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31800000031

第31章 第13号鸟屋

韦·恰蒲丽娜

刚建鹦鹉大笼那时候,是把所有鹦鹉都放在一起的。鹦鹉数量很多,它们的颜色都很鲜艳,一眼看去,五彩斑斓,有蓝的,有绿的,有黄的……

鹦鹉一天到晚唧唧喳喳,没完没了地叫,还在笼子里飞过来飞过去。当它们一齐蹲上笼子的横杆时,那才叫好看,远远望去,简直是一棵披着五彩叶子的大奇树。

到二月,鸟儿就陆续开始配对,成家了。

这时,动物园里分管鸟笼的纽拉大婶就得用兜网把不同颜色的鹦鹉分开,让它们各住各的笼子。这档子活儿干起来挺费劲,也很麻烦。兜鹦鹉的时候既不能损伤鹦鹉的羽毛,又不能看走眼,绿鹦鹉得放在绿鹦鹉的笼子里,蓝鹦鹉得放在蓝鹦鹉的笼子里,黄鹦鹉得放在黄鹦鹉的笼子里。

纽拉大婶干这个活儿已经有许多年了。兜鸟动作之麻利,没谁能比过她。她伸过网兜儿去,那么灵巧敏捷地一扭手,鸟儿就在她网里了,没等它因挣扎碰坏羽毛,就已经被放在了另一个笼子里了。

纽拉大婶做完分笼工作以后,再细一看,发现在蓝鹦鹉的笼子里有一只蓝白间杂的母鹦鹉,样子很不好看。

“啊呀,我怎么没看清这蓝白色的鹦鹉呢?”纽拉大婶不安地说。

再把这只鹦鹉分出来当然不难,马上可以做到,但是纽拉大婶不想再惊扰鹦鹉了。

“算了,就让它留在那里吧。”她拍拍手说。

接着她就到每个笼子里去挂鸟屋了。鸟屋都是用木头做成,很像是椋鸟窝。笼子里有多少对鸟,有多少个鸟家,就得挂多少个鸟屋。所以鸟屋准备了很多。

纽拉大婶在绿鹦鹉笼子里一共挂了54个鸟屋。这就是说,她的笼子里有54对鹦鹉,每对鹦鹉都有一个单独的鸟屋。每个鸟屋都被编上了号码,这样便于对每个鹦鹉屋的状况进行记录。

纽拉大婶还没挂完鸟屋,一对对鹦鹉就迫不及待地飞过来挑选自己的新房了。几天以后,鸟屋里都住进了新主人,只有第13号鸟屋却不知道为什么总空着。

纽拉大婶对这13号鸟屋空无主人的事百思不得其解。起先她以为也许是这鸟屋做得不讨鹦鹉的喜欢,也许是鸟屋的出入口做得太小。她架起小梯子,爬上去看了一下。不,不会是因为出入口的问题——这出入口跟其他出入口一样平润圆溜,不大也不小,里面的稻草也铺得平平整整。总之,鸟屋跟其他的一样好。那么为什么没有配对的鸟去住呢?

纽拉大婶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原因,就开始留神观察这个鸟屋。

看了几天,纽拉大婶没看出里面有什么问题。

不过后来她发现一只绿鹦鹉蹲在这13号鸟屋近旁的横杆上。这只鹦鹉显得很特别,其他鹦鹉都已配了对成了双,它却孤单着。它通身的羽毛乱蓬蓬的,整个样子看上去傻傻的,吃得也很少。

纽拉大婶怀疑它是病了。

后来纽拉大婶终于弄清楚,它没有病。有一天,这只绿鹦鹉蹲在鸟屋外的横杆上发呆,这时一只鹦鹉飞过来,蹲到了它身旁——这就是纽拉大婶觉得很不中看的那只毛色蓝白相间的母鹦鹉。

绿鹦鹉见母鹦鹉飞来亲近它,它立刻全身一抖,马上精神起来,也活泼了。

原来,绿鹦鹉不快活,是因为母鹦鹉啊!纽拉大婶一下记起来,它们在没挂鸟屋前就已经要好了。后来它们彼此分开了,于是就只好相互思念。

纽拉大婶不由得心头一震,就同情地把这母鹦鹉捉住,放进了绿鹦鹉单个住着的13号鸟屋里。

第二天早晨,纽拉大婶再去看时,13号鸟屋不再是空的了。在鸟屋的横杆上蹲着两只鹦鹉:一只是绿色的,一只是蓝白相间的。它们快活地唧唧、唧唧叫个不休,还关切地相互用嘴梳理羽毛。

