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1400000025

第25章 关于玛丽娜的最后的话(1)

(俄)阿纳斯塔西娅·茨维塔耶娃著

陈耀球译

着手叙述我姐姐玛丽娜之死,我意识到我的全部责任,回忆,收集,著录,一切必须极其准确。关于她的死讯,人们向我保密了两年。我要准确地叙述,在获得她的死讯之前,关于她的真实情况怎样小心翼翼地、一部分一部分地到达我的手里,我怎样——我什么时候得到机会——去到她那不幸的城市,我在那里了解了一些什么,怎样从当我不在的时候与玛丽娜结识的人们那里,一点一滴收集关于玛丽娜的故事。

我访问了我所能找到的所有的人,并且仔细地作了记录。

1943年夏天,战争在激烈地进行着,我当时在远东。我打算在伊兹维斯特科瓦亚车站乘火车。但是没有乘上,又返回来了。人们交给我一封信。我已经很久没有信了。这封信是我的姐姐廖拉写来的,是一封很短的信,寄自塔鲁萨。我多么高兴啊!信里,首先说到这个,说到那个……后面写道:“穆夏,《魔灯》的作者,已经不在人间了。她的儿子在高加索一个什么地方,和作家协会一起。”

我读了一遍,又读一遍——满心愤慨:“胡说!谣言……玛丽娜不可能死!”

我不相信!我身上的一切——一切的活力,都和肌肉一样紧张起来,对抗着这个荒唐的消息!这是不可能的!现在,她在这里,在祖国,我们终将生活在一起,——可现在她突然——死了?不过是廖拉离她远,战争时期,大家分离着,杜撰的事情是不少的!

我把信收好。但是,内心的不安时刻折磨着我。我开始给所有的人写信探问消息。在大家——直到每一个人——还保持缄默的时候,我(命运本来就是仁慈的!)有二十天时间越来越处于思想催眠状态,总是向命运卜问一件事:玛丽娜在人间——还是……我瞧着青草,向青草卜问。她活着——还是……可是,我说不清楚。我等待着毁灭或拯救——整整二十天。

那二十天,疑惑的毒液逐渐渗入我的心里,我那时候要是能够观察、能够思索的话,也许我会让自己相信玛丽娜已经死了的消息,就像两年以前在哈巴罗夫斯克做的那个梦一样:1941年9月初,我做了一个梦,醒来很不平静。在这个梦里我得到一个噩耗——我没有说出名字来,没有力量承认梦见了这样的事,白天,我把它甩开,克制它在梦中所加给我的烦恼。但是,我虽然没有说出来,像是一个“最亲密的女人”拿不着边际的解释来保障自己的安全,也还是不能够把这个名字解释成为别的什么。可我拒绝梦中的经历,利用现实来摆脱它——不,不是现实,不是现实中所发生的,在当天,是一种现实的心情——像抖落不可忍受的事物一样抖落她。把它称为不可信、不可能的事,抛在脑后,以便继续生活下去。这是在得到噩耗之前两年发生的事。

我整个儿不理睬这个梦,很不愿意记着它,的确把它忘了两年,直到1941年廖拉的信中钻出这个噩耗。我任何时候都没有得到确实消息,然而,那个奇怪的梦也许和玛丽娜大行的日子是相符的。梦,是那样突然,没有伴随任何与她有关的事情。由于利利娅·埃夫伦谨慎的好意,我只在两年过后才得到玛丽娜的死讯。

对荒诞的消息生完气,我就变得麻木了,开始怀疑自己的信念:旅程往返,使等待加了一个倍,我等待着回信(凡是回信的人,关于玛丽娜都保持缄默),现实突然变成了我的命运。这里,似乎不是叙说的地方。一天,消息来了。电报。

