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1200000071

第71章 编余后记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于2004年底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由我担任研究中心主任,我的精力便有一部分转为都市文化研究。教育部规定基地必须举办国际或全国性的重要学术会议,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便先后策划主办了都市文化比较类的国际学术会议,相继主办过上海—首尔、上海—纽约、上海—东京、上海—巴黎、上海—温哥华等都市文化比较研究的会议,我们还将会议办到了境外,2009年8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温哥华主办了“城市发展与文化保存国际学术研讨会”,我邀请了国内20余位学者与会,会后还出版了论文集。2011年7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与博茨瓦纳大学在上海师范大学主办了“城市化进程与中非都市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2010年4月中旬,我参加在桂林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多民族文学论坛,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关纪新先生与我商量,想在上海举办老舍学术研讨会。关纪新先生是我敬重的学者,他的睿智与平和令人感到亲切,我便一口应承。我们商量将会议主题定为“老舍与都市文化”。回沪后,我便拟出了会议构想,用电子信发给了关会长,得到他的首肯,他还肯定了我的办事效率。我们商定会议代表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出面邀请,每个与会代表必须凭论文与会。

进入2011年,由李玲教授代表中国老舍研究会邀请与会代表,她将会议邀请信寄给了诸位老舍研究专家,并先后得到反馈。2011年6月,我开始准备向有关方面递交会议申请。最初我们想将会议办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到暑假期间,由于学校有关机关放假,申报国际会议必须提前两个月向上海市外事办申请,当时允诺出席会议的外国学者并不多,我与关会长商议,决定去掉“国际会议”的名称,改办国内会议,这样会议申请就简单多了。

在会议筹办过程中,李玲教授付出了很多精力。最初她与学者们联系,征集会议论文等。后来她觉得由她收集论文,再转给我,有些多此一举,她将中国老舍研究会的信箱告诉我,我可以直接从该信箱下载与会论文。

主办学术会议是一次友谊的缔结和情感的延伸,为了能够在会议举办时将会议论文集打印出来,我一再打扰诸多朋友,催促他们将论文发给我,电子信、短信一再催促。诸多学者十分体谅主办会议者的心情,将论文早早地发给了我们,并按照主办者提出的论文规范撰写。有的朋友实在来不及撰写,我就请他们将论文提纲或摘要发给我。在信件来往与论文的传递中,我们加深了了解和友谊。

我按照论文的内容主观地分了一些主题,36篇论文共编为九辑,将论文的字体统一,使它像一部论文集。我总认为无论年长还是年轻,无论学术成就高还是低,在学术会议上都应该是一视同仁,因此论文的编辑也有一些随意性。在与学者们的信件来往中,有的学者的认真严谨令我敬佩:日本学者高桥由利子先按照会议要求发来了论文摘要,后来又发来了全文,后来又写信告诉我论文中写错了一个字,将“人事纠葛”写成了“人是纠葛”,让我为其更正,其认真严谨的态度让我敬佩。徐德明教授的论文《文武昆乱不挡——戏曲的都市与乡村张力空间中的老舍》很有意思,他写信告诉我来不及写完,发来的论文居然有1万2千字。我回信请他撰写论文摘要、关键词,并请他翻译成英语发回,他按要求及时反馈给我,令我感动。与会的大多数学者都像高桥由利子、徐德明教授那样严谨认真,如吴小美教授、范亦豪教授、曾广灿教授、韩经太教授等,这使我们的会议筹办工作能进行得比较顺利。

此次与会的日本朋友大多是舒乙先生邀请来的。由于有的信息有误,与几位日本朋友联系不上,我一次次与李玲教授、舒乙先生联系,希望他们能够代主办方与日本学者联系,请日本朋友一定参加会议,为此次会议增添光彩。舒乙先生、李玲教授都为此不厌其烦,尽心尽力,特此致谢!

筹办此次会议,我便想到老舍当年担任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总务部主任时,他是那样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我们学习老舍、研究老舍,在筹办会议期间忙碌中即便偶遇不快也烟消云散了。

杨剑龙

2011年10月8日

同类推荐
  • 印度民间文学

    印度民间文学

    本书采用夹叙夹议的方式,介绍了印度民间文学发展的脉络,并通过具体的例子介绍了印度神话、史诗、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歌谣、谚语、谜语等不同门类的情况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梁启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梁启超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麓山惠风

    麓山惠风

    该书收集了作者近几年创作的300余篇诗词作品,大多刊发在有关诗刊、杂志和中国金融文化网上。全书诗文并茂,富有特色。作者数十年如一日,坚持深入生活,注重掠影,发现变化,敏于感悟,有所体会,马上记于笔端。因此,他的诗非常注重时代气息,相关文章社会背景清晰,紧贴经济金融和有关“热点”,深受广大文朋诗友的喜爱。
  •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参差碧岫耸莲花:上官婉儿

