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4700000024

第24章 历代墨学述评(4)

五、文字之学本疏。故于古音义,无所证明。如《经》下云:“谓而固是也。”《说》云:“未有文名也。”梁氏以牒经文首字标题之例,改“未”为“谓”,其义是也。然而不知“未”即“谓”之音转。桓二年《公羊传》云:“若楚王之妻媦”,《解诂》云:“媦,妹也。”按“媦”从胃声;“妹”从未声。“媦”“妹”声近义同。则“谓”从胃声,故转而为“未。”此《经》作“谓”而《说》乃作“未”之证也。盖梁氏之于小学,似非所长,故其书除删改文字外,于古音义,无所阐发也。

虽然,梁氏提倡墨子前后著书三种,其功可谓勤矣,可谓墨子之功臣矣。

自梁氏提倡墨子之后,有胡适,章士钊,皆喜以名理说墨子。胡氏著有《墨辩新诂》;然刊布者只《小取一篇》,其书甚有条理。此外于《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有《墨子》及《别墨》两篇,几占全书之大部分。然惟别墨之论,与梁氏不同,其余则梁氏之《墨学微》,实已开涂径。胡氏据《庄子·天下篇》“俱诵《墨经》,而倍谲不同,相谓别墨”之语;以《经》上下、《经说》上下及《大取》、《小取》六篇,为别墨之书,或为公孙龙惠施之徒所作。而不知庄子所谓“倍谲不同”者“相谓同墨”;则谓虽诵《墨经》而背于《墨经》者,乃谓之别墨;是别墨乃背于《墨经》之称,安得反谓《墨经》为别墨之书乎?“别”之古文为“八。”《说文·八部》,“八别也。象分别相背之形。”重之则为“仌。”《说文·八部》云:“仌,分也。从重八。《孝经》曰:故上下有别。”虞翻说《尚书》“分北三苗”,“北”古别字。盖“北”篆文作“”,亦象二人分别相背之形。

则“北,八,仌,别”四字,古音义相近相同。则“别墨”犹云“背墨”。相谓“别墨”乃彼此互相诽斥之词;故下文接云:“以坚白异同之辩相訾,以觭偶不仵之辞相应”,言其彼此相非难也。《韩非子·显学篇》云:“孔墨子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韩云:“取舍相反不同”,犹庄云:“倍谲不同”也。韩云:“自谓真孔墨”,此斥其自是;庄云“相谓别墨”,乃斥其相非。是己则非人,非人则是己;其言不同,其实一也。夫见诵《墨经》而背《墨经》者。因谓《墨经》为背《墨》者之作;是何异于见称诵孔墨,而背孔墨者,因谓孔墨为背孔墨者之学乎?且“倍谲不同”者“相谓别墨”,则别墨非一人;而《墨经》者乃所俱诵者也。若以《墨经》为别墨之书,则属别墨中何墨之书乎?为此一别墨子书,则彼一别墨必不诵,何云俱诵乎?凡此于论理有不可通者。而世人乃大共尊信之。是真大惑不可解者矣,至章士钊乃反其说,以《墨经》为墨家与施龙辩难之书,一立一破。学者又或共相尊信之,以为最新之发明品。章氏所著有《名墨訾应论》,《名墨訾应考》,最为学者所称道。又有《章氏墨学》,皆阐发其訾应之义。然其“訾应”二字,本于《庄子》书,而所征引者为《墨经》,则是以《墨经》为訾应之辞矣。其说之不可通者有二:一,庄子所谓“訾应”,指诵《墨经》者之互相訾应,非谓与名家訾应。而章氏题云:《名墨訾应》。是命题已非其实矣。二,庄子之言,谓以诵《墨经》不同之故而訾应;则訾应之言,当别有书;决不能以《墨经》为訾应之书。犹自汉以来诵《春秋》者有三家,倍谲不同,学者互相驳诘;其驳诘之辞,亦当别有其书;不能指《春秋》为其驳诘之书也。而章氏乃以《墨经》为墨者訾应之词,何以异于谓《春秋》为后儒驳难之文乎;此其不可通也明矣。

