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7300000015

第15章 和美人生

家是一个人的生活休憩所,是一个人的精神栖息地,是一个情感避风港。一个人一辈子的生活是不是幸福圆满,很大一部分决定于他的恋爱、婚姻、家庭。

苏东坡一生大起大落,受尽挫折和苦难,但他终于走过来了,除了他的个性旷达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有着丰富的感情生活,有着一个和美的家庭。

第一次婚姻

苏东坡的第一次婚姻是在他18岁那年。因为第二年要进京赶考去了,父亲苏洵很有自信,认为自己两个儿子一定能中进士,一旦中了,如果还没有完婚,京城的皇亲国戚达官贵人一定会来提亲,要把自己的女儿、孙女嫁给他的儿子。人际关系到了这个“节骨眼”上,如果不答应又会得罪好多人。再说苏洵这个老头又不喜欢外乡人,他认为最好是本乡本土的,知根知底,知冷知热。所以在他们进京的前一年,就让两个儿子都结婚了。大儿子苏轼妻子姓王,叫王弗,比他小3岁,属兔,当时只有十五六岁。苏辙的妻子姓史,更小,只有十三四岁。

苏辙和他妻子几乎是白头到老的。而哥哥的妻子王弗在结婚十一年后去世了。

王弗是一个很贤淑、很体贴、很精明的女孩。可以说不但是生活上的伴侣,还是苏轼工作中的出色助手。她一直关爱着自己的丈夫,很内向,与苏轼坦率耿直豪放的个性正好形成互补的结构。

苏轼在读书,她总是静静地坐在边上,陪伴丈夫,可谓“红袖添香夜读书”,苏夫人是很有才学的姑娘,但她从不张扬,结婚好多年了,苏轼还不知道她读过好多书。有一次,苏轼背书背到一半,偶然忘了词,苏夫人看他急了,就不由自主地提醒了他一句。年轻的丈夫大吃一惊,你怎么能背出这个艰深的文章的?又问她其他书籍,她居然都能说出个大略来。

王弗看到丈夫交友没有心机,认为天下没有一个不是好人,很为他担心,苏轼也知道自己这个特点,他说:“余性不慎言语,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肺腑,有所不尽,如茹物不下,必吐之乃已,而人或记疏以为怨咎……”妻子常常对他说,孔夫子说,“能与之言而不言,失人;不能与之言而言之,失言”。就是说,能对这个人说的不说,这就是失去了朋友,而不能对这个人说的却说,那就是失言了。

26岁那年,苏轼正式走上官场,到陕西凤翔去做通判。当然常有人来拜访。王弗就常常躲在屏风后面,屏息静听。有一天,客人走后,她对丈夫说: 这个人讲话总是进一句出一句,模棱两可,“惟子意之所向”,在揣摩你的意思,然后顺着你的话讲,顺着你的竹竿往上爬,“子何用与是人言”,你费这么多工夫跟他谈干什么呢?

又一次有人来求苏轼办事,客人走后,妻子对他说:“恐不能久,其与人锐,其去人必速。”恐怕这个人不能和你成为好朋友,你看他一见面就像个老朋友,这样热络,热得快的人,冷得也快。你帮是可以帮他,但不能与他成为好朋友。后来事实证明,这个人果然在苏轼落难时,踏上一只脚。据推测,当时来往的人中,就有将来险些置东坡于死地的章惇。

你看,多么聪明的妻子!在她的眼里,苏轼成了要时时照顾的小弟弟。

有王弗在身边真是苏轼的大幸,可惜红颜薄命,治平二年(1065年),26岁的王弗不幸逝去,据说是误吃了蛇肉,当知道是吃了蛇肉后呕吐不断,溘然去世。留下了一个儿子,年仅6岁,就是苏轼的长子苏迈。

公公苏洵对这个媳妇十分满意,对苏轼说,你妻子嫁给你到今天,还没看到你有大成就,还没与你共享福就去了,你一定要把她运回家乡,和你母亲葬在一起。不幸第二年,苏洵也去世了。苏轼千里迢迢把父亲、妻子的灵柩运回家。你想,几千里路,又走水路,又走陆路,靠两只脚走,多不容易。

葬后,苏轼在王弗墓前种了一千棵小松树,并悲痛地长叹:“呜呼哀哉!余永无所佑。”我没有人保佑我了,我失去了保护神!

