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3100000051

第51章 理论体系的建立与传播——马驰《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序

马驰要我为他的新作《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作序,照例先要通读原稿,以便能够有针对性地写几句切题的话语。但在阅读过程中,有两个题外的问题却始终在我的脑际徘徊,挥之不去。既然挥之不去,就不妨写将下来,算作序文。好在序文的写法向无定例,而且这些感想,是在阅读原稿过程中生发出来的,当不致离题太远罢。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我想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美学,是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这个问题,以前有过争论。远的不说,约在二十年前,思想解放运动之初,就有人提出,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是不成系统的断简残篇,因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无系统的美学著作,所有的无非是几封讨论文艺问题的书信,所以不成其为体系。这种说法必然会引起反对。反对者大抵出于捍卫之心,竭力论证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论的系统性,从而想证明它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但事实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许多文艺问题并未涉及,硬要填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似乎也觉牵强。彼此各执己见,争论不出一个结果来。——当然,学术论争原不必都有一个结果的,但总要对问题的理解有所推进才好。

依我看来,论争双方的观点虽然针锋相对,但对于何谓理论体系这一问题的基本理解其实是相同的。即大家都认为这种理论必须涉及方方面面,包罗万象,这才算是有完整的体系。其实倒也未必。历史上许多有影响的理论,都是在现实斗争中提出来的,创建者往往只提出一个核心概念,论证若干急需要论证的问题,用以推翻旧的理论大厦。并非他有意故弄玄虚,而是实际上来不及将他的理论观点向各个领域辐射。而且这些创建者也无意于对所有问题展开全面的铺叙,只是在现实中有所需要时,才会对某个问题作出深入的论述。有许多问题则是追随者或者后来人用他的观点进行阐释,逐渐形成一个完备的系统。当然,这里有一个关键问题,即创建者所提出的核心观念,覆盖面有多广,是否能解释全盘。他的理论如具有全局性意义,则即使只论述了几个关键问题,亦是创立了一种理论体系;如不能解释全盘,则纵使说得面面俱到,亦建不成理论体系。这就是创造性理论和学究式理论的差别。关在高墙深院里做学问的人,往往有一种学究式的见解,看重于表面上的系统性和全面性,而忽视理论上的创造性和囊括性。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美学和文艺学上的确没有进行系统的梳理,但是,马克思创立了唯物史观,这种理论可以用来解释整个社会现象,当然也包括文艺现象。用这种理论观点来解释文艺,就会带来全新的气象,正如鲁迅所说:“以史底惟物论批评文艺的书,我也曾看了一点,以为那是极直捷爽快的,有许多昧暧难解的问题,都可说明。”(1928年7月22日致韦素园信)而且,马克思也并非仅仅提出一种抽象的观念,同时,他和恩格斯还运用这种观念对一些重要的文艺问题作出解释,如:艺术生产与一般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现实主义问题,倾向性与艺术描写真实性的关系问题,悲剧问题,性格描写的复杂性和丰富性问题,席勒化和莎士比亚化问题,艺术批评的方法和标准问题等等,并且对未来艺术作出展望。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文艺问题的见解,从美学史和文论史上看,当然有继承性,但都用唯物史观加以改造,有了全新的意义,这样就形成了新的理论体系。

如果因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美学或文艺理论上没有专著,未曾对所有问题作系统的论述,就不承认其为体系,那么,他们在哲学上又何曾有系统性的专著呢?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只不过是读书札记和文稿片段,并不完整,也可以说是“断简残篇”吧;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是论战性著作,对自己的哲学观点的阐述并不系统;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虽然有三分之一是谈哲学问题,但也因为是批判性著作,它的论点是针对论敌的观点而提出来的,并非全面地阐述自己的哲学理论。但是在他们所有的著作中,特别是在看似与哲学无关的经济学著作《资本论》中,却体现了他们的哲学思想,形成了独创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而到得斯大林在《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里用编写教科书的方法,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分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个部分,又各各规定出几条时,虽则系统化和全面化了,但同时也把这种哲学弄得十分僵化。我们到底赞赏哪一种著作,肯定哪一种是体系性的著作呢?

当然,马克思主义美学既有待于补充、发展和完善,它就不是一个封闭性的体系。具有马克思主义修养的人,都可以根据唯物史观来开掘新的文艺领域,提出新的问题。拉法格、梅林、普列汉诺夫都是在这方面作出巨大贡献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系统的美学、文论著作,即以成就很大的普列汉诺夫而论,他也只是在艺术的起源和艺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等几个重要方面,作了新的开掘。说来也很凑巧,普列汉诺夫论原始艺术的著作,也是以通信的形式写成的,标题就叫《没有地址的信》,而且还没有写完。不知这部著作是否也该称作“断简残篇”?

