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3100000010

第10章 “大师”的包袱

陈四益老弟在《文汇读书周报》上发表了一篇很精彩的杂文:《闻过则——》,劝说那些“大人物或自以为大人物的细人”,要学学子路这位孔门粗人,闻过则喜,勇于改错。虽然这种劝说未必会产生什么效果,但此文命意甚佳,我也想来凑几句热闹。

这些“细人”何以不能“闻过则喜”,反而常要“闻过则怒”呢,我以为是“大人物”的包袱背得太重,而传统思想又太多之故。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凡大人物,是生下来就与众不同,而且是永远正确的。古谚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虽然是一句宽容的话,但于无意间却透露出另一层内在的意思,即圣贤是不会有过的。所以凡立志要做圣贤或其他大人物的人,总要把自己装扮成“无过”之人,而事实上一个人又不可能没有缺点,不可能不犯错误,于是就有许多讳饰,叫做“为尊者讳”、“为贤者讳”,这就要文过饰非,来把自己打扮得一贯正确,天生神圣,如果有人指出他们的缺点、错误,就要狡辩,并加以反扑。讳饰的极致,是鲁迅笔下的阿Q,他本来几乎是一个完人,但可惜头上有几处不知起于何时的癞疮疤,所以他讳说“癞”以及一切近于“赖”的音,后来推而广之,“光”也讳,“亮”也讳,再后来连“灯”“烛”都讳了。一犯讳,不问有心与无心,阿Q便全疤通红的发起怒来,估量了对手,口呐的他便骂,气力小的他便打。阿Q虽是虚构人物,却是现实生活深刻的反映。但阿Q毕竟是弱者,所以发怒的结果,总是自己吃亏,而那些权力者就不同了。在“文革”期间,江青、张春桥为了掩盖他们在三十年代的丑史,连那段时期的报刊都成为禁区,有人违禁查阅,就说是整理他们的“黑材料”,有人略加议论,就定以“炮打无产阶级司令部”之罪,还可以扣上“反革命”的帽子。为了掩盖这段历史,不知迫害了多少无辜的人。

现在虽然不大封“圣贤”了,也不再公开标榜是什么司令部的人,却代之以“大师”的封号,于是“文化大师”、“国学大师”、“艺术大师”、“科学大师”之类的桂冠满天飞。在各行各业中,堪称“大师”者,本来极少,现在“大师”泛滥成灾者,其实只是一种商业炒作,正如鲁迅在《“商定”文豪》中所说:“商家印好一种稿子后,倘那时封建得势,广告上就说作者是封建文豪,革命行时,便是革命文豪,于是封定了一批文豪们。别家的书也印出来了,另一种广告说那些作者并非真封建或真革命文豪,这边的才是真货色,于是又封定了一些文豪……”这种炒作,根子是在卖钱,被炒者只不过商家手中的一种商品而已,原无什么学术或文化上的意义,不幸有些人被捧得不知所以,当真以“大师”自居,就容不得别人提意见了。

即以陈四益文中所举的那位以“文化散文”名家的人为例罢,文坛学界围绕着他的争论可谓多矣,但归纳一下,无非是两条:一是指他“文革”时期参加过上海市委写作班,写过一些错误的文章;二是说他的“文化散文”中,颇多文史知识上的错误。这些都是事实,但也不是说不清楚之事。在特定历史时期做的错事,只要有所反省,提高了认识,别人是不会揪住不放的,但他却绝口否定既有的事实,有位一同写作过的人出来指证,他反而态度蛮横,指斥人家别有意图,这当然要激起公愤。其实,当事人都还健在,他们只是由于某种原因,不便发言或不愿发言而已,但他们并非是不能发言的,一旦开口,你何以自辩?至于文章中的资料错误,那是常有之事,即使是真的大师,也在所难免,只不过这位作者书中的错误太多了一些,但如能虚心接受意见,马上改正,也是一种进步,值得欢迎。可惜他百般狡辩,死不认错,甚至还倒打一耙,指责别人的指谬是出于嫉忌,甚至还把文化批评与盗版商人联系起来,似乎批评者是“文化盗贼”的同伙或帮凶,甚至把他们指为“文化杀手”,真不知从何说起?既然本人死不认错,难免要激起公愤,与之辩论的人自然就多了起来,甚至还出有专书来指谬,这对文化发展来说,其实也是好事。