章氏释《墨经》其精警之处固多,其牵强之处亦复不少。兹举一例如下:《经》上云:“盈莫不有也。”《说》云:“盈,无盈,无厚,于尺无所往而不得二。自注:原衍得字。”章释之云:“盈说在盈否之盈。以释兼爱主义。但盈矣,以词害意,而别无说以通之;是将受攻者以柄,而大义终莫明也。”故说曰:“盈无盈。”《墨经》与《说》以正负两面相互而明一义,其例有之。如经“厚有所大也”。《说》“厚惟无所大”是。惟“无盈”之说亦然。夫“无盈”者非“无盈”也。盈而吾见其有闲,可得将吾意以入之也。虽有间矣,而其闲前于区穴而后于端,为域极细,不容一发;必吾将以入之者无厚,而后游刃有余;此庄生所以称屠牛垣以无厚入有闲者也。果无厚矣,凡遇整然成形,浑然一致之物,无往而不可分;分尺得二,是为显证。由是兼爱而适然爱其一体何害?爱其一体而仍无损于兼爱,抑又何难?

章氏谓《经》与《说》以正负两面相互而成一义,其例有之,其言诚当;与余不谋而合。其解说则病添字太多。如训“无盈”为“非无盈盈而吾见其有间可得将吾意以入之也。”训“无厚”为必将吾之所入者无厚而后游刃有余云云。添字已如许之多;此外尚须加许多枝节之语,皆原文所无之义。

如此释古书,将何说而不可乎?余按前条释,“”即“卢”之偝;见拙著《墨子闲诂补正》。上云“虚闲虚”,即一无所有;此云“盈莫不有”,即无一不有;义实相反。然惟其相反,故恐人以为非盈则虚;是以非“莫不有”即为“无所有”,此乃大误。故《经说》释之曰:“无盈”犹“无厚”也。盖既已谓之“无厚”矣,如刀刃然,无论如何之薄,必有厚者存;若云真无,便是无刃,不得谓之刃矣。是故既已谓之刃矣,则必有刃之厚存。“于尺无所往而不得二”,谓如“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无所往而不得以二分之也。世所谓“无厚”之“厚”,即此不竭之二,于论理决不能谓之无也。惟“盈”亦然,虽与“虚”相反;然此与“有无”之相反不同。如云“无有”,则其为“无”,可知。若云“无盈”斯虚,斯乃大谬。盖既云“盈”矣,则所谓“无盈”者,无论如何之微,必有“有”存焉,而不得谓之无有;犹“无厚”之不得谓之无“有”也。此节盖论“积极名词”与“消极名词”之关系。“积极名词”示一性质之存在,如“金类的”,“有机的”,是。其相当之“消极名词”,则示此性质之不存在,如“非金类的”,“无极的”,是。凡“消极名词”,往往加以消极冠字于“积极名词”之上,是为消极名词之形式。然亦有“无消极之形式”而有其性质者,如虚之一语,乃盈之消极语是也。有“有消极之形式”而不必即有消极之性质者,如“无盈”之于盈,是也。此犹“无厚”之于“厚”也。异乎非金类之于金类,有消极之形式,又有消极之性质者矣。参考王国维《译辩学》。

稍前于梁氏而与孙并时治《墨》而不为后人所注重者,尚有四家:一王树枬,二吴汝纶,三王闿运,四郑焯。郑书自以为过孙氏闲诂,今不存。王树枬有《墨子校注补正》,以《万历本校墨子》,足补孙氏所未逮。吴书虽注重文章,然训释亦颇有足以正毕王之说者,略举二例如下。

一,《尚同·下篇》云:“若苟义不同者有党,上以若人为善将赏之”,毕云:“赏旧作毁,一本如此。”吴云:“毁”字是。“将毁”之者百姓将毁之也。承“有党”为文。故有“百姓”字。下“将罚”之“罚”乃“誉”之讹耳。

二,《尚贤·下篇》:“今也天下言士君子。”王云:“‘言’当为‘之’。”吴云“‘言’助句之词,《尔雅》与‘之’同训闲也。王改非。《所梁篇》,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与此同也。”诸如此类,颇为精审。其子闿生,亦时加有案语,固颇有可采者;然如《兼爱上篇》云:“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闿生注云:“男谨案焉犹乃也。”夫“焉”字训“乃”,王念孙父子早有此说;而闿生竟未出王氏之名,言之如己出,何邪?岂王氏之书,亦竟未之读邪?诸如此类,亦不可殚举。

