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24700000032

第32章 布罗茨基:精神富贵

先说说莫斯科和彼得堡。它们在俄国文化中长久对峙。布罗茨基出生在彼得堡,他自认是一个地道的彼得堡人,就性格,教育,趣味而言,确实是。但他的诗歌里,阿韦林采夫写到“他诗歌的张力,韵脚的爆炸性,移行的攻击性,都很像莫斯科诗人茨维塔耶娃”。——这个有意思,这二人确实都有种硬兵气。彼得堡出的作家太多了,果戈理、涅克拉索夫和老陀,纳博科夫,布罗茨基,阿克梅派最初也在彼得堡活动。莫斯科?奥斯特洛夫斯基,布尔加科夫,茨维塔耶娃。

布罗茨基上完中学就辍学了,但他通过顽强的自我教育拥有了渊博的知识。可是,系统教育的缺失在他身上的体现是:缺乏一种条理性的思维方式。他的逻辑链基本就是三段式。不是演绎也不是归纳,而是直觉——难怪我看他写东西总觉得像蹦床,漂亮灵活的空中动作,既有文采斐然,也有智力味道,却总有哪里靠不住。他的世界观是非体系的,他常常试图把一些互相排斥的观点包容进一个文本,他是反意识形态的,不想被某种稳定的观点囚禁。显见的一个表现就是:他常在火花四溅地阐述完一个论点之后,说上四个字“或者相反”。所以,我对他虽然有智力崇拜,却没有心理上的安放感。我当然也喜欢聪明人,但得是方向稳定,不摇晃的。

传记里提到布罗茨基的词汇量,有一万六千个,阿赫玛托娃是七千个——阿赫玛托娃是一个小场景的室内风格的诗人,自是如此。难怪布罗茨基总让我觉得信息爆炸。眼之所见,一切都会成为他的进项,进而被析成诗句。他曾经说:“任何一首诗,无论其主题如何——本身就是一个爱的举动,这与其说是作者对其主题的爱,不如说是语言对现实的爱。”

他还说:“诗人是语言的仆人,它的保护者和动力……当诗人的作品被人们所接受,结果是,他们讲的是诗人的语言而不是国家的语言。例如,今天意大利人讲的语言大部分与但丁有关,而不是教皇党和皇帝党机器政纲所造成的。”

不仅是语言,他思考任何问题,都有一种文化高于政治的价值观,就像他对自己是个犹太人的身份意识,也不是种族论。

他对犹太复国主义兴趣不大,对作为一个国家的以色列也很冷淡,除非是体现为精神价值,比如他会研究《圣经》中的宗教性。“我们这一代人在战争的废墟中长大,国家忙于抚平自己的皮肤,在学校里我们被灌以拔高的谎话,最后我们成了贪婪的读者,仅仅因为说海明威比福克纳好,就会引发绝交。文学神殿中的座次对我们来说就是中央委员会。读书不是知识的积累,而是我们最重要的职业。无文学原则指导的准则而过的生活毫无意义。我们过去,现在都认为,我们当时是正确的。”

布罗茨基和阿赫玛托娃私交很好,但无关获取文学营养,两人的诗歌风格也相去甚远。布罗茨基说,“我去她那里,因为她能让我们的心灵活动起来。只因她在场,你便会拒绝自己,拒绝你所处的那个心灵的水准。就会为了她所使用的语言而拒绝你与现实交流时所使用的语言……”表达得真漂亮!——他对我来说是个智力明星,能做极漂亮的语言杂技,但他打动我的,就是这个价值取向,向往精神上的富贵。

为了保全自我,他尽量避开仕途和需要依赖国家体制的生存方式,他做过铣工,勘探者,太平间杂役。在布罗茨基的一生中,1964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诗人因不劳而获罪受审入狱,而后被判流放,最终被驱逐出国。当对方提出“为何不接受高等教育”这个问题时,布罗茨基答道:“我无法在这样的大学里学习,因为那么非得讲授辩证唯物主义,而它并不是科学。我生来是为了进行创作的,我干不来体力活。对于我来说,党存在不存在都一个样,对于我来说,只存在着善与恶。”

传记里写到:“对布罗茨基的审判常常被称为‘卡夫卡式的’,这指的是法律逻辑的缺失、诉讼的荒谬以及可怕的审判氛围。”但对布罗茨基而言,这次审判还有更深层次的意味,“要知道,卡夫卡的《审判》不仅写到,一个人可能会不明不白地遭到审判和折磨,而且还写到,一个不知为何遭到审判的人却也有可能感觉自己有罪。这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存在罪孽感,并不一定与犹太基督教的原罪意识相关,这种罪孽感始终存在于布罗茨基的诗歌,也存在于他的整个智性生活。”——他文字中的那种戏谑和癫味,是否来源于此?

