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7740900000046

第46章

不论是霍夫曼定律还是盐野谷佑一的修正理论,实际上,这些根据历史统计数据分析出的结论,反映了这样一个历史客观过程,即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趋势。根据“重工业化”趋势在各主要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变中表现出的阶段性,整个工业化的过程也明显的表现出依次递进的规律性:工业由以轻工业为中心向以重工业为中心转变。19世纪头40年是棉纺织业和丝织业快速发展、占据主导地位的时期,但以钢铁、工程和煤炭业为代表的重工业部门的发展已在这一时期的末尾显示出重要性。在重工业化的过程中,工业结构又表现为以原材料工业为中心向加工组装工业为中心的演变,即“高加工度化”。工业结构在向“高加工度化”转换过程中,将逐步过渡到“技术集约化”。这种过渡不仅表现为所有工业各部门采用越来越高级的技术、工艺和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所谓尖端工业的全面勃兴。技术集约化过程,也就是所谓“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综上所述,产业结构变革的过程,是产业结构体系中主体部门依次更迭的过程,也就是由工业化初期第一产业占主导地位逐步移向工业化中期第二产业即制造业占主导地位,然后,第三产业逐渐取代第二产业的主导地位。这种主体部门的依次更替虽然显示出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所占份额有规则的下降和上升,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当中任何一个个体部门的衰落,相反,是以它们的发展为前提的。在结构深化过程中,虽然农业和之后的制造业不再占主体地位,但农业和制造业已经得到了飞越性的发展。

(五)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同步进化的过程

马克思指出:“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马克思的论述说明城市的根本特点是集中。它与工业特点相一致。工业具有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特点,它需要集中于一定的地域。“大工业企业需要许多工人在一个建筑物里共同劳动;这些工人必须住在近处,甚至在不大的工厂近旁,他们也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城镇。”大工业的集中必然引起人口居住的集中。工业生产的大规模的集中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出于五个方面的客观需要:“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怎样以大规模的协作为前提,怎样只有在这个前提下,才能组织劳动的分工和结合,才能使生产资料由于大规模积聚而得到节约,才能产生那些按其物质属性来说只适于共同使用的劳动资料如机器体系等等,才能使巨大的自然力为生产服务,才能使生产过程变为科学在工艺上的应用。”虽然城市的出现较早,但是城市化却是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的。反过来说,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同步进行的过程。

工业化带来的农业发展以及工业化本身的发展是城市化的加速器。资本主义大生产一旦占领农业,由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农业劳动力呈绝对减少的趋势,而非农业则大规模地吸收农业劳动力。“资本主义生产一旦占领农业,或者依照它占领农业的程度,对农业工人人口的需求就随着在农业中执行职能的资本的积累而绝对的减少,而且对人口的这种排斥不像在非农业的产业中那样,它由于更大规模的吸引而得到补偿。”正是农业的推力与非农产业的拉力,使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城市。

此外,城市的起源和发展也同商业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城市工业本身一旦和农业分享,它的产品一开始就是商品,因而它的产品的出售就需要有商业作为媒介,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此,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发展也要以商业为条件,这是不言而喻的。”作为流通环节的商业以城市为载体,这个载体越发达,商品流通也就越发达。

一般来说,城市化最直接的表征现象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人口规模逐步扩大。许多研究提供的材料说明,工业化开始以前,世界城市人口增加一直缓慢,直到1800年,整个城市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仅有3%左右。但工业革命后仅50年的时间,全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6.4%,增长了1.74倍。

这些材料表明,世界人口在100多年内只增加了7亿多,不到一倍,而城市人口增加了近2亿,增加了6.7倍,城市人口的比例从3.2%提高到13.9%。城市人口与总人口之间这种对比关系的变化说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是一些国家在此期间发生产业革命的结果和反映。城市人口增加的来源有: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长,城市的净移民,城市行政区域的扩大。据史料记载,在产业劳动保险即将开始时期的西欧,大多数城市中的死亡率高于出生率,即使是这样城市人口增长也很快,尤其是1750年以后增长更快。这说明,产业革命开始时期城市人口增加以及城市机器大工业扩展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主要是通过农村人口转移来实现的。如果把城市人口开始大批增加和规模迅速扩大作为城市化的标志,那么可以认为,城市化的开始是英国产业革命开始后的事情。

