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4700000265

第265章

李晦听完李恪的话后不由得一愣,然后面露难色的说道:“殿下,从咱们这里到西域至少有近五千里路,从咱们这里向那边直接运送粮草,抵达那里的时候一万斤粮草恐怕连两千斤都剩不下,这个代价是不是太大了?咱们恐怕难以为继啊!”

李恪听后也不禁叹了口气,颇为无奈的说道:“唉……你说的这些我又何尝不知道呢!都是我当初对那里的估计不足,才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给朝廷发一份奏报吧,希望朝廷能够帮助我们往那边先运送一批给养,就说我们这边会尽快的将这批给养给朝廷运送过去的,这样一来还能够减少一部分路途上的消耗。”

李晦犹豫了一番,还是说道:“殿下,我认为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来看,继续征缴突厥并非是上好的时机。与其空耗如此巨大的粮草,倒不如先让姜文晖和李忠他们回来,等我们这里准备充足以后,再度派出大军前往征剿。届时势必能够以摧枯拉朽之势,一举荡平突厥的势力,平息我大唐北部的隐患。”

李恪听后低头沉思了一番后,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按说你的建议非常的有道理,现在确实并非是征剿的最佳时机。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如今我营州辖地内属于大唐的百姓,比例已经不足四成,再按照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最多只要二十年的时间,这个比例将会降到三成。要知道任何一个地区,占据统治地位的民族数量一旦不具有足够的比例,势必会造成这一地区局势的不稳定。而我之所以这么做实际上就是通过对外征战,来达到消耗其他民族有生力量,从而达到稳定的目的。这一点不管是靺鞨族也好,还是突厥人也罢,他们都是心知肚明的,只不过他们现在都没有能力反抗我的决定,这才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所以我必须要让他们继续在那里征战,即便是不能够获胜,也必须将这些人留在那里。”

李晦听后恍然大悟道:“原来殿下是抱着这个目的才出兵的!我说殿下为何刚刚从西边回来,甚至都不等我们这里筹措出足够的粮草,便迫不及待的下令他们西征!看来我还是经验太过缺乏,以至于连如此简单的事情都看不透。”

李恪微微一笑道:“要不然我为什么一再的叮嘱你,要多和李靖学习,在这方面他可是我大唐无人可及的。”

一个月后,李恪再度接到李忠的来信,信中提到自上一次发出信件以后的第八天,西突厥的六万大军对那伦城发动围攻,在守城的以前两百名士卒的协助下,接连击退突厥人的数十次进攻。在突厥人发动围城战的第十一天,姜文晖所率领的四万人马,终于冲破重重阻挠来到那伦城,经过一夜的苦战在双方里外夹击下终于将突厥人击退。此战过后,大唐军队以五千人的阵亡代价,换取了歼敌两万三千人的辉煌胜利。不过此战过后由于己方伤兵满营(战争中伤兵的数量远远的要高于阵亡数量,但是在上报的时候通常不会将伤病数量上报),再加之此番作战过后盔甲兵器损耗巨大,尤其是火器方面已经消耗一空,故而短时间内将无力继续征剿突厥。

又过了四个月的时间,从长安方面运送出的补给终于抵达那伦城。而李忠和姜文晖手下受伤的士卒,在经过几个月的休养也终于恢复了健康,在得到了给养补充尤其是火器的补充之后,再次对突厥发动进攻。

自从在那伦城战败后突厥人便不再与李忠和姜文晖的部队发生正面交锋,一直利用他们骑兵速度快,转移迅速的特点与他们进行运动战。这期间虽然经常发生交战,但是每一次的交战结果,双方都没有大的伤亡出现,最多的一次伤亡也不过是李忠的部队,在被对方打了个措手不及的情况下伤亡了近百人,这种不痛不痒的伤亡对于双方来讲都是不值一提的。

