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1000000032

第32章 中短篇小说集《找不回的感觉》书评(1)

生活的提炼与升华

周大新艺术来源于生活。读了李天岑的《找不回的感觉》,我不禁被作品里的生活气息所吸引,被作品里的故事情节所触动,仿佛走回了熟悉的故乡,感触良多。

正像作者在后记里说的一样,丰富的生活经历使他获得了丰富的创作素材。这些素材经过李天岑的妙手加工提炼,富涵了令人思考的深意。在《粉碎的玉镯》中,主人公程之辉挖空心思,不惜妻子的玉镯谋求“进步”,但却不慎遭遇车祸,玉镯和梦想同时粉碎,而最后,组织上却决定提升他,不能不让人思索。《找不回的感觉》中的文一峰找不回对过去恋人的感觉,正由于他对世俗功利在思想上存有一种反抗。恋人的容貌变化当然令他失望,而重要的是恋人的“县长夫人”之说和求他帮忙之意,让他的感觉出现了错位。

李天岑用大量篇幅写乡村,但乡村在李天岑的笔下,已经不是孙犁式的温情脉脉,也不像贾平凹那种淡淡的忧伤,而是一种穿透人心的荒谬存在。在乡村长大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渴望走出农村或者拥有自己真正的爱情,但他们却大多与成功失之交臂。李天岑也涉及了官场的内容,但官场在李天岑的笔下,也不是反腐小说的那种大是大非的对决,而是一种真实客观的存在,既大张旗鼓地弘扬了正气,又可信而有趣。李天岑显然是熟练地掌握了小说写作技术的,每篇小说的模式构架都让人无懈可击,都恰到好处地把握住平衡,能够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一边体味小说叙述的智慧,一边为小说中的人物和故事感动。每篇小说的人物形象都刻画得丰满而富有生命,比如《赖四偷婚》中的赖四,《粉碎的玉镯》中的程之辉,《找不回的感觉》中的文一峰,等等,都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李天岑想象力非常丰富,甚至已超出了生活经验的范畴,他在写作这些小说时,思绪肯定是迫不及待地催着他手中的笔。他的情感非常细腻,几乎可以领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所以他的故事大都曲折动人,真实得让我们面对他宛如面对着自己。

花了两天时间,我就把这部20多万字的小说集看完了。这个速度好像有点快,但我并非走马观花,而是这个小说集真的很好看,还很有趣,它能带着我一口气地把它读完。李天岑的生活经历是他的一笔财富,他当过公社干部,任过县委书记,目前又担任着有一千万人口的南阳市市委副书记,厚实的生活积累,必能使他更好地感悟生活,提炼生活,使生活进一步升华,写出更好看更有韵味的小说。

(《光明日报》2006年1月19日第9版)

独特的发现

乔典运写小说这碗饭难吃,难在不能有章法,不像窑里的砖,一个模子脱的,连模子都得一样。文学作品不行,不能重复,不能雷同,连似曾相识也不中。有人写了一百篇作品,读者可能全没印象,只多知道你常写东西。有人写了一百篇作品,读者可能如数家珍一样永远记着你写了什么。李天岑写的小说不多,却篇篇都有他自己的独特发现,都是在别处没看过的“这一个”。我知道李天岑十几年了,忘不了他,都是因为读了他的小说《笑》。

当时,文学界流行“伤痕文学”,写“那个年代”发生的事如何残酷,写人民如何悲惨,千篇万篇涌到读者面前,多了就令人感情麻木了。就在这时,天岑发表了小说《笑》,一反字字血声声泪的流行写法,从更深层次揭示了“伤痕文学”要揭露的“那个时代”的社会问题。一个记者下乡搞录音采访,大队干部奉命编造了一大串丰功伟绩,为了证明是真好不是假好,好得莺歌燕舞,须要配上又甜又脆婉转动听的欢乐笑声。大队派了一群姑娘去完成这个神圣而又容易的光荣任务,给了丰厚的物质鼓励,记高工分,还叫吃白馍,黑大叔又做出丑态百出的滑稽相,想博得姑娘们来个银铃清脆的欢笑。可惜姑娘们只会假笑嘲笑傻笑,重赏之下也不会真笑甜笑了。读了这篇题名为《笑》的小说,我真想大哭一场,还有什么迫害比使人民不会笑了更残酷更伤情?《笑》震撼了我,我就打听李天岑是何许人也,也才认识了他。

