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8700000032

第32章 汉朝的“一国两制”

刘邦夺取天下后,跟着他刀头舔血、好不容易活下来的弟兄们,一个个眼巴巴地看着他把天下分割给自己。从心里讲,刘邦当然清楚这一点。功臣们想的是,能要到现货(现金)和期货很好,如果能再拿到“股份”就更好了。可刘邦愿意给的是现货和期货。以前在江湖上混,和秦帝国、项羽等诸侯王打仗,想让谁帮个忙,刘邦向来出手阔绰。天下大定,让他给大家豪宅、钱粮、美女等,他是不会吝啬的,这也是江湖规矩,比如,他给萧何、张良、陈平等功臣封侯,让他们和他们的子孙们享受来自封地上的好处。

对这些封侯的人,刘邦当机立断,马上落实封侯待遇。但让刘邦比较犹豫的是,如何对待被封了王爵的韩信、彭越、英布等人。要知道,在他们的封国里,也都按照过去的做法,国君的统辖权是无所不包的,拥有和中央一样的权力,比如,收税、任命官吏、征兵等权力。这些人与封侯的人不同,他们的王国除了个头相对小点,从根本上完全可以看作和汉帝国一样独立的国家。那时,汉中央也就直辖24个郡,七个异姓王共占了22个郡,这些人如果联合起来(当然,这个难度大得很),和中央闹别扭,汉中央也要吃不了兜着走。如果考虑到韩信、彭越、英布这种见过大阵仗、后脑上长着反骨的人,刘邦就更难受了。对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难受的刘邦把这些异姓王,以各种方式赶尽杀绝,只留一个又小又穷的长沙国。

异姓王的问题是解决了,但汉朝的国体问题依然悬着。如果直接有样学样地复制一个新的秦帝国,从思想意识上,刘邦面临着极大的障碍。那时候,大家都刚从春秋战国时代走过来,从骨子里习惯于封建制度。也就是说,天下一旦被统一,那个不管是当皇帝的还是当王的,理应把天下分成若干股份,按照功绩把天下给大家分了。大家从此回到封地,整军经武,保卫胜利果实,传宗接代,建立社稷,以使子孙享国千年,这是那时的社会风尚和心理。在那时,从本质上讲,大家也就是把刘邦看成天下盟主,而不是后来理解的天老大、他老二的皇帝。

遥想当初,大家一起跑出来反秦,就是为了过上相对自由的好生活,打倒秦帝国定下的规矩,特别是那个皇权至上的专制制度,也是造反目标中的应有之义。范增、张耳、张良等人在参加造反的时候,就明确提出让六国贵族出来当大家的首领。那时候,项梁等一帮手握悍兵强将的造反大佬也是点头称是,没太觉得有啥不能接受的。项羽和诸侯们烧完咸阳宫,在戏水河畔拉扯了几个月,平衡完各种要求和关系,最后把全国分给了十几个诸侯王。很多人说项羽目光短得很,自己应该立马称帝,这是没亲身体会的自说自话。大家想想,从小到大,他被告诉的人生最大目标是灭秦复楚,周围人也都是以灭秦复国或者灭秦立国为人生追求的,如果没有十足的理由和血淋淋的教训,项羽怎么可能会想到,秦国虽然该死,但秦国的郡县制度、皇权制度还是很不赖的呢。要学习成功的坏蛋身上成功的地方,向自己的敌人学习,说说容易,这个道理谁都懂,但做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特别是对那种自己恨不得扑过去把他捅成马蜂窝的坏人兼敌人。从制度建设上,刘邦其实也不是天生的高人,他是从社会底层混起来的,更容易接受主流思想的影响。只是他后来和项羽以及项羽分封的诸侯王们死掐了四年,深切地感受到分封制度真不是个好东西,天下初定后,他才下定决心对异姓王们动刀的,更何况,在楚汉相争时期,他就对郡县制度的好处有了深刻体会,建国后,他当然会更加全力以赴推行郡县制度。说到底,不是刘邦不厚道,实在是项羽的下场太惨了。

