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1600000031

第31章 卷七(1)

王绿友大令筠,字贯山,山东安邱人也。道光辛巳举人,以大挑补山西宁乡县知县。博涉经传,尤深《说文》之学,著有《说文释例》二十卷。《释例》云者,即许书而释其条例,犹杜元凯之于《春秋》也。卷一曰六书统[1][1]《续修四库全书》据上海辞书出版社图书馆藏清道光刻本影印“统”字作“总”字。说、曰指事,卷二曰象形,卷三曰形声、曰亦声、曰省声、曰一全一省、曰两借、曰以双声字为声、曰一字数音,卷四曰形声之失、曰会意、曰转注,卷五曰假借、曰彣饰、曰籀文好重叠、曰或体、曰俗体,卷六曰同部重文,卷七曰异部重文,卷八曰分别文累增字、曰叠文同异、曰体同音义异、曰互从,卷九曰展转相从、曰母从子、曰说文与经典互易字、曰列文次第、曰列文变例,卷十曰说解正例、曰说解变例、曰一曰,卷十一曰非字者不出于说解、曰同意、曰阙、曰读若直指、曰读若本义、曰读同、曰读若引经,卷十二曰读若引谚、曰声读同字、曰双声叠韵、曰捝文、曰衍文,卷十三曰误字、曰补篆,卷十四曰删篆、曰移篆、曰改篆、曰观文、曰纠徐、曰钞存,自卷十五至卷二十并曰存疑。其自指事至列文变例皆论篆籀,其自说解正例至双声叠韵皆论说解,自捝文至末则皆臆说,其存疑数卷则订许氏之误,兼订段氏玉裁之误。曰存疑者,谦抑之词也,其例目失之繁多,论说或有穿凿,不无遗憾,然其精确之处,有非他人所及者。如解“”字云:“此字当据《绎山碑》作‘’平看之,乃全体象形,后不兼颅,前不兼额,左右不兼日月角。尝执小儿验之,囟上尖而左右及下皆圆,故《绎山碑》象其轮郭而为‘’也。其中则筋膜连缀之,故象之以‘乂’也。”又解“巢”字云:“巢在木之上,故从木,巛则鸟形,‘臼’则巢形。三鸟者,况其多耳,且皆谓雏也。盖鸟惟家雀秋冬依人屋宇,其他率露宿。至春将菢卵乃作巢,雏能飞则率之以去,不归巢矣,故巢象群鸟在上之形。”又解《冓部》“再”、“爯”二字云:“此二字乃以‘冓’字折叠观之,以会其意。即如有布二尺,以杖当中荷之,则一面只见一尺;以手当中提之,亦一面只见一尺,然人固知彼一面定有一尺也。‘再’所从之‘一’,即杖也;‘爯’所从之‘爪’,即手也。而所从之‘冉’,即如布之举其中也,且如非举其中,则无以成两面也。故‘再’下云:‘一举而二也。’‘爯’下云:‘并举也。’苟不以‘冓’字折叠观之,则省去一半矣。何二之云?何并之云?”又论象形之字,当分平看、树看。云:“天类之平看者,⊙、是也。树起看者,、雨是也。地类树起看者,山、石是也。平看者,井、田是也。又有当放倒看者,是也。益、二字,皆从,画水者,其形皆然。人类多树起看者,人、子、大、夫之类皆是也。其平看者,止、足是也。物类亦多树起看者,草、木、竹、虎、鸟之类是也,器械亦然。其平看者,牛、羊、瓜、米是也。然有别牛、羊自脊观之,米盛于器,瓜蔓于地也。有放倒看者,龟与舟、车皆是也。字上象舱,下象底,右象容舵之处。以方者为舆,横贯者为轴,植者为轮,自车后观之,则见两轮如线直也。”

又论古文、籀文云:“《说文》通例虽以篆文居先,然每字之下籀文、古文皆无者,是自古不变者也。弟有古文者,则籀文变古文而小篆沿之者也;弟有籀文者,是籀文改古文而篆文反同古文者也。其重文之说曰:篆文者,则当时所用者古籀,而篆文反不行者也。惟隶、二字独生变例,盖隶字籀文也,当时所用,故以冠首。字则古文、篆之文所同,故变其文,曰从古文之体。与‘革’下云‘象古文之形’,‘弟’下云‘从古文之象’,‘酉’下云‘象古文之形’,文法不同也。”又论“笑”字云:“《说文》阙‘笑’字,窃谓当作‘’。《汉书》薛宣、谷永传皆作‘’,班氏多古文,似为可据,盖指事兼会意谐声字也。‘八’象眉目悦儿,谚所谓眉开眼笑也。‘夭’者,屈也,笑时肩背氐卬之象,至‘八’之所以讹为‘竹’者,‘笑’[1][1]“笑”,《说文释例》作“箕”,《辛巳丛编》本。之古文作‘’,《玉篇》作‘’,此其确证也。

