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593700000012

第12章 父母该不该打孩子?

§§第三章 话题篇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jinsong7xiaoxiao标签:打骂幼儿惩罚分类:能否打孩子话题忍无可忍,能不能打孩子?

文/一笑心晴

一、打孩子之前,请先仔细想一想

究竟是孩子的行为表现,让你“忍无可忍”?还是因为你的情绪本来就不好,你自己“忍无可忍”?

其实我们都明白,孩子本身可能根本不足以激怒我们。只是因为我们大人要面对的事情很多,工作上的压力,同事间的别扭,夫妻间的矛盾,家庭中的纷争,还有各种琐事带来的烦恼……以至于我们的内心总是无法平静下来。我们积攒了很多“情绪垃圾”,无处释放。如果恰巧我们刚和别人吵完架,或者工作上千头万绪一团乱麻,这个时候,孩子的一点小问题就变成了“导火索”。

有人说,面对淘气的孩子,再好的脾气,也有忍不住的时候。我觉得并非如此。什么叫做脾气好?什么叫做忍不住?为什么要忍?忍,是很难的,也是压抑本性的。为什么不能从一开始就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而要在被激怒了之后再去忍?

有怒气,忍住不发泄,和根本没有怒气,这完全是两个境界。

解决孩子的问题之前,先解决自己的问题吧!你是否平时就是一个没有耐心、脾气急躁、容易生气、容易焦虑的人呢?当你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千万不要管教孩子,不要让弱小可怜的孩子成为你的“情绪垃圾桶”,成为你的“泄愤工具”!

二、打孩子之前,请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1)如果孩子足够强大,有能力还手、能与你对抗,你还会打吗?

(2)如果对方不是孩子,而是你的亲人或朋友,不听你的话,你会打吗?

(3)如果孩子所犯的错误中有你自己的责任,你还会打吗?

(4)你有打孩子的资格吗?你自己以身作则了吗?

(5)你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问题了吗?

(6)除了“痛下毒手”,你真的没有别的选择了吗?

第一个问题的意思是,孩子生来就是“弱者”,在大人面前很渺小,所以父母经常滥用权威“仗势欺人”。恃强凌弱是人的本性,你觉得你比他强大,他会怕你,所以你敢动手。等有一天,你打不动他,甚至他都能把你揍一顿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第二个问题的意思是,你把孩子当成一个平等的人去对待了吗?孩子虽然小,但他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尊严,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可以随意支配和打骂。当你面对一个平等的人,比如你的亲戚、你的朋友、你的同事、你的领导……你们相处时,也会发生冲突,对方也听不进去你的话,你怎么办?也出手打一顿?

第三个问题的意思是,“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身上反应出来的恰恰都是父母本来就存在的毛病。打孩子,其实就是打你自己!

第四个问题的意思是,你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你自己做到了吗?你希望孩子听话、温顺,但是孩子没有让你满意,于是你愤怒,那么,为什么你的孩子遭遇不满时没有愤怒的权利?既然你也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忍无可忍出手打他,为什么他就不能忍无可忍,也还手打你?当你责怪孩子叛逆、不听你话的时候,你又尊重他、听他的话了吗?如果不能以身作则,那么请问你有什么资格打孩子呢?

第五个问题的意思是,你也是这样长大的啊,你小时候说不定比你的孩子还要淘气、还要叛逆呢,都是过来人,怎么就理解不了呢?孩子建立自我意识的时候,就是会表现出“霸占”;孩子认识空间形成秩序感的时候,就是喜欢“扔东西”;孩子证明自己长大了又渴望关注和肯定的时候,就是会“叛逆”;孩子出于好奇喜欢探索的时候,就是很“淘气”……怎么就不能接受孩子成长过程的那些规律呢?

第六个问题的意思是,打,是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我们还能尝试哪些办法?与孩子心平气和地沟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光靠一张嘴也不行,讲故事,看绘本,做游戏,情景演示,自尝恶果,约定选择……你都一一试过了吗?如果确实都无效,OK,你打吧!

