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697500000015

第15章 学生完善人格教育故事推荐(5)

柳公权很快写了一篇,心想,我肯定是第一了,谁能比得过?心里这样想着,脸上也显露出洋洋得意的神情。这时,从东面走过来一位卖豆腐的老汉,这老汉早看出了柳公权的傲气,决定给他泼点儿冷水。他说:“让我看看。”他挨着个看了一遍说:“你们的字都不怎么样。”

这对柳公权来说,真如晴天打了个响雷,他长这么大还从未有人说过。他的字不好呢,他又追问“我的字到底怎么样?”“也不好。你的字就像我担子里的豆腐,软塌塌的,没筋没骨的。”老汉说。

柳公权一听老汉的评价,马上不服气地说:“我的字不好,那么请你写几个让我瞧瞧!”老汉笑道:“我一个卖豆腐的,你跟我比有什么出息。城里有一个用脚写字的人,比你用手写的强几倍呢,如果不服气,你去瞧瞧吧。”

第二天,柳公权带着满肚委屈和狐疑进城了。到了城里一打听就找到了。就在前面不远的一棵大树上,挂着一块白布,上面有三个大字:字画汤。树底下,许多人正围在一起低头瞧着地下。柳公权急忙跑过去一看:确是一位老人已失去双臂,正坐在地上用脚写字呢。只见地上铺着纸,他用左脚压着一边,用右脚的大拇指和二拇指夹住毛笔,运转脚腕,一排遒劲的大字便出现在人们的眼前。众人一阵喝彩:“好,好!”

柳公权都看呆了,真是不看不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啊!自己有完整的手臂,还赶不上人家用脚写的,更有甚者,还骄傲自满,自以为天下第一了,惭愧,惭愧。

想到这里,柳公权来到无臂老人面前,双膝跪倒,说道:“先生,请受徒儿一拜,请您教我写字吧。”

无臂老人推辞道:“我一个残废人,能教你什么,只是混口饭吃罢了。”柳公权说:“请您不要推辞了,您不收下我,我就不起来!”这老者见他情辞恳切,心里一动,说道:“你要实在想学,那么你就照着这首诗练下去吧。”说罢,老人又用脚铺开一张纸,挥毫写下一首诗:

写尽八缸水,墨染涝池黑,

博取众家长,始得龙凤飞。

这首诗,是无臂老人一生练字的真实写照。那意思是说练字的辛苦,练字的工夫,用尽了八缸水,染黑了涝池水,博取众家之长,虚心学习,才有今天这苍劲有力的龙飞凤舞。

柳公权是个聪明人,早已领略了这诗中的寓意,他不但懂得了写字必须勤写勤练,虚心学习,更懂得了做人亦不能恃才傲物,否则将一事无成。

他怀着不可名状的感激之情,接过了老人的诗,急切又羞愧地回到了家。打这以后,他从不在人前炫耀自己,每日里挥毫泼墨,练笔不止,悉心研究揣摩名人字帖,最后终于练成流传千古的柳公权“柳体”。

23.钟隐卖身为奴学艺

钟隐是五代南唐画家,他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家里请了好几个老师教他画画,他本人又刻苦,因此在年轻时便出了名。

一次,他听说有个叫郭乾晖的人擅长画鸟,特别是画鸷鹞更出色。他便登门求教,谁知郭乾晖很古怪:不但作品不肯随便拿出来,而且作画也躲着人,唯恐别人把他的技法学了去。

后来,听说郭家要买个家奴。钟隐高兴极了,隐瞒了身份,改名换姓,当了郭乾晖的奴仆。天天端茶倒水,锄菜浇园,心想:“我总有机会窥看郭乾晖作画了。”可是,郭乾晖作画,连奴仆也不让呆在旁边,总是关门闭户,独自画画。

然而,钟隐是个有名的人,突然失踪,别人哪有不打听的呢?不久,郭乾晖也知道了,他把钟隐找来,感动地说:“相公为了学画,不惜屈身为奴,老夫实在愧不敢当。你的意思,我也知道。不过世上像你这样谦逊好学的人,实在不多。冲这一点。你将来也会前途无量。老夫不才,就破例收你当个门生吧。”