又《隶释·王政碑》作‘咲’,《玉篇》亦有‘咲’字,《集韵》以‘咲’为古文,以‘’为‘咲’之省。窃谓‘咲’乃累增之俗字也,然证知本字作‘关’矣。”又论‘第’字云:“次弟之‘弟’,《玉篇》已作‘第’,知‘第’字之来已久。然‘弟’下明云‘次弟’,则《说文》无‘第’可知。《广韵》‘第’下云:‘《说文》本作弟,韦束之次第也。’则唐本《说文》无‘第’可知。毛《诗》孔《疏》引《说文》‘第,次也’,即弟下说韦束之次第也,但省其文耳。”又曰:“字从‘竹’、‘吊’,‘吊’非字,不过分而为二以明字体如此耳。茂堂过听,乃增此文于竹部之末,谬有甚于仲达者。”大令论说大都类此。大令又尝仿《周易·序卦》例著《说文句读》十六卷,[2][2]《清史稿·艺文志》作“《说文解字句读》三十卷”。读者便之。山东又有陈主事山嵋者,字雪堂,益都人。道光壬辰进士,官刑部。亦为《说文》句读之学,取法王书,定句益当。辑成授儿孙,皆能全部习诵,一字无讹。陈颂南给谏云。

郎童子炳,山东潍县人也。阮太傅督学时得其说经卷,阐方程句股之理甚悉,心契之,检册,仅十几龄耳。未几,没于济南。家贫旅榇,颇为伤心。时焦里堂孝廉襄校幕中,知其事,作哀诗以挽之。其词曰:“我惟子识,子不我闻。阅子之文,辨特于群。考子之年,日曙时春。闻子之死,怆然不已。子命朝菌,吾踪雪鸿。无端之合,造此忡忡。”

许印林学博瀚,山东日照人也。由道光乙酉选拔贡生,中乙未举人,选兗州府滕县教谕。以亲老不赴官,家居养志,以孝闻。博极群书,尤深于许氏《说文》。曲阜桂未谷进士著《说文义证》[1][1]全名“《说文解字义证》”。五十卷,以博洽称,屡刻不成,学博竟刻成之,可谓笃于桑梓矣。学博与安邱王绿友大令相善,大令所著《说文释例》二十卷,多采学博之说,特录之以觇梗概。其说曰:“‘口’古盖作‘○’,读若圆,员从口声,其证也。《唐韵》读羽非切,乃以围字之音被之,不知围‘韦’声,故羽非切,‘口’何由得此声乎?凡圜、圆、员,古盖皆用此一字,后乃益孳益多耳。”又曰:“‘匚’读若‘方’,盖即方字,其形方正,亦可证圆之当作‘○’。”又曰:“‘齿’字象形而兼意与声,段氏以为齿,其余为口,非也。口字上为上唇,下为下唇,今上唇之上有二齿,非情也。此字当从口犯切之,口张齿乃见也,中一乃上下齿中间之虚缝耳。”又曰:“‘恇’下云‘从心匡,匡亦声’,匡为筐之正文,引伸为匡正,假借为不正,岂有怯意?《礼器》‘众不匡惧’,《释文》‘匡本作恇’。瀚谓‘匡’、‘恇’通‘皇’、‘惶’。《诗》‘四国是皇’,《传》‘皇,匡也’,《读诗记》[2][2]全名“《吕氏家塾读诗记》”。引《齐诗》作‘匡’。《楚词》‘征夫皇皇,其孰依兮’,注‘皇皇,惶遽貌’。《广雅·释训》‘惶惶,剧也’,《记》之‘匡惧’,犹言惶恐耳,非匡字本义。”又曰:“‘吏’下云‘治人者也,从一、从史’,小徐以一为心,非也。所以从一者,谓其在上也。一为数始,余数皆处其下,吏位在上,故从一,亦犹古文‘帝’、‘示’之从一矣,何必论心乎?”《说文释例》有“异部重文”一类,王大令谓《说文》重文不必类聚,亦有散见各部者,又有同部不言重文而实为重文者,共四百四十三字。学博谓此诚为不刊之论。

