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8700000042

第42章 以孝治天下

汉天下是刘邦用血与火的方式从别人手里硬生生地抢夺过来的,这种方式对后来那些打天下的人来说,是常态,是正途。可是,在汉初,大家刚从春秋战国时代走出来,比较认可坐拥天下的那伙人是贵胄的后裔。仅靠阴谋诡诈、强取豪夺就占天下、享天下,说实在的,还真让人在心理上不太好接受,即使大家勉为其难地接受了,但当皇帝的总是感觉不踏实。他们认为,既然自己可以靠拳头成为“九五之尊”,别人自然也可以。所谓“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斗智斗勇上,无论一个人多么自信,哪怕发自内心地相信自己就是当世最高水准的“独孤求败”,可他总是要死的,总不会自信地认为,他的下一辈或者下几辈的儿孙也能和自己一样牛气冲天、威武雄壮、服膺天下。对于当了高祖、太祖级别的皇帝,一般最让他临死前吃不香、睡不好的事,就是如何让自己的后世子孙(特别是那些不肖子孙)也能像自己那样,掌着权杖,吃喝不愁,作威作福。

白马之盟之后,刘邦依靠自己的威望,为后面的刘氏皇帝定下国家统治的基本格局。在驾崩之前,他还跑到孔庙,搞了一次祭祀活动,一反以前对儒者不待见的姿态,表达出以后要尊儒、敬儒的意思。刘邦的意思当然很清晰,“以后大家都要按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来行事做人,别动不动就喊打喊杀,‘提三尺宝剑定天下’的时代结束了”。大家自然是心领神会,文治时代来临了。

围绕孝道形成的儒学是中国早期社会学和伦理学的理论,如果大家真的一丝不苟地信奉、遵循儒学,每个人能否因此而生活富足,这个还真不敢断言,但每个人感到幸福,这倒是比较靠谱的。从实践上看,儒家的孝道是家庭的黏合剂、幸福源,更可以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成为最好的政治经济生活的思想滋养剂。

经济史和思想史研究者发现,古代的生产生活建立在小农经济的基础上。所谓小农经济,无非是说,农民们耕种的土地比较分散,居住也比较分散。政府依靠这些分散居住、工作的农民,因为他们纳粮食、服劳役、制衣衫,“上层建筑”才得以存活。由于生产力不发达,特别是交通、信息传输工具落后,政府想依靠工商业获取钱财,还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从这些对偷税漏税很有兴趣的农民身上把该收的税都收缴上来,政府要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为收价值几毛钱的粮食,可能会付出价值几块钱的成本,这可是只赔不赚的买卖,长此以往,谁也受不了。

这时候,国家祭出儒学这块招牌,宣传忠孝节悌的观念,好处是很明显的。按照这个观念,在家庭里,大家孝顺父母和兄长,爱护小弟、小妹,以此类推,在村子里,就要遵从族长的权威。这个观念的立足之处也不是虚无的,完全来源于血缘这个很实在的东西。父母生养自己,和自己有血缘关系,对他们平时好生伺候自不必说,精神上也有义务让他们保持愉悦。而和自己的血缘关系相对较远的亲族,自然也要按照这样的思路,尊敬长者,听从长者指派,关心亲族的福祉。说起来,这种说法很符合人的天然性情。尊重父母,对自己的亲属好,如果不是受过什么很大的刺激,一般人做起来都是发自内心、自觉自愿的。儒学基于此开始探讨人的本质和人的社会活动,然后把这样的人伦观念上升到社会道德层面,鼓励大家大张旗鼓地对父母、兄弟姐妹好和服从族长权威,并对那些不这么做的人嗤之以鼻,大加鞭挞,进而宣布这种人是道德败坏的禽兽,枉为做人。

在儒学被尊为至尊之后,血缘宗法同构作为国家主流的社会、制度架构,就在咱们国家源远流长起来。各个宗族被看成靠着血缘维系出的“小国家”,这些靠血缘维系的众多“小国家”支撑起封建专制国家。按照皇帝的想法,既然上下一体,主张大家高调地爱父母、爱宗族,肯定最终导致大家爱皇帝。这样的话,国家以后再实行什么政策,每个人从心里也不再那么抵触了。从此,政府收税、征调劳役就会变得很省事,官吏们只需把政令传达到各个族群,族群在族长的带领下自觉地遵照执行就行了。即使有些不满情绪,深受儒家教育的族长们依靠“大棒”维系的权威和从儒学里提炼出的大道理,也能将其化解于无形。对于个别因为忍不了官吏压榨和皇权欺负而想闹事的宗族,国家也可以左手拿着儒学理论,板起面孔,宣布这些宗族大逆不道,右手拿着连坐制等吓人的法律,派出刀枪在手、冷酷无情的军队,把这些宗族打成肉泥,以儆效尤。实践表明,一旦看到这些恐怖场面,广大爱好生命、爱好生活的百姓基本上就老实了,不敢随便表达反对意见。

