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68600000004

第4章 没有人不喜欢学得快、效率高的员工

朱旭入职两个星期,张敏文就意识到自己招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员工。按惯例,新编辑都是她自己亲自带的。她自己选好文章,让朱旭学着编辑,然后自己查看他编辑后的红样,对做得不好的地方一一指导。

几篇文章下来,朱旭就编辑得很熟练了,不但能修改作者的技术错误,而且在遣词造句方面,明显也比原作者做得好!而且新人胆子大,有时候看作者题目取得不好,也不和人商量,大笔一挥,就给改了;有时候看作者文章字数不够,自己就动手写上几段。张敏文推敲了一下这些修改过的题目和增加的文字,发现确实改得不错,所以也就默许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这个朱旭做事情极快,交给他的稿子,不用半天,一会儿就编好过来找她。有问题,指点两下,绝对不会犯第二次。这让张敏文感觉非常好。

名校硕士毕业的张敏文天性聪慧,而且是个急性子,最讨厌和笨蛋打交道。几年来指导新人,还是第一次这么轻松,她不由得感慨,看来以后还要多招点儿机灵的员工,自己也不用受累。

于是张敏文决定给朱旭加压训练。她找来几篇文章,对朱说,这几篇文章内容差不多,都是讲电脑主板的,你自拟题目,把它们整合成一篇文章,然后给我看看。半天之后,朱交来结果,新文章不但覆盖了原来文章的全部内容,而且还添加了不少原来没有的。更难能可贵的是,整合后的文章不但题目新颖,朱旭还为它写了一个颇有文采的编者按。结果比想象中还好,这更让张敏文觉得这个人招对了。

所以,在练习了十多篇文章之后,她找来朱旭谈话:“以后你和其他编辑一样走正常流程即可,中间编辑的文样不用给我看了。最后审稿的时候,我会看你们的编辑结果的。”

朱旭自己也觉得这份工作轻松异常。上班第一天老板交给他一份编辑手册,他恍然大悟,原来在稿子上这么勾画一番,就可以编辑文稿了。以前他只知道用个“乙”来表示前后交换,经常在写信和作文中用。他一边看手册,一边尝试用这些符号编辑一篇文章,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交给老板,老板指点一番后又交给他一堆以前的红样,让他自己翻翻,看看别人是如何编辑文稿的。看完这堆文稿,他感觉这个工作很简单,不知不觉中就能学会那些编辑技法;后来熟了后,他刷刷刷就用在了老板交代的稿子上。说他胆子大,其实完全是冤枉,他看别人有这么修改,自己推敲一下,感觉也能这么做,就大胆修改了。他想的是,万一改得不好,反正还有老板呢。

至于动作快,一方面是天性使然,另一方面也是训练的结果。朱旭上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啥喜欢上了诗歌,唐诗宋词背了不少,从郭沫若到舒婷,新诗也读了不少,动不动就说自己将来要做一个诗人,要做文学家。他没事就大声朗读诗词,自己还亲自动手写。父母对他的行为有些惊诧;但在80年代,诗歌是一件神圣的事情,父母也就不再干预,由他去了。等到90年代朱旭上了中学,诗歌不再流行,他按父母的要求上了理科班,决口不提自己过去的文学梦,父母这才放心下来。

但是这个文学梦给他留下了一个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不怕写作文。小学中学,多少学生视写作文为畏途啊。朱旭却没事,每次看到作文题目,提笔就写,一会儿就能完稿,并且从来不知道打草稿为何物,都是直接写在作文本上或者试卷上的。就是这样一气呵成的作文,还屡屡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朗读。有老师宠爱,自然也就越发爱写。作文之外,朱旭没事还写几篇文章,自己感觉不错的,就去投稿,还发了几篇。后来在电脑城打工后,他发现写文章来稿费实在太慢,于是走向现实主义,完全忘记了自己还曾有过的文学梦。

得到这份工作后,过去的经历让他觉得这点文字工作很轻松;加上刚来编辑部,老板交待什么就马上想办法完成,完全不知道自己是一个效率极高的新编辑。

唯一的不适应是他的腰部。以前在电脑城打工,每天都是站着,一点都不觉得累,这当了编辑,坐在了办公室,却坐得自己腰酸背疼。因为是新员工,还不能表现出来,他只好加大喝水量,这样隔三差五就可以去厕所里面轻松一下,也算是自己给自己多一点调整的机会。

