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9000000011

第11章 璀璨的红星-雷霆(1)

哈密是个干旱地区,终年少雨,气候干燥降水量极少,蒸发性极强,风多沙大,水源奇缺。当地农民在这里开拓的一片片绿洲,都是依靠一条条坎儿井水灌溉的。如人们所说,在新疆,有水就有地,有水才有绿洲。

驻哈密人民解放军六军十六师全体指战员,在完成了剿匪平叛任务以后,执行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毛泽东的命令:“……将以英雄的榜样,为全国人民的,也就是你们自己的、未来的幸福生活,在新的战线上奋斗,并取得辉煌的胜利。”一手持枪,一手拿锄,肩负起保卫祖国边疆和建设祖国边疆、“屯垦戍边”的双重使命。

经过周密地考察与勘测,在哈密地区发展农业生产,必须首先进行大规模的水利建设。自古以来,哈密地区的农业开发,都是挖掘“坎儿井”,引地下水灌溉,既防止蒸发,又防止渗漏;但是,最大的缺憾是水量较小,不能大量地开发耕地。如果用毛毡或木板铺垫渠底,防止渗漏,耗费太大且不能持久,利用率不高。因此,要发展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必须修建现代化的水利工程。哈密东北部二道湖荒原,是一片广阔肥沃的土地,可以开垦近10万亩耕地。昔日,哈密王伯锡尔,曾经想开垦这块土地,归为己有,改二道湖为王爷湖,妄图把它开垦成哈密地区最大的最富有的庄园。曾经抓民工、募毡片挖渠引水,折腾一番,终因水源遥远,势单力薄,劳民伤财,未能成事,黄粱美梦,成为泡影。荒原依然荒芜,水源依然流失,人民依然贫穷。

从喀尔里克山引水灌溉二道湖荒原,要经过32公里的戈壁沙漠地区。为了防止渗漏和蒸发,唯一的办法就是修建一条块石水泥铺砌的现代化水渠。为了发扬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英勇善战的革命传统,师党委决定把这支部队在革命年代的代号“红星”命名为水渠的名字。接着,像在战争年代投入一场大型战役一样,全师指战员在哈密大营房召开了修建“红星渠”誓师大会。千军万马,奔赴生产战线,掀起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大生产热潮。

在天山积雪闪耀、戈壁寒风呼啸的2月间,修渠部队就在茫茫戈壁滩上安营扎寨。当时,既无帐篷,更无房屋,一无所有,白手起家。战士们进山伐木料,割条子,在戈壁滩上挖坑,上边棚些树枝树条,再铺上一层戈壁沙石。远看是平坦的戈壁,近看才知是一个个地窝子。这样的住房,既省工又省料,还避风沙,冬暖夏凉。战士们给这样的居住点取名为“红星一庄”“红星二庄”……他们在快板诗里写道:

天山高,顶着天。

戈壁大,大无边。

狂风吹得天地暗,

沙石打得难睁眼。

挖地窝,把家安。

冬暖夏凉真舒坦。

凭咱一双万能手,

戈壁滩上盖花园。

32公里长的红星渠,全部用石块铺砌,需要7万立方石头。开山炸石,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指挥部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在战争年代善于打硬仗、啃硬骨头的四十七团三营。战士们接受任务以后,开赴天山脚下的石城子,把战争年代穿满弹孔、染满硝烟、印着血迹的红旗,插上天山雪峰,开始了开山炸石的战斗。每天从清晨到黄昏,天山峡谷里军号嘹亮,铁锤叮当,炮声隆隆,硝烟飞腾犹如战场。打炮眼的战士,抡起大锤,握着钢钎,虎口震裂了,手掌磨破了,鲜血染红了锤把,染红了钢钎。他们为了把炮眼打在有效的爆破位置,常常把绳索系在腰间,吊在悬崖峭壁上打炮眼,还戏称是坐土飞机。为了提高效率,保证铺砌渠道的石料充足,战士们以惊人的智慧,创造了许多增产节约的办法。在战争年代荣获爆破英雄称号的姚炳云同志,想到每爆炸一炮要花费一个雷管、四两炸药和五寸长的导火索,炸7万立方石料该需要多少雷管和导火索呀!为了节约雷管和导火索,提高爆破效率,他创造了“连环爆破法”。利用山石震动,自动引爆,不用导火索,一只雷管就可以爆破五六个炮眼,突破了一般的爆破威力,由一炮炸半立方石头提高到4立方石头,效率提高好几倍。煤矿工人出身的战士王德,在“连环爆破”的基础上,利用崖形位置,线状散打炮眼,名曰“拉山爆破法”,创造了一炮炸下39立方石头的新纪录。

