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8700000024

第24章 不靠谱的“汉中对”成功忽悠了刘邦

秦朝末年,大家刚开始革命的时候,韩信在项羽那里当郎中——不是军医,应该是军中参谋或者是项羽身边站岗的,跟着项羽出个谋划个策。按照韩信的说法,他给项羽出了很多他认为不错的主意,都被项羽给否了。他深切地感觉到自己瞎了眼,跟错了人,岗位错位,抱负难施,一赌气跑到刘邦阵营了。后来,在夏侯婴和萧何的鼎力帮助下,韩信被刘邦在汉中拜为大将,终于有机会和刘邦面对面讨论天下大事。按照元曲的演绎,韩信抓住这次机会,为刘邦出了一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妙计,汉军从此杀出汉中盆地,占领关中,和项羽争夺天下。不过,从正规的史籍记载看,韩信并没有拿出具体可行的计策,而仅仅和刘邦非常务虚地讨论了一个大而无当的主题——能否和项羽抢夺这个天下。

那时候,刘邦被项羽贬到汉中,他即使想从此马放南山、刀枪入库,但跟着他来这里的兵将都是些关东子弟,父母老婆孩子都在老家,和家人长期两地分居,身心疲惫不说,关键是这种结局也不是大伙儿参加革命时所希望要的。大家碍于面子,忍了一段日子,发现日子确实难过,刘邦好像也不求上进,没搞头,没盼头。于是,这些士卒经常成群结队地偷偷丢掉刘邦,络绎不绝地跑路回家。刘邦当然很想杀出这鸟不拉屎的穷山恶水,不过,那时候,他最缺的不是愿意为他卖命的人,而是必胜的信心。韩信这时候出场了。他信誓旦旦地告诉刘邦,项羽不可怕。这对于刘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韩信认为,虽然项羽一发怒,施展才能,上千人也不能近身。但是他喜欢好勇斗狠,这种气势就是再吓人、再上镜,也最多能说明,他确实是一个标准的匹夫。项羽还不会任用有才能的将领,更不善于挖掘起于民间而有潜质的人(比如他韩信),虽然他对士卒很慈爱、很关心,手下一旦打仗受伤,他总是哭哭啼啼,充分显露出亲爱有礼的模样,但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他却总是舍不得,小气得不得了,这种妇人之仁让有本事的人很齿冷。当前,项羽坚决以衣锦还乡的方式,放弃能成就霸业、遥控天下的关中之地,跑到一个一马平川、四战之地的彭城(今天的徐州),去称王称霸,一看他就是个拎不清、顾小家、舍大局的人。诸如此类,比如,他还对项羽杀人无数、逞强好胜和不善待义帝现象进行了摆事实、讲道理。一番说辞下来,几乎让人感觉,项羽就是一只“纸老虎”,貌似坚不可摧,实际上,用一根手指就能捅倒。项羽看管的天下,就像一块肥得流油且几乎没人管的肉,这时候不冲上去抢,就是对不起自己这把过人的蛮力和超人的智慧。

相对而言,刘邦的部队尽管被发配到汉中、巴蜀这种山多、地少、不养人的地方,大家都自然是水土不服,很思乡,其实这种一直想回家的思想也不是啥坏事。一般而言,对于一个风风火火要回家且掂着刀的人来说,谁要是硬挡着他的道,他肯定会爆发出杀人抢道的想法,这是那时候的人之常理。如果能再顺风点火,站到高台,振臂高呼:“回家!回家!”这种气场很容易触动广大观众那些脆弱的神经和泪腺,再让他们奋勇杀人,上帝都拦不住。目前,关中那块宝地还让章邯这些秦国降将占据着,并被分成三块,在新安县项羽把这些将领以前率领的队伍几乎杀光,老百姓正在对他们怨气十足的时候,打他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传檄而定就行了。更何况,刘邦入关中的时候,既不打,也不杀,还给老百姓立下简而有效的法律,保护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做派让人感恩戴德。楚怀王定下的“谁先入关中谁就当王”的革命约定,也是革命队伍没出发之前都说好的,所有人都还记忆犹新,可是,项羽仗着自己人多势众,进入关中后,不但让刘邦去鸿门请罪,活生生地把当王的资格给让出来,还一动不动地待在一旁,看着诸侯军队在咸阳烧杀抢掠,项羽主持分封时,还偏偏不让刘邦在关中为王,美其名曰,说巴蜀也算是旧秦之地,变着法子地把刘邦弄到犯人发配才去的巴蜀之地,要不是刘邦让张良走动项伯的关系,要了汉中这块地,刘邦现在哪能待在相对还不错、离大城市咸阳比较近的汉中?有点良心的人都很同情刘邦的悲惨遭遇,也都从心里痛恨项羽这种霸道不讲理的做法。好多人都热泪盈眶地盼望着“被人欺负到家”且一脸忠厚的汉王刘邦去统治呢。