隔了许久,又读到他的《苇塘边,有那么一条狗》,构思更妙,通过一条根本没有的花狗,活灵活现了小镇上伪人性的流行,讽贬了世态的炎凉,打中了一个时代民风的要害,听到了作者对真诚的大声呼唤,激起了广大读者良心的波涛。文艺界的朋友议论到他时,都说照此发展下去,他会成大气候。可惜,他越写越少了,虽少,但还都是精品。

读天岑的小说,能读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他了解人民群众的苦与乐和爱与恨,他不是在一旁体验生活,他自己就是生活中的一员,对生活有很深很广的积累,并有深刻的认识,因而,他创作时对生活就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才使他每次都有独特的发现,不仅不相似他人的情节,更可贵的是不同于他人的感觉,是真正的创作。

后来,不常见他的作品了,连人也少见了,十年才见过一两次,大家为他写得少而惋惜。他说,工作第一,创作只是业余爱好,有感了有空了写一点。这样也好,专门写作的人有感无感都得写,强挤难免会有平庸之作。业余写作没压力,有了真情实感有了独特发现才写,写一篇是一篇,少了精了。不靠数量靠质量,一生能有几篇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就不错了。

天岑用自己的创作证明了业余也能写出好作品,这也是今后繁荣文学事业的好路。

人性的光芒

——读《那夜·那灯·那女人》

行者众所周知,“文化大革命”是一个泯灭人性的时代,阶级斗争压倒一切,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被革命化了,连穿衣打扮养花弄草这些个人情趣也都成为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了,什么爱情,什么良心,什么恻隐之心,都被消灭,或者压制在心灵深处。人与人之间应有的那种温暖、理解被冷酷的所谓的革命意志所取代,同事、父子、母女、夫妻之间的正常关系都被扭曲了。那时候人性论是被反复批判的。但其实,人性是不可能泯灭的,人性的洪流依然在澎湃的革命运动之下潜行着,正是这种温馨的人性之光支撑着人生的漫漫长路。《那夜·那灯·那女人》就反映了那个特殊年代人性的顽强不屈和美好。

一个刚刚被下放到一个遥远山村的知识青年,接到迟到的会议通知,连夜赶山路奔赴县城。他迷路了,走向另外一个方向,恐惧之中,隐约看到远处有一点亮光,他寻着灯光跑过去,敲开了这家的门。这个家住着母子两个人,母亲三十多岁,似乎是犹豫着留他住了下来,并把家里仅有的三个鸡蛋煮给他吃,这鸡蛋是预备明天给孩子过生日的。安顿他睡下之后,女主人在灯下纺花,听到床铺上他翻身的吱吱声,怕吵了他,她停止了纺车声,无声无息地缠线。早晨醒来,他才发现她一夜没睡,询问后得知她家只有这一床被褥,他感动得流下了眼泪,由此认识到了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必要性。问她的名字,她不告诉他,只求他不必对任何人说起,因为她是地主分子的儿媳妇。他心里触电般地一惊。多年之后,他调到这个县工作,没有了忌讳,打听那道无名的山沟,山沟里那个无名的妇女,自然是风一般的无从寻觅了。