于是,郭乾晖把自己的技艺全部传授给钟隐,钟隐谦逊勤学苦练,终于成为着名画家。

24.欧阳修自谦的故事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今江西吉安人,仁宗八年(1030)进士,官至参知政事。他是宋朝的大文学家,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又是大史学家,独撰《新五代史》,并与翰林学士宋祁合修《新唐书》,还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等。欧阳修虽是着名学者,但从不高傲,处处谦虚谨慎。下面三则,就是欧阳修自谦的故事。

甘拜下风

一年,宋代的钱惟演镇守洛阳,建了一座驿舍。驿舍落成之后,一天,钱惟演邀请好友欧阳修,谢希深、尹师鲁三人为驿舍撰写一篇记文。这三个文人中,当时还顶属欧阳修的才华出众,名气大。但欧阳修感到谢希深、尹师鲁写文章一定有值得自己借鉴的长处,孔子说过:“三人行,必有吾师”吗。于是,欧阳修决心抓住这个有利机会去取别人之长来补己之短。

三个文人苦思冥索,终于各成一篇记文。欧阳修主动拿自己的文章与两位好友的文章交流、比较着。谢希深的记文写了七百字;欧阳修用五百字写成;尹师鲁写的更短,全文才三百八十多字,叙事清晰,结构谨严,遣词造句恰到好处。

“写得好,写得好!”欧阳修拜读尹师鲁的文章,赞不绝口,他心悦诚服,甘拜下风。

晚饭后,欧阳修提着酒壶,诚恳地向尹师鲁讨教。尹师鲁被欧阳修那种虚心好学的精神深深感动,也就打消了种种顾虑,与欧阳修探讨起写文章的技巧来。他说:“作文最忌格弱字冗,你的文章不错,可就是文字欠简练。”

两位挚友一边饮酒、一边谈论,话一投机,滔滔不绝,直到一轮红日东升,方尽兴而归。欧阳修便按好友讲述的,重新撰文。这一篇文章更完善、精粹,较尹师鲁还少了二十个字,真是更上一层楼。

尹师鲁赞扬他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真是一日千里啊!”

不署全名

宋朝皇帝宋仁宗命翰林学士宋祁,修撰《新唐书》。宋祁用了十几年时间,刻意求精,把该书的主要部分《列传》编写完了。这时,为了加快速度,皇帝又命欧阳修参加修撰,负责《纪》、《志》的编写工作。

书成之后,宋仁宗感到全书体例及行文风格不一,要欧阳修从头润色。欧阳修把《列传》部分认真读过之后,感到写得很好,有独到之处,自己对唐代一些人物的看法与宋祁不同,但不能妄加修改,强加于人。于是,他奏明仁宗皇帝,决定一字不易。按照北宋惯例,史书修成后,不论多少人参加编写,只署官位最高的名字。欧阳修当时是宋朝的参知政事,比宋祁的官位大得多,当然该在全部书上署他的名字了。但欧阳修觉得自己只参加了一部分工作,书的大部分是由宋祁写的,便只在《纪》《传》两部分署了自己的名字。他打破了惯例,不署全名,表现了谦让的美德,深受人们的称赞。

向实践学习

有一年,欧阳修得到一幅古画,画的是一丛牡丹花,花下卧着一只小猫。他觉得这画很好看,就挂在了客厅里。这时候他已经名气很大,而且孩子也长大了,与当朝丞相吴正肃攀了亲家。

一天,吴丞相来家做客,欧阳修便在客厅里作陪。吴正肃看到这幅古画,连连夸赞画得好。欧阳修自以为应该谦虚一下,便说:“还过得去吧,也不见得十分精彩。”

“怎么不精彩?”吴认真起来。

“你看,这花的颜色并不水灵,如果画些露珠儿上去,岂不更好?”欧阳修信口搭言。

吴立刻站起身,指着画说:“老弟,你错了!这里画的是正午牡丹,怎么可以有露珠呢?你瞧,花瓣是张开的,花的颜色有些发干,正是阳光强烈照射的结果。还有,你注意到这只小猫了吗?”