过了些日子,母鹦鹉产下了几枚粉红色的小个子鸟蛋,随即就开始孵了起来。

母鹦鹉连日连夜抱蛋,甚至吃食时也不离开。绿鹦鹉叼了虫子来,嘴对嘴喂它,像喂小鸟似的。如果母鹦鹉起来活动身子,绿鹦鹉马上过来接替它抱蛋。

过了17天,所有的鹦鹉屋里都孵出了小鹦鹉,不多久以后,那只蓝白间杂的母鹦鹉也孵出了小鹦鹉!小鹦鹉一身白绒毛,头很大,嘴巴很大。它们躺在柔细的干草上,鹦鹉爸爸、鹦鹉妈妈一天到晚叼东西来喂它们。

如今纽拉大婶除了常来喂米粒外,还增加了些嫩软食品。为了便于母鹦鹉喂小鹦鹉,她把熟鸡蛋切成碎片,掺上米粥,再在小碟子里放上蘸过牛奶的面包。

纽拉大婶牵挂鹦鹉,每天都提前上班。她一进屋,穿好白大褂,就前去查看鸟屋。然后动手打扫屋子,准备饲料,接着就给鹦鹉们喂食。

有一天,她查看鸟笼,意外发现鹦鹉笼地上有几只小鹦鹉。它们趴在第13号鸟屋底下,就是那只长得难看的蓝白母鹦鹉住的鸟屋下方。

“哟,你这个坏家伙!竟把自己的孩子给扔出来了,还装做什么也不知道呢!”纽拉大婶是从不动气的,今天她却生气了,说话声音也就很大。她还举起手来,要唬一唬这不像样的母亲。

然后,她小心地捧起小鹦鹉放回到第13号鸟屋里。

“你要是敢再把自己的孩子扔出来!……”她对那只飞到她身旁的母鹦鹉威吓说。

她拿起日志,把这件事详细做了记录。

从这事发生以后,纽拉大婶就开始特别留意第13号鸟屋的情况——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谁晓得这只母鹦鹉还会不会把小鹦鹉再扔出来!

幸好,她的担心是多余的。两只鹦鹉精心照料着自己的孩子,好像什么事也不曾发生过。尤其是那只蓝白两色的母鹦鹉,它从早到晚在食槽和鸟屋之间飞来飞去,整天忙着给小鹦鹉喂食,有时候甚至忙得忘了吃东西。

“啊呀,你辛苦了!可别累痩了哟!”纽拉大婶不安地说。虽然她许久前的气还没全消,但还是将放饲料的小桌子往蓝白杂色鹦鹉的鸟屋那边挪了挪,好让这对鸟夫妇取食能近些。

纽拉大婶向来珍爱自己亲手饲养的鹦鹉,操心操劳,不辞辛苦。小鹦鹉快要出窝的时候,她就更是劳心,小鹦鹉是她心血的结晶啊!小鸟长得怎么样,说明着她照料得好坏。所以,到第35天时,也就是13号鸟屋的小鹦鹉应该飞出窝时,纽拉大婶就格外担心。这一天,她一大清早就没有离开过鹦鹉鸟笼,连午餐也没有吃,但是她却老不见小鹦鹉飞出来。

“莫非小鹦鹉都还没有长好么?”纽拉大婶焦急地自语说。

她正要走近笼子去看,突然,第13号鸟屋里钻出了第一只小鹦鹉。这只小鹦鹉飞出来的样子轻松又快乐,一飞出来就落在了旁边的横杆上。接着,小鹦鹉一只连一只地飞了出来。

“两只……三只……”纽拉大婶把飞出来的小鹦鹉都一一记录在鹦鹉养育日志上。“四只……”她增加着记录的数字,“你想,有七只小鹦鹉呢,把这么一群小鹦鹉养大可不容易啊!”

然而使她大吃一惊的是,从这个窝里又飞出了几只小鹦鹉。

八只……十只……十一只!纽拉大婶快速地数着。

十一只!……纽拉大婶在动物园里干了这多年,从来没有见过一窝鹦鹉能孵出这么多小鹦鹉的!

她连最后一个数字都没有写完,就跑去找鸟类饲养部主任安娜·华西丽叶芙娜报告喜讯了。主任和纽拉大婶一起来到笼子跟前时,在13号鸟屋旁的横杆上,站着的小鹦鹉不是十一只,而是十二只。它们站成一排,欢天喜地叫着—唧唧唧,唧唧唧……

主任见到这么多小鹦鹉,大吃一惊。

“纽拉大婶,您没有搞错吧?”主任问,“可能从别的鸟屋里飞出来的小鹦鹉,也混在这里边?”