我打开电报。电报纸是粉红色的。上面两行字:“两年前玛丽娜死于8月31日。我们吻您的心。利利娅·季娜。”(利利娅是玛丽娜丈夫的姐姐伊丽莎白·雅科夫列夫娜·埃夫伦,季娜是玛丽娜的女友季娜伊达·米特罗法诺夫娜·希尔克维奇。如今,两人都不在了。)

我在极度伤心的时刻也不会忘记这两行电文。我站着,把电报拿在手里。我吞咽着每一个字,可又吞不下去。它像石头一样顽固。也许,我本来就要这样长久地站下去,珍惜变得迟缓了的、读电文的时刻,站着比拿着电报走要好一点。但是,旁边人们来来往往,我不能够站着让人家问我,看见我流着无益的眼泪。我冲出门来,离开房子,走上旁边一座荒凉的山丘。我被电报的内容打昏了头脑,还是什么也不知道,绕着山丘来来回回地走着。

现在,只能和一个人——和青草融合在一起了;这青草——我现在已经知道——长在……上面,比玛丽娜还高。玛丽娜永远地和土壤融成一体,已经两年了……二十天,我问着青草。青草缄默不语,既怜惜我,又保守着秘密。命运想叫它现在向我公开。

玛丽娜不在了。在人间,我再也看不到她。

许多年以前,我曾经在我的著作《烟,烟,还是烟》中,描写过这种可怕的分离。当时,玛丽娜二十三岁,我二十一岁,而且,她比我健康得多。可是,我不能够预见我竟不能在玛丽娜弥留人世的时候和她告别。只是过了十九年以后,我才能够亲自走上埋葬她的坟场。

“玛丽娜的死,将是我一生中最深刻、最剧烈的——当然是这样——痛苦。”我当时写道。

“比我所热爱的一切人的死还要痛苦,——只稍稍轻于我自己的死。

“她的眼睛,她的手,她的头发,我从小就熟悉的她的身体,一切都将埋在地里,我不知道我怎么能够忍受得了。这将是疯狂的绝望。谁能够拯救我摆脱绝望!倒不如让她看到我死——也许,她的克制能力要强一点。

“我一生的唯一支柱将在这个时刻全部倒塌,把整个的我、我的全部特性以及‘啊,我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呀!’‘我多么古怪呀!’这样一些东西,全部砸得粉碎。事实将彻底压倒我身上的一切特性!

“我将失掉理智,冲进房间,不顾任何人,在地板上滚碰着,又是吻她,又是唤醒她,不让人们把她的灵柩埋进地里。

“我的声音(我们两人的声音是一样的,我们常常一起朗读诗,音调没有丝毫差别,好像一个人朗读似的)将变得极其可怕,就好像一架被劈开的钢琴只剩下一半了。

“我将凄惨地问自己:我怎么活下去呀?我们是连皮带肉长在一起的,突然把她切走了,我怎么办呀!

“我将不会是一个怪人。此刻,我就会和大家一样。

“我将带着自己的全部感情去会见其他已经死去的人们,尽管我们在生活道路上彼此远远地分离着。可是,我不能让玛丽娜的面孔和身体埋进土里。”

“她死了!”汽车肇祸?——因为她很害怕汽车……两年!而我活下来了。两年——真没有想到。利利娅那几张为数很少的明信片,胡谄一些读不懂的话,谈到玛丽娜,谈到穆尔,结尾都是半吞半吐,好像下页还要谈似的……但是,当时我不知道情况,怎么能够怀疑,即使现在知道了,也还是不相信。我永远看不到玛丽娜了?我要在没有她的情况下生活?