西突厥此时占据的土地大部分位于天山以北的地区,这里从九月初便开始天降大雪,只不过刚刚进入冬季的降雪,还不足以支持大唐军队的雪橇在上面划行,必须要等到气温彻底的降下来,并且让寒风将积雪中的空气吹走,使得积雪变得结实以后,雪橇才能真正的派上用常

进入十月以后,接连的几场大雪使得地面的积雪已经摸过了膝盖,这也突厥人的行动受到很大的制约。不过这倒是令大唐的士卒如鱼得水,在被突厥人整整压制和袭扰了一个多月的他们,终于有了出一口恶气的机会。在十月中旬的一场大雪过后,如同雪原中的幽灵般神出鬼没的大唐军队,在后面的十天里居然转战数百里,并且一口气歼灭了突厥人的四个部落。

这四个部落相距甚远,而且并不在一条线上,西突厥可汗在得知消息后对着地图按照他们袭击各个部落的时间研究了许久,也看不明白对方的行军路线,以及接下来有可能会对哪一个部落发动袭击。就在他们正在为此事而着急和大惑不解的时候,突然间又接到一个部落遇袭的消息,当他们再一次将遇袭的部落在地图上标出印记后发现,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律可言,甚至于最后一个遇袭的部落的位置,正位于遇袭的第一个部落和第二、第三三个部落之间靠南的方位,这与他们所袭击的第四个部落,直线距离至少有近二百里的距离,这还不包括两地间还隔着一座山脉。对方是如何在五天的时间内,尤其是在没过膝盖的雪地上,赶了如此远的路程的呢?莫非他们都长了翅膀会飞不成?

不去说突厥人捉摸不透大唐军队的行踪,单说他们的第五次袭击突厥人的部落后,在打扫战场的时候无意中发现,这个部落中不仅仅有突厥人,还有一支数量过千的大食国的军队。大食国的士卒不论是从装束上看还是在长相上看,都与突厥人有着很明显的差距,即便是一个对这两个民族没有任何了解的人看了,也不会将他们所认为是同一个民族的人。

会是巧合吗?联想到春季作战时的情景,如果没有大食国的军队参与其中的话,单单凭借突厥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同时在两条战线上与李忠和姜文晖作战的。当时一定是大食国的部队化装成突厥人的部队参与了战争,只不过大家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罢了。既然大食人也参与进了这场战争,并且使得大唐的军队在双方交战之初吃了大亏,那么也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只要有机会的话肯定也不会让他们好过的。只不过当下距离大食国的国境太过遥远,否则的话他们是不会介意到大食的国境内去转一圈的。

腊月底,远在沈阳的李恪收到了李忠的来信,信中提到了大食国参与了战争这件事,并且汇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战况。进入冬季以后的战况总的来说尚可,只不过西突厥占有的土地太过于辽阔,再加上他们对于这里的情况并不是十分的了解,除了最开始降雪的那段时间扫荡的突厥部落比较多外,进入到十一月以后经常是十天半月也找不到一个突厥人的部落。再加上这里的气温比东北地区还要低很多,穿得再过厚实也难以避免士卒们被冻伤,所以在进入十二月份以后,他们在扫荡了一个中型的突厥部落以后,便在这里临时的驻扎了下来,等到天气转暖以后再度出动。

如今的沈阳制造局内,步枪的制造已经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不过李恪并不打算生产过多的步枪,首先来讲目前的炼钢水平还远远达不到制造后世的枪管的水平,往往是十枪过后枪管就会发热,再继续发射的话就容易变形。其次是以目前的水平来看,短时间内射程上不会再有明显的提高,而目前的射程则基本上与连弩持平,但是连弩不但可以连续发射,而且杀伤力上也并不比步枪逊色多少,当然如果对方全部都披挂铁甲除外。最主要的一点是连弩的成本低于步枪,这在和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在短时间内,步枪无法取代连弩的地位。