城市化要变传统落后的乡村社会为现代先进的城市社会,只有当以机器大工业为核心的社会化大生产方式正式确立,从而从根本上动摇以家庭手工劳动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条件具备以后,才真正具有现实可能性。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产业革命正是把机器和机器体系引入城市大工业,借助于技术变革的巨大冲击力,向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产业组织以及经济结构提出挑战,并最终使它们退出历史舞台。因此城市化是在产业革命的有力推动下,顺应社会经济客观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工业化加速向前推进,只有在城市积极参与之下才能实现。大约在1760年以后,英国的第二产业迅速增长,各城市都扮演不同的角色。北部的棉纺织区和中部的铁制品生产地区培育出像曼彻斯特、伯明翰这样大批工业制造业中心,而伦敦作为政治和金融中心以及英国最大的港口发挥协调功能。到19世纪末,工业化已经扩散到欧洲大陆大部分地区并开展到北美,正如工业化促进了伦敦的加速增长一样,工业化也促进了巴黎的发展,并使柏林和纽约上升到了世界都市的地位。

城市化的进程一直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变化而演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技术变革的日趋激烈,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改组更加突出,最突出的特点是,新技术革命所开拓的一系列以高科技为特征的新产品、新材料和新工艺正在取代传统制造业的主导地位,从而出现了一批高科技型的新城市和原有城市的高技术开发区,同时适应制造业结构变革并为其提供高质量系列化服务,第三产业的优势地位日趋显著。城市尤其是大城市的职能正在从传统的制造业中心向着执行管理协调、信息传播、优质服务、知识经济的方向发展。可见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人类社会经济自近代以来的同步化过程。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国民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工业化过程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企业制度的变迁,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财富的增加,劳动就业的改善,国力的增强。任何发展中国家都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并伴随城市化过程,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二、我国工业化道路的历程

改变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追求。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指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新中国成立前夕,在规划新中国的发展蓝图时,毛泽东又指出:“在革命胜利以后,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成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思想,在1951年再次得到表达:“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面巩固的社会主义。而欲农业社会化,必须发展以国有企业为主的强大的工业,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必须有步骤地解决这个国家的工业化问题。”表明国家获得独立和统一以后,中国共产党便立即把中国由一个农业国转为工业国提到议事日程。

在如何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有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一条是先发展轻工业尤其是消费品工业,再发展重工业。其特点是轻工业与农业联系比较密切,轻工业生产规模相对较小,资本周转快,轻工业发展积累一定的资金,便于发展重工业。这样的工业化道路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工业化过程花费时间较长。美国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完成工业化,美国在1775年独立战争爆发时,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全国97%的人口在农村。1865年南北战争为美国产业革命扫清了障碍,到1877年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产业革命,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40%左右,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50%左右,城市人口占总量的25%左右,从农业国过渡到农业—工业国;1884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53%,从事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55%左右,由农业—工业国发展为工业国。另一条发展道路是以苏联为代表的国家的工业化道路。这条道路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重工业生产规模大,资本周转慢,资本密集,与农业关联度小,但一旦发展起来,可以迅速武装国民经济各部门,工业化过程时间比较短。苏联从1921年开始工业化,到1932年基本建立了一个门类齐全的大工业体系,共用了12年时间。

中国共产党综合了国内外环境条件,作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战略。这样的工业化战略是出于以下考虑:

第一,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我国是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的农业穷国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刚刚解放的1949年,中国的现代性工业产值占国民经济总产值的比重大约在10%。经过三年恢复时期的建设,到1952年,使用机器的现代工业产值,约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8%。在既有的工业结构中,以轻纺工业为主,占68.1%,重工业比重很低,占31.9%,而且重工业中50.5%是原料工业。一些主要的工业产品的产量很低,如钢产量只有135万吨,金属切削机床只有1.1万吨。代表当时先进制造业的汽车、飞机、石油化工和精密机床等制造业几乎是空白。因此,“在革命胜利以后,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改变国家的这种经济状况,在经济上由落后的贫穷的农业国家,变为富强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家。这就需要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使人国有强大的重工业可以制造各种必要的工业装备,使现代化工业能够完全领导整个国民经济而在工农业总产值中居绝对优势,使社会主义工业成为我国唯一的工业。”

第二,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影响。中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苏联成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经验对我国工业化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苏联用了12年时间完成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胜法西斯建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中国领导人相信,中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我们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顺利地完成国家的工业化。在我国工业化初期,苏联伸出援手,其影响力是很大的。正如美国著名学者费正清指出的那样:“由于发展的愿望,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

第三,国际环境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之初,取消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的继续存在,帝国主义则在政治上剥夺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与此同时,在经济上实行封锁、禁运、冻结、中断贸易等手段企图摧垮中国,直到爆发朝鲜战争。朝鲜战争的爆发,导致中美双方形成全面对峙的局面,更加速了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强烈愿望,其后的中印边界战争、越南战争、中苏关系破裂后的苏联的威胁等许多因素,都促使我国加快重工业建设。“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就可以促进农业和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就可以建立和巩固现代化的国防,就可以保证逐步完成非社会主义经济成分的改造。”

同类推荐
  •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走向善治:中国地方政府的模式创新

    国际舆论将中国视作正在崛起的大国,浙江省则是这个蓬勃发展中国家的一个先行省份。本书的研究以该省为主要模本,正是基于其经济社会发展和地方政府改革在全国所处的领先地位,因为先行探索的经验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当然,聚焦浙江并非局限于浙江,本书的着眼点在于探讨转型期中国地方政府模式创新的实现途径。
  •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怎样当好“小巷总理”

    社区建设,江泽民总书记称之为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居委会主任,是社区建设中的重要角色。朱镕基总理亲切称赞他们是“小巷总理”。当好“小巷总理”,重要的是想民、利民、帮民。想民,就是要为民着想。围绕着居民需求、愿望做文章,要从居民的普遍利益出发,抓住居民关心的“热点”问题,使社区工作与居民需求、愿望合拍。
  •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行政引论

    区域是一个意蕴广泛而又相对的概念。它没有严格的范围、边界以及确切方位。各个学科因研究的视觉和内容不同,对区域的界定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人们对区域的认识大致经历了以自然标准划分、政治标准划分、经济标准划分、社会标准划分的四个过程;同时也反映了各个学科对区域概念的界定。
  •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本书整理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在这里奉献给大家自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于启迪的从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有关要求等也能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古今中外名人贤士的人生格言,以榜样的格言激励人,则犹如春光沐浴,细雨润物,它会随时提醒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读了这些名言能够使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终生享用不尽。只要将它们时刻牢记在心,就一定能够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提高自身的从政能力。
  •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

    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

    许多事实证明:一个人、一个政党,乃至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能做成做好什么、不能做成做好什么,绝不是完全按照人的主观愿望去发展的。只有认清形势特征,科学判断形势发展趋势,并以此为基础抓住机遇,制定和落实与形势要求相适应的目标和任务,才能获得成功。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加强党的建设,不仅是伴随党的政治生命全过程的永恒课题,而且还有其必须遵循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但是,在党的不同历史阶段,党的建设的内容、措施等又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究其原因就在于不同历史阶段的特定形势和任务是不同的。分析我们党在西柏坡时期党的建设的历程、做法、经验,也必须注重当时的形势特征和任务要求。
热门推荐
  • 步步苍穹

    步步苍穹

    当被命运主宰,是该苟延残喘,听天由命。还是志冲星河,力破苍穹。
  • 九龙天棺

    九龙天棺

    二十年前的幽灵营地;四十年前工地中挖出的奇怪骨头;一千八百年前的一片血地......我无意间,也许是命中注定被卷入这迷之漩涡......在无数匪夷所思、跌宕起伏的经历之后,我们能否触摸到事情的真相......
  • 成为英雄吧

