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0900000016

第16章 几代军人的梦想(2)

“再抬时俩人要用一边的肩膀!”

第一次行动让班长没少操心,两公里多的路程休息了四五次,回到住室休息一会儿,喘气均匀、情绪稳定后才感觉到肩膀很疼。

第二天连领导同意了班长的请求,不再让我们几个学做饭的新兵再学支排架、挖边墙的技术了。一上班还是兴文大哥领着我们学习拉大锯——把昨天晚上抬回来的木头用大锯截成二三十厘米长的小截儿,然后再用斧头劈成可以入炉燃烧的木头橛子。我没有拉过大锯,没敢主动上前争第一锯。正在看着老王和小常怎么用大锯锯圆木时,一位老兵扛着一扇猪肉走了过来,只听“咚”的一声像一块石头扔到了地上,喘着气指示我:

“小肖,咱俩用小手锯把这扇肉先锯开!”

用钢锯锯猪肉!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说过,很新鲜。高原的初春时节,最低温度仍在零下十几摄氏度,天寒地冻,气候干燥,从内地运来的猪肉分到连队后全部成了和木头一样硬的“干肉块”,斧子砍不开,厨刀切不动,必须先用锯子锯成几斤重的小块,经温水浸泡两三个小时后才能上案板用刀。在老兵指挥下,我学会了拉手锯,边拉锯边想:在炊事班做饭也不是简单的活儿。

接下来几天副班长和兴文大哥带着我们学习烧火、切菜、蒸馒头。火头军在部队很出名,而高原上的火头军更不容易。在缺氧的情况下如何少用木柴、柴油在较短时间内把火生着,烧火过程中如何能少添煤不浪费,炉火不能灭,该大火时如何能捅开,该小火时如何能控制,绝对是技术活儿。这时才觉得,炊事班还真是有点干头儿。

3.几代军人的梦想

新兵连进行的传统教育课系统地介绍了铁道兵的成长历程和光荣传统。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每段历史都很光荣,很辉煌;鹰厦铁路、成昆铁路、襄渝铁路,每根钢轨都凝结着铁道兵的血汗,都有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让我们这些初入铁道兵行列的青年人精神振奋,热血沸腾。到老连队以后不仅把我们师、团、营、连的历史和传统讲得具体,而且把我们将要投入战斗的青藏铁路的地位、意义讲得很透彻,很让我们亢奋激动。这些激动就是来自于逐步对青藏铁路、对所施工的关角隧道的历史和现状比较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修建一条连接内地与西藏的铁路。最早提出这一宏伟设想的是世纪伟人孙中山。1912年当清王朝被推翻,民国建立,共和甫定,孙中山卸下总统重任后即与黄兴约定,自己去搞铁路,黄兴去西北搞开发。在1919年发表的《建国方略》中,即规划了“西北铁路”“高原铁路”等七大铁路系统,其中“高原铁路”的十六条线路中就有兰州至拉萨、兰州至若羌的规划,分别经青海通向西藏和新疆。有一年清明节,在游历南京城外的紫金山时,孙中山与黄兴、胡汉民、宋教仁等同行人说:“民生主义迫待实施……当务之急先得修二十万里铁路。”离开南京去广州途经上海看望岳父宋嘉树时,他用红笔在墙壁上挂着的全国地图上边画边说:铁路建设的第一步是沟通全国三大干线。第一条从广东南海起,经广西、上贵州、进云南、出四川入西藏,最后北上新疆天山,第二条……这些铁路完全修起来,每年仅运输费收入就可以达到十万万元,很快就可使中国进入世界最强国之列……

铁路是革命先贤们的强国之路。青藏铁路又是强国之路的必选之路。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主席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共和国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情况下,很快把青藏铁路作为巩固国防安全、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经济繁荣的大计列入重要日程。“二五”时期确定了西宁至格尔木的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称西格段)。1958年8月,青藏铁路西格段分别在青海省首府西宁市和柴达木盆地西北边沿的关角隧道开工。铁路仓促上马之初,上万名铁路职工怀着崇高的信仰,为着几代人的梦想,饱尝着饥饿、寒冷、缺氧等难以忍受的困苦,终未挺过三年自然灾害的冲击,于1961年3月被迫停建。满腔热血的铁路员工含泪惜别布满伤痕和辛酸的工地,无数凿洞筑路工人忍着饥渴、严寒徒步撤离戈壁。有人说,一万多名员工最后在西宁接待站报到的仅有几百人,绝大多数人丧命荒漠,尸骨无踪。这个说法是否真实,本人没有考证,只是听“有人说”。