对异姓封王是不能再搞了,刘邦转而对同姓封王。为此,他还把大家叫到一起,约定谁不遵守这个规矩,任何人都能揍他。这说明刘邦还是很坚持分封制度的,只是太不自信,只能按照江湖规矩,让大家起誓发愿,定下这种看似很凶猛,实则很无奈的“白马之盟”。刘邦坚持给刘姓家族的人封王,也不是完全因为刘姓的人和自己多么亲近和可信。按照当时人的说法,秦帝国这么快就被踹倒,是因为嬴政建立帝制后没有封王(实际上,丞相王绾曾建议嬴政封王,但嬴政迷信郡县制度,没听他的)。后来,大家也看到了,陈胜、吴广起兵后,当广大造反爱好者还在蠢蠢欲动的时候,一些郡守、县令却没有拿出和造反派死磕的劲头,更多的是率先表达或者提议加入造反事业,如会稽郡守和沛县县令,虽然这俩人后来因后悔或让造反者不满,也被项羽和刘邦宰了,但那种首鼠两端、见风使舵的态度还是显而易见的。看到这种让人笑掉大牙的官僚所作所为,难怪大家一致认为,依靠那些以施法布政为己任、以升官发财为目的的官僚为朝廷尽忠,实在是不靠谱。

除此之外,更深的意思也是有的。汉帝国刚建立,国家被刘氏皇族、吕氏集团和功臣集团共同执掌着,虽然功臣集团里的人服气刘邦(不服气和有不服气势力的也都被干掉了),但这些人在出身上和刘邦都一样,如果让他们还像对待刘邦那样对待刘邦的儿孙,就不好说了。即使这些人在活着的时候,发毒誓效忠刘氏皇族,在阴谋诡计中打着滚出来的刘邦能信吗?按说吕氏集团和刘氏皇族算是有血亲的共同体,刘邦在的时候,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其乐融融也是有道德和感情基础的。刘邦一旦死了,他还会相信那个比自己还对造反事业心向往之的吕氏家族吗?后来发生的事表明,吕后和吕氏集团确实不是个省油灯,要不是刘氏皇族带兵平叛,在理论上出现刘、吕共天下也不是不可能的(皇权时刻需要和自己一条心的实力派保卫,没实力的司马家族就不得不接受东晋王朝中出现“王马共治”的政治格局)。刘邦分封刘氏子孙为王,以此来强化皇族势力,但也是想到了后来刘氏王国有可能会造反的,比如,刘邦曾当众警告后来成为吴王的刘濞说:“汉家五十年以后东南方向必有叛乱,不会是你吧?”说实在的,即使想到了又能如何,他其实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封了同姓王,即使自己死了,退一万步说,刘家人哪怕杀得天昏地暗、鸡飞狗跳,最后那个当家的也还是要去自己的坟头祭祀的,在阴曹地府自己不会缺钱花。

从此,在刘邦身后的汉帝国出现了“一国两制”,一个是封建制度,另一个是郡县制度。封建制度显然不利于皇权专制,没办法,不这么弄,短时期内,刘邦和他同时代的人还真想不出有什么好办法保护帝制安全。按照制度经济学的说法,这应该就叫作路径依赖。在新的制度创新被发现之前,大家只能在原来的轨道上先走着,边走边摸索,边摸索边打架,边打架边平衡,等各方力量都平衡了,新的行为规范和制度也就出现了。文帝和景帝亲身经历了“一国两制”的磨合,他们始终很小心,以黄老学说治理国家,保证哪怕上层建筑斗得热火朝天,下层基础也能平静无事。即使这么怕出事,文帝时期还是出现济北王刘兴居造反,而在景帝时期则闹出“七国之乱”。