而他的复杂性又在于:作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神经症患者,他又有着勇气,受审时的坚韧,完成系统工作的能力,他行为上的意志力平衡了生物上的预设。他如何找到自我控制的手段?布罗茨基说:“我在自己的一生中阅读过的最宏大见解之一,是在亚历山大时期一个小诗人那里找到的,他说:‘努力在生活中模仿时间。也就是努力变得沉稳,安静,避免极端,不特别能言善道,力求单调。’”

水痕

之前知道布罗茨基有本散文集,叫《水痕》,写威尼斯的。

昨日理书时,无意发现李黎的《威尼斯画记》里,提到了布罗茨基在威尼斯的墓地,墓碑上只有三行字:他的俄文及英文名字,还有生卒年月。墓顶上有游客们捡拾放下的小贝壳。墓边有插满笔的笔筒。布罗茨基喜欢像候鸟一样,每年从美国飞来过冬。很多年前,还在那个彼时被叫做列宁格勒的圣彼得堡,他的故乡,布罗茨基偶然看到一篇报道,上面是威尼斯的冬天,雪光和水,自此,威尼斯的冬日就让他神往。

彼得堡是世界级大都市里纬度最高的。布罗茨基怕热,夏天总是跑到北方,去那些有松林,大理石,青苔的地方去,他始终喜欢住在河畔或是海滨。

在访谈录中他说,“一般说来,想要真正了解一个地方,就必须在冬天去到那里。因为在冬天,生活更为真实,更受必然性的制约。在冬天,陌生生活的轮廓才会体现出来”。

一个美国作者带着一本翻破了的《水痕》来到冬天的威尼斯,“夏天的威尼斯是炎热的,另外,每年还有一千八百万的游客会涌进这座城市,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当地那些出了名爱发牢骚的居民的数量。巨大的人流充斥了每条水道,覆盖了每座桥梁,挤满了每艘汽艇,使整个城市看起来就像一个巨大的漂浮着的迪士尼乐园——这真是一个荒谬的隐喻,对意大利,甚或整个欧洲而言——他们把未来的赌注全压在了对过去残存映像的兜售上,而正是在此过程中,他们逐渐毁掉了自己的未来。夏天不适合布罗茨基。‘我绝不会在夏天来这儿/你拿枪顶着我也不干。’他在Watermark中写道。相反,这位在俄罗斯出生的诗人追逐寒冷,总是在每一个酷寒的一月来到威尼斯,在一个个出租公寓里,感受寒冷,并写作,直到他短促生命的终了。”

同类推荐
  • 解放韶关

    解放韶关

    1945年8月。秋阳普照,凉风渐起。粤北的崇山峻岭。五角帽、灰色土布制服、三八大盖,驳壳枪,以及一张张年轻而又喜悦的睑庞,这支1300多人的队伍似滚滚的铁流,绵延数里,向北挺进。日本帝国主义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
  • 倾听大地

    倾听大地

    一个迄今为止对极大多数哲学家、文学家仍然淡漠的命题,实际上已经困扰人类很久了。如何拯救倾听大地,这种报告性环境保护文学值得我们认真拜读思考。
  • 当年的体温

    当年的体温

    本书系王开岭文集之散文随笔卷,包括“散文辑”和“诗档案”两部分,文字承袭作者一贯的温润的金属感的风格,表达对现实世界中灵魂温度的怀念与渴望,希望能将历年写就的抒写灵魂的文字结集,以献给自己逝去的父亲。作者王开岭1969年生,祖籍山东滕州。著有:《激动的舌头》《黑暗中的锐角》《跟随勇敢的心》《精神自治》等散文和思想随笔集。
  •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

    《冲动的青春——泪水飞扬》描绘了主人公短暂而曲折的一生,是一部关于诗歌与死亡的个性传记,也是一曲年轻的理想被残酷的现实挫败的时代挽歌。
  •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

    小村人物将自身特殊体验与人生感悟、现实关怀融会贯通,超越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局限(如某些“80后”、“90后,,作家热衷的语言游戏、虚拟生活、撒娇和玩世心态),思想视野较为宽广,具备了向上生长和向内掘进的力量。再加上张成对语言的超常敏感和悟性,对各种艺术方法的不拘一格、兼收并蓄,使他的写作达到了一种令人瞩目的境界。
热门推荐
  • 极速死亡