但这一切都是以后的事情。此刻,我一个劲地绕着圈子——感谢上帝:只有我一个人。每迈一步就是一阵刺痛。这一点我记得很清楚。很多想法是很久以后才有的。

……我重读了利利娅的许多信件。亲爱的、好心的利利娅!她给了我两年生命——向我隐瞒着。天啦,玛丽娜怎么死的?现在,我不再等待大家(朋友、亲戚、作家)的回信,只向利利娅·埃夫伦一人写信,求她告诉我真情。我等待她回答我玛丽娜是怎么死的。等了十四天。回答终于来了。是一份电报。电报上只有三个词。送电报的邮差一定认为是儿女对母亲的怀念——电报上没有打问号。“和我们的妈妈一样”。我读了,一身变得冰凉。这就是说:“她自缢了……”(“我的妈妈”——埃夫伦姐弟利利娅、薇拉、谢廖扎的母亲伊丽莎白·彼得罗夫娜·杜尔诺夫埃夫伦——1910年在巴黎,正当她五十四岁的时候,在她十四岁的小儿子科季克自缢的同一个钩子上自缢了。)

我现在全都知道了。就是说,命运没有给我一个晴天霹雳,而是在三十四天的时间里,逐渐回答了廖扎的信在我心里所引起的惊慌:二十天的疑惑和恐惧,给了我精神上的准备:霹雳。我记得,我身上发出的战栗在粉红色的电报纸上反映出来,周围的一切好像一堵高墙突然倒塌了。

还有十四天是不知道:她死了!是汽车肇祸?是轰炸?不知道为什么,玛丽娜十七岁时的一次未遂的自杀,经过三十四年之后,我竟没有想起来(她就是这样死的)。第二声霹雳比较地轻微。但是它击毁了我的主心骨。现在,我可以等待“详细的”消息。消息没有耽搁。还是来自利利娅——我多么感谢命运,从1939年到1941年,我从利利娅手里一次又一次获以关于玛丽娜以及她的亲人的消息。得到廖扎写来的“已经不在人间了”的消息之后,我首先要求知道真相,利利娅给我的回答——那些延宕的、内容没有写完的明信片,我现在明白了,是还在想着向我隐瞒……

啊,这不是脆弱!不是她的脆弱——也说不上是忧虑我的脆弱!更不是谎言。如果我在莫斯科,去看她的话,她会一分钟也耐不住的!她会抱住我,贴紧我的胸脯(人间的任何交流也不会更加亲切!),马上把真相全盘托给我。可是——遥远……

明信片的结尾是:玛丽娜……宠穆尔,动词的尾部看不清楚,好像是在路上磨掉了,——我一双近视眼,贴得很近,也还是分辨不出是过去时还是现在时,眼睛张得好像拉紧的弓。可是,竟没有寄来第二张或者第三张明信片。我已经知道,穆尔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对待母亲很不礼貌,但她总是原谅他。从1939年6月至8月,两个月时间,他们一家四人住在一起,8月,阿利娅走后,便是三个一起住在别墅;10月,谢廖扎又走了。玛丽娜带着穆尔迁往莫斯科,从事翻译工作,以后便没有消息了……

这是一个月以前的事了。现在我已经了解到一些情况,而且还在继续了解,但是,对于最近的情况仍然茫无所知。因为谁也不知道!上班,下班,给几个成年人教点英语语法和词汇,每天,像是投给我一个救生圈,在紧张的教学活动中(在活下来的我,是心中的自在之物,起着催眠作用;我现在还教着一个十岁的女孩,她越来越紧地缠着我,在她父母和睦的家里),自从得到最初的消息之后,几个月过去了,但是每天醒来都是那么一惊:几乎半个世纪了,我了解玛丽娜的生活,就像了解自己的生活一样,可是,她不在了!