自有《说文》以来,未有能见及此者。然触类推之,似尚不无遗漏。如《走部》“趬,行轻貌,一曰趬,举足也”,《足部》“蹻,举足行高也”,是“趬”、“蹻”同字也,即《走部》“善缘木”走之趫,亦读如蹻,亦未必非同字,孙音[1][1]孙音,指《唐韵》。唐孙愐为陆法言《切韵》增字加注而作。原书不传。《广韵》卷首有孙愐的序。近代发现唐写本韵书中有《唐韵》残卷一种,考知《唐韵》对《切韵》的部目有所增订。之不同,非许所知也。《走部》“越,度也”,《辵部》“,踰也”,是越、同字也。《辵部》“逾,也”,《足部》“踰,越也”,是逾、踰亦同字也。《走部》“,狂走也”,《疒部》“,狂走也”,矞、术声近同部,是、同字也,即心部训恐之怵,亦未必非同字也。《疒部》“痛,病也”,《心部》“恫,痛也。一曰呻吟也”,病、痛、呻吟义皆相因。《马部》“骇,惊也”,《心部》“,苦也”,《马部》“骚,扰也”,《心部》“搔,动也”,惊之与苦,扰之与动,义亦皆相因,似痛、恫、骇、、骚、慅皆同字也。《手部》“摩,研也”,《石部》“研,也”,“,石垲也”,而即次研字下,是摩、同字也。《黾部》“鼍,水虫,似蜥易”,《鱼部》“鱓,鱼名,皮可为鼓”,而《马部》“驒”字解云“一曰青骊白鳞,文如鼍鱼”,《诗》“鼍鼓”作“鼍”,《夏小正》“剥鱓”,《尚书大传》“江鱓”皆为“鱓”,是鼍、鱓同字也。《虫部》“蟠,鼠妇也”,《鼠部》:“,鼠也,或曰鼠妇”,是蟠、一义不同字,一义同字也。《首部》“,截也”,或作“剸”,《斤部》“断,截也”,古文作“”、,截义既同,而之或体从专,断之古文从皀,皀为叀之古文,专本从叀,是、断一字也。至同部不言重而实重者,如聿之与笔,颔之与,亦多有之。兹就所忆及者,聊疏一二,不能尽也。凡此诸说,皆发人所未发者也。

德清许周生兵部宗彦,嘉庆四年进士,改官主事。少颖异,读书目数行下,稍长,博通坟典经史,而外如小学、算术、医方、梵夹靡不涉猎。尤深古文,本于宋之南丰①、明之遵严②,理实而气空,学充而词达。尝从父宦游,遍历滇、黔、东粤山水之胜,故诗词亦多超越。所著《鉴止水斋集》,已刻入《皇清经解》。《书·尧典》今为《舜典》。“食哉惟时”,兵部谓篇中“惟时懋哉”、“惟时亮天工[1][1]经文原文“工”字作“功”字。”,两“惟时”皆属下读,不应此独属上读。《史记》述此节乃论帝尧之德,当以“钦哉”发端,“食”字当是“钦”字之误。篆体“金”字与“食”字相近,“钦”字蚀其中,存其半,遂讹作“食”耳[2][2]清人顾震福作有“食哉惟时解”,黄家岱作有“书食斋解”,汪之昌作有“食斋惟时柔远能迩解”,载《隶经杂著乙编》卷下、《兴艺轩杂著》卷上、《青学斋集》卷二,可参考。。兵部此说,余闻之侯官林芗溪,而芗溪闻之陈恭甫编修者也。

侯官林芗溪孝廉昌彝,字惠常。少得母吴太孺人之教,博涉载籍,贯通群经。长从陈恭甫编修游,专精“三礼”之学。道光甲午副榜,己亥举人。出道州何子贞师之门,七赴公车,于学益进。子贞师尝谓孝廉之学,从“三礼”辨途知奥,乃以贯通诸经,近日说经之士,治《礼》者无如孝廉之精且博,其为所推重如此。所著有《三礼通释》二百余卷,《小石渠阁经说》、《温经日记》、《说文二徐本辨讹》若干卷,《六朝礼说萃编》八卷,《荀卿子礼释》、《伏生书传》、《三代佚礼考》、《陈氏礼书考讹》、《段氏说文注刊讹》各四卷,《卫氏礼记集说补义》、《春秋地理考辨》各六卷,《圣学传心录》、《士林金鉴录》各二卷。《三礼通释》体例,依陈氏《礼书》而精博过之,以班孟坚《白虎通》择採诸家皆没其姓氏,致失汉代经承之旨,故此书採择赅博,备列姓氏,始以己意折衷之。咸丰癸丑,缮写进呈,奉旨赏加国子监博士衔。

《六朝礼说萃编》谓六朝人最善说《礼》,南学、北学遗说甚多,而孔《疏》只釆熊安生、崔灵恩、皇侃诸家,遗漏实甚。故于孔《疏》之外,凡《通典》、《太平御览》、《北堂书钞》、《唐类函》诸书搜罗佚说以成一书,每条之下详加条辨。《圣学传心录》以朱子门人陈北溪③仁、义、礼、智、信字义为本,复釆张蒿庵《大学说》、《中庸说》,戴东原《说善》[1][1]“《说善》”当作“《原善》”。

