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9000000015

第15章 红星二场万岁-辛纪(3)

这是发扬人民解放军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的光辉成果。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事业蓬勃发展的需要,红星二场一批批地向新建的兄弟农场送走了老战士;同时,又一批批地迎来了新战士。到了1960年,直接参加生产的,几乎全部是新来的人。

新农工来自全国17个省(市),80多个县,来自工人、农民、学生等各个不同的社会阶层。因为他们的阶级出身、经历不同,无一不带有本阶级的烙印及其思想影响。

这时候,部队的革命传统和革命作风,受到了冲击和考验。

就在这时,场党委和连队的党支部,进一步加强了思想政治工作。人人动手做思想政治工作蔚然成风。到处是亲切的谈心,到处是同志之间的思想互助;在宿舍,在地头,在去农田的道路上,常常有人在亲切地交谈。

就在这时,场党委组织了“忆荣团”,老红军战士王本义、秦兴政,战斗英雄王耀群,兵团一级劳模杨万余,从这个连队,走到那个连队,向农工们讲述革命经历,讲述农场艰苦奋斗的创建历程。

就在这时,全场开展了震撼人心的忆苦思甜的活动,多少人从控诉旧社会的苦中,更加感到新社会的甜,激起了对党和祖国的热爱,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热爱。

就在这时,各个连队都大讲场内劳模的先进事迹。劳模薛兴玉、王焕兰的先进事迹,很快成了农工们经常谈论的中心话题。“学习薛兴玉,做革命的老实人!”和“学习王焕兰,走知识分子劳动化的道路!”的口号,变成了人们的具体行动。

就在这时,从场的领导同志到老战士和积极分子们,更加注意了要以自己做榜样来教育新的农工的意识,继承和发扬解放军的革命精神和光荣传统。

连队指导员田文祥,既是个实干家,又是个有心人。

田文祥,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从小乞讨度日,锻炼起吃大苦、耐大劳的坚毅精神,也养成了他对阶级兄弟的高度的爱。平时,他寡言少语,埋头苦干。每当大风大雨的夜晚,他总是不顾白天劳动的疲累,迎着风雨赶到地头,帮助农工浇水。1962年全队突击夏收、伏耕、复播的时候,他三天三夜不回家,带领农工们苦干。

田文祥自己的生活作风十分简朴,但他对农工的疾苦却十分关切,不论是谁有一点点的困难,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农工武荣华身高脚大,在农场商店常常买不到他能穿的鞋。田文祥一次到哈密城里开会,硬是抽空跑遍了商店,买了一双特大号的鞋,回来送给武荣华。武荣华双手接过指导员特意给自己买来的鞋,一时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谭国先是个青年学生,爱拉小提琴,他的宿舍里常常琴音不断。可是,田文祥几天没有听到琴音了。他便找到谭国先,促膝谈心,原来,谭国先不安心在这里干,想到工厂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启发教育,年轻人解开了思想上的疙瘩,安下了心。以后在休息时,晚会上,人们又可以听到谭国先动听的琴声了。

整个红星二场就是这样一个温暖的革命大家庭。同时,也是一座革命的大熔炉。

许多新农工在这里吸吮着革命的滋养,增强着力求进步、为人民服务的力量和信心。

有一次,农工张熔阳在麦场上放哨,到深夜时,他靠着麦垛睡着了。队长刘伦出来查哨时,发现张熔阳正呼呼地睡得香甜。刘伦准备叫醒他,转念一想,农工白天割了麦,够辛苦了,便脱下自己的夹衣,轻轻地披在张熔阳的身上,自己站在麦场上,向四周注视着,不声不响地替他站起岗来。到天亮时,张熔阳睡醒了,一看,队长正在替自己站哨,他扑到刘伦的怀里,感动地哭了。从这时候起,张熔阳成了队上的积极分子,对工作认真负责,不久,就被提升为班长。

新农工朱永福在农场一直不安心,而且下定决心要走了。可是,他最终没有走成。这里有一段故事:

有一天夜晚,他在帐篷里从睡梦中醒来,感到格外的暖和。他发现指导员的棉衣,盖在了自己的身上,而指导员却盖着一条薄薄的被子。他轻轻地把棉衣挪到指导员的身上。等了一会,指导员醒来,又把棉衣轻轻地盖在了他的身上。这个年轻人,就再也无法入睡了,眼泪浸湿了他的枕头……

朱永福——这个迷路的小伙子,开始慢慢地转变了。后来,由于他在劳动中表现较好,被评为浇水红旗手。他兴奋地用自己的工资,买了长筒胶靴、马灯、铁锹等浇水工具,表示要安心扎根,红在农场,专在农场。

如同生产上经历的艰苦复杂的斗争,人们思想改造的过程也充满着严峻曲折的斗争。

18岁的上海女学生黄静仪,便是从这条道路上走过来的。她出身于资产阶级的家庭,刚到农场时,见了铁锹就发愁,刚上工就想休息、盼收工,思想上和劳动者隔着一层。听了队上介绍兵团二级劳模薛兴玉,她总想在人群中找到一个英俊魁梧的人。可是,薛兴玉就蹲在她的旁边,一声不响。当时,她失望地想:“他顶多力气大,能干活,哪会是鼎鼎有名的劳模。”

班长孙端梅是个共产党员,对工作认真负责,党叫干十分,决不差半毫,见困难就上,主动干活。她用自己的具体行动,告诉黄静仪做一个劳动者应有哪些高尚品德;党员刘兰英经常同她深谈到半夜,讲树立革命人生观,讲人活在世界上究竟是为了什么的道理,并劝她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一同从上海来新疆的同学阎玉琴在忆苦思甜会议上,诉述了自己童年时的悲惨境遇。这一切,都深深地感染着这个年轻人。

一次,队上突击挑粪,黄静仪也鼓着勇气,参加到夺红旗的行列中来。在劳动中,她又以兵团劳模、本场饲养员王焕兰为榜样,鞭策着自己。每当自己意志脆弱的时候,就想到王焕兰:人家也是青年学生,从南京来,在机关工作岗位上,3次申请,当了饲养员,不怕脏、不怕累,成了养猪能手,成了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的榜样。为什么自己就这么娇,一点困难都不能克服!

就这样,黄静仪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鼓起勇气,迎接了新的劳动生活,经受了一场艰辛的锻炼。

这时的黄静仪,和先前的黄静仪,已经是两个人了。上了工,她不是想休息盼收工了,而是开始怕自己没有完成定额,队上就收工;在思想情感上,开始敬佩起像薛兴玉那样埋头实干的老战士们;她的身体如同她的思想一样,在劳动中锻炼得日益健康和坚强起来。

黄静仪在去年给玉米打杈中,多次超过了劳动定额,同志们都夸奖她,队里给她送了喜报。黄静仪兴奋地把喜报寄给了远方的妈妈。

可是,她没有料想到,母亲的回信,竟然说:你寄回来的只不过是一张纸,在上海,更漂亮的纸,到处都可以买到……

这时的黄静仪,在给母亲的复信中,断然回答说:“纸,可以用钱买到;但是,印着红星二场这个名字的喜报,是用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的!”

是的,劳动者的荣誉,用金钱是永远买不到的。

如今,黄静仪正沿着自己选定的道路继续前进。

在红星二场这个革命的大熔炉里,许多知识青年走过的道路,同黄静仪走过的道路有类似的情况。

阮光耀是来自武汉的知识青年。初到农场,当他第一次参加浇水工作时,正遇暴风骤雨袭来,他丢下铁锹,扭头就跑。这时,在他旁边奋不顾身浇着水的排长王冬水,立刻把他喊住了,说:

“搞生产,就是同大自然作战,哪能见了敌人就跑!水冲垮了渠道,拉走了庄稼,怎么办!”

