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35100000023

第23章 文言文(6)

①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4) 数量词做宾语,有时放在中心词后面①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陈涉世家》)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木兰辞》)

3. 状语后置(也叫介宾结构后置,介宾结构做状语往往都会置于谓语部分后。标志性介词有“以”、“于”、“乎”等)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具告以事。(《鸿门宴》)

4. 主谓倒装

文言文中,为了加强语气,强调谓语,常常把谓语提到主语的前面,这种改变语序的做法叫做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

如:①不仁哉!梁惠王也。(《孟子·尽心下》)

②“美哉,我少年中国。”(《少年中国说》)

5. 省略句:句子成分省略在古文中经常出现。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判断。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的成分补出。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省略主语

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蔺列传》)

2. 省略谓语

①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 省略宾语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归赵。(《廉蔺列传》)

②以相如功大,拜(相如)为上卿。(《廉蔺列传》)

4. 省略介词

①沛公军(于)霸上。(《鸿门宴》)

②蹑足(于)行伍之间,而崛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二、 固定句式

固定的文言句式,又称固定句式,它是由几个文言虚词搭配而成的固定形式,了解一些固定结构,有助于理解句子的含义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安……哉:难道……吗?如: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2. 比及、及、洎……:等到……的时候。如:洎牧以谗诛。

3. 不亦……乎:不是……吗?如: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4. 曾不:连……都不。如:曾不盈寸。

5. 得无……乎:恐怕、莫非……吧。如:得无异乎?

6. 得无……乎(耶)、无乃……乎:表商榷语气,译为大概、恐怕……吧,不是……吗。如:师劳之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

7. 但(惟)……耳:只不过……罢了。如:惟手熟耳。

8. 庸……乎、宁……乎、顾(独)……乎(邪、哉)、岂……乎(哉):全表反问,译为难道……吗,哪里……呢,怎么……呢。如: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④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

9. 何……之有,何……焉为:“有何……”的倒装,“之”做提前标志,有什么……的呢。如:①何陋之有?②夫子何命焉为?

10. 何哉、何也:为什么呢?如: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1. 何以:怎么、凭什么、用什么方法。如:何以知之?

12. 何(奚)为:①为何,为什么。如: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②何(奚)……为:为什么要……呢,怎么……呢?如:①天之亡我,我何渡为?②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13. 何(奚)以……为:反问语气,为什么要……呢、用……做什么呢、哪里用得着……呢。如: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14. 何其……也:(表感叹)多么……啊。如:何其哀也。

15. 何所……:是“所……(者),(为)何”的主谓倒装,相当于“所……的,是什么”。如: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16. 何故……为:反问语气,译为。为什么……呢。如:何故怀瑾握玉,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17. 何如、如何、奈何、若何、何若:

(1) 动词“如、奈、若”+疑问代词“何”构成,可以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如:奈何取之尽锱珠。

(2) 中间插入名词、代词或词组,构成“奈(若、如)……何”,译为“对……怎么办;把……怎么样”。如: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18. 其……乎(与、也、邪、矣、哉):恐怕(大概、莫非)……吧、还是……吧、难道……吗、真……啊。如:①其皆出于此乎?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19. 其……其……:表选择,是……还是……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20. 孰与:跟……比较,哪个……如:①廉将军孰与秦王?②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1. 是以:以是的倒装,因为这个,一般译为“因此”。如:余是以记之。

22. 所以:①……的原因。如:此世所以不传也。

②方法;用来……的东西。如:夫仁义辩智,非所以持国也。又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3. 有以,无以:有可以用来……的,有办法用来……的,没有用来……的;无法。如:①项王未有以应。②臣乃得有以报太子。③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24. 有所,无所:有……的,没有……的。如:①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②妇女无所幸。