韩信提出的说法振振有词、落地有声、有理有据,弄得在汉中早就待得不耐烦的刘邦热血沸腾、激动万分。不过,从后来和之前的事实看,在这个“汉中对”中,很多说法其实非常不靠谱。

“汉中对”说,项羽对士卒好,但对有本事的人不待见。说起来,对士卒好实际上是项羽非常要人命的优点。士卒们一般都很实在,如果能够始终给他们发粮吃,给钱花,在条件允许,比如打了大胜仗,统帅还让砍了半天人的大家出去抢东西,挣个外快,大家自然愿意跟着这种统帅出去玩儿命,和平时期不管多贱的命,战争时期,都可能一夜间坐拥巨额财富,大家特别是那些平时除了一把力气,没人看得起的老百姓,肯定觉得很值当。如果当官的平时对大家都很体恤(最起码表面上是这样的),不打不骂,上阵杀敌时,还能喊出“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士卒们就很容易被打动,拿着刀,拎着枪,就会非常心甘情愿地迎着弹雨玩儿命杀人。

说项羽舍不得分好处,实际上也要客观地看。项羽在关中主持分封的时候,对于立过功的人(包括和别人闹别扭没亲自来的),都是能给好处就给好处,绝不拖欠。虽然个别人不满意,挑头闹事,但实事求是地讲,这种分封基本上是按照功劳簿上记载的个人业绩来进行的,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还是比较公平的。在巨鹿之战后,章邯带着20万秦军投降,项羽当时就封章邯为雍王,进入关中后,也兑现了承诺。对降将都能做到有一说一、实实在在,总不能说,项羽把芝麻绿豆大的好处看得比磨盘还大吧?当然,有人说,项羽有私心,分封的时候,设下很多对自己有利、对别人没利的圈套,这也不错,但这是政治层面上的阴谋,对于大多数小富即安的人而言,说项羽抠门儿,还是有点牵强的。

说项羽杀人不留情,喜欢屠城,当初,刘邦不管是跟着项羽还是独立作战,也没少屠城。那时候大家出门打仗,遵循的都是这样的作战规则,谁也不比谁更仁慈。只是项羽做得更彻底、更招摇而已,刘邦后来在滥杀方面确实收敛很多,但也不能说他就变得仁慈了,他确实很少杀士卒,但杀投降的将领却始终不手软,比如,种种迹象表明,章邯、司马欣、龙且很可能是被刘邦先抓后杀的。

说刘邦在关中给老百姓留下好印象,这个应该是真的,毕竟他没有像项羽那样,闯到人家家里后,把能抢的都抢走,不能抢的就乱砸。同样是土匪,刘邦显得更像是“坐山匪”,吃的是长远,而项羽就是个流寇,吃的是当下。而如果非要说,大家因为刘邦被项羽欺负,就替刘邦鸣不平,这就有点瞎掰了。刘邦、项羽都是带着兵杀进关中的,目的就是来抢地盘、抢财物、抢女人,从根上说,没一个是被邀请来的,两个土匪当着被抢的搞火拼,弱的被赶走,强的挺直腰,被抢的还会兔死狐悲,做哀伤状吗?

