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1500000014

第14章 马本德的城乡现实观照(3)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形式的重要性在于提供了一个识别系统,即证明了形式本身的存在。形式符号使你与他人分别开来,使内容所欲表述的“本质”意义,通过形式语言间的差异而折射出更广泛的多样性,比直接诉说来得更含蓄、更有意味和更加丰富多彩。苏珊·朗格的艺术符号学认为:“艺术品所包含的情感的形式,就是生命的形式,各种情感和情绪的相互关系的组合本身,就反映了生命的存在方式。”显然,偏爱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的马先生,在《望城》的创作中亦是重视了形式的。

我们知道,近几年,虽然反映农民进城的作品不在少数,但马先生的作品是力图避免把存在当作纯粹外在物化的东西,他是把自己对现实把握的思想、经历和感悟直接融入真情实感的描述过程中,浸透着强烈的文化意味,张扬着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批判意识。这既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农村以及城乡差别的思考,又是对农民及农民工的真正理解,甚至是以文学作品昭示人性发展趋势和农民、农民工的发展命运。由此,马先生在《望城》中深刻揭示人与人、人与社会间的不协调关系,展示城市生活规则并衍生和诠释着这种意义的取得过程。他的这种意义的创设和延展首先来自于乡下人到城市打工这一事实的确定,而后打工的目的被作者称为“淘金”,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再后,打工在整体上被赋予了“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立意,并试图在乡下人与城里人之间建立一种城乡之间的互信和联系。可实际上,作为乡下人在打工的最初依然保持了真诚、善良的本性,但严酷的现实推动故事向着破灭乡下人追求目标发展。至此,作者把伦理诉求变成了技巧形式:即当打工者纳入到这个城市,则使我们看到城市对人的善良天性的伤害;当他们未融入城市而退出,则丝毫不影响城市规则的继续存在。这种设置,艺术地再现了文学对人类精神更深层次的关注。所以,正是在这一点上,作者使《望城》这部作品与其他区别开来,这是马本德式的“载道”、“言志”话语方式的重新构建。

高尔基曾明确指出,“锋利的唯理主义和批判精神”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显著特征。自认为“批判现实主义对我的文学观念形成有重要作用”的马先生,总是把批判的伦理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种批判有对当下农耕与城市文明间冲突进行揭示的《望城》,也有对人的劣根性深入剖析的《女教师日记》,还有对伦理价值时代变迁发生质疑的《秋天的太阳》。当然,无论是《望城》《女教师日记》,还是《土匪》《假坟》在考量人性的同时,也还都阐释着东方文化并给人反思中国传统的勇气和力量,这些共同构成了马先生思想和艺术创作质素不断提升的必备条件,也印证了从亚里士多德“模仿说”到莎士比亚“反映说”的现实主义典型化理论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批判现实主义是以人道主义为其主要精神资源,因而它更容易尊重人的尊严并对社会小人物充满同情,但它无情地抨击对人性的压制和异化,往往又会导致人们一厢情愿地以人道主义去改造社会的思想的蔓延。马先生虽然深受批判现实主义的影响,但他在《望城》中却没有停留在以人道主义去改造社会这个层面,而是对于曾经和将要发生的事情体现出深切理解的预见,并以深邃思想和比较精致的艺术方式,来试图达到摆脱虚无精神和实现人的社会品格的重塑。于是,他的《望城》成为他主体渗入文本、意欲重塑社会的结果。如果说“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的判断是一种开放的、超前的,摒弃了小农经济意识的现实定位,那么与其回放严酷现实给“乡下人”个体心理投下阴影并由此带来躁动和不安,使我们陷于被恐惧和焦虑所包围的绝望境地,不如引导人们坦然面对社会现实。马先生在他的文本创造中实现了他的目的,他在关注个体命运、感叹“又一次农村包围城市”中,重塑了社会主体的价值体系和取向,在时间推移和空间的境深上赋予我们更加复杂多变的观察视角和正视现实、审视未来的犀利眼光,最大可能地实现了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协调统一。

事实上,结构主义叙事学所强调人的主体性和文学的本体性,消解了文以载道附加给文学太多、太沉重的使命感,它更关心个体的人和文学创作的个性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不对马先生的小说创作产生影响。从他的创作历程也可以看出,他的作品从刚开始的“情感反映论”慢慢地向文本独立性和完整性方向转化,逐渐靠近“审美本体论”,从而轻松自如地从《再攀高峰》那个屈从于时代的烙印中淡化出来,向文学更为内在的方向转化。而且他的这些不断转化使其创作轨迹呈现一波三折的波浪式的上升状态,也就是说,每每当他的创作思想、经验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会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明显飞跃。到目前为止,他分别推出了《女教师日记》《土匪》和《望城》为代表的三个阶段性的创作高潮,实现了由最初的乡村题材到城乡交会点再到更高层次反映城乡对立上的三步跨越式发展。颇为巧合的是,他的作品大体上也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乎人性的具有自我审视意识的作品,以《女教师日记》为代表;一类主要反映传统文化与人性对立的作品,以《土匪》为代表;一类是体现城乡文明冲突的作品,以《望城》为代表。

