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08300000005

第5章 美国(4)

加州大学的历任校长,无论是早期的吉尔曼,还是后来的戴维斯、惠勒、克尔等都将网罗著名学者列为一切工作的首位。因为他们知道大学的建设不在于校舍的建设,而在于是否拥有一批著名的、领导潮流的学者。一个大学的好坏,决定于其教授阵容的强弱。美国学术文化的渊源素以东部地区为中心,古老的常春藤院校也无一分布在遥远的西部,因此要想在高等教育和文化都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迅速办好一所大学以满足新世纪的需要,不下定决心、花大力气网罗人才是不行的。

除了校长们对人才的重视外,州政府对加州大学的鼎力资助也为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能够成功延揽众多人才奠定了物质基础。人才济济使学术研究充满活力。例如伯克莱分校数学所力求使那些世界第一流的、有建树的科学家们能在一个活跃、激奋的气氛中与一些最有才华的青年学者互相交流和共同工作。伯克莱校董事会1912年请物理化学家刘易斯任伯克莱分校化学院院长,刘易斯从全美各地、各校物色杰出而有竞争力的人才,通过这些人才和他们的声誉,吸引和培养了更多的优秀人才。伯克莱分校的历任校长都运用过这个诀窍。可以说,招贤纳士是伯克莱分校制胜的长远战略。伯克莱分校正是由于他们对吸收人才的重视和在这方面的不懈努力,才使得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能够云集一批享誉国际的教授,并因此为加州大学的腾飞奠定了基础。

自由自治

加州大学素以学术自由和学生自治著称。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没有来自保守传统的约束,没有不可逾越的清规戒律,在这片自由的土地上学生可以天马行空,放开思维畅想,自由探索未知世界,在这里学生的思想永远会得到尊重,即使别人并不同意他的观点。正是这种缘自西部开发的自由思想在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孕育了无数的新思想和伟大的发现。加州大学的历任校长们都非常珍视这种宝贵的传统,哪怕这种自由的思想和美国的现实世界发生严重冲突时,校长们也没有放弃过对加州大学自由主义传统的保护。

伯克莱分校坚持学术民主,不搞论资排辈,不用名人、权威压人。学校要求新教师不与著名教授合作搞科研、写论文,鼓励年轻教师自己去开创新领域。这种做法是鼓励竞争,促使学术研究领域充满勃勃生机的明智之举。伯克莱分校充分发挥教授会的力量。美国高等教育界有句老话,“教授就是大学”,在加州伯克莱分校,教授是决定教育方向、参与决策与推动教育政策实施的“主要力量”,教授会在学校决策和管理中拥有相当大的权利。

加州大学历任校长都鼓励学生自立自治。校长斯普劳尔就曾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在其任期内更是大力提倡学生和教员自治。在惠勒施政时期,发动了学生自行管理的“高年级学生作用”活动,就是让高年级学生自行组织学生会,带动和领导低年级学生,使学生的学习、课余活动以及学生的交往由学生自己去主持。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大学就得到组织管理方面的锻炼,有了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减轻了教师管理的任务,使教师可以专注于教学,而不至于由于管理学生而分心。惠勒发动的运动也并非无源之水。加州大学1887年就成立了学生自治团体,但那时的学生自治会仅限于组织学生之间的交往,对诸如学习、教务之类的事是不过问的,活动的开展也是时断时续,有时甚至是名存实亡。惠勒因势利导,有力地利用这一组织,使其活动得到充分的开展,作用和影响日益扩大,最终形成了现在加州大学的三大组织之一。学生以自治会的形式参与到了学校的管理之中,一方面符合学术自治的原则,另一方面有利于学校保持常新的局面,而不是逐步趋于保守,落后于时代。

正是由于自由的传统,伯克莱加州大学才能够保持常新和不断进取。在自由主义的熏陶下,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新学科的建设特别引人注目,学校也非常注重对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例如加州大学文理学院就率先设立了一个学科专门研究男同性恋、女同性恋、性变态和双性恋问题,从而在此领域取得了领先地位。