在关角隧道进口和出口的山坡上,在连队驻扎的附近,随时能看到一些被岁月掀开的墓坑,那是关角隧道当年施工中死亡民工的墓穴,没有墓碑,没有棺椁,每每观之,让人顿生悲叹。然而他们在那些不幸的人员中又是相对幸运的,因为有无数的战友在撤退中尸抛戈壁,或鹰啄,或狼啃,难得“入土为安”。他们的灵魂、尸骨和名字已被无情的风沙吹得无影无踪,唯一留下的是关角隧道封闭后从洞内流出的汩汩泉水,如充溢的血液,似悲愤的泪水,日夜流淌,经久不息,无奈地流入关角沟草原,流进柴达木盆地。血液和泪水裹挟着前辈们的灵魂,蕴含着青海省几百万各族人民的期盼,期盼着再有梦想在这里生成……

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苏边境不断出现对峙、摩擦。

1973年12月,毛泽东主席在会见尼泊尔国王比兰德拉,谈到改善中尼边境交通、发展两国贸易时,明确表示:“青藏铁路还是要搞的。”

在“文化大革命”把我国国民经济推到濒临崩溃边缘的严峻时刻,党中央审时度势,决定青藏铁路复工。并把这一艰巨任务交给了铁道兵。

我们铁道兵10师47团奉中央军委的命令,于1974年春季带着襄渝铁路上的尘土和汗水移师青海,进驻天峻草原。我们一营很幸运,来到关角山下,啃这块知名度极高的“硬骨头”——关角隧道。

关角隧道位于青海省天峻县境内祁连山脉中农山系东延部分的关角山下。关角山,藏语意思是“登天的梯子”。它像一座天然的屏风,横亘在湟水河谷与柴达木盆地之间,铁道部第一勘测设计院的专家们经过多种方案筛选,最后确定在这里修一条犹如咽喉一样的高原隧道。让前辈专家们没有想到的是海拔三千八百四十七米高的关角山垭口,在柴达木盆地边沿守候了三四百万年,今天遇到了它命运的“克星”——中国人民解放军5847部队——铁道兵第47团。“47”成了天然与人类的巧合,成了自然与历史的永久印记。

已封闭十三年的关角隧道,积水数尺深,复工前设计人员乘竹筏深入洞内勘察。

隧道总长四千零一十米。我们一营驻隧道出口,海拔高度为三千六百多米,比东岳泰山高一倍多,是20世纪我国修建的第一座海拔最高的高原隧道。当初不少人为这个“第一”而荣幸。

关角隧道地段处于大陆性高原严寒气候区,干旱少雨,寒冷多风,每年的严寒期一百五十天,最低温度零下四十摄氏度,呵气结霜,滴水成冰。夏季出现冰霜降雪天气属正常现象,连队驻地地势高,气压低,空气稀薄,含氧量低。沙尘多,风力猛,我们炊事班存放黄豆的帐篷曾被大风抬起屋顶,吹到连队以外十多米的大路上。全年八级以上大风有八十到一百二十天。常年降水量一百多毫米,蒸发量却达两千多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仅是我们内陆平原地区的一半多一点。在这里生活的人不讲究也得学会讲究,每天必须用解放军总后卫生部研制生产的重油脂擦脸油擦脸,不然要不了多长时间,脸蛋子会比藏胞兄弟的脸还要黑、还要糙、还要狼狈很多倍。

在关角山下,对人最大的考验就是气压低、缺氧形成的高原反应。躺下不动时,胸闷头疼、恶心、眼球疼、浑身痒、口干舌燥、嘴唇干裂;外出活动,参加操练,观摩施工现场,随时就有晕倒的危险。在五天的半日制学习、适应过程中先后有二十余人次摔倒、晕倒。

恶劣的自然环境,考验着每一个铁道兵战士,也检验着刚刚穿上军装的新兵……

从我们确定为“铁道兵”进入老连队,讲述最多的就是修建青藏铁路作为几代人的梦想,作为国家的重点工程、战备工程,地位重要,意义深远,任务光荣,责任重大。入伍时间虽然不长,让我们首先记住的是:毛主席、周总理亲自规划的一条红线,是边疆人民的幸福线、生命线,心中充满了希望、幸福、荣耀和自信,这也是我们入伍以后舒心、安心,工作能热心,生活有信心的最大、最深厚的动力源泉。

我们是幸运的,是光荣的,因为我们在用自己的美丽青春实现着几代人的梦想,实现着党中央、国务院和青海西藏人民的希望……

我们这些唱着信仰歌、做着理想梦长大的“50后”,在精神与物质的选择比拼中,精神绝对起决定作用。关角山下的生活,关角山下的故事,就是在理想、信仰、精神和志气的鼓舞、支持、推动下好戏连连,节节精彩。