老板让朱旭像其他编辑一样走正常流程,不用每次校改都让她审核。工作这两个星期以来,虽然没人教,他已经看清楚了这本杂志的出版流程。编辑先打印初稿编辑,然后让专门的排版人员修改,修改后,简单校对一下,然后交给美术编辑排版,如果文字少了,不够满页,还要另外加图片或者文字,在第二次编校的时候完成版式的微调。接下来修改回来,编辑之间还要互换手里的稿子,交叉校对,以防止一个人由于知识缺陷或细心度有问题,出现错误。最后校改之后,交给主编审查,校对室校对,返回后才能出片出版。朱旭很快融入了这个流程,每天编稿、校稿,忙得不亦乐乎。他明白,熟悉工作范围和工作流程,是一个职场新人的第一步。

有一天下班回家,和一个美术编辑,一个叫琦琦的女孩坐上了同一趟公交车。因为没啥私交,只好随便聊了几句工作进度之类的话题。出人意料的,朱旭收到了工作以来的第一个表扬。琦琦说:“你知道吗,我们美术编辑都说最爱排你的稿子。因为你的稿子改动少,我们工作量小,而且和你交流配合起来比较轻松。”朱旭一下子想起来,自己编第一篇稿子在排版的时候,差了一段。后来觉得加文字太累,朱旭就每次都有意识地多准备一点文字,这样,美术编辑只要改变一点点行间距、字间距,就可以把文字压缩进去,如果实在不行,自己还可以删除几句废话。他的理由是:删文字总比加文字简单。何况自己是新人,工作中替合作伙伴考虑工作量,注意合作伙伴的工作方式,也是一个好习惯吧。

琦琦接下来说:“你知道吗,其他编辑每次到最后校改了,还在增加或者删除大段的文字,这让我们改起来非常痛苦,而且容易出错。最后出错被发现了,他们还拿红样给我们说,你看,是你们没有修改到,是你们的责任。我们都痛苦死了。”

朱旭大为惊讶,因为他每次都在第一次编辑的时候,就完全编校好了稿子的内容。后面的流程,完全是以查漏补缺为目标,绝不会到最后的校对流程了,还想起来要去添加删改大段大块的文字。他是学工科的,知道设计阶段的问题放到最后会放大,所以问题越早解决越好。直觉告诉他,这样太容易出问题了。一两篇稿件后,怕出错的他初步给自己总结了一套最不容易出错、最顺利的稿件编辑流程,写在了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

两天后的一次经历,才让朱旭真正意识到,老板这么快就让他和其他编辑一样工作,还是有道理的。交叉编校一篇稿子的时候,他只用一个小时就搞定了,然后返回给那个叫杜鹃的老编辑——老板这次刻意安排杜鹃和他配对,也有带带他的意思。不料杜鹃立刻生气了,问他:“这么快,你验证过稿子里的内容吗?”他不知道这是杜鹃一贯对待新员工的态度,希望通过棒喝来教育后来者,于是就老老实实地说:“除了几处拿不准的地方上机验证了,其他都没有上机验证,但肯定没有错误。”

杜鹃火气更加大了:“你就这么肯定?”

朱旭也没话说:“不信你测试一下。这些快捷键我都知道的。”

这是一篇介绍电脑常用快捷键的文章。对朱旭来说,大多数快捷键都是常识,所以他不用上机测试,只润色文字即可,偏偏文章还以表格为主,没啥可润色的。

杜鹃当然不信,自己跑到机器上验证了几个她不知道的,发现果然没有问题,也就无话可说,这一页就此翻过。

不过从此朱旭长了一个心眼,有时候会看看周围的同事是如何工作的。一方面,他怕自己出错;另一方面,他想,作为新人,向同事学习,学习他们的工作方法,对各种事情的处理方法,应该是提高工作效率和业绩的比较快的路子。上班前的一天晚上,他表哥对他说,朱旭你很聪明,我相信你学得会的。到了新单位,记住要谦虚一点,仔细看看你的同事是如何工作的,首先别成为末尾的被淘汰者,然后仔细学习公司里最强的那个人。观察之下,自信心自然就建立起来了。