在大营房和三道岭,四十八团的战士们,为制造代水泥,从事着一场艰苦、繁忙、创造性的劳动。铺砌红星渠,需要成千上万吨水泥。当时,在新疆没有生产水泥的工厂。从内地运水泥更是困难,火车才通到兰州,一吨水泥运到新疆,价格昂贵不说,也没有运输能力。如果依靠从内地运水泥来,必将使工程拖延一两年才能完工。指挥者根据技术人员的建议,决定自己动手,制作代水泥,以解燃眉之急。代水泥是用石灰和红砖磨成的陶粉混合而成,需要挖煤、挖石灰石、烧石灰、打砖坯、烧红砖、磨陶粉等一系列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要付出艰苦的劳动。

在三道岭,工地上黑白分明,各据一方。挖煤的战士们,下井下窑,土法开采,日夜轮班,在极其困难的开采条件下,保证了烧石灰和烧红砖工地的用煤。烧石灰的战士们更是艰苦,石灰石又硬又韧,十字镐挖下去只留下一个白点,钢钎打进去软绵绵的,战士们是“软硬不怕”,把成吨的石灰石开掘出来,烧成石灰。在烧石灰窑的战士们中,特等功臣徐进义,发明了“搭板装窑法”,使装窑效率从原来的12人一天半装一窑提高到7人一天装两窑。最艰苦处是箩灰房,这里石灰粉飞扬,白茫茫,雾腾腾,加上天气炎热,战士们脱掉衣服,赤膀裸臂,汗水淋淋。汗水和灰粉混在一起,烧烂了肌肤,留下了伤疤。战士们自豪地说:“我们身上印上了建设祖国的光荣记号。”

大营房北部,变军营为制造陶粉的基地。这里开辟了一片片脱坯场,战士们端着沉重的坯模,来回奔走,终日不停。艳阳下,月光下,劳作不息,歌声不绝。烧砖窑场,炉火熊熊,日夜不息。箩粉房里,红粉弥漫,红尘飞扬,视力不清,呼吸困难,口罩和毛巾根本不管用,鼻孔往往被粉尘堵塞。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工房低矮,闷热难当,战士们干脆赤膊上阵,只穿一件短裤头,任凭汗水侵蚀,毫不退缩,更值得一提的是有40多名女战士,她们来自湘江两岸的湖南水乡,离开故乡和父母还不到一年,在这里经受着严峻而艰难的考验。她们比男战士承受着更多的艰辛,付出着更多的辛劳。她们的衣裤被泥水浸透了,仍然忍受着,不能脱掉;她们的头发被泥浆糊成了一团,只能待收工后才能洗掉。有个叫肖妙传的女战士,白衬衣变成了红衬衣,身上被陶粉烧伤了几处,她说:“为了建设祖国边疆,吃苦受累是应该的。”女战士林秀茵,一年前在家乡时,衣服还要靠母亲洗,现在可以背起120斤重的陶粉袋子。在艰苦的劳动中,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加坚强了。在这里,人们只有一个想法,就是抢时间,争分夺秒,如何使自己的工作干得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在想办法、找窍门的劳动竞赛中,师政治部湖南女战士秦小薇发挥自己身材矮小、弯腰方便的优势,快装快跑,一天脱砖坯1264块,超过了一般的男同志。特等功臣王金顺,把二联坯模改为三联坯模,使每人每天平均脱坯800块提高到1008块。特等功臣郭金虎,设法用土炉条代替生铁炉条,克服了当时缺乏生铁的困难,节约了大量的开支。箩粉的战士们,把箩粉柜经过20多次改良,使每台箩粉柜由原来每天箩粉一吨多,提高到两吨多。每盘粉碾由9个人减少到7个人,每盘碾子碾出的陶粉中,由二十几个疙瘩减少到没有一个疙瘩。人们辛辛苦苦地劳动,兢兢业业地工作,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和汗水,却极少想到自己,极少为自己索取,获得二指宽的红布条做成的光荣带挂在胸前,就会感到心满意足了。