汉武帝走上皇位,拿出推恩令、左官律、附益法和酎金律等制度,死乞白赖、强取豪夺地消除了诸侯王和列侯们的实力。“一国两制”被保留下来了,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不过那时,封建制度其实已经有名无实了。那些准备穿越到明朝当王爷的兄弟,应该先仔细地看看《明史》,明朝的王爷除了把自己养成肥猪外,想出个远门,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都不行,活得别提多没劲了,最好别去。

说起来,真正巩固皇权的不仅是靠郡县制度,还有儒学的力量。嬴政就是因为不信儒只信法,秦帝国的官僚们缺少儒家学说的熏陶,没有树立起忠君爱国的意识,在乱世来临时才会涌现出一些吃里扒外的货色。后来的帝国发现儒学的妙用,虽然王朝快完时,很多自诩儒学信徒的官僚对皇帝翻脸比翻书还快,但总是还有很多抹脖子殉国的,那些当了贰臣的也总是要找些理由的,比如,说自己以前效忠的某某王朝气数已尽,与秦帝国的很多官僚对底层民众造反的不太认真和“从之”的态度相比,还是好多了。

同类推荐
  • 河山乱之逆血

    河山乱之逆血

    似曾相识的开头,波折崎岖的过程,意想不到的结局。乱世中的少年,背负着亲情、友情与爱情的沉重行囊,沿着征伐、权斗之路,走过一段历史的折转轮回,完成一次人生的自我救赎。历史的长卷中,各色人物粉墨登场,各自演出,各自谢幕。…………架空的历史中,是谁人不忘初心?三声无奈叹,命由天定;一曲《河山乱》,乱自心出。
  • 青楼掌柜

    青楼掌柜

    阎王满足某人三个愿望---长寿,有钱,有美女。于是,主角轮回转世,成了响当当的青楼掌柜,且看主角怎样带着MM走出新一片天地。目前每天10更。各位朋友可以多看看。请大家有什么意见都留在书评区,好的坏的都可以,来者不拒。或者加到这个群里面来。群号:110771300,110900727。验证的时候输主角名字就可以了最后,求收藏,订阅,推荐。
  • 大明崇祯新传

    大明崇祯新传

    天启七年(1627),年轻的朱由检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当时的社会是那么的残酷,无论英雄还是百姓,或者是一心想要振兴大明朝的崇祯皇帝,其最终命运都是相当的悲惨。然而,一个熟悉历史的大学生回到了过去,代替朱由检开始了一段新的抗争之旅,历史发生了改变,人们的命运也会因而改变吗?本小说纯属yy,大家看着好玩就好:)
  • 大唐军统

    大唐军统

    遍布中原、塞内外和西域的大唐快餐连锁店总裁掌管总务、情报、保卫三科的大唐神秘而传奇的大军统特务头头风流勇武不惧权势奸邪巨恶倾倒万千美女的大人物这三者本是风马牛不相及而因为一个特殊的男人而变成风马牛相及李靖感叹着说:苏颤确实是一个让他的敌人见了会颤抖的人物,非常可怕,人如其名……魏征也私下里大叹道:大唐贞观之所以能治,苏颤当居首功尔,就连皇上也唯次位!…………
  • 美国精神

    美国精神

    本书展示了这么一幅复杂但明晰的“美国精神”图景:美利坚民族既牢固地确立了政教分离原则,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又依赖甚或迷恋宗教精神;它承认和甚而维护国内的价值多元和种族多元,但同时保持不免偏狭的“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WASP)主流;它宣称拒绝单一的真理,但时时表现出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绝对主义和普遍主义思维方式;它的民族文化基因中有着对人性的深深怀疑和“性恶”信仰,但它又自信非凡,而且有时幻想有加,以致幼稚;
热门推荐
  •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会说话的女人运气好