    成为英雄吧

    公元二零四三年,英雄联盟终於变成了全息游戏。我是英雄开发部的一名准英雄开发员,为了从无数份提案中筛选出真正的英雄,我们被送入虚拟的瓦罗然大陆作为一名孩子。无论是已有的提案还是个人创造的新提案,我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在英雄联盟之中留下足迹。
  • 废材逆袭:倾世七小姐

    废材逆袭:倾世七小姐

    【推荐新书、快穿系统:女配不正经】她是21世纪的金牌特工,不料真心相对却换来闺蜜的无情背叛。掉入乌山崖下,穿越到应府的草包废物七小姐身上。被庶母亲爹陷害,一只神兽碾死她们;被哥哥姐姐欺负?不怕,一个陷阱玩死她们;被弟弟妹妹辱骂?没事,一枚丹药整死他们。且看她在异世,玩的风生水起。
  • 最残酷的越狱比赛

    最残酷的越狱比赛

    2016年,RM300期特辑。熟悉的七个人仍然在开拍前打闹着开着玩笑,熟悉的周一情侣,老虎和长颈鹿,背信者联盟。但是PD忽然打断了玩笑。“300期,我们将会迎来一个新成员。”听到这个消息,成员们有的震惊,有的无奈。但毕竟除旧迎新是综艺的不变规则。刘在石正想好好询问新人的消息,等会开场时好铺垫新成员的加入,已经有一个人影走了进来,带着黑框眼镜,还哼着歌。那面孔,有些陌生,有些熟悉。.
  • 蛇蝎前妻

    蛇蝎前妻

    三年前她是待嫁的新娘,三年后他提出离婚,她就想也不想的签字离婚,还他自由。离婚后她带走了他一半的身家,却在一夜之间挥霍一空。她是个恬不知耻的女人,离婚后与他纠缠不清,藕断丝连,更是将他推进万劫不复,将他初恋情人层层剥皮还觉不够的蛇蝎女人。面对她的狠毒他发疯了一样朝着她吼,更是给了她终身难忘的一巴掌,她不抵他的力气晕倒在他面前,而他却一动不动的看着,直到别人将她带走。再见他心慌的厉害,不敢相信轮椅上双眼失明的女人就是她,更不敢相信她已经是个怀了孕的女人。
  • 剑寒梅香

    剑寒梅香

    一段江湖恩怨,一段儿女情仇。是恨?是喜?是哀?是叹?没人能说清道明。左思明在最后失去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或许,每位看官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
  • EXO浅夏明夜

    EXO浅夏明夜

    简一宁由每个你饰演边伯贤由(Baekhyun)饰演朴灿烈由(Chanyeol)饰演张艺兴由(lay)饰演鹿晗由(luhan)饰演吴亦凡由(Kris)饰演都暻秀由(d.o)饰演金钟大由(chen)饰演金俊勉由(suho)饰演金钟仁由(kai)饰演金珉锡由(xiumin)饰演吴世勋由(sehun)饰演黄子韬由(tao)饰演乔玖伊由(陌曦)饰演徐恩露由(沐汐)饰演
  •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学曾国藩做人准则,学胡雪岩做事之道

    与曾国藩相比,胡雪岩的一生则极具戏剧性。人们说他“游刃于官商之间,追逐于时势之中,品够了盛衰荣辱之味,尝尽了生死情义之道。”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由一个钱庄的小伙计摇身一变,成为闻名于清廷朝野的巨商大贾。在胡雪岩这位了不起的商人身上有许多值得今人学习的东西:他富而不忘本,深谙钱财的真正价值,大行义举;他经商不忘忧国,协助左宗棠西征,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中,他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建立了卓越的功勋。他以“仁、义”二字作为经商的核心,善于随机应变,投机取巧,使生意蒸蒸日上。当然,他也未能摆脱商人以利益为第一位的俗套,毕竟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无赖公主》

    《无赖公主》

    千年的等待,只为了今生的相逢相守,不在只想每年七夕一日的相聚。