王弗虽死,她的叮咛却不时在苏轼耳边回响。在王弗去世十周年时,苏轼被调到密州(今山东诸城),在一个失意孤寂的夜晚,他在梦中依稀见到了久别的妻子,两人我看看你,你看看我,只是热泪滚滚,说不出一句话,醒来后,苏轼写了一首词《江城子》,这是一首任何人读了都会落泪、都会终生难忘的词: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这一年苏轼恰好40岁,这首小词写出了一个中年男子对爱妻十年生离死别的悲痛回忆。那新婚时“小轩窗,正梳妆”的美好镜头,写得越细腻,越表达出作者的凄苦心情。这首词开创了用词来悼亡的先河。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他们自由恋爱的证据。说“小轩窗,正梳妆”是从外向内看的画面,说“明月夜”是谈情说爱的时光,并通过实地考察,说王弗的墓地只有樟树而不是短松。这种说法颇有意思,可备一说。

第二次婚姻

苏东坡第二任妻子是王弗的堂妹王闰之,因为排行的兄弟姐妹多,称为“二十七娘”。就在王弗去世后的第四个年头,她成了苏轼的新娘。她比苏轼小11岁,属猪。她是一个更温柔、更天真烂漫的女孩,秉性柔和,遇事随缘,很容易满足。她不像她堂姐那样能干精明,是个典型的没心机的窈窕淑女,什么事都顺着丈夫的心愿。王闰之嫁给苏轼时已20岁了。她小时候多次见到过这位少年英俊的姐夫,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现在天赐良缘,做了苏轼的续弦,真是心满意足。

王闰之是47岁时死的,跟了苏轼二十六七年,苏轼主要的活动时期、生命最活跃的时期身边都有她在。她为苏轼生了两个儿子: 苏迨与苏过,特别令人感动的是,她对堂姐生的孩子视同己出。她死时苏东坡亲自为她写祭文,祭文中有“三子如一,爱出于天”的赞语。

在中国社会里,做继母是很难的,而王闰之却是主动对苏迈十分关心,比对自己儿子还好,所以苏东坡很感激她,更没有了后顾之忧。

王闰之不会像堂姐那样会提醒苏东坡,她总觉得像她丈夫那样善良开朗,有本事有见识的人,做事不会错,她总是支持他,体贴他。

有一年,苏轼在密州做太守,因干旱,蝗虫成灾,难以扑灭,他心情沉到了谷底,闷闷不乐地在书房踱步。儿子苏迈跑来要与爸爸玩,拉爸爸衣服。平时,苏轼是最喜欢与孩子玩耍的。今天心里烦闷,几次不肯理会儿子。儿子小,不会察言观色,还是缠住不放,惹得东坡忍不住对孩子发火,孩子哇哇地哭着走开了。

夫人王闰之见了,抱过孩子,柔声劝慰他,小孩不懂事,又何必跟他生气。

说着转身递来一壶酒,几碟小菜,对他说,悲有什么用,跟3岁孩子一样傻,喝杯酒开开心。

这件小事引起苏轼深深地思考,把它记在一首题为《小儿》的诗里: “小儿不识愁,起坐牵我衣。我欲嗔小儿,老妻劝儿痴。儿痴君更甚,不乐愁何为。还坐愧此言,洗盏当我前,大胜刘伶妇,区区为酒钱。”

苏轼自己责备自己,平时说要超脱一点,怎么遇事就不冷静了。他为自己没有定力,感情为外界环境所影响而感到惭愧,赞扬自己的妻子比刘伶的妻子善解人意。

苏东坡在黄州落难时写的《后赤壁赋》中也提到这位夫人,写到过他的朋友打到了一条鱼,可是没有酒,这位苏夫人把早就为丈夫准备好的酒坛捧了出来:“‘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你看多体贴,丈夫没想到的妻子已为他准备好了。“不时之需”,意思是说不定什么时候需要。

可是正因为太体贴了,丈夫在外面乱说乱动,闯了祸也不知道。等到朝廷的人来抓他了,才哭得几乎要昏过去。醒来后把苏东坡的诗文烧掉了三分之二,说就是这东西害了我老公!你说可惜不可惜!