当然步枪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它的实际杀伤力还是要高于连弩的,之所以显现不出它的优势,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士卒并非是人人都可以穿皮甲的,铁甲就更加不要去想,同样是一佰五拾步的射程,他那个样都可以杀死人,它的威力就不够明显。当然,如果连续发射的子弹的数量可以明显的得到提高,步枪的优越性便可以体现出来了。 毕竟弩箭射中人的身体后,只要不是重要部位,就不会丧失战斗力,但是被步枪子弹击中的话,不管击中哪里都是一个大窟窿,百分百的会令人失去战斗力。

也正是基于这方面的考虑,李恪在经过一番考虑后,最终决定装备一支两千人的步枪队。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讲,巨响还是非常的具有威慑力的,尽管现在生产的步枪具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是关进时刻没准还能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同类推荐
  • 贞观富贵闲农

    贞观富贵闲农

    无心穿越,却被穿越,萌娃正太,投入贫寒人家。有意富贵,难得富贵,奸绅恶吏,搅起重重波折。智斗地主,巧惩贪官,显我千般智计。现代教学,后世军队,耀我大唐国威。虽三尺布衣,一介贫农,然知书有礼,进退有矩,在田野则百姓之福,入庙堂则天下之幸。不恃才而傲物,不盛气而凌人,怀大唐之百姓,忠圣朝之律法。上谓之曰:乃贤人也。浩对之曰:但为一闲农耳。
  • 慢慢长大的我们

    慢慢长大的我们

    青春总归是要逝去的。后来我才恍然大悟,我们的青春已经所剩无几,手中的王牌几乎全盘送出,这一场游戏,几乎要输的一败涂地。而我们曾经放弃那么多,想要得到的,仅仅只是真实的自己。年纪越长,我们越会失去更多。如果曾经无法回头,那就保持住一份真心。曾经的简单离我们远去,现在的复杂将我们包裹,那么就把这一切当做是一种历练。我们要学会,把这一切当做成长。
  • 铁血新中华

    铁血新中华

    很无奈的封笔了,对不起大家
  • 执掌大唐

    执掌大唐

    明宫内刀光剑影,长安城外兵祸连绵。为求活,斗权阉,开丝路,诛蛮夷,灭藩镇。勾心斗角,步步为营。只为重振大唐荣光,君临四方!新人新作烽烟四起,乱世纷争,各国交战,群雄争霸,豪杰喋血战场,金戈铁马,恣意恩仇,长剑所指,气吞万里如虎!将军花白发,征人空回首。短褐垂首笑,长衫倚红楼。我怜大好关山月,又笑北疆好个秋。回首无人处。也罢!敬尔一杯酒。遥想年少时,戈矛同仇——穿越,权倾天下剑之所向,谁与争锋?王图霸业,笑谈声中!结英豪,诛奸贼,扫佞臣,逐鹿天下,问鼎九州,生死对决,英雄意气,热血功名,沙场征伐,朝堂诡谲情仇爱恨血泪史,豪迈雄浑宏伟章,碌碌无名之辈,亦可扬鞭策马!凛凛雁门…
  • 淝水之战2.前秦帝国

    淝水之战2.前秦帝国

    帝国的诞生就是悲剧的诞生,帝王的诞生就是悲剧的终结。帝王的使命就是终结自己开创的帝国。宁为一人之国,不为万人之王。本卷书详述“人间第一帝王”苻坚开创前秦帝国的悲剧,从命理上解释了前秦一方在淝水之战中的败因:因为越邪恶越强大,所以越强大越失败。
热门推荐
  • 我的18岁校花未婚妻

    我的18岁校花未婚妻

    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却因为救了一个神秘老头,天降异能,走上了修炼的道路。后来发现老头给的戒指竟然是一枚修真戒指,走上了异能和修真的道路。看主角如何打败敌人,如何把各式各样的美女收入囊中。且看我的新书《我的18岁校花未婚妻》!
  • 波斯故事

    波斯故事

    本书编选了波斯最著名的文学故事18篇。这些故事产生于9世纪到15世纪波斯文学最繁荣的时期。个别故事源自最早的、未被整理出的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这些神奇美妙,瑰丽迷人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波斯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无比辉煌。
  • 方块世界之创造