“哪能呢,安娜·华西丽叶芙娜!”纽拉大婶不高兴地说,“我刚才在这里一只一只数的呢。我对这鸟屋有专门观察,我这里写得清清楚楚:母鹦鹉是怎么喂的,又怎么把小鹦鹉给扔出来的。”

“等等,把小鹦鹉扔出来?”安娜·华西丽叶芙娜插问了一句,“那就奇怪了!这样,您把日志给我看。一对鹦鹉不可能孵出这么多小鹦鹉的。”

安娜·华西丽叶芙娜打开日志,仔细看了好一阵。她在日志簿里找到了关于纽拉大婶怎样发现地上的小鹦鹉,又怎样把它们放回鸟屋去的详细记录。

“当时小鹦鹉趴在什么地方?”安娜·华西丽叶芙娜问。

“就在这里,就在鸟屋下方。”纽拉大婶指了指那个地方说,“我就是在这儿把它们给捡起来的。”

她还在那个地方弯下身去,仿佛这会儿在那里还有小鹦鹉似的。后来,她直起腰……往正前方一看,看到的是第12号鸟屋,而第13号鸟屋则还要稍偏一点。

“您看,”安娜·华西丽叶芙娜笑着说,“小鹦鹉是从第12号鸟屋里掉下来的,而您却顺手把它们放进了第13号鸟屋了。”

纽拉大婶不由得一下愣住了。后来,她连忙去搬来一架小梯子,把它靠在第12号鸟屋上,三下两下爬了上去。鸟屋里确实空着!这就是说,小鹦鹉是从这个窝里掉出来的。而纽拉大婶却把它们放到旁边的第13号鸟屋里去了,而且还责怪那只蓝白间杂的母鹦鹉。

纽拉大婶无意识地伸出手去,她带着歉意想抚摩一下这只母鹦鹉。但母鹦鹉没有明白她的用意,不安地在自己的十二只小鹦鹉旁边走来走去,竭力保护它们。纽拉大婶一走出笼子,那母鹦鹉立刻就平静下来。它蹲在自己的六只鲜蓝色的小鹦鹉旁边,开始梳理起自己难看的羽毛。不过,这只外表难看的鹦鹉,此刻在纽拉大婶眼中是如此美丽,竟让她忍不住转过身去对主任说:

“现在我才发现,它是一只多么美丽的母鹦鹉啊!”安娜·华西丽叶芙娜微笑着点了点头。

同类推荐
  • 猴子国历险记

    猴子国历险记

    很久以前,美国有一个并不出名的小镇,叫“普勒尔巴”。约翰·杜里特就住在这个小镇上,人们非常喜欢这位医术高明的博士。约翰·杜里特有一个习惯,每次出门时都要戴着一顶高高的帽子,并且嘴里喜欢叼着烟。这时,孩子们和那些小动物都爱跟在他的后面。
  •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文明要从小事做起》从讲故事起笔,以说理的方式解读人类社会的文明细节,是一本提升读者人文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极佳青少年励志读物,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本书包含了大量有关文明礼貌行为的培养,包括“手插口袋打招呼是不礼貌的”、“热情真挚,恰到好处”、“道歉,谦恭而得体”、“拒绝他人要含蓄委婉”、“赞美是人际关系的要诀”等。
  • 青春花开粉嘟嘟

    青春花开粉嘟嘟

    这是一个“励志类”的校园故事,是一部新时期的《花季雨季》。倾情关注“留守儿童”的青春期教育。用“爱、美与真诚去感召问题少年和学困生,引导并陪伴孩子们度过逆反的青春期”。
  • 经典童谣串串烧.传统童谣篇

    经典童谣串串烧.传统童谣篇

    童谣,也称儿歌,是陶冶孩子们幼小心灵的音符。好的童谣是心灵鸡汤,它能滋润孩子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传唱好的童谣对于培养孩子的文学素养很有帮助。“童谣是低年级孩子最容易掌握的文学样式,通过传唱童谣,既可以得到快乐,又可以学到一些知识,非常有助于孩子形成良好的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广泛流传于儿童之间的歌谣,或诙谐风趣,或喜闻乐颂,既可以说,也可以唱,还可以连说带唱。表达形式丰富又多彩,符合孩子们的兴趣点。
  • 少年最识烦滋味