这第二任妻子,还是一个很大度的人,为东坡在杭州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丫环朝云,当时只有12岁,等她长大后,成了苏东坡的侍妾。苏东坡比她大26岁。

朝云的故事

这个朝云,苏东坡说她秀外慧中,美若天仙,天资聪明,颇有慧根,她“素面常嫌粉污,洗妆不褪唇红”,轻盈风姿绰约。到30岁时,苏东坡还赞美她两片小嘴唇永远鲜艳欲滴,且体态天生雪白的肌肤,不必借用化妆品。苏东坡学生秦观说她:“美如春园,美如晨曦。”成了一朵绽放的奇异花朵,她才艺过人,琴棋书画无所不能,她成了苏东坡后半生,乃至晚年的红粉知己,精神上的真正挚友。苏东坡甚至称她为“天女维摩”(一尘不染的圣女)。

晚年苏东坡很多好诗都是为她写的,感激她、赞美她,因为朝云是最能理解他的人,与他心心相印。

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一日东坡退朝,吃好饭以后带着妻子、侍妾、丫环去散步,因为苏东坡人长得比较胖,稍稍有个将军肚,就摸着肚子问,这里面是什么?有的说这里面是锦绣文章,有的说这一肚子都是见识,东坡说都不对。轮到朝云,她嘲讽地说,学士的那里面啊,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 别人流行什么,他偏不赞成什么,总是和主流媒体唱反调,不肯与时俱进。苏东坡听了捧腹大笑。

在黄州流放的最后一年,1083年,朝云为苏东坡生了一个儿子,起名遁,小名“干儿”,中年得子,苏东坡疼爱非常。中国人原先有个习惯,出生三朝,就是第三天,要给孩子洗澡,要办酒,叫做朝酒,苏东坡就为干儿写了一首有名的《洗儿》诗: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这是自我嘲笑,也是对孩子的祝愿。其中有人生哲理,有社会经验。意思是孩子不要太聪明了,还是糊涂一点好。五六百年后郑板桥就按这意思写了四个字,叫“难得糊涂”。可惜他这个干儿,只活了十个月,不幸在奔波中染上肺炎,抢救无效,在金陵(南京)夭折了。

中年丧子,东坡的痛苦可想而知,他亲自在南京埋葬了孩子,去时,抱着孩子的尸体,葬后,两手空空回来。一路上禁不住老泪纵横。朝云这个年轻的母亲,更是不吃不喝,呆呆地望着挂着小孩衣服的衣架,哭倒床头,说要与孩子同去。东坡在边上不知怎么安慰,作《哭干儿诗》: 吾年四十九,羁旅失幼子,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我泪犹可拭,日远当日忘,母哭不可闻,欲与汝俱亡……苏东坡自己也感到奇怪,人生如梦早已了悟,为什么事到临头,仍然无法摆脱。人啊!到底是有情物!不久朝云便信起了佛,读起《金刚经》,以后也再没有生第二个孩子。

苏东坡晚年流放到岭南,跟着他的是小儿子苏过和朝云两人。可是朝云在广东惠州染病,忽然身亡。年仅34岁。死前嘴里还在念着《金刚经》中的句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又如电,应作如是观。苏东坡遵照她的遗愿,把她安葬在惠州城西丰湖边的一座小山丘上,这里离一座寺庙不远,边上有一座佛塔,坟墓后,山溪落下如同瀑布。苏东坡还为她建了一个亭子,就叫“六如亭”。表示人生短暂: 如梦境、如幻影、如水泡、如影子、如露水、如闪电。还亲自在亭子的柱子上写了一副对联:“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还写了墓志铭,称她“敏而好义,忠敬如一”。以后还写了很多诗,悼念朝云。

苏东坡还常常与人说起朝云生前的事。那时,当苏东坡心情不佳时,常常要她唱曲子,有一次苏东坡要她唱《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朝云唱到“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时就唱不下去。苏东坡问她怎么不唱了,她说我唱不下去了,枝上柳绵吹又少,就是柳树飘絮,春天去也,所以伤心。她想到丈夫一天天老去,可是还在说“天涯何处无芳草”心里不忍,所以唱不下去了。朝云来到这个世上,似乎就是为了苏东坡而来,12岁来,34岁去了。

“暗恋”东坡的女子

苏东坡一生除了她们三位女性,还有很多“粉丝”。像他这样可爱的人,当然“粉丝”是不少的。

据记载,有一天他在杭州西湖的船上和朋友们喝酒,忽然远远有一只船驶来,船近了,船舱里走出一个绝色女子,对着苏东坡大胆地说,我心里只有您苏先生,希望能为您红袖添香陪伴您左右,可家里已逼着我嫁了人。现在让我为您弹一支曲,唱一支歌,以表达我的爱慕之情。说完就自弹自唱了一支曲,真可谓: 声如裂帛,响遏行云。周围的人都感动得屏住了呼吸,唱完以后,她又叫人摇着船渐渐远去。当船消失在人们视线里时,人们才从沉醉中醒来,感叹不已。