    方块世界之创造

    “这里?是哪里?”刘易横睁开双眼一看皱起眉头看着这个特殊又奇怪的世界说道。这个世界也没有什么特殊的,但是为什么刘易横感到奇怪呢?点进来看看就知道。
  • 斗米也养恩

    斗米也养恩

    升米养恩也养仇,斗米养仇也养恩!人性的复杂不是能够用升米、斗米就可以量出来的。每个人都想做潇洒的施恩主,不愿做憋屈的受恩奴,要不然就不会有“嗟来之食!”这个词的出现。本文应该归类于种田经商,其中没有明确的施恩、受恩,只是以刘余金、王洪英夫妻俩为主线,讲述这一家子从无到有、从农村到城市、从被动做好事到主动付出的一个平凡小世界。因为有玄幻的超强外挂和金手指,因此在里面强加了很多理想性的东西。不要考究,因为现实中付不起那个代价。还是觉得《斗米也养恩》更加贴切一点,因此改回最初定下的书名。这还是清水文,有些不喜欢平平淡淡的朋友只怕不会爱看。
  • 从心开始慢生活

    从心开始慢生活

    让工作更有效。身体更健康,生活更快乐,心态更阳光。情绪更稳定。感情更丰富。心态改变生活。在这个讲究速度和节奏的年代,我们需要一种慢理念。而慢。不是一种简单的减速,更不是停滞和放纵,它是一种豁达、平和、从容、淡泊的心态。是对生活的一种成熟的态度。在快的节奏中。如果能够保持心不杂。心不急,心不乱,心不冷,心不贪。生活自然会变得有条不紊。轻松愉快。
  • 我的民国岁月

    我的民国岁月

    一次普普通通的感冒让一名普普通通的在校大学生变成了一个清末普普通通的叫花子,初到清末的方华该如何适应这格格不入的时代,又该如何定位自己的未来?一无所有、身无长物的方华仅能凭借着对历史不太准确的把握,一点点的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且看方华的民国岁月,感受其中的辛酸苦泪、失望彷徨,以及从中获得的真挚友谊、幸福感情,一切尽在《我的民国岁月》中。
  • 半夏纪年爱微凉

    半夏纪年爱微凉

    五岁是她厄运的开始,家人什么的,都已经成为缱绻万千的梦靥,十二岁是她被幸运女神眷顾的序幕,拥有亲情的温暖,也遇到最重要的那个他,阳光恩赐了她一抹明媚的花季,十六岁是她一切命运的转折点,不复存在的不是爱,更不是情,而是一幕幕不堪的过去。当年,是谁?在稚嫩的心上留下的伤疤,多年以后的今天,又是谁无情地揭开这旧伤。幸福来之不易,来得急,去的无法知晓,也可以痛的淋漓破碎。马上阅读>>
  • 无上生机

    无上生机

    地球一夜之间万物凋零,残存人类不甘屈服于命运,派遣人类精英穿越时空隧道拯救地球,可是,人类精英来到的却是一片陌生的世界—仙武大陆,而仙武大陆在十万年前,被称作仙界!且看人类精英林尘如何一步步拯救三界,成就无上生机!
  • 都市中的王牌

    都市中的王牌

    方荣,国家绝密部门服役8年,因特殊需要回归都市,过着普通人的生活,然而,始终低调不起来。。。。。。书中有细腻的感情生活,有刺激的战斗场面,有高调的装逼表现。。。。。。
  • 核岛猎人

    核岛猎人

    世界核战后,文明坠落,生灵涂炭。亚洲在数十载战争中形成的两个超级帝国长期对峙,战端无止,民不聊生。为解决长期的领土纠纷,两帝国缔结协议,双方各随机选出一支国民军,派往某核岛进行搏杀。底层的竹浅奈便在其中,她不仅要面对凶残的敌人,辐射变异的野兽,还要时刻警惕莫测的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