    她出身名门,背负家族仇恨,她有将相之才,无 奈生为女儿之身。造化弄人,她辗转于朝局宫争,生 如夏花之绚烂,终归于青史行间。她就是——上官婉 儿。朱丹红编著的《上官婉儿(参差碧岫耸莲花)(精) 》为“倾城才女系列”中的一本,《上官婉儿(参差 碧岫耸莲花)(精)》记述了唐代才女上官婉儿的传奇经历。
热门推荐
  • 罗婺历史与文化

    罗婺历史与文化

    本书阐述了云南武定地区古代罗婺部的兴起和发展,探寻罗婺文化的源头、探讨武定地区土司文化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最后提出了武定地区彝族文化为主的各民族文化的形成及其对罗婺文化的界定。
  • 白龙来迟

    白龙来迟

    诗来使我感旧事,不悲去国悲流年——苏轼书剑十年洛阳城的周室公子,对着伊人的玉容深锁,良久缄口。此刻只有静默。她那玉石般的目光,清冷、华贵,然而坚决。让他曾经的一意孤行,此时觉来竟是如此不堪。这许多年来,他无法让自己停下来。他的清夜自思、风尘辗转,与青灯黄卷为伴。只是为了求得心安。人世变迁,昔日的繁华早随流水而去。神圣的帝京长安,沦为胡虏铁骑的肆虐之场。凌驾于阴阳五行之上的剑阁道法,一夕之间轰然崩塌。朗彻生死的金书玉决,世人为此自相残杀,此刻便在手中,又能用来做些什么?众人看重的一切,难道就值得一哂?
  • 鼎立三生

    鼎立三生

    逆丹鼎,进仙宇,我欲鼎立三生。
  • 演员自我修养(第2部)

    演员自我修养(第2部)

    本书是俄苏杰出的戏剧艺术家K.C.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为日记体形式,主要探讨体现创作过程中的自我修养,其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在历史上被证明了的,通过了试验,被演员职业检验过的东西,是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的精华所在。不管是国内的北京人艺还是好莱坞的艺术家,都以学习本书为荣。此次翻译的版本是莫斯科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的版本,完全忠实于原著,全面贴切地反映了作者的意图。
  • 天命道

    天命道

    云端之上白发老者:小子,以后你就是飘渺弟子了!孩童四顾打量道:师傅,我们门派还有其他人吗?老者怒其不争的给了孩童一脚:小子,我们山门人数众多,强者无数......十年之后少年翻了翻白眼:老头,我已经在山上呆了十年了,怎么除了你我没见过其他人啊!白发老者心虚道:咳咳,乖徒儿,凡事不能只看表面,要......少年大怒:唉唉老头,你怎么又要跑,今天你不告诉我实话,我就把你逐出师门,然后在山上养猪......
  • 年复一年

    年复一年

    以前的人们日历一页一页地撕,突然就撕到底了。现在所有人手机里的万年历,尽头处你活都活不到,但是你却从来没怎么翻过。你的新年愿望是什么呢?减肥?学业?事业?或者是爱情?有一个愿望,写下好多遍了,希望明年,不必再写。你又在睡入被窝之前,看着茫茫的后来,然后闭眼。等你睁眼了,才有后来。
  • 最强秘术

    最强秘术

    最强秘术,纵横都市。轻身秘术,能让他飞檐走壁。隐身秘术,能让他消失无形。……
  • 最后一个鬼故事

    最后一个鬼故事

    千百前年前的交通要道上的娱乐胜地,不知何故一夜间化为灰烬千百年之后,一次的建设施工带出了个‘万人尸坑’,奉命调查的警察却未能弄清真相,便请来了考古方面的专家。随着专家的解剖分析,事件没能弄清反而更加陷入了一个难解的地步。案件的侦破工作慢慢进行中,灵异的事却在离他们越来越近愈演愈烈。为了真正打破传统警察们进入了个打破界限、时空的侦破工作......
  • 孤岛狼王传奇

    孤岛狼王传奇

    美丽少女,雪崩失父;双腿残疾,陷入绝望。偶遇画家,穿越时空;摇身一变,成为公主。不满早婚,离家出走;魔幻仙境,孤岛求生。可爱狼犬,死心踏地;护卫主人,收复雪狼。修得神功,战败魔兽;狼犬成王,精灵附身。多面情感,如何抉择?异界之中,何去何从?
  • 重生之高冷女皇强势来袭

    重生之高冷女皇强势来袭

    当初不顾所有人的反对,固执的爱上这个人,执意的和眼前这个不爱自己的男人结婚。到头来才发现这是自己做得最蠢的一件事。一个不爱自己的人和一个冰冷的家,多么可笑,结婚后才傻傻的知道了这个事实,被心爱之人推入无底大海。一个上天的机会,让自己重回到16岁初三。重生一次,再一次寻觅属于自己的幸福,再一次寻觅属于自己的失败与伟大再一次寻觅那对与错的根源本文纯属作者无聊写,不定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