与之相对应,马先生作品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从追忆少年、青年逝去的梦开始到对传统文化反思或反叛的乡村情结的平稳发展,最后抵达的是从更高层次来俯瞰城乡文明的冲突。

第一阶段,主要是表现农村人的生活、生存的艰辛,以揭露和呈现为主,其悲愤、压抑和反映人与社会冲突体现得最为充分,对人性的揭示还处于压迫与反抗简单直接对立的表层阶段,其精神资源主要来源于生活的经验,视野当然不能算很开阔,文本与文化对接的意识不是很强,缺乏从社会根源中寻找个案背景的自觉。这一批作品如《再攀高峰》《躲灯儿》《三妯娌》《南槐营奇事》《毕业歌》等。但这一时期写作积累、厚积薄发的一个飞跃是以《女教师日记》的发表为标志,在马先生来说,实现了一个不小的转向,他的描写由此更深入到对人的内心世界微妙心理的捕捉和探察,描述更加细腻,人物性格更加鲜明,表现了他作为现实主义作家最为看重的基本功,标志着他的创作即将进入到成熟期。

第二阶段,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两口子》《在希望的田野》《逃出城市》《老人河之梦》《在那遥远的小山村》等相继发表,这几个小说都是游弋在城乡结合带上,反映乡村人在融入城市时蜕变的痛苦、焦虑。而后又以《土匪》《假坟》告一段落,叙述更加沉稳、冷静,透出老辣、犀利感,在人性与文化冲突的交织融合中,升华出意蕴深远的人文关怀,对人性的揭示处于文化观照的阶段,有了在观念层面上折射现实生活的深度思考和更高追求。

之后的第三阶段,是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又见炊烟又见炊烟》到《秋天的太阳》《城市的屋檐下》,写的是更高层次上农耕文明和城市文明带有普遍意义上的冲突,体现一种文化阐释的主动自觉和重塑国民精神的意味。特别是长篇小说《望城》的出版发行,无论从观念意识、思想含量以及结构、情节还是人物刻画,都表现出他现实主义小说创作技巧的日臻成熟,由此他进入到对人的灵魂进行更加深入考量的阶段。

现在作一种假设,那就是如果马先生假若能够借用一些现代、后现代的观点来反观中国历史和反思当下社会,那情形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会不会使他自己对自己的写作产生更大的颠覆。

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马先生毕竟是他自己,他既不愿做语言游戏,也不会向世俗媚俗,有的只是对文学精神和艺术准则的始终如一的坚守。这种坚守的端口至多被他厚积薄发的思想火花和语言的力量所撞击和冲决得更大,也因而,他的作品就此会使你耐下性子、屏息静气地阅读下去。

实际上,除了观念、思想和学识外,马先生作品的风格和面貌更缘于他的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和担当意识,激情创作的他和他的作品始终体现一种内在、深沉的品格。这种品格张扬着一种从认识论到本体论的延宕,昂扬出一种斗志、一种风骨和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

对于当下的南阳文学来说,这种人格修为所承载的厚重,使他能够娴熟地运用现实主义并为之找到更大的表现空间,进而催生和塑造了一批风貌迥然不同、性格鲜明活泼的人物众生相,这当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南阳文人为文的仪态有所影响。

不仅限于此,他文字本身的力量,使他传统叙述手法的坚实与精神的坚硬锐利共同构成并显现出他的创作在整体上保持了统一性。

同类推荐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新闻

    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新闻

    《生活晨报》是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山西省一级报纸,国内统一刊号CN14-0030,全国公开发行。自1994年1月1日创刊以来,晨报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关注经济,服务建设;关注文化,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为理念,围绕生活,指导生活,引领生活,报纸发行量和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读者的喜爱。目前,晨报日均发行量超过10万份,同时,在太原城区400余个社区拥有600余个阅报栏,覆盖人群超过百万。
  •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孤独的人都要吃饱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为治愈系美食故事;第二章为励志随笔;第三章介绍美食溯源;第四章则是光陆怪离的美食童话。每篇文章都围绕着一个食材主题展开,绘声绘色的讲述一个个温暖的美食情感故事。每个人都无法做到不食人间烟火,所有的爱恨情仇、功名利禄,不过是一场云烟。人生在世,不如只求顿顿吃好。唯有美食不会拒绝孤独的人。
  • 名家经典散文选——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万事融笔端·叙事卷》《挥笔如传神·写人卷》《情动于心中·抒情卷》《情景两依依·情景卷》《滴水见阳光·哲理卷》《闲情说理趣·随笔卷》《提笔如出鞘·杂文卷》《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诗歌:悠久诗歌大国

