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2400000023

第23章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1)

改革开放后,在加快经济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根据联合国人居署2008年10月23日发布的《2008/2009年世界城市状况》年度报告,中国城市化速度超世界两倍,世界一半城市化的人口都集中在中国。翟烜:《中国城市化速度超世界两倍》,《京华时报》,2008年10月31日。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斯蒂格利茨认为:中国包括城市化在内的社会转型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成为影响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最重要的事件。

中国的城市化已经得到了世界的瞩目。城市化与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更好地保护文化遗产,如何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城市的文化传统,这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研究的。

中国城市化的真正发展是从改革开放后开始的,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将主要精力转到经济建设上后,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人们将改革开放至2007年的中国城市化分为三个阶段:较快发展阶段(1978—1983年)、快速增长阶段(1984—1991年)、平稳发展阶段(1992—2007年),尤其是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开发上海浦东后,中国在加速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中国城市化的状况与数据显示:

(一)城市数量快速增加。2007年末我国的城市数达65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87个,县级城市369个),比1978年增加462个。

(二)大城市数量迅速增长。2007年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比1978年增长1.2倍。

(三)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包括市辖县)行政区域土地面积为62.2万平方公里,比1978年增长2.2倍,其中建成区面积达到2.8万平方公里。

(四)城市人口不断增长。2007年我国城市市辖区人口(不包括市辖县)200万以上城市个数达36个,比1978年增加26个;100万至200万人口城市达83个,比1978年增加64个。

(五)小城镇数量迅速增长。1978年全国仅有建制镇2173个,且以县城关镇和工矿镇为主。2007年末全国共有建制镇19249个,比1978年增加17076个。

(六)城镇人口比重不断扩大。2007年全国城镇人口达59379万人,城镇人口(居住在城镇地区半年及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44.9%,比1978年的17.9%提高了27个百分点。小城镇人口的比重由1978年的20%上升到45%以上。彭仕:《国家统计局数据:中国城市数量规模不断扩大》,《羊城晚报》,2008年11月5日。

论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遗产保护

据统计,2006年我国东、中、西部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和35.7%。分地区看,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是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和75.7%。至2007年末,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4.9%。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在原有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环渤海城市群外,还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群:山东半岛城市群、辽中南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海峡西岸城市群、川渝城市群和关中城市群等,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表征。

对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速度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中国城市化速度呈现超前姿态,具有冒进的趋势,甚至在城市建设中有贪大的倾向,诸多城市在建设中追求大规模效应,诸如大沈阳、大济南、大昆明、大兰川、大贵阳、大烟台、大合肥、大广州、大郑州等。2005年我国就有183个城市正在规划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有的认为中国城市化速度明显滞后,“到2000年,我国的城市代水平上升为36%,到2004年底突破至41%。与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工业化率(工业部门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相比,中国城市化水平在整体上是偏低或滞后的;与发达国家相比,更是任重道远。1998年,当我国的城市化水平还只有36%时,世界工业七国已经达到81%”。

无论对于中国城市化的现状与发展的态度如何,改革开放后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已成为中国在经济腾飞中社会发展的例证。200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就说,预计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将达到50%—55%,到2050年可能达到60%—70%。

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城市化已经成为一种世界性的趋势。在中国迅速走向城市化的进程中,如何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成为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常常处在一种悖论中:GDP上去了,环境却污染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导致了生存质量的下降;老百姓荷包满了,精神却空虚了,极端自我主义的发展,导致了欲望无限制的追求。同样,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产生着悖论,在城市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却往往导致了文化遗产被破坏。

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在城市扩展建设中破坏文化遗产。在城市的建设与扩展中,有的地方缺乏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在将政绩工程看作唯一的动力时,往往忽视甚至漠视文化遗产的保护,常常主观武断地拆毁有历史价值的遗址,造成对文化遗产的极大破坏。在城市发展的规划中,既缺乏专家的考察论证,也缺乏对于已有文化遗产的细致调查,以至于新楼还未崛起主事者就成为了历史的罪人。在诸多城市的扩展建设中,历史文物文化遗产屡屡被毁坏:福建莆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柯氏民居、莆田兴化府二忠祠、节孝祠、漳州东城门、漳州芗潮剧社旧址都被拆毁,泉州天后宫前德济门遗址、泉州德化窑、福州仓山严复墓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黑龙江“纪家屯1号金代遗址”遭到施工损毁,山西省临汾民康制药厂住宅楼工程恶意破坏古城墙徐州市在准备建高层建筑旧住宅拆迁时,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两百多米的古城墙护城石堤遭到严重破坏,就连具有深厚文化传统的首都北京,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孟端胡同45号院果郡王的府第、香饵胡同、土儿胡同、明亮胡同、赵紫宸故居、粤东新馆、曹雪芹故居遗址等一系列古建筑都从地图上消失了。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对于文化遗产的破坏,造成了难以弥补的重大损失。