1952年夏天,是一个火红的夏天。为了让红星渠的铺砌工程比计划提前两个月完成,在“八一”建军节开闸放水,向“八一”军旗献上人民战士的一份厚礼,从5月份就展开了“红五月”劳动竞赛。漫长的水渠线上,一片繁忙紧张的劳动景象——从天山脚下至二道湖荒原,红旗飘飘,歌声阵阵,号子声声,车轮滚滚。当时,最紧张的是运石任务。几万立方岩石,要从天山脚下运送到水渠沿线,及时供应铺渠用石,而运输工具奇缺,是一项难以解决的矛盾。担任修渠运输任务的汽车连,车辆很少,且都是从国民党军队接收过来的“老爷车”十轮捷米西。车况不佳,零件缺乏,经常抛锚。驾驶员们为了完成运输任务,保证铺砌用石分成两班,日夜行驶,人停车不停。有的车只有一个驾驶员,就一人顶两班,累了坐在驾驶室睡一觉,睡醒了就开车运石,克服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

32号车驾驶员刘瑞,开着一辆满载代水泥的“老爷车”,在戈壁滩上吃力地爬行着。骄阳似火,热风炙人,驾驶室里热如烤箱蒸笼,副驾驶小田在一旁打盹儿。突然,脚踏板下传出一阵“嗒嗒嗒……”的响声。卡车要驶过一条小水沟时,他踩下离合器换挡,一阵巨响,排挡挂不上了,卡车陷在水沟里,抛锚了。他们两人跳出驾驶室一检查,是离合器弹子烧了。刘瑞不禁长叹一声:“糟了!”正在节骨眼儿上,偏偏得了不治之症——已经有3辆车因为离合器弹子烧了瘫架在停车场上。

如果这辆车也瘫了,必将影响运输任务的完成,进而影响水渠“八一”开闸放水。小田二话不说,一头钻进车下,躺在泥水沟里,把离合器拆开,取出弹子,采用土办法,点燃一堆柴火,把弹子在柴油里煮了一阵,然后装进离合器,发动引擎,把车开出水沟。两人卷支莫合烟舒了一口气,汽车继续行驶。不料,刚行驶了几百米,一阵“嗒嗒”巨响,又抛锚了。这时,太阳落山,狂风大作,沙尘飞扬。他们冒着风沙钻进车底下,拆开离合器,取出烧坏的弹子,坐在驾驶室里,一支接一支地抽烟,开动脑子,想办法克服困难。

同类推荐
  •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张强文集·艺术批评卷

    通过对艺术家各个时期创作观念的衍生与嬗变的梳理,力图较为全面地呈现艺术家的艺术发展轨迹。
  • 日近西山云霞飞

    日近西山云霞飞

    十五年前,我被史铁生期待未来写作态的话语感动,期盼这些到来。他在一则随笔中写道:所以我希望“职业作家”是暂时现象。我希望未来的写作是所有人的一期假日,原不必弄那么多技巧,几十亿种自由坦荡的声音是无论什么技巧也无法比拟的真实、深刻、新鲜。我希望写作是一块梦境般自由的时间,有限的技巧在那儿死去,无限的心思从那儿流露,无限的欣赏角度在那儿生产。
  •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文学概论通用教程

