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19000000031

第31章 甜蜜的事业-黄琼德(2)

为了加强葡萄栽培技术管理,外资项目办公室建立了《葡萄定植条田档案》,完善了《葡萄栽培技术规程》,颁发《葡萄生产专业承包责任制试行办法》,实施《葡萄项目检查验收办法》等一系列措施,保证了葡萄项目获得高产优质高额利润,不仅为垦区带来好的经济效益,而且每年能按时全额偿还世行贷款,维护了兵团在国际上的信誉。

葡萄园艺场

葡萄园艺场是在项目实施进程中成立的专业机构,归项目农场领导,接受局项目办业务指导。园艺场既是项目的管理施工单位,又是交付投产后的生产和经济效益结合于一体,实现责、权、利统一的农业企业。项目建设初期,由于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园艺场工作环境都很艰苦,办公条件是“只有两间破房,一张歪桌和四只木凳”,许多人拥挤在窄小的办公室里。我们到园艺场去,只能站在门口和屋里的人交谈。然而更难的还是工人暂时拿不到工资,在强劳动的工程建设工作中,首先要填饱肚子,当时只好到处借钱,买些面粉和食油发给工人,让大家吃饱饭好干活。黄田园艺场王中华场长急匆匆地奔进项目办公室,没别的事,借钱买面粉先分给工人;疲惫的红星一场园艺场场长王世安也来啦,也是要钱买面粉。如今已经富裕的园艺场长,可能体会不到第一任园艺场场长们当时窘困的境况。

项目管理的制度都要通过园艺场去落实,春天你可以看到手拿卡尺的园艺场干部检查那一个又一个的葡萄定植坑;夏天他们和工人一起为葡萄浇水、施肥、修剪;秋天挨家挨户数葡萄苗检验葡萄到底成活多少,长多高;冬天又拿着尺子去看越冬的葡萄埋的土够不够厚。还有开荒、修渠、打井、架设高压线路、盖晾房那么多的事,场长们着实忙得团团转。忙乱中他们也清醒地知道管理更加重要,他们用开拓者奋进的思路,在落实局项目办制定的各项制度时,根据自己农场的实际情况创新改进,一心一意用好资金,管好项目各项工程。有了第一任场长的创新,才有了现在的好收成。

努力做到“四个一”

项目实行技术负责制,要求科技人员做到“四个一”:每个技术员有一块典型示范园,每个条田有一个科技示范户,每项技术进行一次地头讲课,每项作业都有技术员手把手地教一遍。垦区项目办公室和农场园艺场的技术员,都不辞劳苦努力做好“四个一”。

其实在建园开始之初,项目各级技术员对葡萄栽培技术也是生疏的,大家都发奋努力在工作中边干边学。1989年5月中旬,黄田园艺场的葡萄突然爆发虫灾,娇嫩的幼茎上爬满了黑褐色的小虫,汁液被小虫吸干,一枝枝新梢垂下了脑袋,这是什么虫子?怎么治?大家都很茫然,灾情很快报到了项目办公室,项目办的领导立即请哈密地区农业开发中心植保专家史载成和赵林忠到现场会诊,共同研究防治方案,立即组织人力、机力防治,及时将害虫扑灭。后又请自治区农科院植保所有关专家鉴定,确定此虫为“小斑虻蝽”属蟓蝽类。白粉病的发生引起葡萄裂果烂果,产量和品质下降,我们又和地区农业开发中心合作,应用他们研究的最佳治病方案,使这种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没有酿成灾害。《葡萄白粉病的防治和推广》科技成果获得自治区星火计划三等奖。项目还得到自治区葡萄瓜果研究开发中心专家们无私的指导,每年他们都不辞辛苦从鄯善来到哈密,深入到园艺场葡萄园讲授技术,帮助培养技术骨干。他们的技术经验和工作作风,使我们受益匪浅。当时常来哈密指导的专家是袁素梅、卢元真、杨忠信和廖可璜。