排长严肃的批评和教育,同老战士们忘我劳动的榜样,使阮光耀战胜了一时的怯懦,又拿起铁锹,和同志们坚持干起来。

这件事,对阮光耀真是上了难忘的一课。以后,遇到困难的时候,他的脑海里,就浮现出这一课的情景,他变得日益坚强起来。在劳动中,成了一名积极分子;在业余演出活动中,他是一个活跃的成员。

过去,有的人写家信时,不好意思用“连队”“农工”“劳动”等字眼;现在,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了人们引以为荣的通常语言了。

许多知识青年,在紧张的劳动中,在集体的生活中,受到了在学校难以得到的教育和锻炼,逐渐成长起来。

11年间,全场英雄模范辈出,他们是:兵团一级劳模杨万余,二级劳模薛兴玉,兵团十二面红旗之一、二级劳模王焕兰,兵团二级劳模张礼臣,自治区三八红旗手高桂英,自治区社会主义建设青年积极分子宋海俊;还有师、场行业标兵8名。

1961年以来,全场11个连队,有4个连队年年被评为全师五好连队。

1963年全场涌现出33个五好班、组,350个五好工人,22名五好干部。

就是这些先进的连队、班、组和个人,形成了农场建设和发展的一支坚强的突击力量。

就是这些人,在党的领导下,带动全体农工们,高举着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高举着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红旗,继承和发扬着人民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在生产斗争中,艰苦奋斗,用蚂蚁啃骨头的顽强精神,征服了火石泉特重的盐碱,创造了农业稳产高产的奇迹!

在胜利前进的道路上,红星二场的同志们,都经历了失败和胜利的种种考验,在失败时,不气馁,在胜利时,不骄傲,总是一心想为党和国家贡献出更大的力量,不辜负各族人民的期望。

红星二场从1959年以来,一直被兵团评为先进农场。今年,自治区第一届党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更给了他们崇高的荣誉,称他们为“新疆的大寨”,号召全疆向他们学习。

红星二场的同志们,把这个崇高的荣誉,当作鞭策、激励和鼓舞自己乘胜前进的强大力量,他们立志要把毛泽东思想真正学到手,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

红星二场的同志们,正信心百倍地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前进。他们坚信,全场的耕地面积将不断扩大;林带将纵横成行,迅速实现田园化;排灌水平也将进一步提高,田间管理细上加细,为国家生产更多的粮食。

红星二场的革命精神和巨大成就,给人以无限的鼓舞和伟大的力量,它的精神正在发扬光大。

红星二场是自治区一面光辉灿烂的旗帜!

让我们欢呼:红星二场万岁!

同类推荐
  •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你的地铁阅读书单·情怀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

    《曹禺剧作论》是国内全面、系统研究曹禺剧作的第一部专著,而且观点鲜明,分析细腻深刻,颇有独到之处。是田本相先生多年研究工作的结晶。其中某些篇章在刊物上单独发表时,就获得同行的好评。《曹禺剧作论》的出版,是新时期中国现代文学、戏剧研究领域的一个可贵的收获。作者对曹禺剧作研究有年,功力较深,故而在本书中显示了自己的特色.
  •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无敌铁拳:“突击英雄连”纪实

    那已是上个世纪的早晨。燕赵故地朔风呼叫,水陆码头的天津卫硝烟弥漫。海河两岸冰天雪地,七连勇士们出生入死,在黎明前将红旗插上了金汤桥头,指导员马占海倒下了,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鲜血和霞光一样火红,各路大军潮水般地向金汤桥涌来,战友们将那面旗帜高高举起……
  •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我站在蚂蚁这一边

    民谣歌手邵夷贝的首部主题随笔集。不涉及音乐,不谈经历,此时此刻,她并不是歌手,不务正业,写一本也许不太正确的主题随笔集。她的文字简单平白,个性,但不激进,不玩晦涩,不装深刻,甚至不玩所谓的诗意和艺术。试图在这个把所有复杂事情被简单化和把所有简单事情都复杂化的年代里,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她的自我检查和激励,也是她送给同龄的文艺青年们的鸡血良方。
  • 书香国税

    书香国税

    本书是一部作品集。书稿从甘肃省国税局开展的“善读书、净心灵、强素质”全员读书活动中遴选出优秀作品,包括读书心得体会和读书感悟等,经汇编成册。凸显了甘肃国税人的知识与思考、智慧与文采;反映了甘肃国税人良好的社会形象与精神风貌。
热门推荐
  • 至尊修罗