[2]原刊作“《雕菰集》”。,程易畴④《通艺录》,凌仲子《复礼论》,阮文达《性命古训》,焦里堂《雕菰楼集》[2]诸家之说以成一书,盖言心性而不尚空疏者也。孝廉又留心时务,每谈时事,即激昂慷慨,几欲拔剑起舞。著有《平逆志》四卷及《平夷十六策》,温伊初孝廉以为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云。亦工诗,尝辑《射鹰楼诗话》二十四卷。壬子之夏,余留寓都门,与孝廉往还甚密,获闻论说,如流如注,不能罄尽,盖精力过人而又笃学不倦也。尝以其经说示予,今酌录之:

同类推荐
  •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华夏文化传世经典(第二辑)古文观止下

    《古文观止》是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编选评注的,最初刊行于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观止”,取叹为观止之意。《古文观止》的选文,上起周代下讫明末,共二百二十二篇。所选文章注意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应用文,大体上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的骈文和韵文。文章在编排上,以时代为序,眉目清楚,做到了蒙童读来不高,学人读来不低,很像家喻户晓的《唐诗三百首》,故与《唐诗三百首》一道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学通俗读物的双璧。
  •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

    华夏国学书院主编的《唐诗三百首大师导读》遴选的唐诗囊括自初唐伊始至唐代末年近百位诗人的三百余首作品,其中不乏各时期为人耳熟能详的名篇,亦有此前为其他选本所忽略的佳作。解读语言晓畅明白,深入浅出,兼顾文学性和权威性,是一部普及性强的唐诗选本。在选编时,本书除了考虑唐诗自身的影响力与地位外,还参考了中学教材中的唐诗选用情况。因此本书的赏析注重配合中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要,注释详尽,诠释到位,有利于读者把握唐诗语言的准确意义与其使用的修辞技巧。
  • 中华家训1

    中华家训1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传世名著百部(第38卷):小窗幽记围炉夜话

    本书精选了近100个最具代表性的古罗马神话故事,包括神的出世、神的家族、神的创造、神的战争、人类的起源、人神爱恋等。
  •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

    《九章算术》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该书内容十分丰富,系统总结了战国、秦、汉时期的数学成就。同时,《九章算术》在数学上还有其独到的成就,不仅最早提到分数问题,也首先记录了盈不足等问题。
热门推荐
  • EXO之如果可以重来

    EXO之如果可以重来

    中国的妹妹因一次偶然的机遇被星探看中,可最后却成了经纪人。长久的相处,友谊变爱情……
  • TFBOYS雨中依存的言语

    TFBOYS雨中依存的言语

    你们看了就知道啦!现在先不说,因为……因为……我也还没想好,呵呵
  • 圣经网咯个人解读

    圣经网咯个人解读

    经上记着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神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太4:1-4)。
  • 防线之公元三子

    防线之公元三子

    这是一个庞大的科幻系列。一个充满人性纠葛和思想矛盾的世界。
  • 似水流年:情深缘浅

    似水流年:情深缘浅

    在青春这条充满爱与痛的路上,女孩花衣先后遇到了温润如玉的邹群,开朗活泼的肖波,两段刻骨铭心的爱情虽然都是无果而终,但是他们的出现却使花衣成为更好的女孩,感谢上苍让她在这最美的时光遇到了他们。
  • 恶魔天才

    恶魔天才

    林梓敬意外穿越至洪荒大陆,身为天才的他在这个神奇的位面又能掀起怎样的浪潮?
  • 异地绝恋

    异地绝恋

    富家公子谢子扬邂逅冰山雪妖李雪儿,在那人妖魔三界共存的动荡时局,面对重重阴谋,人妖殊途,几世诅咒,这三界众生又该作何抉择
  • 第三部: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

    第三部:李鸿章的一生与他的时代

    李鸿章,最具争议的晚清重臣之一,开启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第一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许多屈辱条约的签字者,然而中国近代化的许多“第一”又都与他的名字联在一起,如中国第一家近代化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中国第一条自己修筑的商业铁路、中国人自行架设的最早的电报线、中国第一批官派留学生、中国第一支近代化的海军等等。国人骂他,是因为觉得他与晚清的许多耻辱有直接关系;西方人敬他,因为认为他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杰出外交家。
  • 葬法倒杖

    葬法倒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丝雨扬尘

    丝雨扬尘

    女生的成长,女生的蜕变,这,记录了我从逗比少女转为懵懂少女再转为成熟少女的过程,我收获了亲情,友情,却也经历了生离死别,纠纷杂念,而我的故事比较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