夜之深山里点燃着一盏煤油灯,这正是黑暗大地上的一点人性之光,它很微弱,又很强大,狂风也不能让它熄灭。

从技术上去说,这篇小说的叙述语言不枝不蔓,十分简洁朴素,是很成熟的小说语言,情节设置了悬念,从始到终埋了好几个包袱,结尾处欧·亨利小说般让人心动。

天岑先生多年前即从事小说创作,并结集出版过小说集《月儿弯弯》,产生过不小的影响,因此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是八十年代南阳作家群中有实力的作家。南阳已故著名小说作家乔典运在评价天岑先生的小说时说:“读天岑的小说,能读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他了解人民群众的苦乐和爱与恨,他不是在一旁体验生活,他自己就是生活中的一员,对生活有很深很广的积累,并有深刻的认识,因而,他创作时对生活就有了很大的选择余地,才使他每次都有独特的发现,不仅不相似他人的情节,更可贵的是不同于他人的感觉,是真正的创作。”后来由于政务繁忙,中断了创作(正因为他曾经深入地投身于文学,他的政务工作因而具有了某种“文学性”——比如工作上的创造性,比如对人的关心与爱护,该是不奇怪的),文友们颇觉遗憾。近年来他仍是政务繁忙,没想到他竟能忙里偷闲,重整文心,又抛出来了多篇小说,让人眼前一亮。看来他这一生与文学的情缘是斩不断的了。我们期待着他继续忙里偷闲,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令其灯一般地烛照着大地。

(《文化时报》2005年4月28日第6版)

泥土结成的珍珠

——评李天岑的《找不回的感觉》

张峰晓“观念在心底孕育,结成粒粒珍珠。”我们借用诗人艾青的诗句作为评论的题目,除了源于作家对当代社会生活深沉严肃的思考,更源于作家所刻意追求的朴实无华的风格。也许是基于共同的中原大地的基因吧,读天岑的短篇集子,我们仿佛置身于宛西大平原的田野间,真切地感受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们的爱与恨,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通俗的冷峻的文字表露出来,使读者有一种品尝葡萄酒的感觉,在不知不觉中沉醉了,飘忽了。这大概是有幸读过这本集子的读者的共同体验吧。

同类推荐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
  • 因为你在我的回忆里

    因为你在我的回忆里

    最具怀旧气质的台湾青春记忆文学台湾著名部落格博主草莓图腾用台湾文学作品的写作笔法把读者带入一个游离在儿童和成人之间、躁动不安的年轻世界,向读者全景展示着台湾民众的过往。从味道的香气、从亲人的感情、从难忘的回忆一点一滴,讲述记忆中的那些枝枝蔓蔓,吃的、玩的、看的、听的;动漫、小说、音乐、电影……往事仿佛是无数个阀门,当某个部分被触动,从前的一切都将随之喷涌,鲜活而美好。对食物的怀念、对亲人情感的追忆,一切一切童年难忘的回忆勾勒出生活中的一点一滴。
  • 声音低低说生命

    声音低低说生命

    本丛书收入“写郑州”征文活动中的优秀作品,以体裁分类,分长篇小说、小小说、诗歌、散文集、纪实文学、民间故事集等册。本册为长篇历史小说,记述了中国最伟大诗人杜甫的一生。
  • 亲爱,我想对你说

    亲爱,我想对你说

    那人一直某个角落等着你,在生命的这一刻终于等到你。一种美丽得无法抗拒的感觉。那还可能是一种牵肠挂肚,一种相知相惜,一种莫名其妙的心痛。这,就是爱情。亲爱,我想对你说。寻爱,历经千辛万苦,但心甘情愿;爱中,耗尽心血,但满心幸福。因为我爱你。
  • 拆散的笔记本

    拆散的笔记本

    本书是作家洪烛的一部随笔作品集。书中所收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流畅优美,再现了作者浓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读后使人有一种美的文学享受,非常值得一读。洪烛的这本随笔集,就像一本拆散的笔记簿,记录了生活、情感乃至艺术对作者的影响。那被风掀动的书页里蕴藏着个性化的思想。这些文字远离精雕细琢的“小美”,而向泥沙俱下的“大美”靠拢。
热门推荐
  • 夜无泪

    夜无泪

    生活且不易,但平淡亦是福。当这平淡被打破,当这幸福被折磨......当你的刀落下,会引得一人毙命。十人咒怨,也许你会犹豫,但若有千人感涕,万人称快,也许亦是一桩美事!........很多时候,人在做天在看!
  • 打杂穿越为星际英雄这种事够了

