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2400000018

第18章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1)

2010年成功、精彩、难忘的上海世博会的举办,扩大了国际大都市上海的国际声誉与影响,尤其确立了上海文化大都市的形象。在上海市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指导下,在党的十七届六次会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策下,上海将拓展延伸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效应,将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与发展,在注重加快文化建设、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创新的同时,全面增强上海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

一、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背景与成就在上海市人民政府提出的《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构想。在《规划纲要》第十二章《塑造时尚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中开篇就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按照开放、多元、传承、创新、繁荣的方针,全面增强城市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推动商旅文体联动发展,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快建设更具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充满魅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文汇报》,2011年1月24日。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作为“十二五”规划五年里上海建设的目标,《纲要》从市民文明素质、文化原创能力、公共文化服务、文化创意产业、文化体制改革、打造旅游城市、体育发展能力七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要求与措施,清晰地勾勒出了上海这五年文化建设与发展方向,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上海加快推进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的机制与动力上海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是闻名世界的国际化大都市。在20世纪初,上海便成为经济文化重镇和金融贸易中心;到20世纪30年代,上海已成为有国际影响的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新中国建立后,由于行政体制、户籍制度等方面的制约,上海逐渐改变了移民城市的特点,在一段时期内上海弱化了其在国际上大都市的形象与影响。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上海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是在总体上上海始终将城市的定位置于经济的视野,而缺乏文化的视阈:从“太平洋西岸最大的经济贸易中心之一”(1986年)、“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城市”(1991年),到“远东地区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化城市”(1992年)、“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和国际经济中心城市”(1996年)。21世纪以来,将上海定位在“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2001年)、“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2009年)。从总体上看,上海发展的定位基本上仅仅立足于经济的发展,而始终忽略了文化的建设。

2007年5月,时任市委书记的习近平在上海市第九次党代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努力把上海建设成为文化要素集聚、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达、文化创新活跃的文化大都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强城市软实力。”习近平:《坚定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推进“四个率先”努力开创“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九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汇报》,2007年5月30日。明确提出了将上海建设成为文化大都市的构想,为上海的城市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鲜明地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国策,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日报》,2007年10月15日。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成为全国上下建设与发展的动员令。上海市人民政府“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构想,正是基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正是基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于上海城市文化建设巨大的效应。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六次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认为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汇报》,2011年10月26日。决定在提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关键性后,从文化产品、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文化体制、文化人才、文化工作的领导等方面,细致阐释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思路和路径,是十七届一次会议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决策的深化和推进。

党的第十七届六次会议的决定给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增加了新的动力,在“十二五”期间上海的文化建设必将有新的面貌。

在“十一五”期间,上海文化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与丰硕的成果。2009年8月中宣部、文化部对北京、上海、江苏等12个“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进行表彰。上海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艺院团改革、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等方面,都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仅上海文化产业这五年来就有了飞跃的发展,2005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达到2081.01亿元,比上年增长13%;实现增加值509.2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3.2%,增幅高出同期全市GDP增速2.1个百分点。2010年,上海文化产业总产出5499.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2%;实现增加值167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6%,高于全市GDP增幅5.3个百分点。上海文化产业2010年总产出是2005年的2.64倍,以至于有学者认为“在‘世博效应’的带动下,上海在文化产业重镇的道路上必将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上海在“十一五”文化建设期间已获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更推进了上海城市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进程,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已经具备了扎实的基础。

二、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机制与经验

作为国际大都市,上海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成为全国瞩目的城市。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加快了文化体制改革的步伐,2003年,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出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改革方向和目标。2003年6月,中央将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广东、深圳、西安、沈阳、丽江定为9个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全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命题。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决定》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到从试点向全面铺开转变的新阶段。

上海在国际大都市的文化建设中,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做出了诸多成绩与经验,这大概可归纳为如下几方面:

(一)将执政部门“办文化”逐渐转到“管文化”

经过文化体制的改革,上海立足于将政府执政部门以往长期“办文化”的方式,逐渐转变为“管文化”:2000年,上海市率先实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2004年,上海市率先建立文化领域国有资产监管体制;2005年开始,上海市率先建立文化发展新闻发布制度。在设立上海文化广播影视局后,在努力理顺政企关系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规章制度,如拟定《2003—2010年上海市演出、电影、娱乐、音像、网络文化和艺术品市场发展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社区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公共图书馆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剧场总体规划》、《2004—2010年上海市电影院总体规划》等规划,制定《上海市营业性演出管理若干规定》、《上海市美术品管理办法》、《上海市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办法》、《上海市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管理办法》、《上海市文艺表演团体管理规定》、《上海市舞台首演作品管理规定》、《上海市大型文化活动管理规定》、《上海市网吧连锁经营审批管理规定》、《上海市剧场管理规定》、《上海市电影审查办法》等一批规范性文件。在文化管理方面,一方面,成立了上海市政府文化办公室,在转变职能的基础上,对全市宣传文化事业实行全方位的管理,主要职责是依法管理市场和制订发展规划;另一方面,成立上海市委宣传部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从资本角度管理国有资产、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以确保国有资产流失不流失。

(二)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文化发展趋势

在上海文化单位转企改制过程中,将观念转到以市场为主体的发展思路上,让文化企业真正与市场结合,激发文化企业在市场化运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上海文化体制改革的一个方面。