这种在证据面前死不认错的行为,用上海话来说,叫做“硬撑”。为了“硬撑”,难免就要弄虚作假。不但做过的事可以抵赖,将有说成无,如写作班的事;而且没有的事也可以说成有,那又是无中生有。如他在回忆录中说自己在“文革”初期与造反派彻底对立,决定与外校联络,去寻找不赞成造反的伙伴,经人引见,找到了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某某同学,“他正在中文系组织一个会议反对造反”。这段回忆,使我大为惊讶,因为当时在复旦中文系的人都知道,这位某某同学,是复旦有名的老造反,是红革会的头头,后来还以造反派代表的资格进入校革命委员会,并当上了中文系革委会主任。他怎么可能组织会议来反对造反呢,岂非反对他自己?这难免使人怀疑回忆者“误忆”的原因,是由于该同学有些政治背景可供利用,所以要编造出这个情节来,以示亲近。但文人做到这个地步,实在是很可悲的了。

文学的生命在于真实,文人的态度贵乎真诚,艺术批评的真、善、美标准,也是把“真”字放在首位,一旦离开了“真”,其人其文还有什么价值可言呢?这本是文学的基本常识,有些人不是不懂,而是明知故犯。为什么他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大做其假呢?有人说是面子观念在作怪,这当然也有些道理。但是悠悠众口,难以封尽,假言一旦戳穿,不是更没有面子了吗?这也是很明白的道理,何以毫不考虑呢?其实,这里面还有更深层的原因:有所恃也。

中国是一个民主观念还不很发达的社会,易于进行造神运动。权力者为要造成对自己的个人崇拜,总喜欢弄虚作假,将错误推给别人,将功劳归于自己,用权力封住别人之口,而且居然会取得成效。林彪甚至进行总结性的概括,说是不讲假话不能成大事。在这种政治哲学的熏陶下,弄虚作假成风,也就不足为怪了。当然,文人没有权力,弄虚作假要难一些。但知名文人的地位和影响也是一种力量,可以起到某种压制的作用,他们要以“大师”自居者即为保持某种震慑之力也;再者,就是向当权者靠拢,借助权力的保护。这种做法,每每可以取得成效。他老是标榜某领导对他如何欣赏者,即此之故。

但真正的大师,是不向小百姓逞威风,也不向权力者送秋波的。比如章太炎,他能在光绪皇帝的治下,大骂其“载湉小丑,未辨菽麦”,在袁世凯当政时,“以大勋章作扇坠,临总统府之门,大诟袁世凯的包藏祸心”(鲁迅语),而对于学生晚辈,却和蔼若朋友然。这才是大师的风范,知识分子的榜样。可惜时下有些自以为“大师”者,却恰恰与之相反。

此外,还有许多缺乏理性思考的“粉丝”,也是支持造假的一种社会力量。他们对某些作家和明星的盲目崇拜,到了迷信的程度,明显的错误,也要维护,还要对指谬者大肆攻击。这不禁令人想起了“文革”期间的个人崇拜之风,以及所谓“三忠于”、“四无限”的狂热气氛。这种盲目崇拜的风气,恐非社会之幸,有社会责任感的文化人也不应追求和欣赏这种崇拜。

何时人们能学会尊重自我,能进行理性的思考,我们的社会也就进步了,一些“大人物或自以为是大人物的细人”们,也就没有造假的市场了。

——发表于2006年11月16日《南方都市报》

同类推荐
  •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名家散文:散文是会生长的

    本书是散文、随笔作品集。是针对中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把作者数十年在写作路上的阶段性成品一一展示出来,力求通过作品本身的不断进步与精彩,提供给读者一个“探求成长”的视角,吸取教训,获知经验,从而在人生的道路上,象“散文是会生长的”的一样,自己也能不断地长大成人。而对于更广泛的成人读者来说,《散文是会生长的》则提供了一个“逆视角”,重在总结既有人生的种种感悟,以更智慧更勇敢地面向未来。这是一部特色明确,内涵丰富的佳作!
  •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

    《逝去的故乡桃花》呈现了一个富有精神乌托邦色彩的写作者张杰,20年如一日在村庄和偏僻县城的所有精神努力。他尝试了精神存在对于一个时代的可能性,在一种具有毁灭性的文字结局里,得出一个悲怆性的结论,至少在一些区域,精神的存在是这个时代的一种奢望,而且其普遍性已逼近时代的本质部分。
  •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晚来集:无题诗100首