王闿运书刊行早于吴书,王书于光绪甲辰刊于江西官书局,吴书于吴氏殁后刊于宣统元年。闿运本词章家,考证非其所长;除武断妄改外,并多袭前人之说。然亦有足以补诸家之阙者。如:《非攻·中篇》,欲以抗诸侯以英名攻战之速。

此“英名”二字,诸家均忽略无释;而闿运注云:“当作莫若”,实为至当不可易。其书自《备城门》以下校释比诸家为详,可谓能详人之所略;又于《经篇》引《说》就《经》,复《经》上下旁行之旧,亦其善于诸家者也。

与王闿运同时治墨者,尚有曹耀湘,著有《墨子》,刊布于民国四年。王闿运深称之。其书于每篇之末,皆略论其大义,亦颇有胆识。如书《兼爱篇》云:“墨子之学,其为儒者所诋訾,在于兼爱。孟子至比之于禽兽,以为无父。究其实则忠孝之理所由推行而尽利也。人必视天下犹一家,中国犹一人,万物犹一体;然后可以得亲顺亲,为人为子。故《孝经》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又曰:‘合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合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先君’,又曰:‘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盖重之以申明之,圣人之训,炳若日星矣。儒者即欲自别于墨氏,独不思《孝经》之言乎?孟民之书其自蹈于偏蔽者欤?”

在前清老儒,能发为此言,显斥孟子,王闿运《墨子注自叙》云:“吾友曹郎中耀湘,又题曹书,称为镜初先生。亦可谓异于常流者。然其引《孝经》云云,岂墨子之兼爱同乎?《孝经》一则曰万国,曰先王;再则曰百姓,曰先君;三则曰君;盖皆指天子国君有位者而言,非墨子之教人“爱无差等”,“爱人亲若其亲”者比也。又如《书大取篇后》云:“按墨子《经》上、《经》下、《经说》上下、《大取》、《小取》凡六篇,篇第相属,语意相类,皆所谓辩经也。《大取》则其所辩者较大,墨家指归所在也。凡墨子之说,其为儒家所排斥,世情所畏恶者三端:节葬也,非乐也,非儒也。有为儒家所排斥,世情不以为恶者,兼爱也,非命也。有为世情所畏恶,而儒家不以为非者,尚同也,非攻也,节用也。有与儒术相合而亦不违乎世情者,则尚贤也,天志也,明鬼也,与夫亲士贵义修身之说,皆是也。既与人情有违,则行之不能无窒;与儒术有异,则言之不能无争。墨子述大禹箕子之教,修内圣外王之术,思以易天下;故必为辩经,博极万事万物之理,穷其源而竟其委;使天下后世咸晓然于易知简能之故,则亦有不得已焉者矣。其宗旨则略具于此篇,所辩者大,故曰大取也。”

此说可谓深知墨学之要领矣。其校改亦颇有卓见。如:《亲士篇》,焉可以长生保国。

“长生”二字,诸家皆不留意;而曹本改“生”为“世”,云:“原讹作生。”则“长世保国”。

其义实比“长生保国”为长。盖世古作卋,与生形近而讹也。又如:《节葬·下篇》,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

此文诸家校释,多未安。曹校改为“曰凡山陵必涂差通垄隧。”《注》云:“‘虽’‘隧’音近而讹。”文义遂似可读其书于大取颇详,而略其攻城门以下。其言云:“自《备城门》以外,存文十一篇,讹脱特甚,今亦不复校录其文。墨子以非攻为教;若非详明守御之法,则世之溺于功利之说者,未必因口舌而为之沮止。故其止楚勿攻宋,亦示之以能守之实用,而后楚人信之;非仅以空言感动暴人也。老子称“兵者不详之器,有道者不处”,若墨子专言守御,犹是仁人之事也。唯是古贤之书,有言理言事之别。言理者可以救一时之人心,此心同,此理同,俟诸百世而不惑也。言事者,则视乎其时,视乎其地;可以捍此时之患,未必可以行之于彼;可以捍一时之患,未必可以推之于后世。故墨子《备城门》诸篇,纵使文义完足,在今日实为已陈刍狗;况其讹脱不可读乎?倘泥古法,逞臆说,以断烂残缺之简记,疑误后人,殃民覆国。仁人必不忍出此。岂墨子之志乎?与其过而存之,毋宁过而缺之。倘亦有当于先圣之教邪?”

