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1800000021

第21章 宋明时代儒教的新教义(4)

从明初给城隍的不同封号来看,在儒者们的心目中,城隍不是一尊神,而是多尊神。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隍,如同都有自己的主官。城隍的责任,一是“鉴察”,即监察;二是“司民”,即处理民事。城隍和地方主官的关系,是一阴一阳的关系。他们共同执行着上帝所赋予的司民的责任。

关帝就是关圣帝君,这是儒教国家给关羽加封的神号。

关羽本是蜀汉一将,原籍解州,死后身葬湖北当阳县玉泉山,首葬洛阳。依儒教惯例,凡有功于国者均可立庙祭祀。但唐代以前,关羽庙名望甚低。唐代立武成王庙祭祀,关羽和张飞等作为历史名将从祀武庙。宋代继承唐制,无所变更。为了表彰历代功臣烈士,宋代还为关羽等置守墓人。元代仍以姜太公为武成王,立庙祭祀,只是从祀名额减至十人,有诸葛亮,不见有关羽。明初,朱元璋曾在南京为关羽建庙,称“汉前将军寿亭侯”。嘉靖时,改正错误,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永乐年间,又在北京建关羽庙。成化年间,朝廷命在宛平县东建庙,每年五月十三日由太常寺派官祭祀。这时,关羽的地位在众多武神中已经开始突出出来,但还是群神之一,没有获得全国通祀的地位。

清朝建都盛京时,就在地载门外建庙祭祀关羽。进入北京后,又在地安门外建庙,每年五月十三日致祭。顺治九年(1652),封“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更改原谥“壮缪”为“神勇”,并加号灵佑。此后,又陆续加号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等,升为中祀。

为表彰关羽,雍正三年(1725)还将他曾祖、祖父、父亲三代追封为公,咸丰年间,又追封为王。其后裔在洛阳和解州的,都授五经博士,并且世袭,以接续祭祀。国家每年春秋两季,由大臣和太常寺祭祀。大臣祭前殿,太常长官祭后殿行三跪九拜礼,舞用八佾,和历代帝王庙相同。

京城之外,直省也建关帝庙,一年三祭。祭祀之前,主祭官员要实行斋戒,不办理刑事案件。

清代对关羽的祭祀,事实上已经代替了武成王的地位。而从实际情况看,对关羽的祭祀,其盛况可能要远超史书的记载。不仅直省,府道州县可能都建有关帝庙。至于民间所建的关帝庙,可能更加普遍。笔者于20世纪70年代,在辽宁省朝阳县二十家子乡一个偏僻的小村里,还见到了关帝庙的遗迹,当时已经作为农民们的供销合作社,但门上的对联还可辨认。其上联为“兄玄德弟翼德威镇孟德”,下联为“师卧龙友子龙扶保真龙”。所说未必为实,关羽未必以诸葛为师,其对联也无甚内容,但对仗还大体工整。关庙竟建在这样的小村,其普及的程度可以想见。

关羽为神,其灵验的传说在民间可说是家喻户晓。而关羽为神的过程,典型地体现了儒教神灵的产生过程。有功有德的,都可祀以为神。经皇帝加封、列入祀典,就正式成为儒教之神。这样的神,也都可以管风雨雷电,管人生祸福。

天后或天妃,就是今天沿海一带香火甚盛的妈祖。

据《元史·世祖本纪》,至元十五年(1278)八月,“制封泉州神女号护国明著灵惠协正善庆显济天妃”。而《元史·祭祀志》载:“惟南海女神灵惠夫人,至元中,以护海运有奇应,加封天妃神号。积至十字,庙曰灵慈。直沽、平江、周泾、泉、福、兴化等处,皆有庙。”明代永乐七年(1409),封南海女神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据刘基《台州路重建天妃庙碑》可知,当时天妃祭祀已经非常普遍(“薄海州郡,莫不有天妃庙”),而且天妃乃是海的精灵。在刘基看来,地与海都为阴类,海没有地大,所以地称后而海只能称妃。到清代,天妃被封为后。据《清史稿·礼志》:

圣祖朝,成都祀诸葛亮;福建及各省祀天后宋林氏女。

仁宗朝,追封天后父积庆公,母曰夫人。

把南海女神和宋林氏女合为一神,与将文昌星和张亚子合为一神类似;追封其父母也和追封关羽三代类似。天妃或天后,是元代以来国家正式列入祀典的神灵,不只是民间的信仰。而且从正史所载来看,这尊神其开始,也是国家对南海女神的赐封,而南海神,则和其他岳渎神灵一样,早就是国家正式祭祀的神灵。依清朝定例,神灵封号,至四十字就不再增加,但光绪末年,天后的封号已经加至六十字,还又加上“嘉佑”二字。说明清代国家对天后的祭祀,也是格外看重。如果说元代国家祭祀天妃,主要是为了海运,那么清代对天后的特殊礼遇,当是与鸦片战争以后的外患有关。