在中央政策的指导下,上海积极进行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截至2009年底,上海市已经完成电影、出版、发行、印刷、电视剧制作、广播电视内容制作等全行业国有单位的转企改制。在确立以市场为主体的文化发展趋势中,诸多文化机构采取组合的运作模式,加快了走上市场的步伐。如2005年上海大剧院与上海音乐厅、上海文化广场、上海交响乐团、上海芭蕾舞团、上海歌剧院和上海民族乐团组建了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参照国际演艺组织的运营模式,创新管理体制与运营机制,整合各单位的演艺资源和票务资源,引进世界名家、名作的演出,打造新的精品力作,形成扭亏为盈,繁荣演艺市场的局面。如为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海建立了一系列文化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努力将文化产业的产品推向市场,诸如产权交易平台、版权交易平台、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强调市场为主体的同时,努力拓展文化产业投融资渠道,建立了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担保资金,成立了全国第一家华人文化产业投资私募基金,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的保证和市场的渠道。

(三)实施打造精品的文化发展战略

同类推荐
  •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五卷):清代后期·民国汉族风俗

    本书作为《汉族风俗史》之第五卷,经过10余年风雨的磨练,现在终于要出版了。
  • 中国新疆

    中国新疆

    新疆是一个美丽的地方,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本书从西域历史文化、民族风俗传统、当代风尚、优美画境等诸多方面介绍了新疆。质朴而洗练的语言直击美丽新疆的多元内核,令人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切感受。
  •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现代奥运会开幕式历史演进的研究

    奥运会开幕式在奥林匹克仪式中地位独特,相比闭幕式和颁奖仪式,更受世人关注。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国爱民(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爱国爱民(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回族民间传说故事丛书

    本丛书收集整理了广泛流传于我国回族聚居密集地的民间传说故事。一组组有关回族的创世神话故事、历史人物传说故事以及回族风物传说、回族机智人物、爱情传说、生活风情和回族民间动物故事等,内容丰富多彩,表述真切感人,故事主题单纯素朴,体现了回族穆斯林群众理求真、意求善、性求美、身求洁、心求圣的高尚追求和美好心灵。
热门推荐
  • 斗武者

    斗武者

    斗武联赛,是宇宙大联盟为了选拔人才而设置的平台。成为一名职业斗武者,那是赵晨的梦想。可这个梦想却离他十分遥远。一次微不足道的事故,让他觉醒了基因天赋之树。一次陪朋友去试训,却让他成为了一名九级联赛的职业斗武者。从此,开启了他的斗武之路。一个小星球的走出来的年轻斗武者,一路往前,最终铸造了大联盟超级联赛的一个传奇故事。
  • 塑神铭

    塑神铭

    无花生死转轮回,天地苍穹唯我生;不为众生伤人命,只为她掌缘生灭!此书签约3G
  • 永乐大典残卷

    永乐大典残卷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

    更年期健康生活指南

    “健康是生命的基石,没有健康,再灿烂的生命也只是流星一瞬,再辉煌的梦想也无从实现,再多的财富也无法享用。远离生活误区,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获得健康、减少疾病的最简便易行、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家庭医生保健丛书》以家庭保健为主要任务,从预防、就医、用药、生活、饮食、运动等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本书为丛书之一,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更年期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识。本书力求贴近生活,内容通俗易懂、简单实用,是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家庭保健必备读本。”
  • 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宜忌

    中老年人健康生活宜忌

    本书对中老年人的饮食、营养、起居、运动、娱乐、自疗、就医等各个方面的宜忌等都做以细致的介绍。
  • 散文体故事千尘万埃一季永年春荣

    散文体故事千尘万埃一季永年春荣

    片头主题歌此歌词作于2008年冬。等风来,吹走我所有的忧伤;等雨来,混淆我所有的泪水。作者:应永春;笔名:inspringforever。颤抖的双手,牵手冷孤城,热意情愫燎余温。那启程的人,时间也停顿,于心海与你相吻。关不上窗门,留下深情如初,遣倦一生。纵然清雅,也算是稍蠢。叹息浅藏多深,索去踯躇几分。关心且问,不假不真,似乎疼。心凉如灰,未暖方寸。远离这天地,醉向废孤城。不语不休竟陌生。你和千千尘,都匿入光影,是我生生眷的荷。
  • 百世轮回修心传

    百世轮回修心传

    如果给你一百种职业,你会怎么做?乞丐、富豪,将军,皇上,道士,和尚。。。。。。无尽的世界中,无尽的职业,无数的故事只为修心,修自己的心,修大众的心,修万界的心。退伍三年成功成为宅男一族的李志,带着随身金手指,在各种世界从事着不同的职业,体验着人世间的世间百态。各种人生。
  • 公主归来:调皮小丫头

    公主归来:调皮小丫头

    “你是谁?”蓝梦雪看着这与自己神似的女人说道,“我是蓝梦雪,但也可以说我不是,毕竟你是蓝梦雪,对吧?哈哈哈……”看着这女人,蓝梦雪紧皱着眉头……一次意外,她的人生发生了改变,自己也改名为——蓝梦雪。“我说过,等我十七岁时,我会让你们接受最残酷的惩罚”她眼神冰冷的看着面前的“家人”以及昔日的“好友”,冷冷的笑着……
  • 叛逆少女长大了

    叛逆少女长大了

    十六岁的花季年华,胆小内向的季晴天却遭遇了父母的双双辞别,可爱天真的她不得不把自己伪装起来,不只为了保护自己,更为了比自己小一岁的弟弟。在校园里遇到狂傲不羁的他,她只能装作更加的不好惹,因为除了自己,没人能替你坚强。慢慢的他发现原来他做不到那么坏,至少对季晴天做不到。原来她开心了他也会跟着开心,她流泪了他也会跟着伤心。看欢喜冤家,看陆少怎么把叛逆少女拐回家。
  • 古缘风云录

    古缘风云录

    一篇篇古风文章,一段段儿女情长、一次次尔虞我诈,一首首改命颂歌。沉浸在这诱人的世界中,感受着他们的英雄气概,品读着他们的传奇故事,带着自己的体会融入在古风世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