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炳轩
夏兴初从事小小说创作有二十年时间了,近年佳作不断,趋于蓬勃,形成了广安市文艺界的一道绚丽而独特的风景。
在广安文艺百花园中,我比较喜欢阅读兴初的小小说,他的作品简洁中有丰硕,平和中藏峭拔,舒缓中寓遒劲,朴实中含典雅,呈现出美的多元组合风格。
首先是思想美。
兴初的小小说像寓言,短小平实的故事中包蕴着作者对历史和现实的独特体悟和深刻思考。比如《王婶的心事》通过新时代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与心理距离恰成反比例关系这一荒诞社会现象的记叙和描写,揭示了开放与坚守,以人为本到底是以谁为本的时代生活难题,委实具有极强的现实普遍性和时代针对性。《失明的母亲》从一位盲人母亲的角度揭示反腐倡廉的时代主题,说明眼瞎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灵瞎。而始终保持心灵世界的高洁,其道路可谓伟大崇高而又艰难曲折。《优秀教师老李》现实主义地再现了乡村教师的原生态心境,直逼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的时代主题,其主旨是对“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等荒唐论断的伟大颠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活以真实,还人以真实。给读者以思想的震撼和灵魂的冲击。《陌生来电》通过打错电话的小故事呼唤灵魂的觉醒和良知的回归,给物欲横流的浮躁现实注入崇高而清新的气息。《吻的秘密》是对爱情的最新注解,也是对人性的理想化诠释。《别打破电话》和《老王进城》以及《缘》均彰显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爱的礼物》不单单是表现感恩的主题,而是在此基础上推进到爱心的传承和普遍化的高度。与《优秀教师老李》相比,其主旨有了更进一步的挖掘与拓展。“老李”爱他的学生,但谁来爱他呢?在“局长”和某些人看来,“老李”只有爱学生的不可推卸的责任,他不能拥有或不配拥有被爱的权利。《优秀教师老李》从某个方面表现了爱的缺失或者不完整。到了《爱的礼物》,作者则倾力于爱的理想大厦的重建,前者是破旧,后者是立新。《乡长的茶杯》则将笔触深入到新时代干群关系的纵深,引领读者去触摸中国政治体制那一根非常敏感的神经。
兴初的小小说之美首先表现在思想寄托之上,兴初小小说的思想寄托绝非简单空洞的政治说教,而是巧妙地渗透在人物描写和情节推进之中,给读者品味咀嚼留下了广阔而缤纷的艺术空间。兴初小小说的思想之美呈现出丰富性与深刻性和谐统一的多元组合特征,广泛涉及到亲情、爱情、友情,涉及到家庭、机关、学校、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这些广阔的领域又统一辐射到党和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政治体制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纵深,给读者以丰富的生活教益和深刻的思想启迪。
其次是感情美。
兴初的小小说有效地继承了我国优秀的现实主义文学传统。尤为可喜的是,兴初在继承的同时又有自己的探索和创新。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和情节展示均打上了作者的情感烙印。作者的主观感情与小说中的人物的感情时而重合交融,时而分道扬镳,呈现出摇曳顿挫迷离飘逸的美学特征,为小说陡然增添了几分含蓄、凝重、深邃、悠扬的韵味和情趣。
在《失明的母亲》中,作者的情感与小说中母亲的情感合而为一,有效地彰显了作者的主流价值取向,增强了小说的感染力。在《优秀教师老李》中,作者以旁观者的冷静和深沉来观察生活,又以当局者的哀伤和忧虑来体验生活。作者似乎很同情“老李”,欲替“老李”鸣不平,又希望“老李”能自我解放,自我超越。作者仿佛要批评“局长”,但又对“局长”的尴尬感同深受,因为“老李”现象与“局长”现象远非因果关系那么简单。作者情感的不确定性恰好给作品染上了一层含蓄而苍凉的色彩。在《陌生来电》中,作者情感首先指向独居老人,但又很快撤离,欣欣然关注“王总经理”的可喜变化,给凄冷的社会现实注入浓郁的理想主义的人文关怀。在《吻的秘密》中作者的情感高度浓缩在那一滚烫而经典的“吻”之中,作者一开始热情洋溢地吻着女主人公“红”,随着情节的推进,作者又和女主人公“红”一道去吻男主人公“宏”。所以小说中的“吻”就有了丰富的内涵。在《别打破电话》中,作者开始的时候颇同情老张的柔弱无助,而愤怒“高个子”的蛮横霸道,后来欣赏“老张”的机敏,同时也微讽了“老张”的小气与狭隘。作者的情感时而贴近人物命运,时而与人物剥离,关注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