与城隍、关帝等相似的还有文昌祭祀。文昌原是“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史记·天官书》)。这六星,原则上是国家祭祀的对象。有的儒者把它们解释为《尚书·尧典》所说的“禋于六宗”的六宗。但是把文昌说成是某位姓张的人,名叫张亚子,则完全源于民间。据唐代孙樵《祭梓潼君文》,该神就是张某。元代封张为帝君,此后又认为文昌帝君在周初为周仲,亦即张亚子;在隋为王通,并且得到国家的正式承认。从元代开始,祭祀文昌几乎成为每一位儒者的事。清代嘉庆皇帝甚至亲自祭拜此神,并将其正式列入国家祀典。这后世所祭的文昌帝君,也是由淫祀而来的神。

儒教国家从民间吸收神灵,就像从儒者中提拔官吏。自然,也有一部分原由国家祭祀的神,后来流落民间。提拔或者罢黜重要的神祇,都是儒教的重要改革。

八祠堂制度的建立

依儒经,只有大夫以上才可以立家庙,而明清时代却是祠堂遍地。祠堂就是家庙。这种违背古制的情况是儒教的新创造,特别是宋代以后的新创造。其创始者被认为是朱熹。吴澄《豫章甘氏祠堂后记》道:

秦汉而下,唯宋儒知道。河南程子始修《礼略》,谓家必有庙,庙必有主。而新安朱熹损益司马氏《书仪》,撰家祭礼。以家庙非有赐不得立,乃名之曰“祠堂”。

吴澄离朱熹不远,他的说法当有所根据,影响深远的祠堂就这样建立起来了。据吴澄说,虽然祠堂祭祀非常简单,只是祭祖中的荐礼,但还是少有人为。甘氏此举,得到吴的赞扬,并为他家的祠堂作了这篇记。

在元代,祠堂似乎还不普遍,到明代,祠堂被国家列著祀典,代替了群臣的家庙。《明史·礼志》载:

明初(群臣家庙)未有定制,权仿朱子祠堂之制,奉高曾祖祢四世神主,以四仲之月祭之,加腊月、忌日之祭与岁时、俗节之荐。其庶人得奉祖父母、父母之祀,已著为令。至时享于寝之礼,略同品官祠堂之制。

依此规定,则祠堂专为品官而设,以代原来的家庙。但庶人之祭,不过仅比品官少两代而已。至于“享于寝”之礼,还和品官大体相同。这样,庶人祭祖,和品官的祠堂,也就不易区分了。

洪武六年(1373)定家庙礼仪。规定应仿皇室宗庙,在所居之东建庙。条件不具备的,祭于家内中堂。祭品、祭器,也依品级高低,有相应的规定。祭祀前一天,要实行斋戒。祭奠时由主祭者将神主椟捧至祭所,再将祖宗神主从椟中取出,依次排列。成化十一年(1475),国子祭酒周洪谟上言:

臣庶祠堂神主,俱自西而东。古无神道尚右之说,唯我太祖庙制,合先王左昭右穆之义。宜令一品至九品,皆立一庙,以高卑广狭为杀。(《明史·礼志》)

周的上书表明,庶人事实上也有祠堂。既然一品到九品都立一庙,全国官吏数可想而知,加上历代积累,明代可说已是祠堂遍地了。祠堂是儒教祭礼的重大发展,是朱熹对儒教的重大贡献之一。祠堂使一般民众也可以祭祀自己数代、十数代甚至世代更远的祖先,把过去只有上层贵族才能享用的宗教权利下放给了广大民众,强化了儒教中的法祖意识,巩固了中国社会本来就没有割断的血缘关系。它对于中国社会的稳定起了重大的作用。

祠堂的创立也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演变的产物。秦汉以前,诸侯有自己的封地,那就是他的王国。他们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建立家庙。社会生活的变更使郡县制代替了分封,郡县长官代替了诸侯,但郡县长官以官为家,且调动频繁,无法建立家庙亲自致祭。祠堂以家族为单位,立于家乡,所有的祖先都放在一起,出外做官也就不必发愁祖先无人祭祀,而祭祖的权利也就普及到了每一个民众。

祠堂是一个最基本的儒教单位。它在祭祖以外,还要负责对族人进行教化。作为教化的辅助手段,它有自己的族规;为了执行族规,它有自己的刑具和刑罚,有自己的执法者,严重的可以处死犯规者。为了保证祭祀和家族其他活动的开展,祠堂还有自己的财产,其中主要是公地。儒教本来就是政教一体的组织,而祠堂也就俨然一个小王国了,但这不只是一个世俗的王国,还是一个宗教的王国。

同类推荐
  • 在岸边

    在岸边

    济群法师:一代高僧用佛法智慧解读世人困惑,指导世人找到心灵的家,回归觉性的故乡《在岸边》(认识佛法的启蒙之音)人在岸边,却不能渡,皆因无指引。生命需要感悟,也需要引领,才能抵达。本书是济群法师随笔集,作者以朴实语言来表达个人对佛法奥义的理解,对人生的省悟;可谓字字珠玑,深入浅出,极富哲理,如一滴滴佛法甘露,滋润心房;是一本助人释疑解惑之书,一本感心悟性之书。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古兰经》注释研究