麻省理工学院

历史回眸

一所无与伦比的高等学府、一批享誉世界的科学巨匠、一个理工学科的绝对中心,查尔斯河畔的无数科学奇观在这里先后诞生: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导航系统在这里设计完成,举步月球的四名宇航员更是在这里一飞冲天。她的媒体实验室跨越时空,令人叹为观止,三极管、集成电路和磁存储器在这里相继问世,从此掀起了计算机的革命风暴。世界上第一款电子游戏和第一个玩具机器人在这里孕育而生。恶作剧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灵感的源泉,装满弹簧和电机的背包是他们的常备文具,充满自信和美好的未来是他们的灿烂前景。她造就了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顽强拼搏且成就卓著的科学家。她就是全世界有志青年衷心向往的“麦加圣地”——麻省理工学院。

学校简介

麻省理工学院是由威廉·巴敦·罗杰斯于1861年创立的,四年后开始招收第一批学生。2004-2005年学院录取新生共有10000多人,其中本科生4136人,研究生6184人。现在学校共有留学生2724人,其中本科生348人,研究生2376人。招收的学生除了来自全美50个州之外,还有来自哥伦比亚特区和世界上106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学生。从1871年学院开始招收女生,2004年秋季入学时有1765名本科生和1836名研究生均是女性。少数民族本科生有1939人,研究生995人,也占不小的比例。学院共有教职员工9700多人,其中各级教授共有983人。现在的麻省理工学院由五所学校和一所学院组成,其中包括34个系、分支和学位授予课程以及众多的学科间的交流中心、实验室和一些交叉学科。

麻省理工学院是美国最好的理工科院校,其学术声誉与哈佛、斯坦福齐名,三分天下,同列全美之冠。它曾在美国研究生院排名中列工科类榜首,商科类第四。学院办学方向在于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它致力于创造知识、传播知识和保护知识,以完成它在科学、技术与其他学科领域推进知识和教育学生的历史使命。

从任何方面来说,麻省理工学院都是世界上一所无与伦比的高等学府,其最突出的标志就是造就了一批声名盖世的科学家:发明磁存储器的扎伊·W·弗莱斯特、人工智能的先驱诺尔伯特·威纳以及曾举步月球的4名宇航员。由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美国颇有影响力的《纽约时报》称其为“全美最有声望的学校”。

该大学的工程系是最知名、最多人申请入读和最“难读”的学科,并曾一连七届获得美国工科研究生课程冠军,其中以电子工程专业名气最响,紧跟其后的是机械工程。其余的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也都获得好评,其航天工程、电子工程、计算机、机械、材料、化学研究生课程和经济学博士生课程都曾获得全美之冠。

研究生院共有六所: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工科研究生院、人文社会学研究生院、斯隆管理研究生院、自然科学研究生院及健康科学与技术研究生院。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研究生院的MBA课程非常出色,曾名列美国MBA排行榜榜首(1995年)。在全世界MBA十大排行榜(美国占六位)上,它也榜上有名。它的新生入学平均GMAT曾勇冠全球。它的管理信息系统、生产运作管理和定量分析课程都曾排名第一。

敢与哈佛抗衡

一谈到麻省理工,人们就习惯于将它与哈佛大学相比,这并非只因为二者相距甚近,更主要的是哈佛的名气也非一般所能比。多年来,两所学校间的竞争从未中止过。1870年,哈佛曾企图兼并麻省理工,此后又作了多次努力,但终未如愿,其原因未见有人考证,但美国有句俗话说:“麻省理工的学生不会读,哈佛的学生不能算。”由此可见,二者特色相距甚远,一文一理,很难捏在一块儿。哈佛的学生个个自傲自信,从外表看,衣着考究,风度翩翩,而麻省理工的学生恰恰相反。

“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麻省理工学生的负担重得吓人,在这儿学习被比喻为“从消防水管中找水喝”。要想毕业,必须拿满360学分,少一分也不成。例如航天工程这门课,每周最少授课时数为14小时。课程之多,负担之重迫使学生个个变成了“咖啡因摄取狂”。因为若不如此,就无法连续几天几夜在实验室操作或赶写论文。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很多学生一直到毕业也未曾跨过波士顿大桥一次。因此,学生们把呈深红和灰色的学校建筑比喻为“染满鲜血的混凝土”。