三、打孩子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

从生活中很多的实例可以看出,打孩子基本没有起到教育的效果。孩子也许当时屈服了,但是过后可能又再犯,让妈妈们很崩溃。实际上这是普遍情况,美国有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很多父母都反映,打骂之后孩子的表现还是一样。

首先我还想强调一下对错观念。孩子犯错了,大人就打!以我们大人的眼光,去判断孩子的行为是对还是错,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比如,笑笑用“童子尿”冲奶粉,笑笑在马桶里搅和水,笑笑把卫生纸抽出来玩……这些行为我们大人肯定认为不对,但是用孩子的眼光呢?所以,你一味地批评他错了根本没有用,重点在于引导和帮助。

再说一下犯错挨打的作用。也许打骂的效果“立竿见影”,孩子一下子就停止了所谓的淘气或叛逆行为,你获胜了!但是,孩子仅仅是表面的屈服,他并不知道他为什么错了,也没有建立是非观念,所以他很可能重蹈覆辙。即便说“打”得有效果,孩子以后确实不再犯错了,那么,孩子是因为真的明白了这件事的道理,还是因为害怕被你打?

俗话说,常骂不惊,常打不怕。如果打孩子打惯了,孩子习以为常了,对打也就没有了最初的恐惧,就不再怕你了。他不仅在挨打时满不在乎,一动不动,还摆出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恶狠狠地看着你,嘿,有什么大不了,犯了就打,打了再犯呗!

孩子可能还会还手,似乎很多妈妈都经历过。这个时候,“打”作为一种最严厉的惩罚手段,也就丧失了它的威慑力了。越打,越叛逆;越压迫,越反抗!

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内心里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不是“如果我怎么怎么了,妈妈就会打我”。否则,一旦家长不在身边,不存在被打的威胁了,他还会有分辨是非的主动性吗?

四、打孩子有什么后果

1.身体伤害

你可能只想给孩子一点教训,但是,盛怒之下,能控制好下手的力度吗?万一打伤了孩子岂不是追悔莫及?比如牙齿打掉了、耳朵打聋了,甚至还有一失手不小心把孩子打死的。

2.心理伤害

其一是恐惧,进而对父母丧失安全感和信任。有网友还对我说:“孩子怎么不怕我啊?”请问,你要孩子怕你干什么?他把你当朋友,以后有什么话都愿意跟你说,这不好吗?

其二是憎恨,谁会心甘情愿地挨皮肉之苦?“打”是对孩子自尊的亵渎!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亲情日益淡漠,隔阂越来越深,孩子甚至会产生怨恨和报复心理。

3.性格缺陷

(1)胆小,软弱,孤独。

(2)悲观,自卑,压抑。

(3)暴躁,粗野,攻击。

(4)喜怒无常,焦虑不安,紧张担心。

(5)倔强,抵抗,真正的“叛逆”。

4.行为偏激

(1)撒谎,逃避。孩子发现,他一旦做错事就会挨打,于是变机灵了,他以后会为了躲避体罚,而用撒谎的办法来保护自己,见风使舵。家长还以为他真的改正听话了,实际上他只是躲到你背后、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继续淘气。

(2)暴力倾向。经常挨打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弱者要服从于强者,暴力可以解决问题,任何事情不用讲道理,谁力气大或者脾气大,谁就赢,以恐吓威胁武力制服他人。

5.打孩子是父母愚昧、无能、偷懒、暴躁的表现(1)愚昧。“棍棒之下出孝子”,“打是亲,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不打不成才”,“不打不长记性”……这是中国的传统教养观念,对当今很多父母依然有着深厚的影响。在以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时代,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是上对下的关系,打孩子是父母的权利,完全没有尊重孩子、与孩子平等相处的概念。可能还有人自己小时候就是被父母打大的,所以现在理所当然地认为打孩子也是随随便便的事儿。

(2)无能。当网友问我会不会打孩子的时候,我回答,我认为“河东狮吼”是妈妈无能的表现,更何况“打”?更是无能啊!我束手无策了吗?我无计可施了吗?我只能依靠咆哮和动手,来发泄情绪吗?教育孩子,是不是靠高八度的大嗓门和强悍的武力?一个足够智慧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选择通过这样偏激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因为冷静,才能想出更多的办法。

(3)偷懒。生活中孩子遭遇打骂,也许并不是孩子本身的表现该不该受罚,而是有些父母“偷懒”,图省事。教育孩子是个“苦差”啊,要动脑筋的,大人工作繁忙,琐事成堆,偏偏碰上孩子调皮捣乱,哪有时间思考什么有效的方法啊?懒得动脑子,直接动手,“打”当然最简单最方便,见效也最快。一旦孩子的表现令自己不满意,就直接“先下手为强”!