    《古兰经》注释研究

    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止。史料表明,《古兰经》问世以来文本从未变化,变化的是对它的注释。因此,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伊始,历代注释家基于经训教义原则,秉承注释学术传统,发扬文化创制精神,与时俱进地解读着《古兰经》的微言大义,揭示着《古兰经》的经义经旨,从而使伊斯兰教始终顺应时代发展和社会进程,使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不断发展。
  •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

    本书主要指道教历史与道教文化。包括道教、道教绘画、道教雕塑,其中图文并茂,图解图注,形象直观,赏心悦目,彩色制作,丰富多彩,设计精美,格调高雅,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珍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和陈列。
  • 金阊区志

    金阊区志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9年,重点记述了1951年苏州市金阊区建区以来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热门推荐
  • 去,你的旅行

    去,你的旅行

    《去,你的旅行》是阿Sam写的一本有关“路上”的书。清寂的文字,沉静的图片,从上海到北京,从日本到德国……这条路不断蔓延路上写。的字总有一种别样的味道,或充斥着想念,或浸润着孤独。他以为逃离一座城市,就可以治愈一段伤情;他以为去她的城市,“在路上”只是为了在路上。
  • 金简恋

    金简恋

    她是简单,她是武媚娘,她们冥冥之中有着一丝关系,她深爱着自己的男人,却又被爱情背叛。她柔弱的爱在权利中让她自己终究看不透。
  • 豪门虐恋:闻风泣

    豪门虐恋:闻风泣

    “什……”不容季小沫一丝疑惑,一股透心凉的柔软停驻在她的嘴唇。慢慢的,越来越深,越来越浓,在他刚强的铜臂下她没有一丝反驳的余力。初吻呀……她守了24年的黄金玉女香香吻就这样没了。居然还是毁在了这个让她惧畏十分千分万分的易爆品身上。“你……”季小沫紧握的拳头被唐郑毫无误差的接住,“永远都不要想跟我玩花招,记住,是任何时候。”“你……”季小沫气的斜鼻子瞪眼,刚刚毫无缘由亲她的是他好吗?下一秒怎么变得好像刚刚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季小沫完全不了解状况的指着自己的鼻子。“我……”“滚!!!”他的声音极淡,冰冷的气息让人畏惧。
  • 青少年最喜爱的寓言故事

    青少年最喜爱的寓言故事

    本书从浩如烟海的寓言王国里,精心挑选了古今中外脍炙人口的经典寓言,青少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智慧的芬芳,体验生活的艺术和想象的魅力。本书旨在让青少年在寓言简短、诙谐、幽默的语言中,体会深刻的道理,启发他们对世界和人生的思考。
  • 赚翻了:天价老婆买一送三

    赚翻了:天价老婆买一送三

    顾壹壹:“弟弟你们发现没有,妈咪和大伯之间好像在谈恋爱耶。”顾贰:“什么?弟媳和大伯谈恋爱?这是禁忌之恋好吧!妈咪这次玩大发了。”顾叁:“两个蠢货,你们难道没有发现大伯和爸爸两个角色都是同一个人扮演的?”啪啪两巴掌,“臭小子,你骂谁蠢货?”在角落里偷听的池潇潇:“……”她始终分不清那一晚到底是哥哥顾靳川还是弟弟顾靳臣,最终她嫁给了弟弟,可是在她身边阴魂不散的总是哥哥。难道他们真的是同一个人?白天他是倨傲冷漠的大哥,夜晚他是化身为狼将她占为己有的老公……他貌似玩得很开心?那么……她真正的老公去哪儿了?
  • 冷情王爷:庶妃有毒

    冷情王爷:庶妃有毒

    家族背叛,姐妹反目,昔日恋人拔刀相向,众叛亲离的她被冠以妖女之名处以极刑。“我命由我不由天!”“即便我死也会拉上你们的江山陪葬!”……重生归来,看她手刃仇敌,素手弄乾坤。
  •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宋词元曲300首鉴赏

    唐诗,大气;宋词,婉转;元曲,明丽。唐诗、宋词、元曲,作为我们民族诗情“高峰体验”的结晶,足以唤醒沉睡在每一个炎黄子孙心灵深处的诗魂。诗情画意,词韵墨香,完美演绎传世经典;曲风赋骨,文锦书绣,全新展现华夏文明。
  • 晶壁世界

    晶壁世界

    在无尽位面的深处存在一些十分特殊的世界,这些世界中到处都是被晶壁包裹起来的恒星系,密密麻麻,犹如繁星一般,每个恒星系都有着有别于其他的独立规则,复杂而多变,而我们的主角就将在这无尽的晶壁世界中探索与发现
  • 一线仙机

    一线仙机

    这书讲主角与器灵的爱情故事是慢热的好好看书里有你想要的
  •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上)

    古龙文集:流星·蝴蝶·剑(上)

    一个像流星般短暂而灿烂,一个像蝴蝶般美丽而脆弱,两个没有自由的人,在爱情中实现了彼此之间的互相拯救。孟星魂只想和小蝶过着普通人的生活。这就是他心中最渴求的生活。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想的方式活,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可对于一个杀手而言,永远没有普通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