(二)在城市大型工程中毁坏地下文物。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在建造机场、车站、地铁、体育馆、道路等大型工程中,往往缺乏文物意识,发现文物不报告不停止施工保护现场,以致诸多地下文物惨遭破坏。重庆在改建江津市至綦江县二级公路时,将古遗址、古墓葬和古建筑等7处文物点无情地毁于推土机下,具有重要考古价值的下老堰坝商周遗址被毁,具有大足石刻风格的宋代石室墓损毁严重。涪陵至丰都高等级公路建设中,一座宋代双人合葬墓被毁。

沈阳市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未经批准擅自施工,致使一处大型汉代古墓葬群遭到破坏湖南郴州近30座战国、汉代墓葬因建设方违规建设遭到损毁。北京地铁四号线圆明园站施工破坏了100多米长的清代御路,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和北京物流空港等工程在发现文物后仍强行施工毁坏文物,北京南站扩建、东直门交通枢纽、德内大街扩建、西直门交通枢纽、六里桥长途汽车站改造等工程都未进行文物勘探或发掘。在城市化进程中,在这些大型工程开工之时,就决定了地下文物遭毁坏的命运。

(三)在旧城改造中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化进程中,旧城改造成为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有的在旧貌变新颜中追求城市的现代色彩,有的在打造旅游品牌中改换古城旧貌,导致了历史文化街区被严重破坏。在许多城市的建设中,虽然也努力保护历史遗址,但是却破坏了周边的环境,使历史遗址在反差甚大的环境中成为文物孤岛:宁波天一广场上的古塔独立在现代建筑中;奉化溪口的玉泰盐铺,周边的老房子被拆除一空张乐:《莫让文化遗产成为“文物孤岛”》,中国城市化网2005年12月20日。;上海徐家汇天主教堂被包围在重重现代高楼大厦中;上海音乐厅孤苦伶仃地伫立在广场上。商业化的操作往往改变了一些历史遗址的面貌,鲁迅故居被一条新建的商业街环抱,失去了原有的历史色彩;沈从文故居前开拓了一条宽阔马路,已没有了石径古巷的韵味。在丽江、西塘等古城闻名遐迩后,在打造古城旅游品牌的驱使下,老屋纷纷拆掉,仿古建筑新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突出了商业色彩、旅游气息,而减少了历史韵味、文化底蕴,或破墙开店,或老屋加层,家庭旅馆到处可见,高档酒店鳞次栉比,西式新楼穿插于古巷中,现代广告高悬于古街上,甚至一些古城建设面目相似缺乏个性,反而造成了对于一些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2003年,浙江省曾经对1983年公布的省内7380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普查,竟然有44.6%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劳国强:《浙江省文化遗产近半遭到人为破坏》,《今日早报》,2003年12月9日。在旧城改造中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破坏,已经成为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以至于在旧城换新貌中改变了古城的旧貌,消退了古城的文化传统。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曾经感慨地说:“在推土机下一条条传统街道、一片片历史街区正逐渐消失,危旧房改造工程使历史文化街区遭到严重破坏。”喻菲:《旧城改造严重破坏历史文化街区》,新华网2006年5月31日。

(四)在整修历史遗址中破坏历史原貌。在城市化进程中,并非人们都忽略文化遗址的保护,但是在不少地方对于历史遗址与文物的整修中,严重违反修旧如旧、恢复原貌、保护性维修的准则,在过度阐释中破坏了历史遗址,往往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陕西省靖边县有一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烟墩山烽火台,县文体事业局擅自请来施工队进行维修,用砖石、钢筋等建筑材料包砌烽火台,导致国家重点文物北宋时期的长城烽火台被破坏。

同类推荐
  •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塞北之尊:恒山(文化之美)

    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并以其拔峙雄浑的气势,绵延奔腾于北国万山峻岭之间。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名人典故、风土民俗、艺术戏曲等无不成景,简直浑然天成,独具特色魅力。
  • 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教师公文包-精神文明