“疯癫”的麦加圣地

在麻省理工,传统的教育方法是没有市场的。这里的学生性格外向开放,思维敏捷活跃。但令人不解的是,他们并不爱学习,这在美国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多数学生希望尽早离开学校,在一家不错的公司谋得职业,争取在22岁便成为百万富翁。计算机是麻省理工学生最亲密的朋友。形象地说,在这里学生与计算机的关系就如同匈牙利人与红辣椒的关系一样。学生们常常和计算机一“玩”就是半夜,通宵达旦在这里早已不足为奇,这也正是麻省理工学生个个面带倦色的原因所在。

在美国,有人称麻省理工学院为“疯癫精神病院”。对不知内情的人来说,第一印象或许如此。然而,麻省理工的最成功之处在于它独特的教育方法。它最基本的注意点是“研究,即独立地去探索新问题”。例如有一门课是这样进行的:学生们每人得到一个装满弹簧、电机等组件的箱子,课程要求简单明确——自行设计、装配一台机器。恰恰是这种奇异、怪癖和与众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一大批献身教育事业、顽强拼搏且成绩卓著的科学家。也正因为如此,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全世界有志青年衷心向往的“麦加圣地”。

麻省理工学院在电子学、核科学、航空和航天学、计算机科学、光谱学、生物学、化工和造船学方面均取得重大科研成就。在生命科学、地学、材料科学和通讯等跨学科领域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打破了传统学科的界限,为美国的科学界和企业界培养了大量人才。

成功不是空话

从美国第一所学院——哈佛学院创建直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大学教育一直充满着浓厚的古典和宗教色彩,经典学派的传统教法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把美国高等教育推进了腐儒式的泥潭,这种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应工业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由于传统的大学和学院很难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因而创始人罗杰斯在反思自己教育经历的过程中曾产生了创建一所“超过国内任何一所大学”的学校的想法。他指出那样一所学校不仅仅是能传授工艺技能,重要的是要为学生们将来在工业部门工作打好科学理论基础,并把“通过实验进行学习”作为学校的教育信条。在赠地法案的推动以及罗杰斯个人的努力下,1865年2月20日在波士顿市中心的商业图书馆响起了麻省理工学院第一堂课的铃声,麻省理工学院由此开始走上其成功之路。

一所大学的建立固然有其偶然性的方面,但它的成功却非偶然。麻省理工学院的成功源于其教师的创新意识、领导者高瞻远瞩的办学理念以及卓越的领导和管理才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实用知识的教育价值观。罗杰斯认为在工业社会,学生将从趋向于有用目标的动力中获益。今天,这种教育价值观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麻省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适于培养机械师、土木工程师、建筑师、矿冶工程师和实用化学师。学院还聘请了一些有创新意识的教授,如埃利奥特和爱德华·C.皮克林等,他们带来了新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正是学院的办学宗旨和这些革新者使麻省理工学院成为埋葬僵死学术的一座“坟墓”,也成为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活力的源泉。这从学生的评价中也可见端倪,他们说麻省理工学院的教学方法是新颖的,他们告别了旧的、囫囵吞枣式的学习方法并且感到老师是通过让学生与大自然的直接接触去认识它,而数学、语言和历史则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越来越多,麻省理工学院的教育重点也时刻在变,但“有用”始终是它的核心。也正是这一价值观使麻省理工学院把重心放在有利于促进科技发展的领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快穿之男主到本女配的碗里来

    快穿之男主到本女配的碗里来

    她是超15高位面蛋定大陆千年以来最废材的一个,2百年还未破壳,成为蛋定大陆人人视作瘟神的存在,一次被人设计掉落悬崖,受尽世界冷暖的她不甘心就这么死了;于是求生的怨念引来了蛋定大陆最高的神,以她4百年的自由为代价,签订了穿越各个位面攻略神指定的人物的契约,为了破壳,不再废材,她踏上了攻略的旅程。
  • 致八零后的青春

    致八零后的青春

    以时间为顺序,以80后女孩'肖萧"对于梦想和爱情的执着求为线索,折射出80后成长的时代的背景,及这个时代里人们对于青春、梦想和爱情的最美好的诠释。
  • 问明月阴晴圆缺