    打杂穿越为星际英雄这种事够了

    无业在家,只能是四处打零工的易小峰,生活窘迫,人生压力山大,因为一场事故穿越至一个不知名的高科技世界。而且,自己竟然成为了超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但是,面对如此众多美少女的异世界,成为超级英雄,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是各种对手也是虎视眈眈,究竟等待他的将是天堂还是地狱?
  • 商女燎情

    商女燎情

    她是傅家的当家小姐,她是南翼国的传奇。弱女持家,百般艰辛,重重苦难,她淡笑以对,只想保护娘亲和妹妹。无意情爱,终陷情爱,她苦心经营,细心呵护,希望得到那期待已久的幸福。然而她的努力换来的是,无数的纠缠、怨恨和算计,还有深深的伤害!
  • 青少年最喜欢的神话故事

    青少年最喜欢的神话故事

    读书不仅让孩子得到趣味,得到成长,成为一个读书人。在浮躁的环境中,也更加可以让人保持一个安静的状态,让他的心灵家园更为丰富。同时,当他把读书当成单纯的享受,对他的性格养成和接受方式的训练大有裨益。一个阅读的孩子,思维上比较理性,比较善于主动思维,同时阅读也丝毫不会妨碍他接受新媒介。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运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由于他们这种崇高的帮助,他将怀着挚爱的同情踏遍整个的世界。
  • 末日之超级异能

    末日之超级异能

    当整个世界面临末日,原本普通的方玉该如何让自己在末日中生存下去,当他已经能够平淡的面对丧尸之时,他却发现,原来整个世界都是一场阴谋...PS:建了个群,嗯,虽然知道加的人肯定会少,但是还是请喜欢的朋友加一下,平时无聊的时候一起吹个牛也不错~群号:123578878
  • 小叶夫赛奇遇记·高尔基童话精选

    小叶夫赛奇遇记·高尔基童话精选

    本书作为一本青少年读物,从作品的思想内容,从孩子的兴趣爱好、阅读能力等多方面考虑,选取了高尔基的5篇作品。这里有大家熟知的童年、海燕,更有着充满浪漫色彩与想象的童话。众所周知,在高尔基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短篇小说是一块瑰宝,而这些童话更是这些瑰宝中最熠熠生辉的宝石。本书这些作品,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结合体,代表了作者对自由和光明的赞美,寄托了作者崇高的革命理想核战斗激情。
  • 一不小心入聊斋

    一不小心入聊斋

    我叫赵逸,高三学生,无意间在学校发现一本《聊斋》,本打算用它消磨一下无聊的课余时间,可是谁会想到它改变了我的人生……聊斋世界,无尽精彩……
  • 盗墓笔记故事

    盗墓笔记故事

    大爱老三的盗墓笔记,一算时间,如果从老三做创作准备算起,这一晃又是一个十年了。老三为了这本书也算是呕心沥血了,实在敬佩他的这种创作精神。最佩服老三的是他对小说的掌握和把握,挖的遍地坑又让你觉得欲罢不能,在本人拍案叫绝之时,突发奇想,想要写一篇同人,试图填补老三的各种神坑。谨以此文表达对老三的崇高敬意!稻米们请进来一起探讨,不喜吻喷!
  • 腹黑公主逆天下:凤舞天下

    腹黑公主逆天下:凤舞天下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王牌武器,被100多个国家追杀。当她再次睁开血色的双眸,她竟是太子之女——永宁公主。却没想到要被皇上追杀,不仅如此,她还是一位人尽皆知的祸害。看她能否重创奇迹,凤舞天下?他是绝色的暗夜之王,冷血无情,乱世中和她相逢,自此天上地下,生死相随。当腹黑公主遇上暗夜之王,又是怎样的一番画面呢?
  • 嫡女难

    嫡女难

    身为嫡女,嫁不出去什么道理?退婚也能进宫?神马?专职伺候人,也行,好歹不用陪着老皇帝睡觉解闷,行!贵妃娘娘,您都老成这样了就别化妆了行不行?哎呦喂,小皇孙,你奶奶等你请安呢,还不赶紧的,个熊孩子,比姐还大,你也不去问问你那个老皇帝爷爷咋还不退休?要不你去造反得了,没准姐还能在出宫之前巴上新皇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