25. 之谓也:说的是……啊!这就叫做……如:此之谓失其本心。

26. 有……者:常用于叙述的开头,突出叙述的对象,有……的人。如:楚人有涉江者。

27. 以为、以……为:①认为,双音节词,和现代汉语一样。如: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②用……做……,把……当作……如: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③以之为,认为(觉得)……怎么样,如:(满座宾客)以为妙绝。

28. 唯……(名词)是……(动词)、唯……(名词)之为(动词):译为:只……(动词+名词)如:①唯予马首是瞻。②使奕秋诲二人奕,其一人专心致志,唯奕秋之为听。

文言断句及翻译

(一) 文言断句

1. 什么叫断句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断开,叫“句”;在一句之内语气停顿的地方用“,”断开,叫“读”(dòu)。给古书断句也可以叫断句读。

2. 方法指津

(1) 文段休问长与短,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始可动手把句断我们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比如以下试题,给画线部分断句: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①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②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③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④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我们经过通读,就能了解文意及层次:该段文字讲述了“近塞上之人”(塞翁)失马、得马和儿子堕马的事,告诉人们不要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得”与“失”。“好事”与“坏事”,“福”与“祸”,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基本上了解文章的大意之后,断句时,就可抓住“失马——得马——儿子堕马”这一发展过程,抓住人们的看法和“塞翁”的态度,去逐层、逐句点断。

(2) 联系全文前后看,先易后难细分辨

给一段文章加标点,往往有易有难。我们可以在大致掌握了文章的意思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句子。这是一种先易后难的方法。比如,前例让我们给画线句子断句,也就暗示了画线部分前后可以断开,这就为我们理解文段内容和断句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我们也可以根据一些明显的标志(如下面讲到的虚词、对话等),把容易分辨的句子先断开。

同类推荐
  •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宋词(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
  •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2012增订版)

    世上只有三道高考作文题(2012增订版)

    本书解决了高中生关于高考作文的四大困惑:第一,高考作文题目千奇百怪,考生不知道出题老师的命题规律,本书把近12年的高考作文题归纳为三道题,一语道破天机;第二,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但由于考生时间有限,每种文体都练得一般,本书分析得出:应该集中有限时间练好议论文;第三,如果考生记住的素材太少,有些议论文没法写,想多背素材又没时间,本书教你怎样只用很少的素材就写出所有高考作文题;第四,精彩的名人名言可以提高作文分数,但厚厚的一本格言大全又让人望而生畏,本书告诉你其实只要记住30条名言就足以应付所有高考作文了。
  • 青春的足迹—燕园里的成长故事

    青春的足迹—燕园里的成长故事

    本书“青春的榜样”部分,选取了26位北大优秀学生,他们中有历年受到北京大学通令嘉奖的学生,有学生“五·四”奖章获得者和部分入选学工部推出的“青春的榜样”的优秀研究生。他们是北大优秀学生中的突出代表,是值得每一位北大学子学习的典范。北京大学通令嘉奖是北大对为国家、社会、学校做出特殊贡献并为学校赢得荣誉的学生授予的特殊奖励,由北京大学主要领导为获奖者颁发荣誉证书。北京大学学生“五·四”奖章设立于1998年北京大学百周年校庆前夕,是北京大学授予学生个人的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至今已经评选了六届。“优秀研究生系列报道”主要报道我校优秀研究生的先进事迹,解读他们成长的历程,曾在校内外产生过很大影响。
  • 廉洁教育小学版

    廉洁教育小学版

    “廉洁”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所称颂的高尚品质。三国时期,蜀国境内“刑法虽峻而无怨者”,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蜀国名相诸葛亮率先垂范,严于律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周总理,身居高位,但从不谋私,平时外出,吃饭、喝茶,都是自己付钱,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党和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给全世界人民留下了清正廉洁的美名。
  •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每个老师都是故事