(4)暴躁。现代人似乎都很暴躁,心里都藏着一团火,随时被点燃爆炸。生活不如意,事业不成功,和领导闹意见,和婆婆闹矛盾,和老公闹离婚……怎么静得下来呢?可怜的孩子,总是沦为大人的“泄愤工具”!

五、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打孩子?怎么打孩子?

虽然我现在从来没打过孩子,但是我也不敢保证以后永远不会。不过我可以肯定的是,我不会因为自己的情绪不好,拿孩子撒气;我会努力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不仗势欺人,倾听孩子的心声,平等地对待孩子。

我觉得,如果真要打,也要打得有价值,打到关键点上!什么样的情况可以打孩子?道德败坏,屡教不改,比如孩子偷东西。当然这种事情发生,本身也有家长教育的责任,除了打孩子,更需要自我反省和改进。当孩子接受一次狠狠的体罚,或许会刻骨铭心地记住自己的错误。

六、打孩子需要坚持几个原则

(1)提前告诉孩子,因为你犯了什么错,我要惩罚你了,而不是突然发飙。大人心血来潮,情绪暴躁的时候,狂轰烂炸,拳打脚踢,这不是教育。

(2)说清楚,为什么打他,让他明白挨打的意义。只有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危害时,才不会再犯,而不是因为害怕挨打本身。

(3)不要在外人面前打。人前教子,祸害无穷,孩子都是有自尊的。他一旦感觉受了“奇耻大辱”,就会心生怨恨,甚至更叛逆,而不是真心悔改。

(4)不能经常打。体罚绝对不是教育的主要手段,当心孩子“久经沙场,千锤百炼”,就会变得“软硬不吃,刀枪不入”。你打得次数越多,就越来越不起作用,好比抗生素,滥用的结果只能是无效。

(5)出于教育的“打”,并非实施暴力。所以,注意下手轻重,不要变成赤裸裸的人身伤害。

(6)打孩子要有严格的标准。不是你心情好的时候,条件就放松,该打也不打;心情不好的时候,一点小事也恼羞成怒暴打一通。

七、孩子淘气叛逆不听话,或者犯了错误屡教不改,不打不骂怎么办顽皮是孩子的天性,淘气是孩子的本色,叛逆是成长的规律,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碰到让你无可奈何、崩溃抓狂的时候,如果不打又不骂,我们家长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1)平等待人。

(2)倾听心声。

(3)友好沟通。

(4)以理服人。

(5)合理惩罚。

“结束语”

你知道吗,4月30日是“世界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 a y),这个节日最早是由美国反体罚组织1998年发起的。英文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也将其译为“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明文规定,父母打孩子是违法的,经常有外国人听到邻居打小孩,就立即报警。

不要以教育的名义,以爱为借口,以“为你好”当幌子,盲目地打骂孩子!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那些问题,都是源于一定的内心需求。我们应该放下父母的架子,尊重生命,把孩子当成好朋友一样,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anyue标签:打骂幼儿传统分类:能否打孩子话题打孩子的传统还要不要?

文/三月妈

三月妈

两个女孩的母亲,重庆第一家华德福实践园——重庆纳溪园的发起人及管理者。该园位于重庆主城区的肺叶,即南山公园,是儿童成长的天堂。

作者倾心于华德福教育,热爱大自然。并且心系儿童,关注儿童的成长环境,关注家庭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和孩子们在一起,是她人生最大的幸福!

我本身是一个比较急燥的人,对别人、对自己都要求很严格,但唯独对女儿三月,大家都认为我没原则,太迁就孩子了。而且为此我还落得了个好名声,人家说我脾气好、有耐心。但事实并非如此,我打过三月两次,更多的时候,我没下手,但拳头紧握,人欲崩溃,甚至如河东狮吼。

孩子总有那么多的时候让人觉得不可理喻、无理取闹,觉得自己为他如此地辛苦,他却不理解,仍在“胡作非为”。最近我经常思考这事,到底是不是孩子惹得我们不得不打他呢?通过总结我每一次发火或者是想发火,甚至是惹我动手时候的状况,我发现都是在我情绪不好的时候。比如,有时我正想做什么事,可她非不让,有时我明明想睡觉,可她却精神抖擞地“安排”我干这干那。