“猫又有什么说道?”

“如果是早晨的牡丹,应是花苞未开,伴有露水,而且猫眼的瞳孔是圆的。而现在,猫眼的瞳孔眯成一条线,完全是正午的特征。”

欧阳修连连称是,暗想:我虽然得了此画,却不晓得其中奥妙,真是白痴。他叹了一口气,对吴正肃说:“看来我们这些舞文弄墨的人,真得好好向实践学习。否则,尽管文章写得多,也不会有生命力的!”

欧阳修到了晚年,已经名噪天下,但他仍把以前所写的文章反复斟酌,逐字逐句地修改。他的妻子劝他说:“何必自讨苦吃呢!你这么大年纪了,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他笑着回答:“如今不是怕先生责怪,而是怕后生笑话。”

25.辛弃疾斟酒谢岳珂

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三月,辛弃疾已是60多岁的老人了,当时被任命为镇江知府。他在抓紧练兵之余,仍挥毫写作,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都出于此时。

在一次宴会上,歌女们演唱词人的新作《永遇乐·千古江山》,客人齐声叫好,辛弃疾也很高兴。忽然,辛弃疾说:“各位不要只叫好,给我的词提提意见吧!”

“不敢,不敢……”大家推辞着。

“诗不厌改嘛。人往往自己看不到自己的眼睛,也不容易看到自己作品的缺点,不知毛病怎么改呢?各位不要顾虑,给我的词提提意见吧!”说完他便挨个征求意见。大家还是说:“提不出,提不出。”

座上有位年轻人,是抗金名将岳飞的孙子岳珂。辛弃疾征求到岳珂时,岳珂也有些犹豫,因为在座的大多是长辈,地位也比自己高,哪有自己先说话的道理。但看到辛弃疾诚恳的样子,便直率地说:“辛帅的词雄视千古,自成一家,晚生怎敢妄议。不过辛帅非要我提的话,我认为《永遇乐·千古江山》一词里,一连用了吴帝孙权、宋武帝刘裕、宋文帝刘义隆、赵国大将廉颇等四个典故,不熟习史实的人,怎能看懂呢?”

“岳公子是爽快人,这话正好抓住了我的毛病。”辛弃疾满脸笑容地说:“我就是爱用典故啊!”说完便站起来斟了一杯酒,双手递到岳珂手中,表示谢意。

大家被辛弃疾的谦虚精神所感动,都热烈地饮酒尽兴。

26.杨时程门立雪

宋朝的时候,在现在的福建一带,有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叫杨时。

杨时从小就很聪明,读起书来又很用功。他常对人家说:“学习对于我像吃饭一样,是我内心的需要,所以在任何时候我都不放松学习。”杨时还认为学习不仅需要有决心,而且必须有崇高的目标。他说:“学习和射箭一样,必须先有目标,然后才可放射,善于学习的人,也一定先有自己的目标,然后才能订出学习计划,循序渐进。糊里糊涂是学不好的。”

杨时自己就是按照这一办法进行学习的。他年纪不大就能写一手好文章,后来又专心钻研经史,宋神宗熙宁九年中进士。

当时河南程颐和弟弟程颐讲学很有名,四面八方的人都来向他们求教。杨时也弃官不做,到程颢处登门求教。他虚心好学,进步很快,当他南行回家时,程颢感慨地说:“我的思想从此往南去了。”

后来程颢死了,杨时很悲痛。为了进一步深造,杨时又拜程颢的弟弟程颐做老师,这时,他已是40岁的人了。

一天中午,他在学习上碰到了疑难问题,便和同学游酢(zuò)一起去请教老师。当他们到达老师家里,正赶上程颐午睡。为了不影响老师休息,就不声不响地站在大门外等候。刚巧,那天下着鹅毛大雪,程颐醒来后发现窗外大雪纷飞,便兴致勃勃地信步走出房门。发现门外有声响,就推开大门,一看,是杨时和游酢站在那里,便赶忙把他们请到屋里。这时,门外的积雪已经一尺来厚了。杨时和游酢站过的地方,留下二对深深的脚印。