虽说朱旭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但大学时期他有几个老乡就是计算机系的,经常在一起聊天,久而久之他也迷上了计算机。对于现在的朱旭来说,组装电脑、编写个小程序,都是小菜一碟。朱旭看过很多电脑普及类读物,所以做一名计算机普及读物的编辑,技术上是小意思,稿子一看就明白,基本不用上机验证,在保证稿件技术的正确性方面,比其他的大多数同事都快得多。另外朱旭看书很杂,知识面广,很多词汇不用去验证,CAD、CEO、CTO、BTO,都是缩写,偏偏朱旭对这些熟悉得很。好几次看到同事去认真校对CAD的全部拼写,心里都有点郁闷,这不都是常识吗?总之在技术上,朱旭是很有自信的。

朱旭没有那些老编辑的坏毛病。他按照老板的指示,学习别的编辑编校过的文稿,其中主要就是这位杜鹃的稿子。他郁闷地发现,这个编辑喜欢做同义词替换,比如把“推敲”换成“琢磨”,可是到了下一次编校的时候,发现还是不好,就又修改回“推敲”。大多数地方都是可换可不换的。更严重的是,就像琦琦说的那样,到了最后校对的时候,她却发现稿子还有不少问题,然后就大块删改替换文字。朱旭是学工程的,信奉质量要控制在早期,最好是设计阶段。他不相信好稿子是编出来的,不喜欢在最后阶段下工夫编校,喜欢在前期和作者沟通,前期保证质量。当然,稿子最后阶段这样改,质量会好很多,不然就有问题了。可是这个杜编辑早干啥去了?朱旭观察发现,这个杜鹃每天都是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有时候还对着屏幕或者校稿发愣,因为自己好几次找她时,她好像都正处在半梦半醒之间。

相比之下,朱旭就精力过剩了。这点工作对他来说,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吃不饱。有两个好朋友关心他的工作,问他工作情况。他简单介绍了一下,最后总结说:“我这个工作特别简单,就是把长句子改成几个短句子,把长段落改成几个小段落。段落太多,就加几个小标题,再来几个二级标题,文章读起来就没有这么累人了。稿件图片太少,就让作者加几个图片,让版式看起来漂亮一点,图文并茂,可读性强点。科普文章没啥可修改的,只要保证文章的技术性和实用性就差不多了。”

朱旭不知道,善于总结也是他的长处。他跟同学抱怨:“你们不知道,就这么点事,我的同事都还要加班,也不知道是不是老板还给他们安排了其他的活干。我没办法,只好干完活就猛看其他的报纸杂志。你们都知道我读书也快,有时候书都翻烂了,网络上的文章都读完了,还没有事来。”

作为职场新人,朱旭不知道该如何跟自己的老板提要求,也不好意思去说这点工作量对他来说太少。他想,把活干得更好总是没错的。所以,到了第二个月,他看到自己的新任务,快速浏览完张敏文给他的工作安排后,就跑去找了一次张敏文。

主动去找老板,朱旭有些不好意思,所以说起话来吞吞吐吐:张老师,是这样的,这次您让我编辑的局域网专题,稿子我看了一下,觉得可以略微修改一下。

“就是我感觉这些技术文章都不错,就是可能生动性差点,我简单规划了一下,如果把整个局域网组建的过程,写成一个故事案例,比如一个宿舍组建自己的局域网的故事,从购买配件开始,把我们的技术文章穿插其中,这样可能更好看些。”

张敏文一听就明白了,这是写作5S的诀窍啊,通过故事让文章更加生动。于是她马上表示同意:“不过你如何解决篇幅问题啊?你这么一改写,可能篇幅会增加的。”

“这个问题我考虑过,把一些技术资料性的文字改小一号字体,排密一点,刚才我对比算了一下,可以把压缩出来的版面安排增加的文字。”