在苏东坡心灵最隐蔽的角落里,有一个隐痛,他从小恋着他的堂妹,在他爷爷苏序去世时,堂妹跟着长辈也来奔丧,两人青梅竹马,感情颇深,但因为同姓同宗,不可能成双的。后来她嫁给了柳仲远。苏东坡有好多诗很朦胧,读不懂,其实是在写暗恋堂妹。比如“羞归应为负花期,已是成荫结子时”。后来堂妹死了,他两次写祭文,写得像贾宝玉哭晴雯,凄婉动人。那几天,家人见他伤心地面墙躺着,偷偷哭泣,这是他一生抹不去的一道绚丽的风景线。

更有一件使人黯然神伤的传说。苏东坡到了当时认为的蛮荒之地。住在一个草堂里,隔壁正好一个妙龄女子早就听说苏东坡的大名,对苏东坡倾心相爱,愿意以托终身。但苏东坡觉得自己已与她不相配了,年龄相差太大,两人之间已隔了一道墙。就把他的苏门四学子之一,同样才华横溢、风流倜傥的秦观介绍给她,但是那女子居然不愿意,因此郁郁而死。有人说,苏东坡的那首《蝶恋花》就是写她的。墙内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内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年龄是一堵墙,是不能逾越的墙,苏东坡清醒地认识到,年龄毕竟是一堵墙,要有墙的意识,一定的年龄差距,是不能越过的,中国有句老话,叫做“违天不祥”,“天理难容”,这天就是指自然规律。有的事可以是合法合情,但不合天理!

可惜那个烈女子却不理解,她的死成了一个使人千古遗恨的悲剧。

还有一个叫春娘的侍女,也暗暗地深爱着东坡。东坡要被贬到南方去了。因路途遥远,他把家里的侍妾、僮仆遣散一些。

有一个朋友主动送一匹骏马给苏东坡,说路上有用,可以帮东坡作坐骑,又能为他驮东西。当告别时他向东坡提出一个请求,是不是可以把那个叫春娘的丫环送给他,还写了一首诗: 不惜霜毛雨雪蹄,等闲分付赎蛾眉。虽无金勒嘶明月,却有佳人捧玉卮。东坡想反正要把他们遣送的,给她找一个有钱、有地位、有才华的朋友,也是一个好去处,也不错,就答应了这个朋友,苏东坡也写了一首诗: 春娘此去太匆匆,不敢啼叹懊恨中,只为山行多险阻,故将红粉换追风。(追风代指快马)春娘其实暗恋着苏东坡,知道这件事后,很伤心,春娘说: “孔子贵人贱畜,而今大人以妾换马,分明是贵马贱人。”

她也写了一首诗道:“为人莫作妇人身,百般苦乐由他人;今日始知人贱畜,此生苟活怒谁嗔。”

然后撞老槐树而死,东坡原以为让她享福,却不想害了她,心中十二分内疚,一万分悲痛,但已追悔莫及了。

这件事后来成了苏东坡终身的遗憾,他怎么也不知道这姑娘的心思,客观上是亵渎了春娘的感情,把她换了一匹骏马!

我们大文豪的“粉丝”实在太多了。

同类推荐
  • 幻战

    幻战

    《幻战》作者周桥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002年起从事儿童文学创作,2006年致力于少年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开创幻想橙健康快乐生活理念。《幻战》为其《我爱幻想橙》系列之《幻战》,讲述了一段不一样的恋爱故事。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诉·心灵欢歌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诉·心灵欢歌

    让我们的心灵也插上隐形的翅膀,在文字的空间自由欢歌,尽情飞翔。就是“充满知识、智慧和感情的话语”,柔软、温暖,充满正能量。可以怡情,作阅读快餐;亦可移情,挫折、抑郁时,疗效直逼“打鸡血”。
  • 探索神秘的宇宙

    探索神秘的宇宙

    在广袤的宇宙中至今仍然潜藏着众多鲜为人知的秘密。多少科学家为了探寻这些秘密,都在默默地奋斗着。今天我们将他们的研究成果编辑成书籍,一起去探索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乃至外太空等宇宙的组成部分。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带领青少年朋友一步步走向宇宙的门前,借着科学的力量敲响门栓,揭开那重重面纱。
  • 一千零一夜·上