关于那些年代,我记得什么呢?我几乎什么都不记得。电影院里有一个女人。(玛丽娜死后我第一次看电影。)她坐在我前面,年轻,苗条,身材很像玛丽娜。这个女人活着,可是玛丽娜不在了,一去不复返了!银幕上,人们在舞蹈。可是玛丽娜永远看不到舞蹈了。不仅看不到这一次的舞蹈,而且永远看不到别的舞蹈。

我的生命停滞了。岁月在这种停滞状态中流逝。流逝了四年。

我还必须谈谈战争时期,谈谈一封信。

内心的狂乱时刻缠着我,我每天都在克制它;这狂乱,有一点是完全不可理解的:玛丽娜经历了一切灾难,打算去,而且去了,怎么没有给我留下一行字——这是一个疑问。最近几年,她迫于环境没有给我写信,难道是以自己的远行来解释缄默的原因!为什么不给我写一个字?她不可能不知道,她的消失对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应该给我一封信啊!这将是我们之间的一座桥梁,架在死亡之上的桥梁。我会带着它,带着它活着,等待着有朝一日我也去到她那里。在时刻伴着我的无可慰藉之中,——这将是何等的慰藉!她的死就不会是完全的死,它的一隅还会富有生命,哪怕一行字,也会燃烧,也会使我感到温暖。她把我抛在冰天雪地。这不是对她的责难。这是一个疑问,它的残忍夺走了我的生命。难道要在这种不能活的情况下要命地活下去?一双眼睛总没有干过眼泪。一连串的梦,梦见玛丽娜,梦见她的死。我把这些梦记下来,寄给了阿利娅,——现在我们在通信了。对她,也和对我一样,人们长久地隐瞒着噩耗。她从她那遥远的地方,从北方,给我写来回信,充满埃夫伦氏的善良,富有茨维塔耶夫氏的才调;玛丽娜死后,从她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她仍然是朝气蓬勃的。

没有得到解答的疑问一天也不放过我,时刻搅扰我:玛丽娜怎么能够不叫我一声就去了?我现在知道,她是留下了信的:给穆尔,给谢廖扎和阿利娅,给诗人阿谢耶夫一家(把穆尔托付给他们)。

事情的发生,也就是我现在想要讲述的,我认为是一个奇迹,它满足了我无法满足的、想要知道她为什么缄默的那种渴望。(这里,又和那二十天+十四天一样,在慢慢地适应着无与伦比的痛苦——无论同母亲的死比,同父亲的死比,还是同我的第二个丈夫的死比,同第一个丈夫的死比。命运终于给了回答。)不可能的事情发生了:玛丽娜的信来了。是一封告别的信。在准备自杀的时候……三十四年以前,她十七岁的时候,写给五十岁的我。这封信,她一生都保存在一个什么地方,没有毁掉,后来落到玛丽亚·伊万诺夫娜第二个丈夫的手里,玛丽亚·伊万诺夫娜·格里尼奥娃转寄(副本,怕损坏原件)给我,正是我呼喊着求命运给我一行字、一封信的时候……于是,一封信来了。

同类推荐
  • 开国大帝

    开国大帝

    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凡是有作为的开国帝王,其成就无不与吸取历史的经验、学习治国之道有关。中华开帝国王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发展产生过影响,他们的建国、治国策略是否得当,关系着政权能否建立和巩固,关系着国家的兴亡和盛衰。大凡开国帝王都较有作为,对历史的发展起过积极的作用,他们能够顺应历史的发展,顺乎人民的要求,推翻腐败的前王朝,建立新王朝,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实行一系列的改革,缓和阶级矛盾,使社会经济能在比较安定的环境下发展,人民生活得以改善,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发展。然而个人只能推动或延缓历史的进程,却不能改变历史的发展方向,即使是“至尊”的帝王,也不能随心所欲地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
  • 梁启超家书