不巧的是这场戏的第一幕让人惊魂揪心,终生难忘。

4.为了一百二十七名战友的生命

新战士经过五天的战前培训,从4月1日起投入正常的“战备施工”。

关角隧道作为青藏线西格段的“控制工程”,经过第一次开工时近三年的开挖,已完成两千五百五十一米(隧道当时的设计长度为四千零五米),停工时仅作了简单的封闭处理。十三年间水深数尺,已做过的工程经过常年的涌水浸泡,拱墙开裂、侵限、沉落、倒塌严重,复工后第一项紧迫任务就是排除洞内积水,进行大规模的淤积清理。师领导带领有关技术人员乘竹筏先后几次进入洞内进行现场调查,初步核实清理任务相当于重新打一座八百八十五米的新隧道。我们3连的任务是负责原开挖的平行道和横通道的清理。

青藏铁路沿线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被国外专家划定为铁路建设的禁区。党中央高度重视,周恩来、李先念、余秋里等领导同志先后十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军委首长根据党中央的要求,提出了青藏线要快开进、快准备、快施工的要求。复工后,洞内空间局限,每班投入人力不能过多,实行六小时四班倒施工,高潮掀起来以后,实行八小时三班倒,炊事班紧密配合,每天开九次饭。我们四个新兵平时的任务就是挑水、劈柴、锯肉,到菜窖里翻菜,学着烧火、切菜、揉面,每个人跟两个老兵值夜班,并逐步开始学习如何在气压低的情况下把馒头蒸熟,在肉鱼不多的情况下如何把菜炒香,在炒菜数量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能给各班分均配匀等这些技术活。有点技术的活儿比较轻松,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儿往往要凭体力,而且保障性很强,必须有人主动去干,坚持干。如挑水这种活儿,看似简单,实则繁重,而且要常担不懈,不能间断,必须有几个风雪无阻、持之以恒的人做保障,不然就无法保证全连每天四五缸水的供给。我的脑笨手笨,技术活儿掌握得慢,挑水这活儿好学好干。每天多挑几担水既想得通又愿意干,只是有时肩膀有些受不了,虽有酸苦,还是能坚持。

4月5日,新兵投入施工的第五天。上午,寒风退去,天气暖洋洋的,没有什么异常。青藏高原上没有狂风暴雪就是好天气。老兵王兴文我们三人挑过第二担水,正在炊事班门口小憩,猛听到韩文书急急忙忙地跑出连部高声嚷着:

“工地塌方了!”

刚到连队没有几天,还不知道塌方的厉害。王兴文是在施工一线摔打过的老兵,他从文书的声音中听出了严重性。立马跑到伙房向正在揉面的几位同志传达:工地上塌方了,可能事故不小。还没等这几位同志反应过来,就听到院子内紧急集合哨响了起来。于指导员站在院子里高声喊:

“扛上工具,马上投入抢险!”

“大夜班睡觉的同志马上起床!”

院子里很快集合了两个排的人,没有听清指导员讲了些啥,这些人就慌慌张张地扛着铁锹、洋镐跑出了连队。我们几个跟到了连队大门口,看着抢险的队伍向洞口跑去,才一头雾水地回到伙房。这时营部的广播响了,没有了往日的音乐,只听一位营领导高声宣布:各连凡是没有当班的同志,立即赶到隧道洞口接受抢险任务。

我们的陈班长已意识到了问题的严峻,向大家宣布:抓紧时间做午饭!如果中午抢险不结束还要做好向工地上送水送饭的准备。

12点是昨天晚上小夜班和值下午班的吃饭时间。十几分钟了,打饭窗口前没有人排队。有几个在家值班搞卫生的新兵拿着饭碗走了过来。几个人的饭还没打完,通信员气喘吁吁地找到班长传达指导员指示:“把全连的午饭尽快送到工地去。”并悄悄地说,“1连、2连可能有一百多人堵到洞里了,3连没有人堵进去”。

任务真的来了!其实,塌方以后,我心里一直都懵懵懂懂的,如果还有点害怕的地方,是怕老乡们刚上工地没有经验会不会被砸伤、碰伤,又不便直接过问具体情况。现在知道3连没有人堵进去,心里轻松了许多。后来想到全公社还有七八个人就在1连、2连,也挺不放心的,去送中午饭正好可以打探一下消息。