当然,其他内容说辞在表面上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比如,刘邦部队要回家,把这种思乡情变成杀人剑,只要路数对,还是很可能的。项羽跑到彭城,处于无险可守的境地,从后来的情形看,确实让项羽很被动。但项羽和诸侯军在咸阳杀了、抢了,还烧了,把秦国故地糟蹋得一塌糊涂,就是项羽好意思留在关中,关中的百姓能心甘情愿地为项羽服务吗?再说,彭城有那么多楚国的旧贵族,还有那么多已经翻身、真心盼望自己回去的楚国旧民,项羽能愿意不去彭城当货真价实的霸王,而在关中做心惊肉跳的王?即使从刘邦后来占据关中,当汉朝皇帝的成功经验看,刘邦能坐稳汉朝天下,也绝不是因为关中形势险要、易守难攻,懂点历史的都知道,不管是潼关还是函谷关,以及其他什么了不起的雄关险道,如果不是当政的雄武,造反者打下这些关隘也是轻而易举的,一味靠城墙和关隘保卫胜利果实,没有不死翘翘的。真正让刘邦坐拥天下而社稷稳固的,是因为他的团队凝聚力强,同心同德,还很好地继承了秦朝的优秀制度,以及很好地汲取和使用了各类人才,并用很大方的赏赐手法笼络住大家那一颗颗渴望功名利禄的心。

不管“汉中对”是不是靠谱,反正,听完这些说辞,“于是汉王大喜”,和刘备听完诸葛亮聊完“隆中对”一样,两个刘氏皇帝都深恨见到高人太晚、时不我待。从后来一系列结果看,尽管“汉中对”的漏洞很多,但与“隆中对”相比还是很成功的,最起码真的发挥出为刘邦打气鼓劲的功能。不过,后来韩信觍着脸,向刘邦伸手要“齐王”的封地和封号。这时,韩信很无奈地发现,刘邦还是把最重要而绝对不该忘的一条(对立功的将士按功劳大小赏赐)给抛到了脑后(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进一步地看,韩信其实还忘了强调,如果刘邦当上皇帝,绝不能出尔反尔,把给出的东西再要回去。不过,在“朕即天下”的时代,他就是强调了,又会有什么用呢?

同类推荐
  • 大唐极品书生

    大唐极品书生

    魂穿初唐,成为一个落魄学子,遭遇悔婚之辱,最后成功逆袭人生的风流才子。娶公主,定江山。从此娇妻美妾、功名富贵,应有尽有!
  •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

    《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的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不乏精彩之笔。借文与史兼长的笔法,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与可读性、亲和力与感染力。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回眸·思索:小女子品读大历史》收录了作者个人读书历程的心得和体会,其文笔简洁、生动、形象、浑厚,见解独到,透纸可现。在论述中闪烁着作者的智慧。全书共分“雄杰”“红颜”“族群”“现象”“文化”五个部分,具体包括《英年早逝惜贾谊》《宫闱角逐话女人》《姜太公的无道子孙》《流人屈原与伟人毛泽东》等。
  • 南宋史学研究

    南宋史学研究

    本书除《绪论》及《结论》外,共分六章,首先叙述鲜明的时代特色,以修当代史,地方志及军事史为重点。然后论史书体裁的创新,史书的多样化,官修和私修的相互配合,史部目录学的功用。其三论及史学思想,就其会通史观,正统论,夷夏说,义理观念及史学批评,逐一分析。其四称述庞大的治史团队,有家族,有地区,或精于考证,或长于说理,或优于文学,各展所长。其五则是对个案加以分析,对同一史事因记述者非一入而观点有异,各种史籍的纂修都负有其特殊的功用。最后讨论到南宋史学的独特地位与影响,先就北、南宋对前代史及当代史之编修作一比较,再论南宋史家在史书编修方面的贡献和影响,而史学思想影响后世最大。
  • 窃一方净土

    窃一方净土

    公务猿穿越的真实的海贼王,金融专家穿越的帝王。古今中多少人在潜规则中挣扎……自己也当君临天下,坐拥金山美女,指点大好河山……而机会自从那一次潜规则开始……
  • 历代战争智谋故事(下)

    历代战争智谋故事(下)

    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既是一部智谋故事的传奇史,又是一部智谋人物的活动史。
热门推荐
  • 背叛者的回归

    背叛者的回归

    诸天神佛倘若你们也要阻挡我的道路,那么休怪我将此方世界染成尸山血海哪怕我有一天为你身死,但我无怨无悔,因为我喜欢你一个傻瓜喜欢上了一个根本不喜欢他的女生,但是他无怨无悔
  • 重生西游之逆天狂牛