既然干了就要干好

项目对工人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从建园抚管到建成投产一包到底,打破了大锅饭的分配制度,稳定了工人队伍,激励工人树立长远目标去管好葡萄,尽管建设初期工人面对的困难很多,大家都用一股子韧劲去克服困难。

黄田园艺场刘淑莲,是一名中年女工,葡萄刚栽到地里,她就在地头盖起一间小土屋,节省上下工路途消耗的时间,能全身心地管好葡萄。每年从春天开墩到秋天埋土,她就住在小屋里和葡萄相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地操劳着,细致地做好浇水、洗苗、施肥、修剪等各项作业,精心地呵护着那几千株娇嫩的幼苗。辛勤的劳作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建园第三年葡萄结果了,产量一年比一年高,收入也不断增多,她为工人做出了表率,被树为垦区的“葡萄项目标兵”,评为“兵团劳动模范”。

红星一场科技示范户张维萍,也是一名女工,她把承包的10亩葡萄侍弄得生机盎然,秘诀是在认真按照技术规程去做的同时,加大肥料投入,在项目定额施肥量的基础上,自己花钱买肥料增加施肥量,这在当时仍处在贫困线下的农场和个人是了不起的行动。得到充足养料的幼苗生长健壮,苗期打好了基础,投产后她的葡萄就连年丰产,成为葡萄基地的“丰产稳产标兵”。

“青年标兵”王新玉是红星一场园艺场的女工。承包葡萄时她刚满20岁,年龄虽然小,却能认真学习掌握葡萄栽培技术,无论局项目办或者农场举办培训班,她都积极参加认真听讲,然后把课堂中学到的技术认真地用到葡萄管理中。在操作时遇到问题就认真思考,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难题。有一次浇水时发现幼弱的葡萄苗被水淹没冲倒,她就琢磨着从幼苗的旁边加开一条小沟,减缓水的流速,这样水就慢慢地流到苗坑里,再也没有淹苗和冲倒苗的现象。认真踏实的工作使她付出更多的劳动,每天十几个小时在葡萄园中忙活,中午也不能休息,中饭和晚饭都在地里吃。她的皮肤被强烈的阳光晒黑,她的手被铁锹磨得粗糙,她无暇顾及,也不在乎。领导检查工作时来到她的葡萄地,心痛地问她:“姑娘,你累不累呀?能安心种葡萄吗?”王新玉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腼腆地笑着说:“累我不怕,既然干了,我就要干好!”

世界银行官员

自1986年以后,世界银行官员每年都要从纽约来到哈密,对项目建设进展进行检查和评估。他们一般先听取汇报,然后深入现场察看、核实。每年来的官员都有些变化,大约有10多位官员先后到过哈密,在这么多的官员中,丁文波先生和博格先生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丁文波先生高高的个头,初见到他时以为他是西方人,后来才知道,他出生在马来西亚,母亲祖籍南京市,父亲是福建人,恰好和项目办公室主任丁铨是同乡,会讲普通话、闽南话,开会时按要求讲英语,通过翻译和大家交流。平时他就用普通话和我们交谈,遇到翻译卡壳译不出时,他会主动帮助把那个难词译出。有时翻译有误,他也会善意地给予纠正。在世行官员中他来的次数最多,我们都觉得和他交流比较亲切,也乐意和他交谈,也许这就是血浓于水的缘故吧!他在项目评估时提出把葡萄种在荒地的建议,使棉花和瓜果的播种面积没有受影响,垦区“短期致富靠瓜棉”的农业方针得以正常实施。

博格先生是从原东德移居美国的世行官员,他到项目基地只来过一次,但是他对我们不信任的态度令人不快。开会时他怀疑我们的汇报不实,弄虚作假;到了葡萄园,也不愿跟大家一块儿走,独自一个人怏怏地往前走。记得有一次他走得太快,没注意被葡萄架上的铁丝挂破了脸。在检查中他会突然指着相邻的两块地向我们发问:“这两块地为什么生长不一样?”我们告诉他:“两块葡萄栽种年份不同,早栽的苗大,晚栽的苗就小。”有时他指着缺苗的地方问:“这里为什么没有苗?”“这里土壤板结,我们会采取拉沙换土、增施有机肥料的方法去改良土壤,再把苗补齐。”经过几天田间查验,走了许多条田,落实了会议的汇报内容,这时他终于露出微笑,向我们投出信任的目光。其实博格先生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世行官员,作风严谨,工作认真。临走时他对我们说:“哈管局项目工作人员很勤奋,给我很深的印象,别人是先说,我是看完以后才说。”