在汉朝,在广大儒学爱好者和拥趸们锲而不舍的撺掇下,皇帝选拔治国之能臣时,越来越看重待选之人的孝行。他觉得,那些孝行卓越的人自然具备成为忠君楷模的潜在素质,由孝及忠,在“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体系里,是自然而然的事。国家围绕巩固这样的体系,建立起很多配套的制度,把大家有一个算一个,通通纳入当皇帝顺民、良民的行列。尽管汉朝继承了秦朝很多做法,但在推崇孝道方面,还真算是一个创举。汉朝推行各类法律,再配上孝道观念约束住人们的思想意识,执行各项制度的效率和效果确实好多了。

从以后皇帝们的统治实践看,因为大家逐渐把孝道看成安身立命的基本道德理念,做起事来,就不那么肆意妄为了,考虑问题也不容易走极端。比如,某人受到官吏或者其他什么人的欺诈和欺负,想挺身反抗(比如拿把刀把对方宰了),但想到自己的父母、亲属可能会受牵连,“拼得一身剐”的豪气顿时灭去一半,那还闹个什么劲?毕竟想反抗的人,很少愿意看到因为自己反抗,自己当人的资格都被大家剥夺了。更何况,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把反抗看作当更有价值的人的途径,也有很多是为了让自己家人过上好日子。

面对满世界的孝子贤孙,皇帝们也不能闲着,自然也要身体力行,比如,汉代经常会因为为母亲祝寿而大赦天下。即使皇帝死了,他的谥号也要加上个“孝”字,比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诸如此类,不管是以“文”还是“武”来定皇帝的终身品行,但都离不开“孝”。那意思,只有“孝”字当了头,干皇帝这个职业才理直气壮。

只是皇帝们不知道是没看完儒家经典,还是看完了又忘了。从孔子、曾子和孟子以降,儒家的创始人虽然也同意“移孝作忠”的说法和做法——既然父母生养儿女,从根上看,儿女这辈子算是一直欠着父母了,皇帝当了天下之主,也就是所有老百姓的父母(不管皇帝是不是吃着奶、玩尿泥的小孩),皇帝和皇帝的父亲、爷爷们不造孽,给大家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算是百姓们欠他们的,儿女有义务爱护父母,百姓有责任听从皇帝——然而,在孔子眼里,落实“忠、孝”观念也是有条件的,可不是用“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这么简单一句话能概括的。他其实主张的是“亲亲”这个观念。孔子认为,孝父母是绝对的,这种绝对性来源于自然界规律,但皇帝要是也觍着脸,说效忠于自己也是绝对的,这就有点太自以为是了。后世一些儒者要投降敌国时,高喊的那句“良臣择主而侍”,传达的意思就是,鼓励大家不要把皇帝想当大家爹妈的事,太放在心上。

孔子还曰,“父慈子孝”。他的意思是,虽然儿子遵从孝道,这是一定的,但当爹的也不能因此就不把儿子当人看,想怎么着就怎么着,还是要慈爱一些,潜台词是,当爹的慈爱了,儿子孝顺起来,也就很带劲了。他说的“君仁臣忠”,也是这个理。有个叫定公的人问孔子,“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很清晰地说,臣子产生“忠”的心理冲动,是因为当君的对臣子以礼相待,让人家感动了,不效忠君主,臣子自己很难过,甚至比死都难过——这就是一些死忠之士的由来。

汉朝重视孝道,搞了举孝廉之类的官员选拔制度,把那些既孝顺又清廉的高洁之士从人堆里举拔出来,放到皇帝身边和各个地方政府做事情。平时经常动用国家的宣传机器,到处宣传“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把孝作为衡量一个人基本德行的标准,甚至拿法律和监狱来惩戒不孝之行,把整个国家浸泡到浓厚的孝文化中,时间长了,皇帝们也不自觉地真的相信孝子们是国家可以依靠的坚强柱石。可是,大孝子王莽和举孝廉出来的曹操把这个美好的图景撕成碎片,让人很丧气。不过,我依然认为,孔孟的孝道之说是没错的,只是皇帝和他身边那些大儒把孝道拔到国家政治工具的高度,但完全是因为他们没用好,还盲目自信,搬着石头砸自己的脚丫,怨不得别人。