张敏文立刻拍板让朱旭就这样干。通过这件事情,张敏文更加注意朱旭了,朱旭此举其实是自己重新策划了一下选题。她仔细查看了朱旭新编的稿件,觉得朱旭是可造之材,应该给朱旭增加工作量,并给朱旭规划一下发展方向了。所以,她把朱旭叫到办公室来,说:“你来编辑部一个多月了,当初招聘你来,就是因为我们这里缺乏一个懂硬件的编辑。从下个月开始,你就负责我们这里所有硬件类稿件的编辑工作,这是第一。第二,我想给你强调一点,要成为一个好的编辑,关键是要自己策划选题,策划内容,甚至策划栏目。”

她继续说道:“我们杂志的内容板块比较固定了,你想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从现在到春节前,我们还要出一个特刊和一个增刊,需要做哪方面的内容,你可以多想想,写一个书面报告。策划杂志栏目,你目前还没有机会,所以就从策划这个特刊开始训练自己吧。你先写一个大概,下次我们编辑部例会的时候,讨论一下。希望你多发言。”

同类推荐
  • 沼泽地里的蜥蜴人

    沼泽地里的蜥蜴人

    在一片阴森的沼泽地里,隐藏着一个奇异的蜥蜴人。那么这个神秘的家伙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这个故事还得从主人公——侦探杰西说起杰西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对一切神秘的、不可思议的事件都着迷,总会坚持不懈地破解最终的谜底。有一天,他接到了一件古怪的案子,可这个案件就像一根引爆炸弹的导火索,危险从此就不断地向他袭来。杰西在调查中发现:寒冷的沼泽地里竟然潜伏着一条非洲食人巨蟒,在报案人家中的鱼库中出现阵阵恶臭,还有那一声声可怕的、具有神奇穿透力的长啸声。终于有一天,他发现了一个全身长满鳞片的高大怪人。可是当案件的谜底即将揭晓时,杰西吃惊地发现,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报案人、渔场老板为掩盖事情的真相精心设置下的陷阱。
  • 一纸忘情歌

    一纸忘情歌

    相恋多年的男友贺思源意外身亡,叶承欢伤心欲绝,却在葬礼上遇到了贺思源的出轨的对象向晚晴,向晚晴以腹中的孩子逼迫叶承欢离开。叶承欢离职,临离开G市前在化妆舞会上邂逅一男子,并发生了一夜情。在老家呆了两年的叶承欢在学长古沐霖的劝说下重回职场。在外市工作一年,古沐霖与叶承欢被调回G市。叶承欢撞见总经理古沐庭狼狈的一面,处处被古沐庭针对,甚至被古沐庭冷嘲热讽,最后更被古沐庭调到他的身边,当总经理助理。古沐庭早就认出了叶承欢是以前跟他发生一夜情的女子,却一直没有说破。种种巧合让古沐庭认定古沐霖与叶承欢一起设计了他。为夺得继承权,古沐庭用尽手段逼迫叶承欢与他结婚。
  •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

    《百万英镑》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小说,讲述了一个穷困潦倒的营业员美国小伙子亨利·亚当在伦敦的一次奇遇。伦敦的两位富翁兄弟打赌,把一张无法兑现的百万大钞借给亨利,看他在一个月内如何收场。一个月的期限到了,亨利不仅没有饿死或被捕,反倒成了富翁,并且赢得了一位漂亮小姐的芳心,在兄弟那里也获得了一份工作。文章以其略带夸张的艺术手法再现大师小说中讽刺与幽默,揭露了20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拜金主义思想。
  •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故事集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经典故事集

    在欧洲,每个家庭必有两本书,一本是《圣经》,一本就是《莎士比亚全集》,而在其全集中,戏剧占了绝大部分,可以说莎士比亚更多是以其戏剧而闻名的。本书包含的十六篇故事是由莎士比亚的戏剧改编而来的,包括《仲夏夜之梦》、《李尔王》、《第十二夜》、《哈姆雷特》、《冬天的故事》等。其虽然是故事的形式,读来却丝毫不比戏剧逊色,而且更多了一些平易近人的味道。
  • 银灰色的死