炊事兵上前线,心情还真有些激动。班长带领我们六七个人抬的抬、担的担,很快把午饭送到了隧道洞口。平时担水总感到肩膀痛得厉害,呼吸喘气困难,今天倒没有了那些明显的感觉。

同类推荐
  • 江南草青

    江南草青

    秋风起,月牙明,花开又凋零。昨夜逝,人不归,桥头雨断魂。来年梦,梦江南,江南草青青。多少杨柳岸,多少少年郎,人一梦,草一春。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便纵有千种风情

    便纵有千种风情

    柳永,始终行走在宋朝仕途的边缘,他以傲视才情挥就迤逦宋词,他以真心温暖那些倾城女子。想弃了浮华,醉了烟花,终是不舍;想远了脂粉,一心求仕,也未成行。《便纵有千种风情》为散文体传记,以丰富的历史知识为背景,以柳永的词为脉络,运用散文化笔法点评、赏析,进行个性化、情感化解读,展开柳永一生的爱情传奇与功名得丧。
  •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唐诗:壹场绝代风华

    本书是一部关于唐诗鉴赏的读物。从金戈铁马到盛世太平,从故乡长忆到夫妻之别,从宫闱私密到百姓作息,一首首经典的唐诗佳作描绘出繁华如锦的唐朝盛世。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热门推荐
  • 郑恺我的唯一

    郑恺我的唯一

    郑恺和女主林汐发生的一系列生活小故事林汐和郑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认两人心存好感,不久,两人就恋爱了,恋爱,结婚等逸辰和林欣在最后也携手走到了一起
  • 秘书别走:变成狗儿也爱你

    秘书别走:变成狗儿也爱你

    什么?!出个车祸竟然魂穿至狗!虾米?!领养个狗儿竟然自己蹲在马桶上,完了还会冲厕所!啊啊啊…聪明的狗儿竟然会跳舞,在键盘上跳舞竟然买到了一支当红股,挣了一笔钱!这就是传说中的狗屎运?!
  • 芭茅花色

    芭茅花色

    本短篇小说集由《其人杜月光》《早逝的亚妹》《毛狗》《爱尼族姑娘》《老人》等篇组成,作品故事生动,极具感染力。
  •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阎府九子系列之上卿:】一世幼时诺言,寻他十年相守!那日兵临城下,他冷言如剑,让她死了心。二世时与她牵扯两世的傻丫头,为她舍身救主。不疯魔不成活,脱胎换骨下,她踏上寻药之路,纠葛前世男儿情。上卿忽而稚嫩,忽而绝美的两张容颜不时交替,那眼是不舍,是眷恋,是早已刻入神魂的懵懂爱恋!玉华引皇位之上,那一剑伤了她又何尝不是伤了他。红发褪成白雪,手握着染血的融魂珠,离霄笑自己的执迷不悟。雪峰上,昭以寒为她落了满头青丝,奉她为主,只为赎她一世情缘。
  • 网王之恋爱进行时

    网王之恋爱进行时

    一个被称为‘神の子’的神秘人儿,一个毫不起眼的墙头草,当两人相遇会带来怎样的惊喜?
  • 最强复兴

    最强复兴

    背负复兴家族重担,与天下间强者为敌。族人出卖;美女诱惑;群雄截杀;世人仇视……前路坎坷,一切荆棘皆不可阻挡王恒复兴家族的步伐。他誓要让这天地倾覆,翻身成为绝世王者,带领家族站上巅峰!
  • 先哲医话

    先哲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碟之魅影

    碟之魅影

    就算是如此伟大的战士的逝去,都没有让刘坚强哭,他已经不需要眼泪了,心中没有任何痛苦的感觉,也不需要痛苦,反正自己就是一路走到黑的人,不需要对待真实的时候像个演员一样又哭又闹,没意思的。
  • 茉上花开亦相随

    茉上花开亦相随

    所谓执着,就是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既然你放弃了我,那么,我们永不相见……
  • 狐行天下追美男

    狐行天下追美男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你要这么对我?你明知道我是那么的爱你!为了你我连这个王位都能放弃!为什么?为什么你还是选择他?”子辛吼完,捂着胸口剧烈的喘息着,大颗大颗的泪水迅速涌出了眼眶,看起来是那样的无助和绝望。“月怜……月怜你到底要我怎么样?”喃喃的唤着一个名字。“救救他好么……”梦梦伏在他的脚边低泣着。“要我救他也成,不过……”子辛有些绝然的看了眼梦梦,细长的手指,描绘着梦梦的眉,眼,沾着泪水的脸,温润的唇。“从今以后,你便是属于我的了。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