所以,我想起了童心妈针对打孩子的事说我修炼不够,确实如此。如果我心情好,我看什么都顺眼,无论如何也不会动心思打我那世界上最乖的女儿的;可当我心情非常糟糕的时候,我恨不得把她从窗子扔到楼下去(产生如此狠毒想法的时候都是三更半夜被她哭声吵醒的时候,三月梦多,做到不好的梦就哭,就需要安抚)。随着女儿一天天长大,她越来越有自己的思想,越来越不可以随意摆弄,所以我得加强修炼。

通过学习和总结,我将我的想法总结如下。

第一,打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曾与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市妇女联合会举办了“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学校与家庭责任”学术论坛。有关专家指出,父母打孩子除了给孩子造成身体伤害外,还会产生另外五方面危害。

天津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秘书长关颖说,在我国,自古就有“不打不成才”的古训。许多打孩子的父母抱有这样的认识:一是孩子是父母的,打自己的孩子天经地义;二是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外人”没有权利干涉;三是打孩子是为了孩子好,打孩子的父母没有过错;四是很多人都知道“打人犯法”,但是打自己的孩子是两回事……这些认识都是父母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所思、所想,最根本的原因是在他们眼里,孩子不是一个独立的人,而是大人们的附属物,所谓“为了孩子好”,并没有考虑孩子的感受。

关颖指出,事实上,家庭暴力给孩子带来的不仅仅是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心灵的创伤和行为的扭曲。

1.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虽然幼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是自尊心越来越强,打孩子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严重损伤。有的孩子越打越“皮”,从逆反、对抗发展到破罐破摔、自暴自弃。

2.迫使孩子说谎

有的孩子慑于父母的压力,表面服输,内心不服,来个“好汉不吃眼前亏”,学会了见风使舵、看人脸色行事的不良性格。

3.是对父母忌恨报复

一位母亲惊恐地说:“不久前,我一怒之下打了孩子一巴掌,想不到他竟抓起一只短凳朝我扔来,险些砸在我的头上。他还恨恨地说:‘走着瞧吧,过几年再算账!’想想儿子的话,我的心都凉了。”

4.容易使孩子形成暴躁的性格

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总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在行为上也是给孩子攻击性的示范。当孩子与他人相处不尽如人意的时候,当遇到某些不良刺激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攻击行为。有的孩子离家出走,浪迹社会,最终走上犯罪道路,与父母的打骂不无关系。

5.使父母丧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

有个5岁的孩子挨了父亲的打之后,指着父亲说:“你有什么本事?就会欺负小孩!”父亲说:“我打他反而让他瞧不起我,当时真有点无地自容的感觉。”

第二,打还是不打。

有人说,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会绝对不打孩子,而世上极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我们经常有种感觉,有时越给孩子讲道理孩子越不听,感觉这种说教来得太慢,也许一巴掌挥过去就会将问题解决,至少表面上是这样的。

问题的关键是到底能不能打,怎样打。残酷、虐待性的打,或者没头没脑地乱打,这样的打法会使孩子产生羞辱感,甚至产生报复心理。我们早就听说过骇人的母亲将儿子打死的故事,我身边也有个父亲总是没来由地打孩子,那孩子虽说不足3岁,但已经非常明显地看出来他心理不正常,性格古怪。

如果你实在是想通过这种特别的但又有些传统的方式教育孩子一顿,我有几点其他的建议:

(1)不要打得太重、太狠。可以蜻蜓点水般地打一下孩子的小屁股,让孩子知道你很生气就好了。

(2)不要经常地打。其实,在有孩子的几年前,我就决定绝不轻易下手打孩子的。原因是我的一个好朋友的女儿,她从小经常被罚跪、被打,她家有个竹板,就是专门打她的。这孩子本身是极聪明的一个孩子,但是管理起来难度极大,我经常为她担忧,因为她母亲对她的教育走进了死胡同。

她母亲觉得说教没什么作用时就动手打,而这孩子总是固执己见,就是因为她不怕打,用她的话说,就是“大不了就挨一顿打呗”。本来打孩子是下下策,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是最后的办法,可如果这个办法对孩子不起作用时,母亲再不反省自己那岂不是太失败了吗?