其言因似持之有故。然天下学问,有求行求知二者之别。研寻古人之至理名言,是求行者也。研寻古代之事迹,则多属之于求知而已。泥古以行,固大可不必。然若以为不能行者,则概不当论述;则古史之事迹,其为言吾辈所不应究者不已多乎?

与曹书同年刊布者,尚有胡兆鸾之《墨子尚书古义》,其自序略云:“欲证古书,必求古藉。墨子生孔子后,在孟子前。其时真本具存。墨子出游,关中载书甚多;则亦勤于稽古之士。《吕览·当染篇》,称墨子学于史之后。《淮南要略训》又称墨子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其称《尚书》者必孔子删定之本。阎氏若璩,王氏鸣盛,江氏声,魏氏源,程氏廷祚,陈氏乔枞,皆尝引之;或略而不详,或辩而不精,读者不无遗憾。兆鸾幼承家学,粗涉经术,于趋庭之暇,时有所获;辄依墨子篇第,编辑《尚书古义》。凡前人之说,一一明称,于义未安,亦不敢曲和。古书奥邃,难以强通,义从盖阙,不复诠释。”

同类推荐
  •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李国文评点三国演义

    本书左栏《三国演义》底本为中华书局版《三国演义》。该书点评者李国文先生以自己丰富的人生阅历、深刻的人生感悟对《三国演义》进行评点,每章章前有引语、章后有总结,对全章进行提纲挈领地评述。随文点评,既有对字句文的解析,也有作者精彩的议论,更有对思想、社会、人生、现实诸多方面的品评。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古文观止)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脉经

    脉经

    脉学是中国医学的卓越成就之一。魏晋以前,脉学史料已经相当丰富。《脉经》编纂了从《黄帝内经》以来,直到华佗,有关脉学的经典理论和重要方法,各按类别递相依次排列,对中国公元3世纪以前脉学进行总结,并作了发挥。
  •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

    《一本书通晓国学》是一本辅助广大年轻国学爱好者初入国学之门的书籍,将浩瀚无穷的国学知识融入到一个又一个颇有趣味的小故事中,既涉及品性修为方面的启发,也有处世方圆技巧的渗透,还包含有为学重孝理念的传达,覆盖面广,可读性强,旨在帮助更多的人了解国学、认识国学并在领略国学精华魅力的同时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有所启发。国学是古老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国文化和中华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愿每一位读者都能从本书中学有所得,感受到国学精华的滋养。本书由苏陌编著。
热门推荐
  • 凛蝶

    凛蝶

    身患重病,体质虚弱,在收到一封笔名叫“饕餮”信后命运就此改变,到底是化茧成蝶?还是遇上天敌无法脱身?某年某月某一日,她的人生会怎样?他的心还在何方?青春难以揣测,但把握现在,才是应该做的。你相信一见钟情吗?或许第一眼你厌恶的人会是你暗恋到无法入眠的恋人?但是,欺骗爱情的人,将要把他给自己的伤,一刀一刀的还给他,她对他既有恨,也有爱,似水流年,她与他再次相见,会是何年何月,又是谁会笑到最后?请无论如何不要忘记,真正到最后幸福的,是那只在凛冽的寒风中勇敢坚强的蝴蝶,恋爱裁判,就此拉开帷幕……
  • 馋嘴丫鬟斗龙颜

    馋嘴丫鬟斗龙颜

    风暴中魂回古代,馋嘴的她碰到了他,邪魅难知的晨雨,几番相遇,误会迭生,她被逼成为他的侍婢,一次又一次的杀戮在眼前上演,却无力制止她身藏不为人知的秘密,可却无故穿越成了这个不幸的棋子,有人要杀她,掩盖红尘;有人要救她,怜悯惜心。
  • 冰羽倾翎

    冰羽倾翎

    浮生晓梦,胧月花浓。他羽翼如画,若君临天下;她眉点朱砂,诺非君不嫁。岂叹深宫累,琉璃碎,花落红颜泪!他恰末世繁华,她忆桃花雨下。可堪弄人是造化,枉顾了那倾世的飞花......何微漾,何沉惘,一线绕指香。他临月望,她嫁衣妆;和风拂响,涟水汪汪。是谁摇曳了烛光?将她指尖花已凉;是谁逆转了风向?让他身受浴火伤。弦弦琴音弦弦意;寸寸相思寸寸凄。她挽袖提笔,他浅吹短笛。夕阳斜西,轻敛天边晚霞低;挽手相提,执此一生云水凭依!
  • 浮生:只为你红妆