    一千零一夜·上

    《一千零一夜》里的故事不是某个作家独创的,也不是在一时一地形成的,而是中近东地区的广大市井艺人、文人学士经过几百年搜集、提炼、加工形成的,是阿拉伯和波斯湾地区各族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
  • 瞧瞧这些奇迹

    瞧瞧这些奇迹

    本丛书共8个分册,分别涉及考古学、海洋学、地震学、气象学、地质学、细菌学、地理学、军事学等学科,知识丰富,涉猎广泛。是一套具有活力、具有创新力的儿童科普读物。你见过弯曲的石头吗?你听说过能唱歌的沙子吗?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大自然的奇迹无处不再。作者在本书中告诉读者,世界上奇迹无处不在。比如,我们身边到处是水,我们对水司空见惯。可你是否知道,水的特性真是非同寻常:水没有一种固定的形状;无论多小的缝隙,水都能钻过去;无论遇到多么不规则的石头,水都能绕过去。但洪水也能冲倒房屋,海啸引起的大浪也能吞没大地。水不简单,水有很多故事,有很多传奇。
热门推荐
  • 粉嫩王妃

    粉嫩王妃

    阮绵绵脸色绯红,胆战心惊地看着眼前这个天生媚色,极致妖娆的男人,吞了吞口水。他兴趣盎然,低首敛笑,掩去嘴角那抹邪恶,修长的指尖划过她柔软的唇瓣。
  • 穿越之南唐一梦

    穿越之南唐一梦

    一次偶然的网友聚会,在烟花三月的扬州,前生今生都有缘的一批人的相聚,注定会触动怨灵,于是穿越到古代南唐,血的仇恨,只有用血来化解。
  • 阴阳九重道

    阴阳九重道

    世界上的灵异是真实存在的,主人公天生被下降头术,被一奇怪阴阳先生所救,并接触道法,后遭遇其他三清书传人,在这充满离奇的世界里,他们遭遇到许多诡异恐怖的东西,但最后可怕的不是鬼怪,而是人心!
  • 灵修战神

    灵修战神

    世间有一种花名叫绝恋花,此花生长在万魔窟中,服下此花便可忘记恨忘记爱。一段纠葛千年的绝恋,一段因为阴谋开始的绝恋,一段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绝恋,一段令大陆所不耻的师徒绝恋,爱就要爱的轰轰烈烈,恋就要恋的生死相依,不离不弃!!!
  • 公务员制度新解

    公务员制度新解

    本书是一部关于公务员制度的实用教材,内容包括公务员制度概述,职务与级别,录用、考核与培训,职业任免与升降,奖励与惩戒,工资、福利与保险,辞职、辞退与退休,申诉、控告及法律责任几个部分,适合广大公务员参考学习。
  • 天帝谣

    天帝谣

    传说在六合八荒的某一处有一座天帝宝库,里面藏着长生不老和成仙的秘密,故老相传,只要聚集惊夜枪、斩魔剑和开天斧三件神兵便可以找到天帝宝库。其时晋天门统领天下正道,邪魔退散,然而就在天地异象——三星并行后,魔教卷土重来,更有神秘组织彼岸宫四处活动,目的不明,一时之间九州动荡,风起云涌,卷入三者斗争的少年张小枫该如何选择?爱情、友情、亲情与正道魔道,长生不老与成仙的诱惑,千种烦难,万般纠缠,张小枫是否会坠入黑暗深渊?能否守住初心?救回沉沦杀戮魔道之中的至交好友?一切的一切,尽在《一念光明》。
  • 《打工时代》

    《打工时代》

    肩背行囊走四方,云天旷野路茫茫。相逢莫问家何处,总是他乡望故乡。------打工谣
  • 青梅煮酒论cp

    青梅煮酒论cp

    这本书会有一个个独立的故事组成,也就是主角不是同一个哦!至于题材嘛,你们懂的[抛媚眼]美人与KO,盗墓瓶邪情!闷油瓶……男男甚有爱,动漫皆基情!傲娇的,腹黑的,软萌的,应有尽有!
  • tfboys之你还要我怎样

    tfboys之你还要我怎样

    如果不是我失忆了,也许我们会更好,如果不是我抛弃了,也许我们会更完整。
  • 恐怖电影大师

    恐怖电影大师

    只是普通学生的许符,得到了无限世界主神的委托,要求他创作恐怖作品。面对这个惊人的机遇,许符下定决心,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在中国拍恐怖电影,何其难哉。但许符不怕!所以请你们原谅他一生放荡不羁爱作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