常言道:“常骂不惊,常打不怕。”经常打孩子,孩子就会习惯于挨打,逐渐养成一种即使挨打也满不在乎的态度,结果使孩子成为一个具有顽固的反抗精神和能力的人,也最终使我们对孩子的成长中出现的负面行为束手无策,也算是自己把自己送上一条不归路吧。

(3)打孩子也要讲究时效性。不要等孩子犯错几天才想起来教育,这样意义就不大了,趁热打铁效果肯定最好。

(4)不要打过了事,要及时讲清原因及道理。既然想藉此手段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那就要充分做好相关的工作,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家庭成员中固定一个人对孩子出现一些大的状况时进行专门的教育。孩子交给母亲或父亲亲自教育,这样效果会更好。

(6)打孩子的时候最好不要有其他人在。打孩子本身就是一件很残忍的事,如果孩子真的到了必须通过此手段来教育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其他人在场。我觉得当将孩子置身于几个“强大”的成人面前,并将孩子的不足之处暴露无遗,而他们或熟视无睹或添油加醋,这对孩子来说都太残酷了!我主张孩子犯错误时单独由一人来教育。

(7)教育的过程不要太久。我亲眼看过朋友教育她的女儿,打过之后又是说教,持续时间之长我都有些撑不下去了,孩子一直声泪俱下地道歉,但朋友似乎没有停下来的想法。我觉得时间如此之长地教育太耗费孩子和大人的精力及体力,而且也容易让孩子在内心里积聚仇恨。

(8)奖惩结合。打过骂过之后孩子如有改正,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这样更能促成我们的目的。

有时候我们只是通过发脾气的方式宣泄、释放自己潜意识里的焦虑,孩子如此,成人亦然。如果我们看清了自己发脾气的真正原因,就不会责怪别人,“这孩子他真是气死我啦”,而是从自身去找原因,我为什么会这样?

李跃儿老师说我们要修炼自己,不是一味地隐忍。当然开始是要忍的,忍住不发火,最后真的能做到不生气,是一种境界,需要练习。

其实不生气不仅对孩子有好处,更是对自己的健康负责任,就让我们一起进行修炼吧,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

同类推荐
  • 青春期自我保健·女孩版

    青春期自我保健·女孩版

    本书分为生理篇、心理篇、生活篇、成长篇、疾病预防篇,通过问答的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女孩在青春期或未来生活中必须懂得的与自身健康有关的医学常识,使广大青春期女孩学会科学地保护自己,健康、平安、愉快的成长。
  •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老祖宗传下来的育儿智慧

    公开中国老祖宗独一无二的育儿智慧,献给在育儿路上茫然无措的父母。看古代老祖宗如何见招拆招,将“毛头小子”培养成“一代圣贤”!父母的教育方法往往决定孩子的一生!只有读懂中国本土的育儿智慧,才能在中国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封底文案:“身教高于言传”,想要培养出“优质”的孩子,必先自己成为“优质”的父母!棍棒底下未必出孝子!溺爱只是动物本能地爱!放养也要讲方法!遗之以利不如遗之以义!成于俭约败于奢靡!……
  • 孕40周同步指导(图解版)

    孕40周同步指导(图解版)

    本书介绍胎宝宝的每周发育细节,并配合科学图片注解,告诉读者如何“教育”宝宝。
  • 快乐怀孕280天

    快乐怀孕280天

    本书内容包括:孕期营养指导、孕期运动指导、孕期胎教提示、孕期检查提醒、孕期疾病护理、孕期心理调整等。
  • 13岁前,“穷养”男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穷养”男孩的100个关键

    13岁前,是孩子一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非常大,性格、习惯、人格、素养等方面将会基本定型,从而成为孩子一生成长的奠基石。男孩与女孩的培养方式与培养侧重点不同: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本书从探秘男孩一生的成长、培养男孩自立的性格、让男孩拥有宽广胸怀、培养男孩的创造思维、保证男孩身心都健康、培养男孩的勇敢精神、让男孩学会爱与感恩、别让男孩成为败家子、教男孩掌握学习能力、培养男孩的领导才能等10个方面总结了穷养男孩的100个关键,从而帮父母更好地培养男孩。
热门推荐
  • 风雨中的江湖

    风雨中的江湖

    这些江湖你也许没听过,不过这些却体现了最真实的江湖。欢迎大家加入《风雨中的江湖》书友群进行讨论。群号码:487669838
  •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校草蜜恋:校花请准备!