    浮生:只为你红妆

    “你就是灵界的耻辱!”她是被老灵王定为最卑贱的族人,在灵界遭受着白眼和嘲讽。遇见他,不知是命运的眷顾还是作弄。护法?灵杖的主动契约?魔王示爱?寻找河罗门?只是为了离他更近。越靠近他,为什么身世的秘密就越多人知晓?!大战四起,神兽被灭,被追杀,,到底,她为了什么而存在?这一生又有多长?!
  • 仙凡争霸

    仙凡争霸

    主人公林立本是地球顶级的杀手,被人冠以‘死神’称号,因意外而重生异界,在这里他将带着前世的诸多遗憾而开始新的人生,一种笑傲天下,谁与争锋的精彩故事即将展开……重生到这个世界的林立发现自己的双腿居然是残疾,他将如何处之?学院里的各种挑衅他将如何应战?江湖的帮派之争如何能够牵扯到他?投身军营的他能否打开自己的局面?……诸多的疑问本书将一一为您展开,一个扑朔迷离,精彩绝伦的学院内斗,江湖仇杀,家族纷争,国家大战,修真练级,门派厮杀,仙国争霸等情节都将依次呈现,主人公如何在这样的世界中不断的突破境界,战胜强敌,问鼎天下,傲然于世?敬请期待!!!(欢迎朋友们对本作品……收藏,推荐,评价!!!)仙凡争霸Q群:294633723欢迎喜欢仙凡的朋友探讨交流。
  • 九重天之凤霸天下

    九重天之凤霸天下

    ?她是21世纪的金牌杀手,?他是冷酷无情绝世王爷
  • 魔掌沉天

    魔掌沉天

    刘清远误入后山穴窟,异事频发,身不由己。一入江湖,大世争雄,群魔乱舞!
  •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

    《胎教早教大百科》无论是怀孕还是育儿,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要想生一个健康聪明的宝宝,需要准父母及新手父母付出很多的时间与精力。如果没有科学的孕育知识、正确的育儿观念,你们的付出就不一定有回报。正因为如此,我们组织了国内多名权威早教专家,就超前教育(即胎教与早教)进行了全面科学地阐述,以使所有的准父母和新手父母的付出都能得到回报。《胎教早教大百科》从怀孕伊始到宝宝3岁,以时间为顺序,用简洁的文字、紧凑的结构,就胎教与早教方法给出了全面而具体的指导,为宝宝的健康成长奉献了一份爱心大餐。
  • 灰姑娘华丽变身记

    灰姑娘华丽变身记

    她是一个插班生,父母是很普通的工薪阶层,父母用多年的积蓄买了套小户型房子,每个月勤勤恳恳工作,但是挣到的钱也仅够还房贷和一家的生活费,她有一双爱笑的眼睛、嘴巴常常都是弯弯的笑着翘起来的,她的宣言是:天塌下来也要笑着去顶起来,她还是一个极富正义感的女孩。他是一个班主任的得意门生,众多女生的男神,白皙的皮肤、180cm的个头、犀利的眼神、帅气的脸,雄厚的家底,阳光集团的唯一继承人,从小他的目标就是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阳光集团的产品,他有着不同于同龄人的成熟和睿智。本应两个世界的人,因小摩擦开始他便认定她就是他未来孩子的妈,于是打造她成为他的主要任务,而她始终认为门当户对比较适合…..
  • 呐!我亲爱的哥哥

    呐!我亲爱的哥哥

    我们,真的要形同陌路吗?我们明明是最亲的人啊!明明除了彼此,在这世界上也没有可在信任的人了啊!我们,真的要形同陌路吗?在那最后的战场上,婷嫚向此生最爱自己的哥哥举起了他送的剑。铭赫因舍不得向婷嫚开枪而被她所刺穿。因为爱。因为亲情。可是也无法束缚任性的婷嫚了。但是,她并没有失去理智,她没有使用绑在大腿上的枪,而是用剑刺伤了他,因为这样他还有生还的可能。许多年后,婷嫚站在铭赫为自己修建的墓碑上,冷漠的与珞英展开了当年事实真相的对话。还在期待吗?第一章就是原文哦。更详细的版本在作品相关(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