    重生西游之逆天狂牛

    一个从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灵魂,重生到一只新生的小黄牛身上。且看他在这妖魔鬼怪无数的西游世界中,如何求生存,泡美女,得长生,逍遥三界;如何力战妖魔,勇斗鬼神,暗谋圣人,霍乱西游。“天不随我愿,我便逆了这天!”“只愿我之所爱能永远幸福快乐,哪怕身死道消,魂飞魄散又如何?”
  • 明明是吸血鬼当什么管理员

    明明是吸血鬼当什么管理员

    (SIX酱)既然你诚心诚意的发问了,(六六)我们就大发慈悲的告诉你!(SIX酱)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六六)为了守护世界的和平;(SIX酱)贯彻爱与真实的邪恶,(六六)可爱又迷人的正派角色~~(SIX酱)S酱!(六六)刘六六!(合)我们是穿梭在位面的守护者!白洞,白色的明天在等着我们!!(智脑终端)就是这样,的说.....
  • 最小说(2012年12月刊)

    最小说(2012年12月刊)

    三大明星作者撰写黄金专栏:郭敬明《Thisis(not)Shanghai》,笛安《玛德琳娜》,痕痕《且听风吟》;签约摄影师、设计师Pano的新专栏《南法航线》开设以来广受好评,本期温情持续。安东尼神秘家居首次曝光,明星作者麻辣点评。实力作者连载精彩继续:受到读者强烈追捧的琉玄奉献《你可以爱我》连载第六回,本期又有神秘人物隆重登场;李茜《没有故乡的我,和我们》连载第八回,现实与回忆的交织让整个故事高潮迭起;新生代严肃文学“90后”代表作家冬筱的《流放七月》第三回连载,故事全面铺展,向人展示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一群特殊的人。明星作者吴忠全、孙晓迪、孙梦洁、天宫雁带来各自精彩短篇。
  • 穿越农妇当自强

    穿越农妇当自强

    叶家大小姐屈尊降贵下嫁村野,如何玩转柴米油盐酱醋茶?和小人物在一起鸡飞狗跳的快乐生活,共同打造乡下版的小资新时代!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真夏的革命

    真夏的革命

    她是名噪一时的古典音乐“四弦精灵”,却在离奇失踪之后出现在最具权威的威尔乔治皇家音乐学院校园;他是最温柔善良的钢琴天使,拒绝苏醒,在记忆深处永远沉睡;他是毫无梦想的音乐系差生,却能在夜深人静时奏响最灵动的华美乐章。他们是FOURONE乐队,他们是一群蔑视权威的天才少年,各个身怀绝技,却放荡不羁。谁是打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谁才是音乐世界中最强大的王者,这个真夏你便会知晓……
  • 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本书作者分郁病、汗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积聚、厥证、血证、肥胖症、瘿病10章,以名著经典精讲、名家经验精粹、名方应用精析的形式探讨了各种气血津液病证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名医诊治经验等,以帮助中医师领悟其中的奥秘,使之悟于心中,触类而旁通,达到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
  • 红丝系檵木

    红丝系檵木

    初见不自知,缘起。朱墙宫院内,次次接触皆有动心。在发乎于情,止乎于理间,她看楚辞卸下满身戒备,毫无保留地含笑走来。既然这样,施麓抬起头,张开双臂,拥抱他的一切。这时,我已爱上你。系上属于他们的姻缘结,红丝飘飞间,此生不离首。注:现代
  • 倾世神女:逆天废材太妖孽

    倾世神女:逆天废材太妖孽

    一觉醒来,穿越到魔气大陆,化身夜家第一废材。一封父母留下的信让女主踏上了‘寻亲之路’。脱离国籍、废材逆天、获得千古珍宝、修炼绝世功法……还有什么都使出来!还真有!拐到大陆第一天才做媳妇儿、哄到神兽当宠物、神级补品当零食……看女主如何逆天,如何收获那一份属于她的爱情把!
  • 八斤幻志

    八斤幻志

    在一个偏远而贫穷的小村庄,黄八斤便出身于此,乃一个不幸之人,婚后育有一女,正当他感到无比幸福之时,却遭遇不幸,失去妻女,巧合之下得知天机,于是他不愿屈于命数,逆天而行,决心要与爱妻爱女重温幸福,人生重新起航,结果却不如人意。最后终于顿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