在项目实施的7年中,通过与世行官员的接触交流,我们觉得世行葡萄项目,不仅引进了宝贵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学到了世行对项目的管理经验,提高了我们的管理水平,培养了人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远比单纯引进资金更为重要。

葡萄熟啦

葡萄熟啦!项目终于建设成功。如果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算起,则整整10年!现在荒凉的沙漠,被一架连着一架郁郁葱葱的葡萄覆盖,葡萄架下挂着晶莹剔透珍珠般的葡萄,一嘟噜连着一嘟噜。我们肩上卸下了初建项目时沉重的担子,脸上绽露出轻快的笑靥。

1987年开始实施到1993年竣工,用了7年时间,完成葡萄建园面积16900亩,开荒67200亩(部分开荒地种植棉花),打井156眼,建葡萄晾干房5.2万平方米,建房3.25万平方米,机械设备购置238台,建葡萄干加工厂1座。以上工程共计完成投资6600万元。项目的完成,对改善垦区生产条件,增强经济实力,加速农业发展,提高各族人民的生活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世界银行官员给予哈密葡萄项目极好的评价。

2003年哈密葡萄种植面积达到18万亩,比项目建设前的4600亩增加了39倍,总产将近10万吨。葡萄面积的扩大使农民收入不断提高。2002年垦区所属农场职工人均收入7300元,是项目建设前职工人均收入1200元的6倍还多,职工群众生活质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葡萄熟啦,葡萄园里飘荡着笑声,飘荡着歌声,我沉醉在甜蜜的歌声中,沉醉在那曾经耕耘过的甜蜜的事业之中。

(选自《瀚海红星》)

同类推荐
  • 天下美文校园卷: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天下美文校园卷:时光里,有我奔跑的青春

    本文精选著名作家古保祥的校园生活类文章,内容以校园生活为主线,记叙了温暖的亲情、美好的友谊,还有纯真如月般的师生情感,讴歌了老师的辛勤付出、家长的谆谆告诫、学子的凌云壮志,是不可多得的学生阅读佳品。对陶冶情操、激励斗志、指导成长,都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 个人尊严

    个人尊严

    言必称天下,不以个人面目出现,是知识分子的尊严所在。当然,现在我把这作为虚伪提出,已经自外于知识分子。但也有种好处,我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面目。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动物王国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敢问敢答

    敢问敢答

    本书从录像从录音从回忆中整理出数十万字的“问答”,挑挑捡捡地在报刊上发表了一些,大获读者的青睐。用本书敢字来修饰来修饰问答,有点可笑,有点张扬,更有点故意标榜,倘若你一口气或是两口气但绝不会三口气看完这本书时,就会觉得我的这个敢字用得挺恰如其分。
  • 乌江之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纪实

    乌江之歌: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乌江彭水水电站移民工作纪实

    本书为重庆文学院策划的报告文学集。辑录了重庆25位知名作家深入彭水电站工程第一线,记录的当地苗族土家族同胞兄弟舍小家顾大家支持电站建设和当地经济发展的动人颂歌!
热门推荐
  • 帝少的心尖宠:娇妻好撩人

    帝少的心尖宠:娇妻好撩人

    惨遭后妈陷害,她被迫嫁给了一个活不了多久的病弱少爷。人前,他是我见犹怜的病弱美少年;人后,他摇身一变成为权势滔天的帝少,兼任北美排名第一的杀手先生。婚礼当夜,他将她压在床上做了一整晚,她怒:“你不是病的不行了么!”他笑,身体力行来证明他行不行。事后,她扬言要去喝避孕药,他挑眉,薄唇轻启:“你敢喝我就敢做,做到你怀上我的种为止,老婆,你说我们生几个好?”(1V1,甜宠,男女主身心干净)
  • 异世之亡灵修神