    本书内容包括文明之邦、语言文明、行为文明、现代内在美、现代礼仪美五部分,对中小学教师自身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阐述。
  •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走过风雨——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化

    经历苏联解体、政体更迭与经济震荡的当今俄罗斯文化表现出鲜明而复杂的转型特色,这种特色深刻体现在俄罗斯文学、艺术和传媒的发展进程之中。正因为这样,本书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对此作一描述。内容包括:转型中的俄罗斯文学,转型中的俄罗斯艺术,转型中的俄罗斯传媒三方面。
  •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 寻淮洲故里

    寻淮洲故里

    本书是作者编著的一部有关社港地区方面的书,据科学考察,11亿年以前,这里和长沙同时是一片海洋,沧海桑田,如今野生桂花成林、风景如画;有许多没听说过的稀奇故事;有你很难听懂的社港方言;……还有你没看到过的物件!
热门推荐
  • 孤独退场

    孤独退场

    作为一名县委书记,他只有一个愿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了实现这个愿望,他在不断地努力着。这其中有眼泪,有辛酸,也有快乐。可现实是残酷的,一场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结束了他的梦想,终止了他未完成的心愿。他是一个颇具魅力的男人……她是一个不轻易对男人动心的女人……他的人格魅力炸雷般地惊醒了她沉睡多年的感情……她清楚地意识到,横在他之间的不只是空间的距离……
  • 二零一五

    二零一五

    公元2010年,华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计得全国总人口十三亿三千二百八十一万零八百六十九人。……公元2015年7月9日正午,日全食,全球异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无一,念之断人肠。”苏恪轻诵着曹孟德的《蒿里行》,望着已成废墟的家乡,痛哭流涕。九死一生,如今又为哪般?
  • 我欲寻仙

    我欲寻仙

    登临绝顶只为寻仙。问:何为仙?仙在何方?
  • 薄荷味的盛夏

    薄荷味的盛夏

    他们是青梅竹马,因为他成为了明星,和她感情不像以前了。他跟她表白了,却她并没有回答,她内心是怎么样的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爱的人,他和她会在一起吗?希望大家多多支持《薄荷味的盛夏》
  • 一日为神

    一日为神

    人类面临灭亡,是神带来了希望!而在灾难过后,是神治?还是人治?自由还是灭亡?这是洪荒的年代,先人的求索!好消息是,神很强大;坏消息是,神,不会死。
  • 为该死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为该死的明天而努力工作!

    现实?幻想?有人幻想过,有人YY过?身为主人公到达异世界,收获几个美女?拯救一个世界?但谁想到……一切都是虚幻的泡沫,因为,平凡的人,到哪里,注定平凡无助,钻石总会发光,是因为,它是钻石……而非尘土……催更群:206690959
  • 复仇少爷的溺爱甜心

    复仇少爷的溺爱甜心

    “我警告你,你现在是我的女朋友,如果你做不好的话晚上会让你后悔!”舞会他拉着她的手说。而她却不以为然。一天,学校来了一位转学生。是他?......在这个学校中,会发生什么呢
  • 战国封将录

    战国封将录

    儒、道、墨争霸天下,战国七雄、三教,唯我逍遥。名、法、阴阳家,杂、农、纵横家,九流风云变换。远古妖族重现当世,四夷巫族重出江湖,仙、人、神、鬼,封神台上再次封将,千年世纪再战!且看秦国公子哥如何乱世霸业……
  • 桃花千千劫

    桃花千千劫

    我想我喜欢上了一个人这是我注视了一个人一千年后,恍然而得到的结论。当我把这个结论告诉桃花仙姐姐的时候,她便以一种奇怪的眼神看着我,嘲笑不似嘲笑,悲悯不像悲悯,总之不知道像什么。之后,桃花仙姐姐便好几天不来看我,我被饿得特别的烦躁。当我正坐在结界边缘的一颗桃树上烦躁时,我就看到了那个让桃花仙姐姐听完我的话,便几天不来看我的罪魁祸首。只见他正伫立在一个我前五百年前灵魂附身的桃树下傻傻的发呆。他的眼睛,真好看;他的鼻子,真好看;他的嘴巴,真好看;总之他真好看。
  • 涩世纪传说15

    涩世纪传说15

    他命定一生的爱人和他一样,名字里有个“之”字。从他懂事起,就听八卦不断地重复着。十五岁的那一年,那一天,那一刻,他终于遇见了她。她伸着手向他讨要小费时如招财猫似的笑脸,他命断仍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