    本书介绍了秦汉、六朝、唐代、宋代、明清的诗歌。 本套作品根据中华文化形态的结构模式,共分为10套,每套冠以具有丰富内涵的套书名。再以归类细分的形式或约定俗成的说法,每套分为10册,每册冠以别具深意的主标题书名和明确直观的副标题书名。每套自成体系,每册相互补充,横向开拓,纵向深入,全景式反映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博大规模,凝聚性体现了整个中华文化的厚重精深,可以说是全面展现中华文化的大博览。因此,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热门推荐
  • 寰尘武帝

    寰尘武帝

    浑武界,万种尚武,豪强纵横,皆欲登山巅而求独尊、求永生。正可谓:世间万物本同源,是非善恶唯本心;修炼一道无坦途,长生路上斩妖娆;三尺青锋一壶酒,万丈红尘千里路;高山流水纵豪情,一腔热血燃苍穹。猎户之子古尘心怀赤子之心,毅然踏上征途,向山巅进发!【本书书友群223784014,现征求一对恋人的名字,有推荐的进群找我,谢谢】PS:本书现在每天两更,签约后每天更新一万字,请广大书友收藏,推荐,多多支持
  • 仙界顶级俱乐部

    仙界顶级俱乐部

    在这个被宗门把持的修真界,苏纯势要打破壁垒,建立自己主导的的修仙联盟,他创立修真界高级私人会所,只有顶尖的那一批修真界大佬才能参加,入会费最低100万灵石。在这里他们共享各种修真界最新消息,享受着各种顶级服务。拍卖各种奇珍异兽、天材地宝、绝世仙法。他们灵石堆积成山,打手成群,他们成立顶级仙界军团为他们所用。在这里,他们主宰整个修真界。快速炼器,建立流水线,各种灵宝、仙器应有尽有。快速种植灵药,用时间灵水加速种植,万年灵药如大白菜。快速培养灵兽,战兽成群,震慑宵小。这一切都不是梦,都在实验中。我东华帝君的名头在这好使不?您先把会费交了再说别的。【PS:书友聊天群:276534864】
  • 逃婚中的邂逅本姑娘赖定你了

    逃婚中的邂逅本姑娘赖定你了

    一次糊里糊涂的穿越,一次惊险的逃婚,都让逃婚中的她和他感觉到他们的命运是相互联系的在一起似得,伤心愈痛的她被他从痛苦的深渊给拉了出来,所以她挺起自己的胸膛站在他的面前,决然说:“这辈子本姑娘赖定了,你不用在想去找其她的女人了,本姑娘就是这样的蛮横,你就只能属于我一个人。”
  • 恐怖故事大全

    恐怖故事大全

    无好吧?嘻嘻随时都会弃文然后继续跟新!如有辱骂者,立马停文,结束!我会对你们说,后悔还来得及!
  • 上帝是个坏女孩:初心始动

    上帝是个坏女孩:初心始动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天才、冷傲,外表善良;从明天起,关心学术与情商,上帝是个女孩,娇柔嬗变,喜怒无常;从明天起,伪装成一个君子,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独特的名字,告诫世人我的存在;那存在的血泪告诉我的,我要告诉每一个路人:成长既然已经如此艰难,何必还为自己找那么多麻烦……
  • 成荒与凉

    成荒与凉

    我的全世界是耽辰一。没了耽辰一的井巷,就什么也不是。
  • 重生之钓金龟攻略

    重生之钓金龟攻略

    林夕一直致力于钓金龟的伟大事业,直到临死前一刻才明白,不是自己命不好,而是身边的腹黑闺蜜太恶毒。重生归来,她誓要防火防盗防闺蜜,将钓金龟的事业进行到底,重新找回傲骄老公,成长为娱乐圈国民女神。但事与愿违,这一世似乎有些不一样了。林夕说:那个长得还挺好看的无业游民,你离我远点,就算脑袋中枪一百次我也不会看上你。(治愈系重生文,呆萌型、腹黑型、阳光型、竹马型多款金龟,总有一款适合你。)
  • 美女与魔兽

    美女与魔兽

    美女与魔兽之间的不得不说的故事;一部以魔兽为主人公的玄幻,希望你会喜欢。
  • 落雪奇遇

    落雪奇遇

    这是一部短篇小说,讲述了少女落雪的奇遇,快来看!这里是又依,新人驾到,请多关照。
  • 夏日暖人心

    夏日暖人心

    15岁那年,因为父母亲意外的离世,仇恨和冲动使我纵火烧死了仇人重伤了仇人的儿子,其实当初纵火并没有真的想烧死他们,没想到会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将近10年的牢狱重生的我想要赎罪,照顾重伤的他。每天朝夕的相处、陪伴、他渐渐的康复。本来以为生活就会这样安逸的度过。可没想到一次意外却揭开了一个惊天的阴谋,父亲的死,当年的纵火案,原来一切都是阴谋。当真相揭开的那一刻,却发现自己原来是一个笑话。我的人生,注定残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