    诗歌已不再有身世和谱系,也不再是炫技的表达,它仅仅是一条修身的秘径,一种催问性灵的香草,有待珍视之人的发现和呵护。一个怀揣了诗心的人,当然青春常驻,思想流芳。
  • 方瀛斋诗学录

    方瀛斋诗学录

    本书是集学术研究与学者思想、精神文化档案为一体的综合性论文集。分上篇、下篇两大框架结构。上篇主要以当代作家的文学文本的诗学研究解读为主。下篇主要以学者的思想与精神文化档案为主。
  •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

    孕育生长于黄河——长江、伏尔加河流域的两大文明,各以其独特民族风貌与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彰显于世,彼此之间又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内在关联。岁月悠悠,斗转星移,中俄文化交往史上的无数动人景观已成过去,然而,华夏文明却无声地渗入一代又一代俄罗斯作家的精神创造中,俄罗斯文学和文化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在中国文化语境中激起阵阵回响。让我们以此书为向导,拂去历史的风尘,走进中俄文化双向交流互动的五彩缤纷的世界……
热门推荐
  • EXO:彼岸

    EXO:彼岸

    咳咳,这是小北的第二本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第一本小说是《EXO:命轮变迁》
  • 惊绝笔记

    惊绝笔记

    人点烛,鬼吹灯"难道,这一切都是命吗?我……不是废物!我我要保护家人,朋友,爱人,因为……这就是我的使命!我不能在懦弱下去!命运与使命战斗开始了!
  • 极品高手

    极品高手

    被一道神秘强大的射线射中,意外获得异能,从此以后人生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开启一段辉煌人生。
  • 韩客抚樱

    韩客抚樱

    学生:老师,昨晚我见一盲人打着灯笼走路。他明明看不见,打灯笼有何用?老师:如果他是怕别人看不清路,这是儒家;如果他是怕别人撞到他,这是墨家;如果他认为黑夜出门就必须打灯笼,这是法家;如果他认为想打就打顺其自然,这是道家;如果他借此开示众生,这是阴阳家;如果他明明看得见却装瞎,这是杂家;如果他是真瞎,却打着灯笼给人引路,这肯定是医家;如果他是真瞎,却打着灯笼给同伴引路,这是兵家!如果他觉得打灯笼是为了后人开路,这应该是小说家。如果他眼瞎,心未瞎,灯笼是为照亮心中的路,那他是纵横家。
  • Paul Prescott's Charge

    Paul Prescott's Char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宫锁凤城:公主不是女奴

    宫锁凤城:公主不是女奴

    她贵为夏禹国的公主,竟然脱下朝服换上戎装,踏入了边境的滚滚沙场中,木办法,世界那么大,她想去看看!可惜,世界还没看上一二,就被敌国的皇子抓去吃干抹净,充当暖被窝工具兼职洗脚丫鬟……她蹙眉道:“爷,我可是公主,这女奴的设定是不是有些不大对。”某皇子笑得欠抽:“没错,皇子嘛,就是任性!”
  • 禁地囚牢

    禁地囚牢

    简介:记忆是时间的答案,却是宿命的谜。她,幽灵般的存在,记忆的守护者。他,厌恶人心的独行者,为红颜羁绊,闯入了记忆世界。这谜一样的世界,奇异诡秘,不可思议。惊天的秘密……宿命的真相……恐怖的阴谋……使他意外觉醒,拼命想逃亡……只希望能够来得及,对她说出那句珍藏已久的话……
  • 血妖奇谭

    血妖奇谭

    本书已签约创世!不会半途而废,请放心阅读!当天赋凛异的小魔女遇上双重性格且神秘的东方美男是冤家聚首还是有缘相会?在这个处处充满杀机的危险国度,吸血鬼,亡灵,诅咒,海盗,人鱼纷纷登场。那笔惊天的宝藏究竟在哪,30年前的真相又是什么?光怪离奇的事件接连发生,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么样的惊天阴谋!
  • 风花雪月后的告白:快到碗里来

    风花雪月后的告白:快到碗里来

    十年前她救了他,他爱上了她,并承诺非她不娶。可是十年足以让一个人忘掉另一个人但有她在他定会想起来的
  • 网游之巅峰贼首

    网游之巅峰贼首

    一代兵王回归,为了赚钱进了工作室这里有,高冷的女神!可爱的小萝莉!还有————吃货的女人!为了有钱,为了养妹子,所以我要站在游戏的顶峰!高唱我们是害虫,我们是害虫!谁敢挡我发财路,杀无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