    银灰色的死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
热门推荐
  • 泛舟仙海

    泛舟仙海

    时间到了2020年,地球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化——大地在震动,火山在喷发,大海在咆哮,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一座座岛屿浮出水面,一条条裂痕在不断地生成扩大……地球如一个揉捏而成的纸团被一双无形的大手慢慢地拉伸延展开来,当一切尘埃落定,展现在眼前的却是一副不可思议的画面——宇宙虚空中出现了一个天圆地方的世界,这个世界比地球大了何止百倍,日月围绕着这个世界而转动,这一刻地球重回太古洪荒,神话传说将再临世间。大四学生叶初不知不觉站了历史的转折点上,前路迷雾重重而又暗流汹涌。且看他如何一步步成长,带领着这个浴火重生的世界重新杀回那万千世界,苍茫宇宙。
  • 玄极六道

    玄极六道

    神魔仙妖鬼人为乾坤六道自盘古开天辟地三皇治世六道轮回天地洪荒玄宇大同故事由此展开
  • 魔神无忧

    魔神无忧

    他一生想要平凡,平凡却离他太远。他为了生存挣扎,却总被命运左右。魔是什么?神是什么?我剑一出,五域之内谁与争锋!
  • 新技术·如何办好鸡养殖场(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新技术·如何办好鸡养殖场(新农村十万个怎么办)

    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开办鸡养殖场的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告诉读者如何养殖出优质的鸡。
  • 断袖王爷花魁妃

    断袖王爷花魁妃

    当晨耀第一美女与第一美男子相遇,当晨耀最睿智的王爷遇上义贼长风,当花魁遇上断袖。他们该谱写怎样的爱恨情仇?--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猛鬼秘事

    猛鬼秘事

    七岁时,因为村子里雷击木事件结识了一名大叔,老童,事件过后我得了过阴病,没办法只能放弃学业跟这老童四处奔波。十年后,我回到校园,因为三年没上学的关系是一名初三学生,不过学校却因为有人玩笔仙,招来一只猛鬼,事情就从此开始变得越来越离奇……而我开始将从老童手里学来的东西,四处游走在各个学校之间,被校长,局长等等邀请,以此来解决一些超自然现象。
  • 拯救次世界王子

    拯救次世界王子

    认识他将近有十年的时间,在十年中,他们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交集,但是一场倾城事故,却改变了一切,让她终于等到他。张爱玲笔下沦陷的香港,成全了范柳原和白流苏,而突然发生在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将成全多少有情人,又造成多少有情人分离?
  •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现代城市管理机制创新实证研究

    本书旨在对宜昌城市管理进行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宜昌城市管理的理念与特色、、宜昌城市管理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宜昌城市管理的模式、宜昌城市管理的成效与不足、宜昌城市管理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希望通过上述问题的考察和研究,梳理经验,发现不足,以此丰富现代城市管理的理论。
  • 重生之锦绣农女

    重生之锦绣农女

    奋斗了二十八年,好不容易养大了弟弟,在城里买了房,却不想,一场意外的车祸,让她魂穿异世。不止连累好姐妹送了命,还被老天爷一朝打回解放前,变成了一个被亲爷在猪圈里活活打死的地道村姑!果然,没有最悲催,只有更悲催!爹憨厚,娘懦弱,托儿带口不说,还有一家子极品亲戚虎视眈眈,成天野种贱野的谩骂,没日没夜的算计着要把她给卖了。她的穿越很悲催,穿越后也很悲催,唯一不悲催的便是,老天爷赐了她一个随身空间。有逆天空间在手,又有前世积累的经验,她就不信,她不能在这落后的古代打造出一个属于她的盛世王国。一朝富贵,所有人都转着她打转,费尽心力的讨好,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她一双明眸看得分明。
  • 反派boss绝宠炮灰妻

    反派boss绝宠炮灰妻

    梦梦的新文快穿之撩汉狂魔已经开坑了,欢迎喜欢看快穿的小天使们跳坑许可一朝穿成书里的无依无靠的三流小明星女配,女配的命可都是苦兮兮的,许可只好走向逆袭的道路。只是,当她躲开了和男主的孽缘,炮灰了女主后,却怎么都逃不开反派的手掌心了。不过看在,这个反派那么宠她的份上,姐就勉为其难的不走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