    异世之亡灵修神

    修真界惊世之才吴忌在渡劫时,竟被第八十二道闪电击入时空乱流,进入异世冥界,真是造物弄神……苦等慢熬,终因机缘来到众妖大陆,几经周折,发现自己是个亡灵!异世要称王,亡灵也修神!在这个强者云集的地方,开始一段更加波诡云谲的传奇,看他如何练就绝世神通,攻城拔地,左拥右抱……
  • 霸气邪皇强宠夫

    霸气邪皇强宠夫

    新坑(邪行异世:霸道邪皇强宠夫)简介:君小邪童鞋作为一名“合格”的杀手,偏偏拥有一副逗比的性格,和一张气死人不偿命的嘴。杀个人也不消停,非要展示一下自己毒舌的功力,了解透她要杀的人的各个方面怪癖以及弱点,之后把人气个半死之后才给人一个痛快的死法,因其性格极其恶劣,给自己树了不少敌人。终有一次在众人的联手下,她的一次疏忽致使她死于非命。她本以为自己会入了轮回,但可能她的行为连老天都看不过眼,于是让她穿越到了一个女扮男装的苦逼皇子身上,从此,开始了她传(逗)奇(比)的一生。
  • 豪门秘恋:三少请接招

    豪门秘恋:三少请接招

    三年前她是他教官把他往死里整三年后风水轮流转他是她老板天啊撸老板来寻仇来了。“你能不能放过我?”“当年你整我的时候怎么不想想放过我。”某男挑了挑眉。“那你绑着我是要闹哪样。”“我怕你揍我?不过,我,要,你。”“你…………唔……混蛋。”
  • 闺密你好

    闺密你好

    赵云沫,柳默鸣,陈紫环,三位女主在学业上磕磕撞撞,还是一路挺了下来,在小学六年级毕业的那一刻大家都流下了泪水,本以为不会再见面没想到初中竟然成了室友,又擦出了友情的火花,具体的内容大家自己看哈~
  • 隐婚之冷面总裁俏皮妻

    隐婚之冷面总裁俏皮妻

    一觉醒来,身边怎么躺着一个男人!还口口声声告诉自己,他是第一次。想骗钱?她可不是好惹的!神马?!签约隐婚?滚粗,老娘削你信不信!
  • 重生之游戏人间

    重生之游戏人间

    他奉旨泡妞,帅气阳光,腹黑幽默,追众女,戏校花.他聪明机智,本领高强,不靠家族,白手起家.他心地善良,广做慈善,最终成就霸业,走上巅峰.却在功成名就之时,选择激流而退,抛弃一切名利,捐于穷苦之人.用他的话说:这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然后率众女四海为家,游戏人间.
  • 武燃星穹

    武燃星穹

    特种兵武长兵在一次执行剿匪任务中不幸中弹身亡,机缘巧合之下灵魂穿越到一个武术发达的大陆。在陌生的环境里,他更加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开始了自己的武道修行之路。
  • exo:回不到过去

    exo:回不到过去

    韩孝依:“exo,我回来了,我会让你们生不如死。"夏恋华:“韩孝依,你为什么要回来你就不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上。"exo:“韩孝依,你变了你变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回到以前。”
  •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曾国藩与中国近代文化

    本书综合大量曾国藩遗留的著述以及其他相关资料,从文化学的角度,论述了曾国藩一生的思想及实践经历,以及他同他所依托的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曾国藩的人生哲学、政治观点、治军方略、学问之道、文学创作、教育思想、外交思想等诸多方面,全面而深入地剖析曾国藩其人,探讨分析了他对中国近代文化的深远影响,并在最后附录了130年来人们对曾国藩的研究评述,力图让世人对曾国藩有一个多角度、全方位的了解与客观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