    少年最识烦滋味

    好友相邀为10~15岁青少年写一套心理丛书,喜自心底生。一来觉得太有必要,二来觉得多年与青少年打交道的经验终于可以和更多同学分享。信誓旦旦地拟了一套丛书的名字和主旨,几个志同道合的同学雀跃着准备大干一场。
热门推荐
  • 网游之神幻虚拟

    网游之神幻虚拟

    说实话这小说的构思真不好定意,有网游但也像玄幻,有兴趣可以看看打发时间。还有如果看的话请至少看到10章以后,因为10章以后才正式进入正题。
  • 咒念师

    咒念师

    现实世界中,他,是一个市内普通高中的学生,是一个身高一米七三,有诗词方面天赋的白羊座男孩;幻空界内,他,是一个有着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力的咒念师,是以斩妖除魔为己任,以斩杀天地大妖为目标的后继者。
  • 旅途随风舞动

    旅途随风舞动

    他讨厌被束缚,在窒息的世界里,她的文字,给了他光亮。她喜欢平静生活,因为她的爱一旦给予,便浓烈如火,所以她承受不起失去。爱让人不安,可如果那个人值得你去不安,那就不必再迟疑。爱让他和她变得勇敢,懂得争取幸福,懂得珍惜幸福。
  • 墨色凉歌:骨弦

    墨色凉歌:骨弦

    一晓风,一残月,冷月醇酒谁共眠,天地苍茫,半生流浪,怎堪忆华年;斟一杯清酒,饮一段风月,梦里她一曲锦瑟幽雅,鸳鸯瓦冷,玉枕纱厨,夜半凉透孤庭深,曾经的誓言,掩盖上风沙,谁孤独一生,等,一世长安一明灯,一冷弦,千载弦歌叹情绝,一曲锦瑟,三生离殇,不过凡尘梦;织一段锦瑟,弹一段离殇,梦里她弦起锦瑟喑哑,十里长亭,千里惆怅,夜半琴声孤山冷,曾经的回忆,揭开了旧伤,谁深陷红尘,葬,锦瑟华年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 都市之仙家小店

    都市之仙家小店

    一场意外,十九岁的轻生女孩儿钱雾的身体里进驻了一个金丹期的元神。从冰系异灵根的天才修士变成只有三灵根资质的普通凡人,从灵气浓郁的红芒界来到这修仙者绝迹的地球界。太上忘情的仙人从此有了凡人的七情六欲。为了偿还因果,钱真人决定做个乖孩纸,背着书包上学堂去鸟。填志愿了,真人问:有神学院否?被拍飞。为了修炼所需的大笔资金,钱真人家仙家小店开张,上曰:赛神仙、赛华佗。众人:到底是赛神仙还是赛华佗?是算命的还是看病的?钱真人:都赛。也算也看。卧槽!这不神棍吗!
  • 畅游天堂

    畅游天堂

    先吐个槽:这本书名字本应该叫《第二天堂》,可惜被占用了。个人感觉这个制度可以放宽些,毕竟全国有四十多万个张伟,撞脸的几率一样很小。而为此不得不把名字改来改去,实在有悖写手初衷。作品介绍:这是一个发生在天朝电竞逐渐走向疲软,WCG上成绩一年差于一年,最终连入围都成了一种奢望的时期发生的故事。这是一个全能的天才,借助全球首款全息游戏《第二天堂》拼搏奋斗,带领一众玩家在时隔十三载后再次杀回WCG,剑锋直至冠军的故事。当然,这也是一个轻松,转折,数据化很明显的网游故事。
  • 阴阳天尊

    阴阳天尊

    披着一身龙骨,就要执掌阴阳,雄霸天下!男人惹我,我扁他、揍他、欺他、笑他、杀他、宰他……用一百种方法折磨他;女人惹我,我不嗔、不喜、不悲、不怒、不温、不火……很简单:征服她!
  • 排球少年之王者归来

    排球少年之王者归来

    她,是排球界公认的天才,只因为身体原因而无法踏上球场,成为教练后斩获所有的奖杯,却忽视了排球的根本,当她来到这个还没开发的土地,她能否如愿?
  • 腹黑三小姐惹不得

    腹黑三小姐惹不得

    风云突变,电闪雷鸣,她竟然穿越到了千年以前,还在第一天就见到了休弃她的那个男人,也见到了一个妖孽。最没想到的是,她自己会为了那个妖孽努力修行,只为和他并肩而行......
  • 缭绕异物志

    缭绕异物志

    在一个阴暗的角落,有一本《异物志》,它记载了无数世间纯真的爱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