    一次意外相遇,让六人心底最深处的爱情底线萌发了,他们会有怎样的故事?霸道的他遇上了冷酷的女主,将有怎样的相遇故事。逗比的他遇上可爱女二,将怎么结局。冷酷的他撞上淑女的女三,会怎样相互诉说心底秘密。他们的爱情将以什么方式结局。“喜欢上你了”“嗯,so?你喜欢我关我什么事”“做我女朋友”“让我想想,好吧”两人结局是喜是悲?(内容简介比较简单,看详情)
  • 启示录:月神殿

    启示录:月神殿

    本人新人写手,此文已经有构思大概1年多了,但是无奈比较懒,第一次写文还希望大家能喜欢并且帮忙多提点意见。其次说明一下,本文纯属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并且本文一开始投稿在百度“原创小说吧”以及“宅向小说吧”。小说是一个架空世界,并不是什么中世纪啊,古代啊,武侠啊这一类的,是完完全全的另外一个世界,所以就算里面出现UFO也请各位不要见怪~(虽然不会出现),文章大体属于“西玄”类,具体嘛。。魔法、校园、恋爱、后宫、冒险、战争、日常等等。。。内容比较偏日漫宅系风格,因为本人是个漫迷,还希望大家请多指教!
  • 君生我未生

    君生我未生

    如果,没有那些喧哗嘈杂,必能听见我是爱你的……风太大,耳太背,你到底是什么都没听见。爱情之间参杂的事情太多,沉浮中以为情深缘浅,就算言不由衷,那么,许我温柔的爱着你,此生不换。
  • 穿古哀歌

    穿古哀歌

    小时候,有个人收养了她,对她很温柔很温柔。但在她生日那年,他却消失了,没有任何消息。他只给她留下了她最喜欢的蛋糕和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一快很漂亮的石头,那是古眩石。那个人说,只要她穿越到各个地方找到魔石,他就会回来。为了他,她开始了这段旅程。一个一个故事,魔石一块一块显现。当找全的那一刻,她的记忆复苏了.....原来,她不是人类....原来她是这么的罪恶.....原来,她对不起他....一路上,她对不起很多人。云回,对不起,遇见她真的很不该。撒旦大人,对不起,她不是你的莉莉丝。
  • 天地纵横录

    天地纵横录

    活着比死了更痛苦。少年醒来,看着四周,眼中有点惊讶,这就是地狱吗?可我为什能够感到痛,难道我没死,可为什么我没死,就剩下我一个人活着,这是为什么?
  • 最后的罗布人

    最后的罗布人

    本书记述了新疆的人文地理发现。中国西部,有一支世代依罗布泊水域而居的罗布人。100多年前,在环境恶化的重压下,罗布人举族撤离了“水草丰美”的伊甸国——渔村阿不旦。罗布人的历史命运、罗布泊是“游移”与古国楼兰的兴衰,日益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身兼作家、学者、探险家三重身份的本书作者在十几年间,沿罗布人推却的足迹一次次深入到如今已是大漠腹地的处处荒村,一步步走进了历史的死角,并以牵系古今的视野和走进丰富的经历,讲述了一个世纪以来发生在罗布荒原的真实故事。
  • 错情

    错情

    世间万物,正反相生,物极必反。古言有之“天地有错,万物殉葬。“错,正之反面,物质的本质。人若完人,天地摒弃。都市,一个充满纷扰、阴谋的尘世,一个返璞归真的天地,诞生无数奇人异士,主宰者,人类社会的发展。落璇,一个有点孩子的天真,遇事冷静的少年,生存在意气风发的都市,努力的适应社会。有一天,落璇,愚蠢的做了一件,倔强的事情,改变了他的命运……
  • 葵花物语I

    葵花物语I

    福建南部沿海城市(QZ)某高校(YEU)里,真实存在的一系列传说故事。
  • 记忆中的他

    记忆中的他

    夏辰他在一次战斗中死亡了...他妹妹把他遗物给了我,我打开了,发现那是我曾经给过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