    只要为孩子真心付出,就能够为自己和孩子们带来无法衡量的成长与快乐……在李镇西校长带领的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每个教师都是一个故事,每个教师都是一位爱的传播者,“让人们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的人文精神深入到每一个武侯实验人的内心,他们与作为一校之长的李镇西在教育生活中相互砥砺与激荡,共同谱写了新教育的华章。这些真实的故事就如同一首首教育诗,为被温家宝总理所盛赞的“平民教育实践”留下了生动的教材和宝贵的资料。
热门推荐
  • 综漫之世界神王

    综漫之世界神王

    当你迷茫的醒来时,请注意,别死了。当你以为一切都结束了,请注意,一切才要开始。开始不真的是开始。结束也未必真的会结束。
  • 重生之邪傲九天

    重生之邪傲九天

    轮回生死等闲分,长笑一声赴杳阴。意气飞扬轻宠辱,高歌飒沓动鬼神。不羁行止非除恨,无泪伤怀更荡魂。情怨牵缠何许忘,唯将孤影伴红尘!
  • 大降临者大千世界刀

    大降临者大千世界刀

    帝舍利,大千道果之象征。苏醒在宇宙大爆炸以后的新时代,上一个宇宙纪元的绝世强者,卷入了新时代的风云。大位面降临时代,超级宇宙文明,世家与学院,神殿与世界,个人与组织,过去与未来。空前广阔的大时代下,无数矛盾潜伏于水面之下。世界与时代滚滚向前,谁能笑到最终呢。铁马默默观察着世界,心中浮现觉悟。大千世界如刀锋,我辈正在刀尖舞!
  • 恶魔公主遇上拽王子

    恶魔公主遇上拽王子

    当恶魔公主撞上拽王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本作品如有雷同,纯属见鬼)
  • 老师大人小的知错

    老师大人小的知错

    前世,她跟在穿着一袭白衣的男子身后,男子面上满是清冷,“师父,师父,我想叫你扶苏”她期盼的目光投向他,他摇摇头,摸了摸她的头发“你是我的徒弟”此言一出,她低下头,握紧拳头:我不想做你的徒弟,我要做你的伴侣。今生,他是她老师,却对她邪魅一笑,“叫我扶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海贼王之王者荣耀

    海贼王之王者荣耀

    吃恶魔果实,召唤王者荣耀英雄,组建海贼团,一步一步站在世界顶端的故事
  • 魂灭幻墓

    魂灭幻墓

    世间有两种神,一种是为己的伪神,一种是为天下生灵的真神。世间有两种鬼,一种是为己的恶鬼,一种是不害人的善鬼。世间有两种人,一种是为己的伪君子,一种是天下为公的正直人。世间有两个我,一个是现实中的我,一个是————超级牛逼的真我。【请去支持《盗墓鬼影》】
  • 大叔,不要

    大叔,不要

    胸大无脑的季凉夏终于爬上季氏集团的总裁位置,前路荆棘丛生,还好有小叔严厉保驾护航。“小叔,唐股东逼我嫁给他儿子,我好怕。”“别怕,唐氏明天就破产了。”“小叔,我什么都不会,这个总裁我当不了。”“别怕,小叔教你。”“小叔,今天晚上为什么在床上学习?”“今天晚上学习床上的东西。”季凉夏泪眼汪汪,摊上这么个腹黑小叔,究竟是幸运呢?还是幸运呢?
  •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伤痕

    张爱玲是一部传奇,也是一个迷,她是说不尽的话题。她细数着世界的不是,让我们不得不细数她的奇的异。本书详尽记述了她的家世及时代背景:从带给她贵族血统的的外曾祖到她沉默了一生的弟弟;她步入文坛的领路人到继承了她全部遗产的宋氏夫妇;从她深爱并深恨的风流男人到她隐居期间唯一接见过的记者……以画面的形式展示了她生活的环境、在她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 孙子智慧故事

    孙子智慧故事

    开阔知识视野,造就智慧人生。本书汇集的是最经典、最有趣、最发人深思、最耐人寻味的孙子兵法中的智慧故事。该书内容丰富,文字优美,情节生动,这些充满智慧的故事,仿佛是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成长的一程又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