    极速死亡

    从古至今疾病就是人类和动物的克星,几千年来人们不断用各种技术手段去治疗那些感染疾病的人。当科技达到一定时,疾病也随着进化。在我的人生中曾遇到一种疾病是现代科技都无发打败的,这场瘟疫持续了五年之久。
  • 系无界

    系无界

    一個地球的驚天秘密,,,,,,,,,,,,
  • 恋上暧昧

    恋上暧昧

    “小女生看这么血腥的东西,晚上会做噩梦的哦。”“世界真是太小了,无论在哪里都能遇见你,或许这就是命中注定的缘分吧。”“见到你的一瞬间,我仿佛经历了千年,我相信我们在梦中见过,曾热切的彼此深爱。”“没关系,我们还会再见面的,乖乖等着我,小可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凰之誓不为妾

    帝凰之誓不为妾

    传闻他神秘莫测,江湖上从未有人活着见过他的倾世容貌;传闻他冷艳无双,武功高绝,所杀之人不计其数;传闻还说,他家后花园中的玫瑰,都是每日用鲜血浇灌。而她,唯一一位荣登进士科三科榜首之位的女子,且看她如何周旋美男身边,笑傲天下。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萌色仙途

    萌色仙途

    什么?穿越了?什么?我是馒头?也罢!也罢!既来之,则安之。作为一只有志气的馒头,被人吃,似乎憋屈了些。作为一只有灵气的馒头,不修仙,似乎可惜了些。作为一只有品位的馒头,看美男,似乎不够了些。什么鬼怪灵宠,美女画皮,什么魔君帝君,前世今生,该收的照收不误,该打的一个都别想逃。不要错把无知当天真,错把小白当可爱,修灵卖萌可是门技术活,看一只馒头如何扑倒帝君,修成上神,闯荡这乾坤五界。
  • 寻雪江湖

    寻雪江湖

    公元859年,唐宣宗治政年间,皇帝为了自身的长生和纵欲,不惜大量服食丹药,致使服丹药中毒,疽发于背,久病于床。此时,大臣们久久见不到皇帝,不免猜测皇帝即将驾崩,新帝即将继位,开始对皇帝立储之事众说纷纭。民间因皇帝病入膏肓无法君临天下,社会矛盾开始日益突出。而在江湖中有两大武林传说,这两大传说并非两个人,而是两座山庄,身居北方的山庄名为寻剑,南方名为飘雪,两大山庄守卫正道,不与世俗纷争,成为江湖两大传说。这场百姓灾祸,两大山庄参与其中。既是一个王朝衰亡的落日,也是一场围绕两大山庄江湖风云的开始……
  • 领主凶猛

    领主凶猛

    “这就是一个祸害!”教廷的老头子胡子发抖,一脸悲愤。“这就是一个祸害!”好不容易穿越位面来到艾泽斯的冥界大统领面如黄土。“这就是一个祸害!不过我们喜欢!”幸福的迦太基人这样评价他们的领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刘太祖站在世界之巅,一脸的人畜无害。这就是一个宅男穿越异界当领主的故事。
  • 愿时光待你好

    愿时光待你好

    时光荏苒,岁月静好。也许时间是好的,愿时光待你好。
  • 我们不该这样忘记

    我们不该这样忘记

    青春看似荒唐,却铭心刻骨。青春总有那么几个人,让你哭让你笑让你痛侧心扉却还重蹈覆辙。林末栀一直以为她们四个很近,至少心近,可后来发现,一直以为心近的人只有她一个,仅此而已。她们约定好,一起看樱花,一起拍婚纱照,一起白头偕老。纵使有一个顾念对她如同生命珍惜,但当她死的那一刻,她放心不下的还是她们。纵使有一个许天允爱她失去自我,但当她面临选择的时候,她还是选择了顾桐。她爱她们,不同于顾桐的爱情。她爱顾桐,不同于轰轰烈烈的爱情。守护,是最好的祝福。
  • 复仇公主遇到他

    复仇公主遇到他

    她,因为妹妹陷害而被逐出家门。她,被姐姐推下大海,不见了。她,走丢了,却被姐姐说她死了。他,白手起家,成了七大家族的第二。他,黑道传奇,却不及她。他,花心,可之后唯独对她好。敬请期待(?˙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