    梁启超家书

    本书选摘了1898—1928年间梁启超写给子女的上百封书信,信中梁启超“笔端饱含感情”,没有严厉的呵斥,也不做居高临下的姿态,而是喷薄而出的慈父之爱。这种爱完全是一位父亲情感的宣泄,赤裸奔放、情真意切。在孩子们面前,梁启超既是一位父亲,又是一位导师,还是一个知心朋友。他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让他们全面发展,同他们谈人生理想,国家大事,婚姻感情。他这种趣味式陪伴式的教育理念,对当下父母的家庭教育,仍有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
  •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作为开创大唐盛世的开元之君,其本身的素养直接决定了唐朝初年的命运。首先,他是一个有抱负、敢作敢为的英雄少年,他敢于与父亲一起晋祠许愿、毁隋立唐。其次,他是一个懂得隐忍之道的政治家,在唐初那种血雨腥风的储君斗争中,他安全脱身,最终凭借“玄武门之变”除掉对手,夺取帝位。再次,他是一个勇于自我检讨的清明之君,在他的统治时代诞生了诸如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清廉干臣。最后,他还是一个深受百姓拥戴、为历史所公正评价的有为之君,如此世间才有津津乐道的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以及青史留书的“贞观之治”。
  •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高晓松口述:与青春私奔

    文艺男中年高晓松亲口讲述激情澎湃的青春年华,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高晓松亲口讲述,那些最香艳的情爱、最受老天眷顾的创作、最顶天立地的责任、最温暖的家……如今的你是否还能想起曾是同桌的你,是否还能记起睡在上铺的兄弟。在那些青春无悔的日子里,邂逅恋恋风尘。如丧的那些过往,让人回忆起一阙歌、一首诗,甚至是曾经的一霎那……
  •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厦门历史名人画传

    本书选取百位与厦门相关的历史名人,以中国画创意为主要艺术形式,再现人物历史真实。诗书画一体刻画阐释人物气质。所撰小传文字,或随笔感性,或研究成果补白,或独家评论,给人留下启迪。每一幅画都配一首原创诗,为点睛之笔。文字内容讲究书法的诗意表达。艺术品格和学术品格相生共存的创新,让人耳目一新。内容和形式的创新特色鲜明。
热门推荐
  • 极品谪仙在都市

    极品谪仙在都市

    前身是大罗金仙的谢云,因他不肯娶明月仙子为妻,被明月仙子的天君老爹一掌拍死,一缕魂魄逃到了人界上的地球。走投无路之下,大罗金仙不得不夺舍了一位死了的挖煤青年。附体的谢云利用大罗金仙的法力,在这片世界掀起了巨大的风浪!美女我的,金钱我的,权势也是我的。我是大罗金仙,跟着道爷我混,有肉吃,咱们一起去攻打仙界,好处少不了你们的!
  • 病宠之学神撩妻成瘾

    病宠之学神撩妻成瘾

    她是人人厌恶的天煞孤星,阴冷孤僻,生来就被抛弃。他是人人敬仰的天之骄子,清冷高傲,生来自带光环。她和她的人生,本不该有任何交集,偏生,那年夏天,命运将他们纠缠在一起。施施,家世不详,容貌不详,岚华甚有名的怪胎,寡淡凉薄,不言不语,生若浮萍游荡。沈枢,家世显赫,相貌雅俊,人中龙凤当如是也,高傲冷漠,宠辱不惊,睥睨世间众人。~号外号外:有怪胎之称的施施竟然当众和男神告白。花痴A:甚是不屑,男神是我的。花痴B:作捧心状,男神在哪里!花痴C:作忧郁状,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男神!?花痴A,B:此话何解?花痴C:那怪胎女甚丑,凶残如夜叉,力大如斗牛,脸白似女鬼,吓倒众人一片。施施双手叉腰,白眼一翻:沈枢,你怎么看!?沈枢抚其发,摸其脸:吾心甚慰。尤施施:你什么意思?沈枢笑而不语,傻瓜,这样你就是我一个人的了。施施有言:沈枢性情忒差,怪癖忒多,甚难勾搭。后来,施施使出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成功地勾搭上沈枢,以为在骗色,骗情,骗心之后能够全身而退。却不想请君入瓮容易,送君出瓮难。小剧场之初次告白:某日,某女怀揣着不为人道也的小心思。“沈枢,我喜欢你。施施喜欢沈枢。”沈枢的脸愣了愣,有点呆,矜贵地伸出了手。某女有些纳闷,这节奏,是不是太快了,刚告白呢,就要拉小手了。乖乖地将小手放到他的手里。感受到手里的温度,沈枢强自按捺住想要揉捏的冲动,“信呢?”啥,信,啥信!?某女有些呆,她什么时候拿了他的信。沈枢有些想笑,傻瓜,是情书。有些人天性凉薄,要么不爱,要么一辈子只一人。施施向来是个坏女人,可有这样一个人,明明知道她的真面目,却心甘情愿,护她,宠她,爱她。这是一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施施:如果可以,我希望,从未遇见过沈枢。沈枢:我此生最幸的是,就是遇见了施施。
  • 轮回之劫数