这样,我们就进入了第二个问题,即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传播问题。

大凡一种理论体系建立之后,如果是重要的,就会传播开来,其传播的范围和持续时间,大抵与其重要性成正比。马克思主义美学正因为重要,所以传播的范围很广,持续的时间也很长。它的生命力也就体现在这里。但是,任何一个理论体系在传播的过程中,必然有发展,而且会走样。

一种理论要长期原封不动地保存下去是不可能的,除非它是一种死理论,但死理论也就无生存可言了。因为理论体系创建之初,总是不完备的,需要后来者加以完善,而且历史的发展必然会提出许多新问题,需要后人根据这个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作出新的解释。再则,为了这个理论体系能够适应新的形势,后学者总还要从别的理论体系中吸纳养分。儒家学说几经变迁,吸纳了佛道的许多东西,早已不是孔子的原教旨了。现在的“新儒学”以“新”相标榜,就表明自己不同于旧儒学。那么,马克思主义美学吸收一点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现象学理论和心理分析学说等等,又有何不可呢?

不但有发展,而且还会有歪曲。发展是必然,歪曲也是必然。因为不但理解不同,而且需要也不同。人们常常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解释理论的。特别是当这种需要与权力相结合时,他的解释就成为一种无可商榷的权威解释,这就是所谓“解释权”问题。这个问题在前苏联表现得特别明显。应该说,前苏联对于传播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是作出贡献的。单是对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马恩讨论文艺问题几封书信的搜集、整理、出版,就是很大的功绩。但是,当他们借用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名义来推行文化专制主义的时候,就显然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歪曲。这种歪曲,在我国也发生过。如对“写真实”论的批判,对“现实主义深化”论的批判,等等,就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美学原理的,虽然打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歪曲,在马克思生前就已出现,所以马克思引用一位诗人的话说:我播下的是龙种,而收获的却是跳蚤。并且声称,他自己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恩格斯的现实主义典型论也被歪曲了。恩格斯批评哈克奈斯,说“在《城市姑娘》里,工人阶级是以消极群众的形象出现的”,这不够典型,因而这部小说也就不是充分现实主义的。后人为了提倡描写光明面,强调塑造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人物形象,就把恩格斯的典型论加以歪曲,说是若描写落后人物就不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了,而且把描写英雄人物和英雄人物的描写都强调到绝对化的地步。这就累得此种英雄典型论的反对者把矛头指向恩格斯,以为他是罪魁祸首。其实,恩格斯说得明白,他认为这种消极的工人群众形象,“如果这是对1800年或1810年,即圣西门和罗伯特·欧文时代的正确描写,那么,在1887年,在一个有幸参加了战斗无产阶级的大部分斗争差不多五十年之久的人看来,这就不可能是正确的了。”(1888年4月初恩格斯致哈克奈斯信)这就是说,落后的工人阶级形象,并不是在任何环境中都是不典型的。问题在于对“典型环境”的理解。如果作品所写的环境是落后的,那么塑造出来的英雄人物倒是不典型的了。就以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而言,当时的农民阶级是不觉悟的,所以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就有充分的典型性,如果他像某些人所要求的那样,去写一个阶级觉悟很高的革命农民,那倒反而缺乏典型意义了。此谓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应作辩证的理解一样,那么,恩格斯本人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也不能作单向度的理解。如果说,黑格尔的命题不仅仅在于肯定现实存在的合理性,而且说明合理的东西必将成为现实的,那么,我们又何必非要把“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这一命题理解得那么机械化和绝对化呢!倘若把“典型环境”理解得更符合历史情况一些,那么,对于特定体制下某种人物出现的必然性或偶然性也就会有更深入的看法,对于文艺作品中的人物典型,也会作出新的判断。

要纠正对于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艺理论的歪曲理解,还需要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著中去寻找依据。

最后,还想说明一点:促使我重新思考“理论体系”问题的,其实不是二十年前那场争论,而是某些美学工作者的体系热。据说,德国人是最热衷于创造“理论体系”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三版序言中就曾嘲讽道:“‘创造体系’的杜林先生,在当代德国并不是个别的现象。近来在德国,天体演化学、自然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等体系,雨后春笋般地生长起来。最蹩脚的哲学博士,甚至大学生,不动则已,一动至少就要创造一个完整的‘体系’。”然而曾几何时,这些急就的、自诩的“理论体系”都烟消云散了,留下的是那些原创性理论。可见理论体系不可强求而致,更不是靠自己吹出来的。我国古代文论家和美学家们,倒并不热衷于创造理论体系,虽然系统性的著作不多,但在文论、诗话、序跋、书信中却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推动了文艺的发展。直到五四时期,鲁迅、胡适、周作人等领导文艺新潮流的人物,虽然介绍进来一些新主义,提出了许多新观点,而且各自成为大家,但也并无创造“理论体系”的热情。后来虽有想建立理论体系的,但其实倒是小家,成不了什么大气候。就我记忆所及,“体系热”的形成,是在50年代末“大跃进”时期。那时提倡各行各业都要“放卫星”,牛皮吹得愈大愈好。大学生们搞集体项目,几天就可以创造出一个体系来。当然,这些“体系”必然也是随生随灭。“大跃进”虽然以悲剧告终,但是由于没有认真总结经验,某种思维模式仍旧久传不衰,“体系热”即其中之一。其实,与其搞一些拼凑性的“体系”,不如针对现实问题,提一些切实的见解——倘能有原创性,当然更好。

