情天亦老。生于尘世,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但千万别忘了爱是一门需要习得的艺术。
33、爱情到底是什么——《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同坐一辆车的美丽姑娘哟,她的容貌像花儿一样灿烂。高兴地跑啊跳啊,佩戴在腰间的美玉也闪耀着柔和的色泽。她的美貌堪比孟姜,实在是娴雅庄重。
同坐一辆车的美丽姑娘哟,她的容颜像绽放的鲜艳花朵。高兴地跑啊跳啊,佩戴在腰间的美玉发出悦耳的声响。她的美貌堪比孟姜,贤良淑德,令人难以忘怀。
有一个女子与我在一辆马车上游玩,她红扑扑的脸颊就像木槿花般美丽。她身轻如燕,走起路来轻盈地就像是飞翔,有美玉佩带在她身上真是恰到好处。那位姜家的大小姐啊,真是美丽又高贵。
有一个女子与我在一辆马车上游玩,她红扑扑的脸颊就像木槿花般美丽。她身轻如燕,走起路来轻盈地就像是飞翔,她身上的玉佩也随着其步伐叮铛作响。那位姜家的大小姐啊,教我如何忘记你的美好品德!
这首诗是一首男子赞美女子美貌与品德的诗,华衣玉佩,翩若惊鸿,女德也无可挑剔。男子有幸能与这位人间至善至美的可人儿一同出游,心情该是多么地激动。
爱情就是这样因仰慕而生,仰慕对方拥有比自己好的东西,仰慕对方身上有自己没有的优点。因这仰慕而生爱情,无怪乎有人说“爱情是盲目的”。爱情让人将对方的优点无限放大,“情人眼里出西施”。
自古以来,爱情是一个亘古常新的话题,人人都渴望拥有一份专属于自己的爱情,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正在寻找,每个人都跃跃欲试,想象着爱情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什么魔法一样的事情。只要人们对爱情还持有信念,公主王子的童话就没有完结的一天。所以,在没有体味爱情的味道之前,不要随便说安徒生的童话都是骗人的,即使是现实的谎言,那也是美好的善意的希冀。但也不要把一见钟情的童话想象地太过美好,爱情远比那复杂实在得多。
在人类众多情感中,爱情是最为稀缺的也最让人捉摸不透的了,它不似亲情一样拥有基因遗传的先天优势,也不似友情一样简单只要志趣相同,它虽然也受到人体荷尔蒙的影响,但一份长期保鲜的爱情并不能就此维持。爱情需要的还有很多,尤其是心。很多心理学家提出自己对于爱情的理解并建立了相应的理论,其中最为有名的是斯滕伯格的三角理论,他把爱情分为三个成分:亲密、激情、承诺。在这三种成分的组合之下又分出八种爱情类型:喜欢(只有亲密),迷恋(只有激情),空爱(只有承诺),浪漫之爱(包括亲密和激情),友谊之爱(包括亲密和承诺),愚爱(包括激情和承诺),无爱(三种成分均无),完整的爱(三种成分均有)。[没大改]据此人们可以发现自己所谓的爱情很少能到达完整的状态,现实中的爱情有其中一种成分就可产生,而完满只是一种理想状态。在人类情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也终于能有一种清晰可操作的理论用来解释这复杂而令人无限神往的爱情圣地了。但解释归解释,爱情的萌生却在此理论之外。
纵然有再伟大的爱情心理学家也无法控制自己的情感,正如上面所说的仰慕而生爱情,“仰慕”一词说的太日常生活化,如果仔细分析因何而生“仰慕”,也是有根可寻的。一般而言,我们会因为一个人的外表而喜欢上他,也会因为一个人的品行而对他产生好感,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外在美和内在美。《有女同车》这首诗也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描写男子心仪的女子,所谓的“内外兼修”。其实这还不是最原初的情感冲动,著名精神分析师荣格是佛洛依德理论的继承者,他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解释男女相吸的概念:阿尼玛和阿尼姆斯。前者是男性心中理想女性的形象,而后者是女性心中完美男性的形象。阿尼玛是男性从祖先遗留下的集体的女性原型,或者说每个男人身上都或多或少遗留有一些女性特征,而这些女性特质正是他们“梦中情人”的样貌。阿尼姆斯对于女性而言同样如此。难怪有“另一半”的称呼。我们究其一生要寻找的那个人其实就是遗失的自己。有一首外国诗说:Iloveyou,notbecausewhoyouare,butbecausewhoIamwhenI’mwithyou.(我爱你,并不是因为你是谁,而是因为跟你在一起我是谁)[]。
爱情有不同的味道,有明艳烈火般的激荡,有细水长流似的缠绵,有欢天喜地样的冤家,有会心一笑状的传情。不管是哪一种味道,总有人会恋上某一种专属于自己的爱情滋味。
有人说,爱情是一场天时地利人和的总和。我却不这么认为。爱情,可以在一瞬间产生,感觉来了,像是被电到一样,这叫“一见钟情”,不管人类对这个第一眼有多么地不信任,还是有无数实例在地球的某一个角落上演。爱情,可以在长时间的相处下自然萌芽,这叫“日久生情”,往往这样的爱情因为有友情做铺垫所以更牢固一些。有时候,爱情总是不期而至,所谓的天时、地利、人和都是空话,也许这些放在婚姻上更为可靠。当然,年轻时以为的放弃、错过不过是不清楚爱情为何物的一种归因。
爱情也是有年龄的,年轻时追求浪漫,以为浪漫是烟花、灯光、玫瑰,经历了风雨之后,才渐渐体会到“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是与你一起慢慢变老”的感动。爱情的坟墓不是婚姻,婚姻是爱情的升华,是爱情的果实。爱情也许很难保持新鲜,所以婚姻会有七年之痒,婚姻考验着当事人的忠诚,同时也考验着爱情的长久。歌德说:哪个青年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但爱情绝不是年轻人的专利,人在任何一个年龄阶段里都可以擦出爱情的火花。
人有世界观,亦有爱情观,每一个对爱情都有不同的理解。好的爱情能让人向上,因为追求至善至美一直是人类的终极目标,爱情也不例外。
生于尘世,去努力寻找那个未知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爱情总在某个地方等待着你。
34、爱他就要说出来——《邶风·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
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