    一个女人,不管你生性多么聪颖、接受过多么高深的教育、穿着多么漂亮的衣服,如果你不懂得说话之道,你仍旧很难受到别人的欢迎。口才可以表现出一个女人的睿智和高雅,也可以暴露出她的愚蠢和低俗。在这样一个时代,要想成为一个受欢迎的女人,必须会说话、有口才。我们融注了诸多口才实例,为你提供了一整套打造超人说话能力的语言守则,教你做一个世界上最会说话的女人。它让你学会在关键时刻以出色的表达显示自己的魅力和个性,赢得众人欣赏的眼光。
  • 穿越成一流算命大师

    穿越成一流算命大师

    小时候,别人玩金刚芭比机器人,她玩麒麟龙龟八卦镜。长大了,别人毕业后努力四处找工作,她工作后灰飞烟灭穿时空。穿到平行世界的楚怀玉正努力工作争取早日脱贫的时候:她似乎发现了一个天大的秘密……其实,这就是个一根筋毒舌姑娘带着小弟发家致富养老公的故事。
  • 百年姻缘玉佩连

    百年姻缘玉佩连

    随着一块玉佩进行时空穿梭,迷失在时空之中,找不到原本的路……
  • 英雄联盟之席卷天下

    英雄联盟之席卷天下

    末世两百年后,成为超级英雄的苏屠龙忽然回到了末世之前,大梦初醒,如何抉择。
  • 樱花树下的执着

    樱花树下的执着

    故事的每一个小片段,就好比是散乱在风中的樱花一样,由我,王若雅,竹溪三个人把它串成一条线,把曾经破碎的回忆再次串起来,织成一段缠绵悱恻的故事。
  • 十指春风

    十指春风

    [花雨授权]成也绣艺,败也绣艺。是绣艺帮她躲过了被逼为妾的命运,但也是绣艺让她被皇帝看中,成为九嫔之一“充容”。天哪,偏偏她私定终身的未婚夫远在天边,该死的风莫离,你再不现身,我可就要红杏出墙了!
  • 重生之盛世商女

    重生之盛世商女

    【柔情篇】一种执念得有多深,才会痴痴不悔,轮回不灭。奈时光匆匆,我跋山涉水,踏万年光阴而来,幸好你还未离我而去。【女强篇】一场逆天的轮回重生,带动了世界的变化。前世,她是被关系户扁下,被车撞死的小小实习助理。这一世,她回到小学五年级,不一样的心智,阅历,让她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这一世,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只可惜,总是有那么几个不怕死的往枪口上撞。呵,放蛇咬我,也不看看蛇王就在我手中?考试,ok,我让你输的一塌涂地!这一世,她不要再受人欺凌。想要害她,拜托,你确定你在整我之前不会被我先玩死?毒药毒我,呵呵,抱歉我已百毒不侵。
  • 全职穿越

    全职穿越

    穿越到各异的世界,掠夺世界的本源,换取五花八门的金手指,齐西开始了精彩的冒险。新书:《聊斋游记》简介:诗王之称,画圣之名,剑仙之誉,道尊之谓,可只想做个安稳的寄生虫,怎么那么难?花花世界,黍离之地,妖魔鬼怪,神仙道佛。执笔仗剑行,青衫少年游。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既安逸不行,那就和小倩、婴宁、龙女,还有白素贞、祝英台、七仙女等一大堆红颜知己,来一个没羞没躁的聊斋之旅吧。
  • 修真界斯巴达克思:太岳仙风

    修真界斯巴达克思:太岳仙风

    一头修炼千年的草原夜狼,在化作人形的初夜,却被妖狐夺走了他千年的真元。失去了真元的夜歌,成了一个奴隶斗剑士..................
  • 亲吻一只猫

    亲吻一只猫

    这部作品有关我自己的生活,很想把它写下来,当成一个纪念吧。嗯,可能会更得比较慢。。这是个青梅竹马的故事。苏末和秦语,这是两个纠缠了十多年的名字,他们爱着,也痛着。温暖过,也悲伤过。可是,仍然在一起,彼此陪伴,这就足够了,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