    问明月阴晴圆缺

    这是一个未知的旅程,你的人生、我的人生,所有人都在其中。
  • 侬为君痴君不知

    侬为君痴君不知

    余形是全校最好班级的班长,可是他深爱一年的女朋友颜可却对转校生莫旭览一见钟情。在他绝望深处莫旭览没有血缘的妹妹吴初影一直陪伴他,他们很快成为了朋友。。。。
  • 网游之凌天传奇

    网游之凌天传奇

    天道沉浮,神界动乱。惊神阴谋,帝女神坠。魔道如何,天道如何。恶由心生,善留心间。善恶一念间,神魔转逝间。天道无情,吾亦绝情。天道绝情,噬神破天…悠悠十万载,转转在此时。世间万物,沧海桑田。万物更替,永远忘不了那段恨“凌天,此事今已明了,你无需再多言…”…海枯石烂永远忘不了那段在月老神树底下爱情誓言“凌天哥哥,我们以后可以永远在一起吗?”“嗯,会的,一定会的,我会永远陪你在一起,一直在一起,永远在一起直到海枯石烂天穿地裂。”…爱恨之间,纵使时代更替,万物更新。人亡,魂不亡。忆忘,心不换。凌天再生,神界再亂。我欲化作噬血修罗破灭天下
  • 远古天帝传

    远古天帝传

    这一纪元,天地异变,远古遗迹、重宝纷纷现世,天才辈出、无数人杰,横空出世。众多推命师纷纷推衍预测,这一世或许是末世之乱、或许是盛世之序;前路迷雾重重,天机难以窥探;这一世注定不会平静,乱世也好,盛世也罢,注定血流成河。血与火的交织,阴谋与罪恶的纠缠,命运的巨轮滚滚而过,无情辗压命轮下的众生。这一世极尽辉煌、人杰争锋,万古前破灭的成仙希望,或许将在这一世出现,诸神陨落后,这是唯一成仙的机会,只此一世。天地大乱降至,风云将起,祸乱天地,无数大能陨落,无数新秀崛起;只是这一世迷雾重重,天机难测,唯有强大方是在乱世存活的资本。远古逝去的辉煌年代被后人称作黑暗时代,也叫做罪恶之世。
  • 穿越之吸血鬼的爱恋

    穿越之吸血鬼的爱恋

    纯血种的子爵因无法抗拒人类的鲜血而对人类大肆虐杀,吸血鬼猎人也由此诞生。做为吸血鬼的王,下令肃清子爵,却让他逃脱,并潜伏攻击公爵的未婚妻奥莱娜公主。为保公主的安全,公爵无奈封印了公主所有的能力与及记忆送去了异界,当所有事情得以平息时,公爵去接公主却让罗拉莫名的穿越过来……
  • 特工杀天下:驭天女神

    特工杀天下:驭天女神

    她,嗜杀,残忍,21世纪堪称完美的天才特工。一朝穿越,将军府废物三小姐弑亲重生,血祭,她逆天夺下凤凰灵魄,成为拥有至尊灵术的神女。得她者得天下?笑话,这个天下的王就不能让她来当!!!天地动荡,五大族裔纷乱相争,她,凭一已之力屠杀十万大军夺城镇压,一张绝世容颜,一举威慑天下。(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戏剧女神

    戏剧女神

    初见路随时,雾茫茫小鹿乱撞,演技爆表:一定要拿下这款限量版男神!再见时,雾茫茫痛下决心:珍爱生命,远离路随。三见时,雾茫茫表示:路大神我惹不起,还躲不起吗?N次后,雾茫茫缴械投降:路先生,我有病,你愿意和我一起放弃治疗吗?
  •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

    《歌仔戏音乐三十年(1980~2010)》,从歌仔戏音乐的历史与审美引领我们进入“十年动乱”之后,大陆传统艺术复苏,歌仔戏音乐传统得到恢复和渐变的1980~1990年。紧接着李晖以学术的眼光分析了1990~2000年,随着大陆经济步伐的加快,娱乐方式的丰富多彩,戏曲在日渐式微的时候,歌仔戏音乐人无法回避地把流行音乐的思维引入歌仔戏的创作之中,在传统与流行乐的碰撞中产生出了创新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