27.东坡乱改菊花诗

一次,苏东坡拜访宰相王安石,未见到宰相,偶然发现其书桌砚台底下压着一首未写完的诗:“西风昨晚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东坡想:只有秋天才刮金风,金风起处,群芳尽落,但菊花能做霜雪,怎么花瓣四处飘落呢?王安石真是“江郎才尽”,终铸成大错呀!于是他挥笔续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便拂袖而去。

后来苏东坡贬官至湖北黄州府当团练副使。苏东坡到任后,一日他和好友陈季常到后花园赏菊饮酒。正刮了几天大风之后,园中十几株菊花枝上一朵花也没有了,只见满地铺金,落英缤纷。东坡一时瞠目结舌。陈季常问:“你见菊花落瓣,怎么这样惊诧呢?”东坡讲了在王安石府上改菊花诗一事。此时,东坡感慨万分:“我曾给王宰相改诗,以为他孤陋寡闻,谁知孤陋寡闻的竟是我自己。这事给我的教训太深了。今后凡事要谦虚谨慎,千万不可以自恃聪明,随便讥笑别人。”

后来,东坡向王宰相“负荆请罪”,承认了错误。从此以后,东坡特别谦虚谨慎。

28.范仲淹跪拜“一字师”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做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既是个文臣,又是个武将。他在幼年时代就立下大志,为了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他虚心学习,不耻下问,昼夜诵读诗书。到了成年仍然保持谦虚的襟怀。

有一年,范仲淹在浙江桐庐做官时,因为十分敬仰崇拜严子陵,他特地为严子陵建造了一座祠堂。严子陵是东汉初年人,跟刘秀是同学。刘秀做了皇帝以后,就召严子陵到京城去做谏议大夫,他不肯,隐居在富春山。相传严子陵经常在富春江边上钓鱼,因此祠堂就造在钓鱼台旁。

同类推荐
  • 别让高考报考毁了孩子一生

    别让高考报考毁了孩子一生

    人生决定职业,职业决定学业。高考报考的问题是个伪问题,问题的本质是背后的职业问题和学业问题。如果你想了解高考报考对孩子的一生到底有多重要,相信这本书会给你想要的答案。
  • 温馨享受的哲理美文

    温馨享受的哲理美文

    哲理,是感悟的参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人生在世,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实现人生的目的,在千里迢迢的生活之旅上,会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情,认识形形色色的人物,在这些人和事的碰撞中,头脑中可能会有瞬间智慧的闪光,这些闪光往往就是哲理的体现。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豪夫童话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一豪夫童话

    《豪夫童话》讲述了出一个又一个的小故事:《小穆克》揭露统治阶级的不仁不义和对普通百姓的欺压,具有很强的人民性。《年轻的英国人》写一只猴子扮成绅士在上流社会厮混,受到市长等人的赏识,最后使他们丢尽了脸面。这篇童话辛辣地嘲讽了市民阶层盲目崇拜外国风尚、追求时髦的坏风气。
  •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学生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

    学生怎样学习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一直是众多教师和家长非常关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同的人能提出上千种不同的方法,但最根本的一条,则是大家都认可的,那就是运用良好的学习方法,这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学习途径。学习方法是指通过许许多多人的学习实践,总结出来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因其以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所以受到大家的特别重视。学习方法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它因个人条件的不同,选取的方法也有一定的差别。
  • 满分作文一本通

    满分作文一本通

    中考最近三年满分作文。在高考科目中,作文题目占了60分,在整张试卷中的权重非常大。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我们需要从高考满分作文中汲取精华。因为凡高考满分作文,除满足行文的一般基本要求之外,都有其与众不同之处。尤其是在见解、见识、见地等方面都必定技高一筹。
热门推荐
  • 时来孕也转(喜孕来系列)

    时来孕也转(喜孕来系列)

    是谁说狐都很聪明的?她就认识个笨到不行的另类!说什么他要报恩,要照顾她一辈子,可是却说话不算话,要和她分道扬镳!明知道她爱他还玩冷酷装傻,气得她豁出去差点卖了自己。后来知道他是不想重蹈覆辙,但是爱都爱了覆水难收。前世如何她才不去管,今生为他生子为他赴死,只要他能好好地活下去。
  • 斯道绵绵