    轮回之劫数

    日月星辰交替轮换,荒古至今很多事情,很多秘密都别时间埋葬。世间种种是红尘炼心,还是随波逐流,何时才能真正醒来。跟随我一起去探索这未知的世界。
  • 红顶商人——胡雪岩

    红顶商人——胡雪岩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荣耀之光

    荣耀之光

    这是一本基于《英雄联盟》的同人小说。确切的说是以我最喜欢的角色“锐雯”为主角的故事。我不知道自己能把它写成什么样的小说,但我只希望,我能把它写成一本能够让读者觉得这个人物好像真的经历了那么多的故事。希望大家不会讨厌吧。
  • 我的无限修仙天涯

    我的无限修仙天涯

    一个神秘的光点,上官西千辛万苦抢来,却差点死于非命。当上官西死亡那一刻,其残魂被吸入光点内。这神秘的光点附在一个玩具戒指后,被一个少年获得。少年好奇之下滴血在戒指上面,苏醒了上官西。上官西苏醒后为了报答少年给了少年三次任何事物帮其完成的机会。最终踏入了修仙界,快速拥有强大的实力。
  • 鬼王要出嫁

    鬼王要出嫁

    新任鬼王走马上任,还钱抢亲一锅端。抢亲第一对,捡回某某女一只贴上万能膏一帖。抢亲第二对,天苍苍,野茫茫,男扮女装耍流氓!抢亲第n对……——此乃一女鬼奋力还钱抢亲记,且看暮双双如何看世间百鬼人间情爱!“娘亲你爱我吗?”“你猜?”“娘亲最爱我了!”“你再猜?”【本文有大纲,杜绝断更,还望各位不嫌弃的抱走吧!】
  • 傲视军武行

    傲视军武行

    唐朝安史之乱,士兵唐天儿侥幸逃过一劫,学得绝世武功,成为武林一代天骄,并成长为唐朝国卫大将军,称霸武林,铲除奸贼,赢得美人芳心,成为一代传奇,爆笑的情节,让人捧腹的个性,夸张地演技,天呐,受不了啦。
  • 命之门

    命之门

    众生皆叹世无常,时为祸津时为福。问苍天何薄于己,无奈白云笑刍狗。唯有颠黑来倒白,届时翻云且覆雨。本末倒置终觉始,尊卑聚散念所谓虚实难辨两仪式,生死掌控一念间。因缘律果万法灭,轮回有象一道生。八荒六合混沌心,今问天道何安在。曾经温柔无限,懵懂少年,可笑多情总被无情伤。……到头来,这一切只不过是虚幻一场。忍,刀刃于心,又岂能不痛?带罪的羔羊总是喜欢沉默。黑字写的白,还真当自己是正义了?我?为什么要救你们这种废物?所谓的罪,是非吗?还是四非?摒弃身为人的部分,还剩下什么我不得而知。封神非我愿,命里疯魔念。狂澜即我,力挽兮不能。掌控一切又如何,我始终还是改变不了这结局,真是可笑可悲。
  • 万星之祖

    万星之祖

    纳群星之力,凝炼星兵化星辰,成就群星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