    至尊修罗

    大家去支持啊:沉睡了八百年,他终于在天堂的审判墓群里面醒来……一世为妖,忍辱负重,他走着自己的路……她是天堂界里最强大的驱魔家族的唯一传人,却在波折中遇见了他……至尊之路,注定了孤独,为了至爱,注定了放弃……这世间,最强大的力量不是怨恨,而是爱……
  • 没有禁忌的青春

    没有禁忌的青春

    小说的最高意义或许在于,书写人类精神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该书以大胆、出格、极具僭越性的想象,颠覆了既有青春主题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场勇猛、强悍、自我、个性的青春。一个女孩,她与自我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男人的关系,都因她几无禁忌的青春冲动,她对世界真相的揭露与探寻,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面目。可以说,作者以此抵达了精神的真实,想象的真实。或许,在每个人的内心和想象中,都渴望经历一场真实无忌、挣脱虚饰的青春。只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这个心力,所以,在现实与文字中,都只能收获波澜不惊、“西线无战事”的青春。从这个意义来说,该小说为原有青春主题的小说增添了新的维度。
  • 青春期:青春进行时

    青春期:青春进行时

    一场青春,究竟是谁输了谁?你,还是我,又或是她?这种青春我输的彻头彻尾,但也毫不后悔。三个人中必须有一个人退出,成全其他两个。而我愿意做那一个人。不是我无情,而是你泯灭了我的希望。不知是否你爱过我,但我爱过你,这就足够了。你给了我希望,又给了我绝望。然而你终究没有成全我,她已经和他在一起了。而你,又在何方?是在像我这样苦苦的寻觅你吗?你,后悔吗?
  • 瞑殇

    瞑殇

    问茫茫众生修真之顶点,皆在于长生,一个资质平凡的少年,一段不平凡的修真之路,斗神斗魔斗苍天,以情为引,终成大道。
  • 逆天暴君

    逆天暴君

    兄弟是一个一个攒起来,然后才能逆天的。【一天两更,新人求推荐收藏点击】————穿越异世15载,独自一人的他曾得到过许多辉煌。岂知一夜之间,他却沦落为一个赏金三千万金币的逃犯。不是有人背叛他,而是整个国家都将他抛弃。当得知真相后,他选择逆天改命!“人诺弃我,我必负人。天若弃我,我必逆天!”
  • BIGBANG我们在一起

    BIGBANG我们在一起

    我毕竟不是一个专业写手,不喜勿喷不喜勿喷。
  • 万物修灵

    万物修灵

    无论是修灵大陆,还是任何异界大陆,都存在一个法则,那就是万物皆可修灵。所谓修灵,乃取之于人之精,之魄,之魂,凝实超脱幻化,修灵性,养精气。天道法则存,实力强可破。相信规则是用来打破的,不是用来约束的。
  • 雨见

    雨见

    一间开在雨中的咖啡屋,是他们相识相知的地方,与他不期而遇的原由是一个雨天,一个爱的火花也在此点燃平凡中透露着令人回味,就像流荡在口中甜美的冰激凌,也许是巧克力味,也许是香草味的,还有那里也有属于你的味道。
  • 暗霾

    暗霾

    都市丽人秋葵和帅气的CEO男友任朗原本计划了一场甜蜜的旅行结婚,未料想就在出发的前一天双双离奇失踪。一天,秋葵突然在自己家中醒来,才知道时间已经过去了八个月,然而这八个月秋葵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她却丝毫都记不起来,并且和她一同失踪的男友依然杳无音讯。为了找到男友,也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秋葵踏上了一条苦苦的追寻之路,却陷入了更深的恐惧之中,潜伏的跟踪人和袭击者,不断追杀自己的爱人,另一个面带讪笑的自己,让她分不清现实和梦境...在这座被雾霾深深笼罩的城市里,她到底能不能查明最后的真相?雾霾又何时才会散去?
  • 星月听兰

    星月听兰

    还曾记得那天,梧桐萧萧,绿竹滑露,你放在我手中的那片秋枫,你说过,愿陪我同赋箫琴一生,但我又独自一人,度过一个秋去冬寒来的雨季......(听兰的书仅仅是部很短的小说故事,望不能看的尽兴的朋友们见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