    这本书是我在给中文系学生连续6轮开设文学概论课的基础上写出来的。6轮课先后试用了3种当今流行的教材,感到各种教材都有自己的优点可以借鉴,但是,能否有一本深入浅出的既讲出了道理又不摆理论面孔的教材?这本书是在几位学生听课笔记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基本上保留了我在上课时的教学口语风格;以“正文+附录”为体例,是为了在损害我自身的观念系统的前提下,提高本书的知识系统性,同时也是为了引导同学们去阅读原著。
  • 铜钹山的守望

    铜钹山的守望

    本书为“铜钹山散文集”之五,主要收录了2009年至2010年间参加铜钹山举办的几次大型采风活动的作家们写的散文,描绘出了千姿百态的千年封禁铜钹山。
  •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徐志摩文集(第一册)

    中国是诗的国度,历代诗人名家辈出,灿若群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青年诗人徐志摩那电光火石般短促的一生,那充满浪漫激情的新体诗歌,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方面对他生活创作影响最为深远。其一是他学养深厚,学贯中西。其二是与两位才女——林徽音和陆小曼的感情经历。《徐志摩文集》是他经典作品的精选集,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收藏本。从书中体会徐志摩在爱情的浮沉中所经历的种种心境,回味早逝青年诗人的传奇一生。
热门推荐
  • 穿越之乱世凰女

    穿越之乱世凰女

    话说穿越了就穿越了,可偏偏为毛她的穿越人生那么悲催?话说复仇就复仇,可为毛她的复仇带着笑话成分?话说装傻腹黑是穿越女的必备条件,可他们一个个比她都腹黑是什么意思?话说这么多帅哥都向她表示好感是为虾米?并且完全不考虑她个人意愿,方法层出不穷,她很有压力的知道不?啊呦喂,你,你,你,你们特么的能不能正经点,给我这穿越女留点面子好么?哎......
  • 走进科学·自然奥秘

    走进科学·自然奥秘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 剑三太帅怪我咯

    剑三太帅怪我咯

    非人类玩游戏发现师傅是养父的儿子,那么问题来了,是先奸后奸呢,还是后奸先奸呢
  • 扉页的约定

    扉页的约定

    高中这个热血沸腾的季节,有多少人许下诺言“我爱你,永远”?可是又有谁去度量过永远有多远呢?上官止水在岁月的长河里默默的等着一个人,坚守着高中的诺言。
  • 重生之地狱商业女王

    重生之地狱商业女王

    姜漓沐被后妈和后妈生的姐姐所害,气死了爸,害死了哥,一昭重生,看我如何玩转世界!
  • 死亡策划者

    死亡策划者

    一场精心的策划,好似,一部无暇的电影。死于意外者!都是出自于真正的意外吗?眼睛所看到的一切,真的就是事实吗?答案是,否!
  • 捡个丫头养成妻

    捡个丫头养成妻

    她是他捡回来的,他为她铺平了所有的路,她却在这个时候知道了所有的真相,她一声不响离开了他的羽翼……
  • 娇妻难逃:萌宝的腹黑爹地

    娇妻难逃:萌宝的腹黑爹地

    【一对一,宠文。】六年光阴,叶暮婉强势回归,只不过身后多了一个人。“妈咪,我想要一个爹地。”叶枫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她。“现在这个世道好男人都死光了,你只需要妈咪就好,乖。”“婉婉,如果世界上没有好男人,那我是什么?”“您当然是我的大财主了。”在他身边,叶暮婉是有小感动,也有点虐心。一次意外,她失忆了,只记得自己有孩子。“叶暮婉,你竟敢带着我的孩子和别的男人私奔!”某女淡定的说,“先生,我认识你吗?”从远处走来一位绅士,“林小姐,我可以请你跳支舞吗?”“当然可以。”蓝颜知己,专情少爷,霸道总裁,神秘恩人,他们究竟谁能俘获她的芳心,并同时获得赠品?
  •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永觉元贤禅师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公手记

    太公手记

    五年前的一场大火,我爷爷拼死带出一本太公的笔记。让我知道了太公生前的一系列秘闻,现在就让我来慢慢跟你们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