兴初的小小说有浓郁的抒情性,作者的情感与小说情节推进和人物描写相伴而行,有效地服务于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的典型性。
第三是结构美。
小小说写作难就难在情节的精心布局,兴初的小小说是很讲究结构的安排的。兴初说小小说写作其实也不难,只要开篇注重包袱设置和隐藏,结尾在读者不经意时轻轻把包袱一抖就行了。这是经验之谈。对于在小小说创作的里程上艰难地跋涉了二十年的他来说,对小说结构的安排当然是驾轻就熟。
我以为,最能体现兴初小小说情节结构之美的要算《优秀教师老李》。小说开篇,作者故作平淡地写道:教师节那天,县上召开庆祝大会,凉风小学教师老李再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这是自有教师节以来,老李第十五次被县上评为“优秀教师”。这个貌似累赘的开头恰恰体现了兴初的匠心,它是为人物命运的大转折和小说情节发展的异峰突起张本蓄势,果然,第二自然段就写“老李”领奖证时摔倒在地,人事不省。下文通过“老李”和“局长”的对话描写又波澜叠起,悬念丛生。小说的“局长愕然”卒篇,言已尽而意无穷,读者也会情不自禁地久久“愕然”。
兴初的小小说结构安排并非包袱的一藏一抖的平面布局那么简单,而是龙卷风似的浪涛滚滚立体推进,他注重情节发展的曲径通幽似的反复地摇曳、顿挫、跌宕。像《老王进城》《乡长的茶杯》,读者和小说中的人物“老王”、“老刘”一样如入迷宫,直到小说终结,我们才如拨云雾而见天日,豁然省悟,浑身通透淋漓,畅快无比。
兴初的小小说集侦破小说和悬疑小说之长,这种艺术安排,有效地给读者造成阅读期待和思维动势,借以消除阅读疲劳和思维懒惰。这种小说情节结构的艺术性安排加强了读者的视觉冲击力和灵魂震撼力。
第四是手法美。
为了进一步增强故事情节的生动性和人物形象的典型性,兴初熟练运用多种艺术手法。
兴初善于把握事叙结构与叙述结构的辩证关系,巧妙运用叙述结构的手法。所谓事叙结构就是故事发展的客观过程。所谓叙述结构就是作者的主观叙述技巧,叙述结构大体上分三类,一是叙述者大于人物,又叫后视角,零聚焦;二是叙述者等于人物,这叫同视角,内聚焦;三是叙述者小于人物,这叫外视角,外聚焦。兴初最擅长的是第一类,即后视角,零聚焦,这种站在第三人称的角度,将笔触伸向人物的心灵深处,将人物刻画得饱满传神,而且作者根据人物刻画和结构安排的需要,随时中断故事的客观发展顺序,在时空的错综变换中叙事写人。
兴初善于运用陌生化手法结构置情节,刻画人物。他把我们司空见惯且习以为常的早已经麻木了的人和事巧妙地组合到一起,给读者的心灵以新鲜而强烈的刺激,这种由熟悉化到陌生化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作者成功的艺术追求。比如《优秀教师老李》,其情节和人物我们觉得既熟悉又陌生,作者把早已隐没在我们生活背景深处的被众人忽略甚至遗忘了的一个平凡普通的小人物揪出来放到我们眼皮底下并且用放大镜扩大了让我们看,我们怎能不感到惊讶,读者的惊奇和惊讶,正是小说中人物的魅力所在。再比如《别打破电话》《老王进城》《乡长的茶杯》故事和人物都近乎于荒诞,给读者以恒久的思索,这都得力于作者陌生化手法的成功运用。
除此以外,作者熟练运用对比,烘托以及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最后是语言美。
兴初的语言简洁朴素也不乏深刻和典雅,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人物语言,都干净利落,不过不及,恰到好处。
兴初的小说语言具有散文化倾向。他多用白描似的轻淡之笔写人叙事,给读者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从而收到四两拨千斤的艺术功效。从兴初的小说创作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对语言的不懈追求,以及这种追求所带来的可喜变化。在《失明的母亲》中,兴初的语言是平实质朴的,到了《优秀教师老李》和《陌生来电》以及《吻的秘密》,其语言已在平实和质朴中注入了一丝苍凉和冷峻,而到了《老王进城》和《乡长的茶杯》中,他的语言又有了一种轻松诙谐和幽默犀利的情趣。
概而言之,兴初的小小说都是通过普通人物的小故事来表现时代发展的大主题。他运用平实中略带冷峭的语言以及典型中透着新奇的手法,通过缜密而舒展的结构来彰显感情表达的多样性与生动性,思想寄托的丰富性与深刻性。他轻拢慢捻,淡抹闲挑,成功地弹奏出一首小小说之美的多元交响曲。
(作者系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广安市首届名师,出版文学著作六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