——收入2001年8月漓江出版社出版之

《马克思主义美学传播史》

同类推荐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 人祖阿丹

    人祖阿丹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丰富多彩。但由于种种原因,开掘面世的极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少数民族文学的复苏,回族文学也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在大的氛围的影响下,回族民间传说故事破土而出,更加显示了顽强的生命力。
  •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那些人那些事

    《红楼梦》跟世界历史上任何一部文学巨著一般,有着丰富的多义性。也正是这份多义性,给后来的说解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宝、钗、黛悲剧的审美价值;势利、贪婪、耍强逞能的王熙凤;娖娖廉谨、备员而已的贾政;持家的探春;红楼笑星刘姥姥;甄士隐其人其事;“护官符”下的罪恶;荣国府的收支账;以及曹雪芹的身世之谜,《石头记》的由来……正如作者自己所言“进了红楼,出不来了”。
  •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伤痕惋语(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突围与回归:新时期散文思维艺术

    本书内容包括:“困境与突围——新时期散文缘起”、“传统与创新——新时期散文说”、“思想突围——新时期散文变革之社会反思”等。
热门推荐
  • 盛世风铃

    盛世风铃

    以山南省全面整顿金融“三乱”为背景,主人公葛艾在社会、官场和个人感情的为线索,展现了当年席卷全国的金融“三乱”,塑造了一大批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其中纪检监察干部的形象尤为鲜活、感人。
  • 虫族帝王

    虫族帝王

    一个出生在剧变后的地球的屌丝,一年前的一场意外剥夺了他唯一的亲人,一场腥风血雨的阴谋,一场权利争斗的纷争,一次意外的车祸,一个神秘的系统,一个悠久的种族,一份难以推辞的天命,一起天灾人祸,天算什么,地是什么,天地皆为虚无,秩序难阻我路,化天化地化生灵,灭人灭神灭己身,亿万纪元之前,天地为虚,万灵未显,吾以吾血开天地,吾以吾魂化神灵,亿万纪元之后,天地为实,万族林立,吾以吾血灭乾坤,吾以吾魂渡生魂,噬天,屠地,弑神,吾以回归,这片天地,应当重开!!!君临天下,王者回归!!!!
  • TFBOYS之只为你

    TFBOYS之只为你

    大家好,我是夏佳萱中的夏。这是我的处女作,大家多多支持哦~
  • 名门私宠契约别太猛

    名门私宠契约别太猛

    一场家庭变故,她签约成了他的太太,夜夜被他压在身下吃干抹净。某天,她终于受不了了:“恶魔,放开我。”他勾起嘴角,邪魅都说:“想的美,我们还要在一起造很多小孩呢,你别想逃……”
  • 那一年,我们毕业了

    那一年,我们毕业了

    那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最大的事就是--我们毕业了
  • 最后的符号

    最后的符号

    当一位离奇去世的老人,在他死前留下的符号,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而符号究竟是开始还是一个提示?老人留下来的符号究竟是什么意思?他要传达的信息是什么?凶手的信息?宝物的下落?还是诅咒?最后的符号是噩梦?恐惧?或者说是死亡?
  • 超能大帝

    超能大帝

    一次离奇的穿越、一块神秘的土地,掀起了一场世界革命!战乱的世界,从一个小小的早餐店中走出了一位超能大帝,诞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大帝国!“陛下的剑指所向,便是我千牛军的征伐之处!”当陆源站在帝国大厦顶端的时候,下方的广场上发出了士兵震耳欲聋的声音。
  • 逆行成神

    逆行成神

    “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可以放弃你,唯独自己不能。你必须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如果连自己都放弃,那就真成了废物。”两年前莫非遭人暗算被封锁住气旋,实力急速下降,变成无人理会的废柴。某天他突然得到一个神秘的源器,从此修炼道路不再平凡,最终让那些曾经暗算过他的人付出惨痛代价。顺行成人,逆行成神,一切尽在本书。
  • 造世说

    造世说

    仙是什么?是长生之境?还是超然物外?一个因山匪洗劫而成为孤儿的少年,也因其踏上了修仙之路。在这“寻仙”的道路上,他会经历怎样的恩怨情仇,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又会经历怎样的奇妙之旅呢?等级:体境、气境、筑基、金丹、开天三境(初天、中天、后天)、蕴灵三境(蕴灵、蕴体、蕴魂)、圆满境、仙。大部分人都有自己的仙侠梦,这就是我的仙侠梦。
  • 美男美男排排站

    美男美男排排站

    偶在怎么不济也是堂堂蓝氏总裁好吧!而且还正值花样年华咋就这么悲催的喝口饮料就被呛死了呢?好吧,呛死就呛死吧,我又不能把阎王咋样?再次醒来我居然成了一个婴儿,我靠,死阎王我叫你将我投胎成一个美女,你竟然让我变成婴儿找屎啊!不过我居然穿越到了没有历史的女尊时代。各色各样的美男朝你靠来,问你:“要不要?”答案当然是全部接收,坐拥天下美男。来来,不要吵,不要挤,稍息,立正!给我排排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