同类推荐
  • 刺杀三国

    刺杀三国

    前世,他王晨,群魔乱舞,让诸国闻风葬胆。一朝穿越成为王允的侄子,深受王家鄙夷,却有貂蝉这个美貌侍女。王晨:“不管前世今生!我皆不为凡人!身逢乱世,那就让我一统天下。今生我为帝!
  • 斯道绵绵

    斯道绵绵

    荒漠草原,几不逢人,风餐露宿,饱经艰辛的旅蒙商与愚忠朝廷却刚直不阿、勤勉为民的戴彰勋,加上抗垦造反、转战千里的陶克陶胡竟然和这古城搅在了一起。最终,谁是胜者?旅蒙商?戴彰勋?陶克陶胡?——著者
  • 斗宋

    斗宋

    全国枪术和箭术双料冠军,对水浒故事烂熟于心的山东小伙子晁阳,重生为曾头市中箭之后的托塔天王晁盖,面对咄咄逼人的宋江,他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晁盖的字典里,一切都没有命中注定——不一样的水浒,不一样的梁山好汉故事,敬请关注!。欢迎各位朋友前来交流。据科学考证,关注本书者,心情舒畅,身体倍棒!!!
  •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天才的摇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

    漫步在意大利的大街小巷,人们时不时地会感受到艺术的气息。大卫雕像、大教堂美轮美奂的壁画、精致的雕刻……所有的一切都让我们驻足、陶醉,人们在欣赏、陶醉的同时也不得不钦佩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这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经历了一场伟大的革命——文艺复兴。
  • 三国争锋

    三国争锋

    刘琦莫名其妙地穿越了,成了与他同名的三国刘表的儿子,既已占据了那个位子上他能眼睁睁的看着荆州基业被瓜分一空吗?不能!于是勾心斗角、访贤求能,无所不用其极!于是他离开襄阳图谋霸业,但这是永远的告别还是蛟龙入海腾云而归?天地变换,轩辕剑出,时空逆转,风云动荡,千秋帝业,他能否一朝功成?
热门推荐
  • 夏天幸福的来到

    夏天幸福的来到

    她姓夏,叫夏天,她的幸福就是在夏天发生的。
  • 幽妃闯天下,你敢动

    幽妃闯天下,你敢动

    倾幽,诗幽,碧幽,三位好姐妹,同生共死不忘初心,世俗从未让她们的感情有过任何改变,三幽的穿越,给了邪王什么奇情呢?
  • 无敌小子闯江湖

    无敌小子闯江湖

    一场浩劫筑就一个英雄,我在种种的矛盾之下坚强的幸存下来并一步步完成父母交给我的报仇使命,但就我使命即将完成的时候,却发现这其中竟然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
  • 破沧溟

    破沧溟

    带着仇恨步入凡尘,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黑夜不再是黑夜,白昼更是车马喧嚷。他决定,利用师父教他的术数赚钱……
  • 郭子

    郭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神女玉

    神女玉

    暗世界的主人凌风为治愈魂伤,灵魂穿入现代,找寻传说中的神女玉,本以为能够在这个世界肆意纵横的他,却在刚刚降临之际,被迫面临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危机....
  • 纨绔少爷

    纨绔少爷

    曾经,越战越勇的不屈强者,斩尽杀绝的严酷作风,把嚣张与猖狂发挥的淋漓尽致,只有嚣张才是存在的证明,现在,他大隐于市,与世无争。
  • 昊天至尊

    昊天至尊

    诸神陨落,妖魔未灭,昊天宫崩塌。天地之间,烽火不休,哀殍遍野,生灵涂炭。人族、妖族、蛮族、羽族、山族,五族林立,各有心思。值此际,绝世天才禹乘风强势崛起,一飞冲天!
  • 幻境鬼蜮

    幻境鬼蜮

    上古时期的人类先祖侯禾与桅木族人的先祖夏诡结合。诞下五个儿女。他们皆为‘槐’。可是,在这个只承认有人界与桅木之境存在的世界。天生美丽而又天赋异禀的‘槐’族人要怎么在这之间生存?!故事其实是这样开始的:高三学生叶楠希莫名其妙的在一次葬礼上奇迹穿越。来到异界,可是她结识的第一个人居然说自己就是‘槐’?!而且还屡遭追杀还有性命的胁迫,更是每日噩梦连连。自称与自己命运相关的名为晟曌的男子又是谁?后来才知道这里是桅木之申。可是,终于记起这个身体所拥有的记忆之时,自己已经分辨不清自己和夏侯槐樱的区别。面对血淋淋的灭族真相,还有身不由主的境况。她又该何去何从呢?
  • 怪物猎人之狩猎笔记

    怪物猎人之狩猎笔记

    看毕业大学生如何在游戏世界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