    斯道绵绵

    荒漠草原,几不逢人,风餐露宿,饱经艰辛的旅蒙商与愚忠朝廷却刚直不阿、勤勉为民的戴彰勋,加上抗垦造反、转战千里的陶克陶胡竟然和这古城搅在了一起。最终,谁是胜者?旅蒙商?戴彰勋?陶克陶胡?——著者
  • 鬼眼男孩(新版)

    鬼眼男孩(新版)

    “我”是白云街民工子弟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是个“鬼眼男孩”,能预测即将发生的危险。在和“我”爸爸押车回来的路上,“我”和爸爸看见了爸爸单位温董的车出了车祸。真后悔没报警,阴差阳错,“我”爸爸却送了命……
  • 优化三国

    优化三国

    优化戒指功能:复活+优化体质+优化兵器穿越到三国,主角手戴优化戒指,率一班兄弟横扫腐朽的东汉末年。自立为王,令潘凤力擒华雄,在陈宫跳的白门楼下堆被子、复活被砍头的高顺,于是主角开始标榜顺我者昌,逆我者……有本事你昌给我看!~向吕布下武斗战书,与曹操平原决战,同孙策争雄水上霸主,命贾诩与诸葛亮隔千里决战于帷幄之中。与刘备、袁术、袁绍等三国众英雄一起逐鹿天下……还原三国历史风貌,一展名将风流。加入新时代元素,绽放新的三国世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且看我优化三国!
  • 古战纪

    古战纪

    有人说我是占卜师,有人说我精修预言术,还有人说我有先知血脉。其实,我只是一只“乌鸦”。
  • 瞎子摸象

    瞎子摸象

    “瞎子摸象”之质量新解,寓言的高明之处就是用最简单的故事来包容社会万象,而且启发性极强,常能带来旧瓶装新酒的惊喜。瞎子摸象是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它在质量管理方面能给我们带来何种启发呢?质量管理须有全局视角,方能看到问题之源头和症结,才能避免治标不治本,或者只见树木不见树林的偏颇。
  • 如也

    如也

    有一些人消失了,就像从来没有出现在我的生活中一样。我们又回到原来那样,不打电话不联系,如同陌生人一样,只是我们再也回不去最初的原点,就像有些话说了就再也没有收回的可能。这些人或离开这世界或离开你的小宇宙,不管去了哪里,不管是否就在身边,不管每天是否擦肩而过,都已经成为回忆……
  • 天配良缘之西烈月

    天配良缘之西烈月

    他会踏上这片奇异的海域,不过是想谈成一笔买卖,不承想,却迎来一场赌局。女人他见的多了,女王他倒是没领教过,可以一试。听说女王大人喜欢逛伶人馆,那么他就先从“卖身”开始吧。她是天生的王者,不管是夺嫡登基,还是变革维新,她都应对自如。直到——那个男人闯进她的世界,从此便不得安宁。先是突染奇毒,紧接着遭到伏击暗杀,之后叛党作乱,朝堂动荡,各种麻烦接踵而来,他一定是她命中的克星!他们一个是纵横海域手握皇权的新任女王,一个是富可敌国放荡不羁的风流浪子,这两个人的相遇,是一场豪赌,只是没想到,结局竟是……
  • 武起天穹

    武起天穹

    天穹之上龙魂降世,有万相生还是苍穹之破。上古之时武道昌盛,今时今日内劲争锋!在东方古大陆上,有武道与内劲两大修炼体系,在这个‘侠’字即将被人淡忘的时代,大陆到底上演着怎样的仙侠事迹,诞生了个怎样的少年游侠………九天离歌,遥重逢,武起天穹,封神路。
  • 神谕天启

    神谕天启

    仙修圣地突然封山百年!千年帝国为何一朝崩塌?传承塔内的神秘灵魂,到底是谁的召唤,使他进入这个时空的黑洞!这一切的背后是阴谋,还是意外?来自青墟的少年,一步步走向这个迷茫的世界。没有人知道,等待他的是什么……新人新书,开篇已经修改,求一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